我们发足狂奔,直到人书俱老

文化   2024-09-30 09:01   浙江  

你好呀,这个秋天过得如何呢?

十多年以来,有一批一批的桐学开始在暄桐教室学习,他们有的认识了一群同好,有的把同一课程学习了好几遍,有的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考进了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深造。

读书、写字、静坐成为他们终身的修习,一如喝水吃饭的日常。

从简单的一横开始,到突破了自己的极限,把所有自我的不可能都完成了以后,便又与自己的渺小相对,抬头看看这壮丽无穷的宇宙,还有那么多有待发现和追寻的所在,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呀。

有一句话叫“技进乎道”。技术不是道,是近乎道,它是通往道的一条路径。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一点一点攀登,永远朝着更为高远的目标进发,不计较自己走了多少路,只是一步步往前,不断升级。

所以小林老师说:“功夫是学无止境的,终身学习一直是暄桐教室十分核心的理念。”

现在,2024第五阶《静定的滋养》课程报名开始啦,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来讲一讲关于自我激励与终身学习的4点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林曦水墨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我们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独自旅行,第一次为自己做一顿饭,第一次说英语,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听春雷,第一次看《红楼梦》……但可能,会在车站丢了东西,把厨房炸开了花,结巴半天不敢说话……

很新鲜,很笨拙,有些“菜”,从零开始的第一次,总是状况百出,但是意外甜蜜。

齐白石爷爷的一生也有许多从零开始的时刻,或者说,他在不断创造着自己的“第一次”。

试试呗

14岁第一次学扶犁,学了好几天,顾得了犁顾不得牛,顾了牛顾不得犁,弄得满头大汗也没学会,于是转而去学木匠,大木匠做不动,又去做了雕花。

20岁第一次见到《芥子园画谱》才发现自己从前画的东西“实在要不得”,于是跟捡到宝似的,从头学起临摹个几十遍。

34岁开始发奋图强刻章,从朋友那里借了百家印谱,没有钱买章料,就到山上找木材自己做,居然成了“三百石印富翁”。

50来岁,从没有离开过家乡,却背上行囊去北漂,借宿在寺庙里也要开启自己的绘画之路。

54岁看见别人骑自行车,觉着好玩,便下定决心学车,哪顾得家里人说自己“一把年纪的老骨头”,硬是找来两个当兵的和一辆自行车到练兵场骑车,三天以后,逢人就兴高采烈说自己学会了“呼啸来去”。

60岁接受了朋友陈师曾的建议改学吴昌硕路数的大写意。他说,“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

《牡丹》现当代 齐白石

或许一生的学习,不断从零开始体验着“第一次”的神秘与惊喜,就是对这个世界保持好胃口的秘诀。

李可染先生是齐白石爷爷的学生,他说最好的画画的状态就是“外星人第一次来到世界的惊奇目光。”就像你来到一座新的城市,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过去,是富可敌国或一贫如洗。

小林老师说:“过了三十岁之后,我们慢慢失掉了一些从零开始做一件事的勇气。可是,回想我们人生中的每件事,大抵都是从零开始。最好的基础是如同孩子一样赤诚地、勇敢地承担自己当下的零。

我们把自己当成白纸就好了。每到一个阶段我们要进步都需要归零、放空,虽然好像觉得丢掉了什么,但其实你是越来越轻盈,越来越自在了。”

林曦水墨


林曦水墨

我们的身体有一种非常偏爱稳定的倾向,我们需要温度的稳定,血压、血糖的稳定,也需要酸碱水平的稳定。即使我们偶尔处于极端的情况,比如突然追赶着公交车以至于心跳加速,身体也会在波动峰值过去以后,渐渐回归到一个平稳的状态。

突破是难的,因为我们和身体一样,追求熟悉,留恋那个充满安全感的舒适,回避天然就不喜欢的“未知”。

这个过程非常像我们写字的时候不断换帖。

每换一个帖,都需要重新适应一种新的风格,一套新的审美体系,于是不得不重新开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甚至每一个字,都要回过头去纠正,用红笔一点一点剖析,我们都明白这个过程的艰难。

桐学浅浅山的作业

我们讨厌“无助”和无法掌控的感觉,但“本质上是讨厌接纳和承认人在天地间的渺小,是在心里早早给了自己过多的期许和压力。”

《刻意练习》中说: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大脑中的变化也越大。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是最为迅速的。”

如果你开启了一个长期的计划,决定从今天开始慢跑,于是真的每周三次,每次半小时,将心率提高到140。你的身体系统就会呜啦呜啦在你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拉响警报,开始一些变化去响应这种不平衡。

所以,运动和健身常常就是利用身体对平衡的渴望来完成自身系统的迭代。

在你坚持跑步的时候,新的肌肉纤维和毛细血管不得不从旧有的环境中生长出来,心跳加快,含氧量增加,激活的基因打开细胞的生化系统重建组织。

Pic_林曦

成年人一般不会分裂组成新的大脑细胞,但在打破旧有习惯,建立新的日常之时,大脑竟然也会为了你顺应挑战而改变。髓磷脂的含量增加,脑瓜里面的髓鞘不断形成,神经脉冲的速度提高了10倍。无论多少岁,你又开始了成长。

同样的,你看,因为换帖,因为不断突破我们的舒适区,一路走来,从一阶到四阶,我们所游历的碑帖贯穿整个书法史,篆隶真行草几乎都经历一遍,在笔下生动起来。那个曾经难以控制的毛笔和手,也渐渐服帖自如。

曾经有人问小林老师:“谷爱凌为什么能在比赛的时候尝试过去没有做过的动作?”

小林老师说,“因为那是她前面无数的积累产生的信心。不是她每一件事情都有绝对的把握,而是她对自己有把握,她知道自己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崩溃或者被打败。”

于是,终身的学习应当是终身的突破,功夫的乐趣和修习就在此处:每一个当下都以新鲜的样貌出现,一边怕着一边迎面向前,孜孜不倦一点点扩展能力的边界。

就像吴清源先生说的,输棋又怎样?“不行了,把棋,摆上,再来。”

吴清源先生在下棋


林曦水墨

终身学习是一次一次从零的开始,是突破温柔的舒适,其实它更像是我们在隧道中不断探索和开凿,“往深里走去”,渐渐建立起一种网络和地基,让生命中无论沉重如大山或轻盈如羽毛落在上面的时候,都能够化而为雨,降解成生命中的养分。

“深”是什么呢?

温庭筠有一首《菩萨蛮》,开头的两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小山”二字,很容易就这样略过了。可叶嘉莹先生讲这两个字,竟然可以讲十几页的稿纸。

她说小山的样子,或许是形容美人的眉毛,也或许是枕头和屏风。可是温飞卿并不说明眉、枕、屏这样的性质,而只用“小山”。只说“小山”上闪烁着日照的金光,时而亮丽时而暗淡,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她说那个声音,“小”是三声和上声,“山”是一声,“重”是二声……“小山重叠金明灭”,这声音是起伏的,层叠的,在声调里也是嘀嗒跳动的。

她讲到古代女子美好的品格,又联想到香草美人,读书人的精神。

你看,两个字“小山”竟然可以展开这样丰富的维度,我们难以想象她在诗词上所用的功夫,这样对于事物的深刻的思索,大约就是“深”了。

Pic_林曦

小林老师说,“知识不是固化的、在外面的知识,而是随着你的生命体验一起知行合一一起长进的,这是我们学习最有乐趣的地方。”

葛饰北斋75岁的时候在《富岳百景·初编》的附言里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6岁那年,我开始了对临摹世间事物的狂热,50岁时,我的作品才开始陆续被出版,然而,所有在我70岁之前的创作都是不值得被计算的。我是在73岁时才真正看到草木鱼虫的生长,看到自然及藏于其中的结构。如此以往,80岁时,我才能取得些许进步。希望90岁时,我能更深入那些神秘事物的内部;100岁时的我能有难以思议的收获;在我即将步入110岁的时候,我所画下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源自生命的本能。”

不断往深里走去,就会产生一种很深的连接,是它慢慢构筑了你世界的坚固,成为你看世界的方式和自己的堡垒。

《凯风快晴》 日本 葛饰北斋


林曦水墨

小林老师的一篇生日作文里提到《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的人物“波妞”,她说,“波妞踏浪而行的样子,就是自己理想人生的样子。”

吉卜力动画中有许多奔跑的女孩,她们看好脚下,发足狂奔,坚定而热烈地,让自己处于一种清爽有力的状态里,有所选择,有所承担,尽情投入。

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男孩宗介,人鱼小公主波妞奔跑着,滔天的海浪和她飞舞的红色裙子相互映衬,她赤手空拳,元气满满;乌西那卡乘着白色的滑翔翼,飞入美丽而危险的丛林;苏菲和魔法师奔跑在战火纷飞的人间。

这些女孩的后面,其实藏着一个头发花白想要在动画里奔跑的老爷爷宫崎骏。

有人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天上掉落的陨石,需要在一生里面燃烧自己的能量,才会通畅不堵塞。所以大约是这样,宫崎骏爷爷才一直在努力“奔跑”呢。

虽然想要做好一个动画真是很麻烦,不得不搔头几千次,不得不去很远的地方采风,不得不抵抗衰老对于手指的侵袭,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很麻烦的。”

可无论路途如何遥远艰辛,一个他所想要表达的动画都一次一次吸引着他,就像是宗介吸引着波妞一样。

五秒钟的画面需要整整一周才能完成;用力找到每一根线应该在的位置;无数个日夜埋头于小小的书桌前,在日复一日的努力和累积中,稿纸慢慢积累成山。“好难呀!”有许多时刻快要无法进行下去,却又提笔继续前行。

老爷爷揉着自己僵硬的脊背,疼痛的肩膀,暗自发誓一定退休,再也不做下一部动画了!

纪录片《十年一梦》

可是有一天,当那些梦想中的人物和画面完整呈现在银幕上,观众们忽而笑着,忽而流眼泪,小朋友们说着“谢谢您呀,让我们看到这样有趣的动画”,他的心里又开出了花。

过一段时间,脑瓜里不小心冒出了好棒的主意,便痒痒得不行,于是,又坐到桌子面前开始画起了新的草图。“真是不好意思,这一定是我的最后一部作品!”

你看,这个世界有两种驱动模式,一种是恐惧,一种是热爱。恐惧的驱动往往持续不长,而热爱却能够让人贯彻自己的勇气和努力生活的决心。

因为热爱,怎么舍得喊停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贝聿铭建筑作品: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先生这个建筑大师,从青年到白头,七十余年,创造了许多的杰作,在九十一岁的时候还在设计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他说:“我把每个睡醒后的早晨都当成一件礼物,因为这表示还有一天可以工作。”

有人说时尚女王可可·香奈儿有一根金手指,她所碰到过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香奈儿的回应是:“我没有金手指,我只是比任何人都努力。”

谁知道她为了不耽误设计的时间而剪掉长发,趴在地上为模特制作衣服,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1971年1月9日,星期六,那是她去世的前一天,88岁的香奈儿依然在康朋街拿着剪刀筹备下一场发布会。

 “看好脚下,你是承担你全部生命责任的那个人,所以才更要打起精神来,对你的每一分钟都珍重。”

生活很严肃,所以我们要玩得认真。

一起进步吧😊


《书谱》里面有一段很经典的话: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终身的学习与进步或许就是如此,我们永远怀着惊奇从零开始,小心翼翼建立如常的秩序,又跌跌撞撞开启新的险绝之境,在不断的投入里深入到平静的腹地,一路向前,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可等到云开雾散,才发现自己已然来到的新的世界,那里平静而自足,扎实又通透呢。



在将要开始的五阶课程中,我们的读书内容是《童蒙止观》。“童蒙”是幼童的萌发,是开始读书、开始识字的意思,在一片混沌中重新认识这个外面的世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从零的第一次”。

五阶的课程,我们又将进入一个新的轮回。重新走一遍“升级版本”的篆隶真行草。如果说在过去的一到四阶里面,我们游览了三山五岳迷人的山脚,那么这一次,我们将提高海拔,去看看山麓的景色如何。

林曦老师的《童蒙止观》笔记


前四阶的学习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对于书法的全面认识,但对于技术的提升,以及更精密、更进一步的部分,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去进展。

就像曾国藩的那一句“凡天下庶事百技,皆先定立规模,后求精熟”,在把字临得比较准确,比较实之后,我们就需要去体会和实现一种气息,节奏上的准确。
五阶课程所学习的碑帖

(横拉浏览)


大家都知道,暄桐教室的三个核心是读书、写字与静坐。小林老师曾说,可以不做作业但是一定要静坐。如果说我们学写字,是为了助益自己的生活,那么“静坐”应该是其中最基础,也最有必要重视的一件事了。

我们建立了写字的习惯,知道如何去阅读,在琴棋书画诗茶花的生活中徜徉,静坐就像是一个引而不发的部分,每日一坐,我们有了四年感性的认识,才在五阶迎来对于静坐的深入讨论(也是全阶课程中唯一系统讲述静坐的一阶)。

另外,我们还会学习关于自然和自己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浓缩经典《阴符经》,霍金关于世界运作模式的洞见《大设计》。了解它们,对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处理生活,会有很大的启发。


在第五阶《静定的滋养》中,我们就将慢慢离开碑帖,从临摹去往背临和仿作的阶段,最终扔掉拐杖,写出属于自己样貌和气象的作品。

我们写字,攀过一座一座的高山,并不是为了登顶,就写字本身的目标来说,应该是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杰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或许我们在忙着跟别人看齐比较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天赋和性情。

可是我们都不必强迫自己按照别人的标准成为栋梁之才,而是应该让自己长成自己的样子,让自己的意志如同春日的草木一样,舒畅佻达生长。

而这过去的十几年间,桐学们都渐渐做到了。

2021届五阶课程参展的桐学作品

2024书法课程 第五阶《静定的滋养》课程报名中:

愿我们在一呼一吸之中毫不费力地放开自己,发足狂奔,直到人书俱老。

“一程一程出发,一山一海升华”,我们约在第五阶的山水间相见。

- THE END -



林曦的小世界
手艺人林曦的美育\x26amp;生活平台,由小世界工作室出品,关于爱与美的生活,当下里可爱的传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