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术刀划破划破病魔的阴霾,缝合起希望的曙光。每次成功都是对患者最暖心的慰藉,每次示范都坚定未来交流合作的承诺。巴特朗菲教授,这位来自德国的神经外科专家,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巴爷爷”,他凭借一双“神奇之手”,为众多中国脑瘤患儿带来了新生,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巴教授以精湛的技术,联合中国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实施多例疑难手术。不断突破,并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重获新生。正因为一个一个成功救治的案例,才使得巴教授成为病人信赖、同仁尊敬的国际脑干颅底手术大咖。
2025年伊始,当多名患有疑难神经外科疾病的患者,因病变位置复杂、手术切除难度极大、面临瘫痪或神经损伤的高风险而求医无门,或被告知手术无把握、建议保守治疗时,他们得知了巴教授的名字,便满怀期盼地等待着他的下一次中国行。2月底,巴教授春季中国行将再次开启,为他们带来新生。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最可爱的天使和最美好的希望。
“世界上最勇敢的小朋友,你好呀!新年快乐!能够认识你这么自信又乐观的小朋友,我们感到很开心。
“生命禁区”脑干结构复杂,手术风险极大,中脑位置更甚,肿瘤巨大,术中一旦损伤重要结构,很有可能出现偏瘫。浩浩年仅3岁,体重只有16kg,对手术和出血的耐受力极差,一旦术中大出血将是灾难性的,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然而,才过去短短时间,术中竟发现浩浩的肿瘤又长大了。巴教授主刀,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默契配合,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出血控制良好。术后平稳转入ICU,浩浩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肢体活动良好。术后,一句“妈妈”,让这位母亲心疼不已的同时,庆幸他们成功了!
2024年2月8日,摔倒偶然发现颅咽管瘤,虽然小迪此前并没有发现任何相关症状,但母亲林女士回想孩子一直以来生长略显迟缓,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实际身高还是比同龄人略矮一点点。而且,小迪年前就表示眼睛酸,要一直揉眼睛,当时母亲以为作业多、灯光不好等因素导致的,也并没有太在意。 林女士也说道:现在想想,我觉得可能跟这个有点关系的,可能肿瘤压迫到了。
2024年3月28日,小迪得到巴教授成功示范手术。“他没住ICU,当天就出来了。巴教授出来的时候说:Perfect!我一听就激动得不得了。另外一个医生在旁边说,垂体柄保留的很好,我就觉得就很放心。”术后,母亲也欣喜地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孩子随时都有可能‘走掉’,其实当时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巴教授正好在苏州地区,了解巴教授在这方面的水平是非常非常的高,所以我们把孩子送到苏州儿童医院,决定要请巴教授示范手术。手术后,第2天就出ICU了。当时看到孩子第一眼,心里面就是非常非常的开心,因为她那时候已经可以说话了。医院里也没住多久我们就也就出院了。
巴教授的方案就是要尽快去动这个手术。那么实际也证实了,他的方案是对的,你看我们小朋友今天这个各方面恢复的特别特别的好,所以特别感谢巴教授。我看了很多的资料里面都会说,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后遗症,但是你看我们确实是,是超出我们预期的。”
正在上小学的贝贝,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急性出血、迅速恶化,半身瘫痪,通过120急救送进ICU,如此危机的情况下,还有办法吗?这是INC巴教授中国行期间进行的一例示范教学手术,经过紧急抢救,不但病灶全切,保住了贝贝的生命,而且她的意识恢复清醒,四肢活动自如。
▼术后2个月再次见到她时,贝贝乌黑的头发扎着马尾、肉嘟嘟的脸蛋十分可爱,声音洪亮,充满个性。她已经回归正常学习和生活,还写字给巴教授看。
年仅10岁的左侧丘脑占位性病变患儿,肿瘤呈弥漫性生长迹象,侵入脑实质。开颅手术之路绝非坦途,任何细微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轻则导致佑佑面临偏瘫的挑战,重则可能让他陷入“植物人”的沉睡之中,这是所有人都不愿面对的残酷现实。在这样的抉择面前,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幸运的是,关键时刻,佑佑等来了“巴爷爷”,这是巴教授一次次奔赴守护生命的战场。
小杰,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年仅7岁的他竟发现左侧基底节区有一个大小约30*26mm的病灶,压迫内囊和丘脑。活检结果显示不排除低级别胶质瘤或瘤外改变可能。“过六关”,“斩一将”,当然还得“保功能”,这台手术挑战巨大!过哪“六关”?肿瘤定位关、低龄儿童麻醉关、手术体位关、开颅取瘤关、术中出血关、术中监测关。斩哪“一将”?接着,主刀将运用精湛的手术技术从位于基底节区中央,且与重要的运动神经纤维相连的肿瘤顺利取出,还要保护运动神经纤维、脑组织以及血管,确保原有神经功能毫发无损。
大手拉小手,术后,巴爷爷和小杰一起做起了康复“小游戏”。
中秋,本该是一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日子,可2022年的中秋, 6岁的灿灿和家人共同度过了人生中的重大难关。“脑干延髓,位置太深,手术风险太大。”但是,孩子越来越瘦,甚至有些营养不良,还能等吗?该怎么办?一家人经历了什么才迎来现在的胜利。
回忆起治疗经过,灿灿的爸爸妈妈坚定地表示:一定要坚持治疗。只要有一线希望,绝不放弃!
手术期间的悦悦也是非常勇敢坚强,陪同巴教授一起查房的王杭州教授也为悦悦竖起大拇指:“你今天非常特别勇敢!巴教授为你做了一个‘小手术’,把你爸爸妈妈担心的事情都解决了!”
▼天天术前术后影像对比
2019年巴特朗菲教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琦琦顺利做了手术,切除了95%以上的肿瘤,核磁共振显示基本找不到明显病变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