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对我们来说,已足够广阔

文化   2024-09-14 09:01   浙江  

长夏渐隐,秋风微凉。眼下,有风轻云淡,有中秋月满,正宜重整内心的停顿,好在明澈的日子里继续前行。

《六祖坛经》有句话,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很多人把“具足”理解为:我们生来圆满,无需再向外求。这样解释或许有些狭隘。

真正的“具足”,包含大千世界一切事物生发的可能,所有人都拥有实现自我的智慧与潜力。
因此,我们本该自由自在,能任意活出自己心中的无数精彩。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在某些时刻,感到人生束手束脚,动弹不得呢?
在六阶《见道明心的笔墨》课堂上,林曦老师说,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完美的事,思考到底是什么绑住了自己时,往往是那颗事事求完美的心。
我们对快乐、幸福、成功有过太多推演与想象,而这些设想,无不受当下认知的限制。《法华经》里讲,观世音菩萨以不同的形象度化不同的人,对方心里需要什么样的人,他就展现为什么样,并不受形象的限制。

当我们对幸福存有近乎完美的期待,就很难打开自我,去实现人生不同的可能性。试着突破形象、概念、认知等种种限制,做一切利于提升智慧的事,追求自我的无限可能,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人生。


🪟
遗憾是人生常态。那些未能说出口的话、无处释怀的执念,都回旋至某个时刻,使人暗自思忖:如果当初那样做,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当这样的念头不断在脑海中闪回,其实我们面对的,是“是否存在完美选择”的拷问。世界上不存在“既要又要”,忍不住美化那条没走的路,是忽略了“凡事皆有代价”的重要法则
美剧《人生复本》中,杰森2号在事业巅峰后,想起自己过去为成功抛下的妻儿,为弥补遗憾,便穿越到选择了家庭的杰森1号的世界,将其取而代之,但最终发现,自己已经和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再次心生退意。

那些没有能力过好当下的人,不论选择哪条路都觉得不幸福。所以,与其复盘不可改变的过去,不如让自己拥有无论走哪条路都正确的底气。

原著中,妻子对杰森1号说:“没有人能取代你,即使是另一个你。因为只有你在那一刻,走进了我的生命。”当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看过自己无数版本的人生,也许才会发觉,正因生命中的不完美,造就了另一种完美与不可替代。 

美剧《人生复本》剧照

“要坚定地和自己站在一起”,这句话的意思应该也包括:要相信自己,过去的你做出了选择,就一定存在当时的某种需求要坚守,你正在作为自己向前迈进,毫无疑问,不必担心。

所有的选择都相连,所有的命运都起伏。人之所以为人,其最光辉之处,就是即便身处某种局限,却依旧能做出奋力向前的姿势。对我们来说,或许眼前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华丽,却也平凡得无可挑剔。


🚦
“一个人,能否穿透庸常,不被模式化的惯性束缚,找到自己,确立自己,放下自己,成为一个真的人?”
你相信自己可以实现任何事吗?往往,我们一旦开始设想,首先出现在脑海的,是数不清的障碍。

或许经过很长时间、许多事的重复,我们才可能惊讶地发现,自己几乎活在内心的茧房中,那些生命中堪不破的困顿犹疑,是难以磨灭的俗常经验。

沈从文20岁来到北京,最潦倒时,经常连着几顿不吃,冬天没有暖炉,就裹着棉被继续写;看到征兵广告,最后还是不甘心,这种不甘心,是对自己的珍惜,是仍然记得自己要的是什么。

看上去文文弱弱、温和敦厚的他,写过这样好强的话:“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

每个人的生活困境都是具体的,不是一句正确的道理,就能马上解决。唯有做好那件让自己眼睛闪烁着光芒的事情,才能找回潜于心底的有力。

日本摄影师星野道夫,因为痴迷一本阿拉斯加的影集,只身前往爱斯基摩村庄,他说,我对其他人如何生活、看重什么东西,产生了浓重的好奇,了解别人的活法令我感到很安心,我会真的松一口气。

人们想,他为什么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孤独地守着冰天雪地时,星野道夫说,置身东京摇晃的车厢、你推我攘的嘈杂中,总会忽然想起,此时此刻,也正有一头棕熊在山林中,跨越倒地的大树,强有力地前进着……

 pic_星野道夫

真正的自由是你会发现,你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决定:生活中什么有意义,什么没有。

尽可能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路途虽远,但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如同一条鱼跃入大江、一辆车驶上荒原,动人心魄的不是具体的结果,而是那种遇强则强的生命力。

当我们试着去经历去感受,去创造美的体验,相信你会找回尝试新事物的欣喜与勇气。

👝
有人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就像用近乎错误的方式“活在当下”:别人有的,自己也要马上拥有;别人如何获得成功,也要抓紧效仿。

眼前的事看似是目标,实际是来自不断与他人对比的焦灼与紧迫。人生抵达的方式明明有千万种,精装朋友圈的背后,也可能是“毛坯的人生”。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虽一生从未远行,没离开过东普鲁士,但并不影响他在大脑中完成对无限世界的探索。“他没有生活,也没有事件”,诗人海涅曾这样概述康德的一生,“很少走出柯尼斯堡,却让世界来到他的身边。”

《康德和朋友们在餐桌上》德 埃米尔·多尔斯林

(左三为康德)

刘慈欣说,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光是做这件事就足够开心,无需刻意表现辛苦,也不用向谁证明值得,更无惧外界如何评判结果。手下的这个圆,如何画,画了多少,只需由自己知道。

“放下”的本质并非“无所求”,而是要我们去掉多余的动作,毫无阻隔地进入当下。当你在写字时,你就是笔墨;当你在看山看水时,你就是自然本身。

先知道什么是顺应自己的本性与愿望的事,然后踏踏实实地做,守好自己的心,就能够回归人生最大的可能。

熊谷守一说,一处院子对自己来说已足够广阔,哪怕只是院中小小的一草一木,也能在他眼中生出奇巧、妙意。万事万物常专注,方寸之界有定静,原来,世界大不大从不在范围的远近,而在于此刻扎根的深度。

电影《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剧照

我们无法等待生活中出现一个完美的刺激,唯有把握此刻的主动,令当下的专注积少成多,让自己成为那个变量,那个因缘,那个条件,主动感召某些东西,人生才会多一种可能。


🏕️

真正能影响到我们的人其实很有限,剩下更多是事情上的聚集,适当保留一些边界感,其实也是广阔本身。
有种自然现象叫作“树冠羞避”,是说哪怕在很茂盛拥挤的情况下,树们也会羞涩地与彼此保持一点社交距离,在树冠之间留下一条窄窄的缝隙。

《老子》说,并非容忍越多器量越大,而是人越专精器量越大。你越是专注在自己的事上,内心有所承担,越能忽略掉很多不重要的事情。

不往一个负面的事情上投注能量,你会发现:不给出任何反应,其实也没有任何损失。

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或许,事情本身没有得失的增减,但人不免会产生情绪翻腾与自我消耗。
在芭蕾舞中,稳的核心,是找到内在对抗的力量以及正确的发力点。而芭蕾的美,也是从内在力量的相互对抗下产生的。

觉得自己不太“稳”的时候,试着建立一个远期的、不落在任何具体事情上的目标,令它成为一个小小的、内心的锚点。
要想超越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唯一的答案是,先获得超越你现阶段的智慧,通过思维看到边边,再用行为去一点点实践,勾勒出全貌。

曾有一位参与研究恒星光源的科学员,在夜晚与女友散步时,女友抬起头,对着星空说:“这些星星闪烁得多美啊”,他说:“是啊,此刻我是世界上唯一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发光的人。”

他的女友对他笑笑,并未对同当时唯一知道恒星发光原因的人一起散步,产生太多深刻印象。

拥有更多的智慧,是为了离世界的真相更近一点。在望向星空的时候,除了能说出“星星真美”这样的感慨,也能成为那个知道恒星为什么会发出光芒的人。

不会因此比别人厉害几分,但却可以让自己看到,更丰富、更精妙的世界,与星星的美再近一些。 

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宫崎骏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里说,这个世界接下来会变得美好,还是丑陋,都掌握在你的手中,搭一座你自己的塔吧。

或许,我们都栖身在小小的角落里,向往着广阔的世界。让我们随着星辰的滚动而前行,将这颗心从风中松绑而去,愿其中的紧握,都能在这个辽阔的秋天,缓缓开解。

- THE END -

林曦的小世界
手艺人林曦的美育\x26amp;生活平台,由小世界工作室出品,关于爱与美的生活,当下里可爱的传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