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家庙之山门
李冰出于斯
(上)
01
怀着极大的兴趣,带着诸多的疑问和不解,去了一趟郊斜(方言:xiá)村。
不止一次乘车过此地,都能看见一座牌楼和立在旁边的路标,上书“李冰故里~郊斜村”。种种原因,一直没去看过。
这里是河东故地运城,2024年五一期间,因当红牛人董宇辉一句“国宝第一市”和“国保单位比西安还多”的感叹而突然爆火。“李冰故里”便座落于城西解(方言:hài)州镇。
尽管令人神往,心中的疑问却越来越大:这是真的吗?凭什么说这里是李冰故里?存疑!
早在1986年初夏就去过都江堰,拜过二王庙。所以李冰我还是知道点的。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嬴驷派名将司马错率军将蜀国收入囊中。
那时蜀地非涝即旱,人称“泽国”“赤盆”。秦为将蜀地建成统一天下的战略后方,决定治理岷江水患,派李冰取代张若任蜀郡太守。
李冰任蜀守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他和儿子李二郎修建都江堰,解决了岷江的泛滥成灾,灌溉了成都平原和周边数百万亩良田。还在宜宾、乐山境内开凿滩险,疏通航道,修建文井江、白木、洛水、绵水等水利工程。“天府之国”从此诞生。
这些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却不知他俩来自何处,也没细想过。
解州古州城图
02
能出李冰的这个解州镇不简单。但李冰却不算最牛乡党。
李冰之前,一位半人半神的解州牛人被司马迁载入史册。
《史记》载,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平阳府志》说:“风后,解州人,明天道。黄帝得六相而治天下,风后其一也。”
他是黄帝的首任宰相,后世称“开辟首相”,中国宰相第一人,解州社东村人。在五千多年前与蚩尤的大战中发明指南车助黄帝取胜。去世后黄帝在黄河边的赵村为他选了墓地,即今黄河风陵渡。“风后之陵”与潼关隔河相望。
李冰之后,解州还出了一位更牛的人叫关羽。因受凌辱杀了恶霸吕熊,跟着结义兄弟刘备张飞,在诸葛军师辅佐下又建了个蜀国,享受到乡党李冰的治水成果。
关夫人胡玥字金定,解州东胡村牛人。关羽逃跑后,她携子女隐居中条山采药悬壶终成名医,被尊为健康平安神供于祖庙娘娘殿,人称关娘娘。
解州镇不光出将相还出文人。最牛首推关汉卿,一生创作元曲六十多部。
近代的也有。比如两次参加北伐,围剿陕北红军,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解放战争中被俘关在功德林的国军上将孙楚。比如出自黄埔的红十五军团长、陕北根据地创建者之一的程子华。一对解州人,生死两对头。
这是题外话。只想说明,李冰出自此地算不得多大稀奇事。
李冰家庙及郊斜村村貌
03
南倚中条山,北对硝池滩。因位于古河东城西郊,盐运古道从村边斜向西南,故名“郊斜”。
2023年9月的一天,我和老伴搭乘招手即停的城乡公交从城中心出发,沿古盐池北岸向西南行进约20公里到达村口。
沿着长长的进村道路,边走边端详四周地形。绵延不绝的中条山,一望无际的农田,玉米正在抽穗结籽。远远瞄见一座红墙黛瓦的院落,不由加快了步伐。
村子非常整洁,有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小庙对面民居的外立面贴白色瓷砖,绛红琉璃瓦屋顶。北方农村很富裕,小日子过得不错。
庙门立有文保碑,上书“李冰家庙”,盐湖区政府2003年所立。古盐道从庙门前蜿蜒西去,然后跨黄河,去长安,乃至更远的地方。
山门敞开任人进出,看来不需要购门票什么的。门楣高悬“李冰家庙”匾。山门有联:
李冰故里先哲治水彪青史
今日郊斜沃土富民扬惠风
山门一侧墙上,写有李江娃、李保生、李福管、李寅辰、李云云五人电话号码,并说“有事打电话”。写在显眼处且都姓李,十有八九是李冰后裔。
山门背面上方又悬“李氏家庙”匾,为清咸丰旧物。墙边靠着刚刻好尚未安装的两通捐款碑。关着门的左右耳房均为四开间,其中一间写着“李冰文化研究会”。
与李冰第71代后裔李寅辰老先生合影留念
04
院内很空旷。环视一圈,除甬道为砖彻外,其余均为泥巴地。地面划有红线,似在规划着什么。
家庙管理者李寅辰迎上前打招呼并介绍说,此庙原为金代家庙,曾做过“郊斜完小”,2016年恢复。
甬道两侧,孤零零四株柏树,树下一簇红菊花怒放。李寅辰说,此地原有宋柏两株,直径四尺有余,后被伐,有两棵是其第二代。另两株是康熙年李氏第61世孙李特生兄弟所植。庙堂植柏,两兄弟都得了五世同堂的福报,载入《山西通考》。
最多的是宣传牌,贴在墙上的,竖在地面的共约十多块。计有:李冰故里渊源、中华李氏渊源分布图、李冰与盐池的传说、李冰与关帝的传说、打造古中国文化基因国际旅游目的地思路、李冰家庙发展规划示意图、李冰家庙景区远景规划图、李冰文化和李冰精神研究成果示意图等等。
西厢房似刚建好还没派用场,有一间是“家庙管委会”办公场所。东厢房的位置只有一面墙,镶嵌着十五六块空白广告牌,估计为预留的宣传栏,前面写有“讲好李冰故事”字样。
闻香不语碑、桃花洞碑、石门墩及石质构件
05
进庙一定要看古碑,它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碑中能感受遥远年代的气息,体会庙主人的过往,求证历史故事的真伪。家庙古碑不算多,遂逐个辩认一番。
正殿外廊放置的一通,为明正德九年所刻《桃花洞》碑。穿廊两侧镶嵌光绪十年所刻墙碑各一块,记载重修祖庙事。
察看一通残碑时费了点劲。此碑明显被砸过而断裂成三块,有些关键字也被敲掉。李寅辰用葫芦制成的水瓢,缓慢将水浇于残碑,碑文勉强显现出来。
仔细辩认,碑首有“闻香不语”四个篆字,周边雕有桃枝和桃花,似与离此不远的桃花洞有关。
隐约可见“洞在城西南中条山之麓”“嘉靖二十八年岁次已酉春三月吉旦”“奉政大夫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赐奉囗前囗京户部四川清吏司署即囗事员外郎”等字句,很难断定是块什么碑。
空旷处还散放一堆刻有“泰和八年”等铭文的残碑、石柱、石门墩。这是金代的物件。
李寅辰说,殿内原有一通带龟座的大碑,毁于1958年。因没留下痕迹,现在无人知晓是块什么碑。我说,一定是最有价值的,可惜了!
正殿内的李冰像、护法神、雍正匾及半堂銮驾
06
正殿暖阁之中,李冰身披大秦朝服,手捧七星笏板,神情肃穆正襟危坐。雍正帝御题“绩垂保障”匾高悬于上。有联说:功垂蜀道唯公大业昭千古,福澤桑梓为君行襲彰万宗。横披位置写有“通佑王”三字。
左右各立护法一尊。青龙君、白虎君手持铜锤,威风凛凛凝视前堂。两侧摆放銮驾半堂,有伞扇、回避牌等物。
供桌摆雍正钦题“敕封承绩广惠显英王之神位”牌位,左右虎头牌上书“通佑王”“显英王”。
李寅辰说,显英王是二郎封号。原先只知他是二郎,宋仁宗钦定了他与李冰是父子关系,雍正帝加封时定名李金山。
机会难得,与李寅辰合影并互留电话后交流一下。
我问,此为李冰故里,可有证据?他拿出一册图谱说,家谱有记载,不远处宋代所建金山庙遗址亦可证。又说,四川来人考证也予以认可。
又问,你是哪一代?他指着族谱相应位置说,第71代。
殿内存放《李冰与李冰故里》一书。随机翻开,正好一幅联。
上联:通佑王显英王历元及清累代加封想当年力挽狂澜民庆安澜灌溉良田兴水利。
下联:成都郡解梁郡自西徂东奕叶滋盛看此日子捧椒酒孙献柏酒颂扬新岁报宗功。
细品之下,感觉此联巧妙概括了李冰父子的生平和家乡人对他们的情谊。
1985年都江堰留念,屈指算来是39年前的事了
07
中国皇帝有个好传统,对有大功之人不吝封赏。比如对文圣孔丘、武圣关羽,都争先恐后、层层加码给封号。李冰父子也享受了此待遇。
李寅辰翻开书中“封号与史料”一节让我看。
汉朝封李冰“金山顺泽候”,唐太宗封“神勇大将军”,唐玄宗封“赤城王,唐僖宗封“济顺王”,后蜀封“大安王”和“应圣灵感王”,宋太宗封“广济王”,元文宗封“圣德广裕英惠王”,清雍正封“敷泽兴济通佑王”,光绪封“通佑显英王”和“通佑显惠襄护王”,赐“陆海金堤”匾。
李金山也有封号。宋景德年称“川主二郎神”,元至顺年封“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清雍正封“承绩广惠显英王”,光绪封“显英普济王”“显英普济照福王”,赐“锦江普佑”“安流利济”两匾。
皇帝在那里封侯封王,百姓却把他们当成了神。
《成都记》和《灌县志》中,有李冰化身为牛,与江神、水怪、江蛟斗法,以及去世后在什邡升天成仙的故事。
河东百姓传说,北宋大中样符年间,死去数千年的蚩尤复活祸害百姓。便请乡党关羽显灵伏魔。关公调李冰父子及当地诸神相助大获全胜。郊斜人说,破蚩尤关公是元帅,二郎为先锋官。
李冰文化广场的文保碑、风雨亭和李冰座像
08
捐200元香火,拿着李寅辰所赠之书告别。按他指的方向,途经郊斜舞台、药王庙、村委会等地到达“李冰文化广场”。
郊斜85%为李姓。全村8个居民小组760户,常住人口1960人,耕地3000余亩。以小麦、玉米,冬青等种植为主业。两委成员中李姓两人,郝、樊、赵姓各一人,可见不全是姓李的。
广场掩映于绿树浓荫,约有六个蓝球场大。中央立有“李冰故里文化广场”碑。建有百米廊道,大型璧画描绘李冰父子治水故事。风雨亭供有李冰雕像。看点不多,果断撤退。
平素喜钻牛角尖,遇有感兴趣的事就想去追根寻源。于是顺着从郊斜得来的一鳞半爪,追了追李冰的来头。
(未完待续)
甬上话
曾经的职业军人,退休后在行走中探究历史,追寻前人留下的足迹。在本号连续推送系列文章,回望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体味他们或波澜壮阔或悲壮痛苦的精神世界,吸引了众多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