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水平对外开放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正以其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活力,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的力量。上海的发展,是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生动体现,也是这座城市承担国家战略使命的具体实践。
原文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全球合作》
作者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刘洪钟/教授
图片 | 网络
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立足国家需要和上海优势,通过搭建对外投资促进中心、海外救援服务中心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专业平台矩阵,上海不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基础不断巩固,合作空间不断扩大,合作质量不断提高。
软硬件相结合服务新基建
推进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处于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梯队。作为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区和开放枢纽门户,近年来上海发挥国际航运中心和数字港枢纽优势,正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达到更高水平,全面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信息共享。目前上海国际海缆数量占全国77.8%;海缆容量占全国50%;国际出口带宽占全国80%;5G基站数全国排名第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建成,夯实了虹桥商务区联动长三角、辐射亚太的数字贸易枢纽节点的基础,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
共建国家联合实验室,推进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发展。为推动共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上海积极与相关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成立科技创新联盟。2022年以来,上海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又陆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设立多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比如,2022年9月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农业经济研究院、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和国民与世界经济大学联合组建的“中国-保加利亚乡村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治理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旨在推进气候变化下乡村生态系统风险管理和适应性治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构筑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2023年7月中国电科33所承建的“中国-白俄罗斯电磁环境效应‘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海外研发中心”在白俄罗斯明斯克揭牌成立,联合实验室针对交通、通信、能源等领域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开展国际化联合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电磁环境效应基础研究、资源互联互通、科技人文交流等工作。
加强新平台建设,推动沿线基础设施融合发展走上新台阶。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上海充分利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的大量合作,有效提升了相关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和智能化水平。作为2019年新华社倡议的重要节点,“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上海联络处是“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设立在上海市的区域国际联络平台,目前共享网络成员机构从33家发展至56家,覆盖范围从2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37个;共享网络技术平台涉及金融、交通、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十多个领域。2021年入选上海市第二批特色园区的临港新片区“信息飞鱼”,积极探索两头在外的“数据加工服务+跨境数据流动”模式,以“国际数据港”作为发展依托,致力于打造“跨境数据海关”和“国际数据进出口贸易展示中心”。2023年8月上海市政府发布的《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先导区,要建设云网数链设施体系,推动现有海光缆扩容,新建直达东亚和东南亚的海光缆,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布局面向国际数据合作的高等级数据中心,推动区块链跨境国际合作。
在智慧物流、智慧码头、智能终端等领域助推共建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能化“海空”枢纽设施是上海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重点。中国远洋海运、上海振华重工、上海国际港务等是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比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通过开展港口投资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高质量发展,短短十几年就将比港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普通小港建设成为地中海第一、欧洲第四大港口和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成为中希合作成功范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参与建设的阿联酋哈里发集装箱码头是该地区首个半自动化货运站,2021年使用无人驾驶运力串联起这座中东大型现代化堆场自动化码头,成功开启了中东码头首次无人集卡实践。上海振华重工参与了鹿特丹、意大利瓦多、希腊比雷埃夫斯和英国利物浦等港口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其中,2019年与新加坡港务集团(PSA)签约合作共建大士港,将建成66个泊位年吞吐量达6500万标箱的自动化港口,是上海振华重工在国外市场最大规模的港口建设项目。大士港口分四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的头两个泊位已率先于2021年底投入运作,第三个泊位则于2022年9月1日正式启用。
上海服务新基建面临的挑战
总结过去十年的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看到,上海服务“一带一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除了自身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如自身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对国际规则把握需要加强等,来自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变化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攻击,也使得“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更加艰辛,由此对其未来发展与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建国家和地区差异巨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和合作关系,同时也需要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差异。一些上海企业或者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因为对东道国的各种法规和市场规范不熟悉,经营受阻情况时有发生。为更好引导中国企业赴境外合规经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从合规管理要求、合规管理制度、合规风险识别、评估与处置以及合规文化建设等方面为企业境外经营提供了指引。上海企业作为中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更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出现,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国际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一带一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极大风险。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制造“债务陷阱”“新殖民主义”等谣言加以指责和攻击。虽然许多沿线国家的领导人和企业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反驳,但层出不穷的假消息仍增大了我国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风险和成本。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地缘冲突以及极端天气等各种“黑天鹅”事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海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谨慎。
推进高水平开放正当其时
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如何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上海市上下同心,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各项任务举措走深走实。
扎实推进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加快培育上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优势。要站在国家提高开放水平的高度,充分体现国家战略,以内外联动的大视野,充分发挥上海优势,努力当好服务国家战略的排头兵。在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要不断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强化优势互补和要素供给,培植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土壤,稳步提升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要聚焦产业短板,加快工业互联网优质企业、产业链主和项目引育,以此打造完整的、具有自循环能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积极对接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前瞻性地统筹谋划布局国内领先的重大创新基础设施;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协同,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抓好重点领域重大科研平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的育成和转化。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强化开放平台支撑,充分发挥国家重大战略的牵引作用,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专业性、功能性智慧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支撑。在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打造智能化“海空”枢纽设施,完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要瞄准新赛道,优先支持“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新型数字化学校以及智能末端配送设施等涉及民生保障的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为上海更好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宽松、稳定的发展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也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宽松的营商环境是上海更好发挥新型基础设施优势的必要条件和有益补充。作为全国首批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城市之一,2018年起上海在对标发达经济体先进经验和充分吸收世界银行提交的对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的基础上,已连续出台5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未来,上海要抓紧落实各项政策,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监管执法、法治环境等方面大力推进集成创新;要鼓励浦东、临港、张江、虹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强化制度创新支撑,积极探索更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不断提升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水平,努力夯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推动上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努力对标本行业国际领先企业先进经验,持续扩大国际视野、更新思想观念、优化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通过企业软环境的纵深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建设规划,突出建设重点,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共建十年来,已经有许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雏形逐渐成型。不过,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粗放式发展、部分项目绩效低下甚至烂尾的问题。新的形势下,上海市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前瞻研究、提前部署和责任落实。要加强对国际形势和共建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自身优势,准确研判和规划与相关国家共建新型基础设施的优先领域与可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相关企业的项目规划、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要以重大、重点项目为引领,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有序进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相关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进而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嵌入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过程中,特别应发挥好“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作用,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国际化水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个性化的“走出去”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全面强化风险防控,牢牢守住境外项目安全运行的底线,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管理责任,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坚持积极开放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基础设施国际合作。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要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为更好地联合沿线国家共建新型基础设施,上海市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联络广泛的优势,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相关国家的自然条件、制度规则、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遵循共商、渐进、共赢原则,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就共建新型基础设施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国际合作机制。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标准的一致性,为合作项目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5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