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新基础”教学语文学科研讨课

文摘   2024-11-29 21:33   云南  

“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

“新基础”教学语文学科研讨课


冬日之美,在于积累与勃发;教学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初冬有温暖,求索在路上,我们共同迎来了萃智书香“新基础”语文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学校有幸邀请到了华师大“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语文学科首批兼职指导员,首批全国“新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程丽芳老师莅临现场指导。



第一节课由赵倩倩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梅兰芳蓄须》。课堂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交流资料,了解人物;设计支架,落实要素;批注感悟;学以致用这四个板块的学习活动。课堂中将重难点放在了运用“抓主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提取信息,借助表格,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通过批注阅读、讨论交流,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课后老师针对课堂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1.明确学生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战争时代的背景资料,帮助他们走进人物。

2.在借助支架梳理情节的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明显,当部分学生内容不够准确时,急于给出答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时,让学生对比说说怎样可以更简要。

课后程老师评价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上出了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区别,肯定了老师对文本和学情的分析,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1. 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既然要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就应该从简要概括上做要求,只有老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挑战才会更高,才有提升,形成高阶思维。

2. 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还可以再丰满和具体,对于品质特点和性格特点上要有区分,注意一人多事多品质的分析和育人价值。


第二节课由王曼老师执教三年级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课堂教学中老师借助预习单,通过在多项交流中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学会有礼貌地回应,并能就自己感兴趣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主动提问做进一步了解。同时,老师注意设置情境落实交际要素,在生生交际、师生交际中,通过说一说、听一听、评一评、问一问,扩大交际范围,增加课堂的时效性。最后借助视频,升华情感,激发学生对自己名字的热爱。

课后,老师针对课堂做出已下反思:

1.要有资源的分类意识。学生在讲述时出现关于名字含义、取名讲究、文化内涵等多种方面的资源,应该及时抓住资源进行分类,注意名字含义的纵向延伸,引导学生有条理说清楚;

2.充分下放交际要点的总结权。在课堂中推进中学生的总结能有效推进课堂,老师应下放得更充分一些,让学生自己说清楚。

课后程老师肯定了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交际中进行表达,落实了“有条理说清楚”和“有礼貌地回应”等育人价值,从孩子的表达上看出了口语交际课型组的研究有成效。同时也对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

1.表达要精准。如环节二“同学的名字我牢记”可更改为“同学的名字我好奇”更能激发学生交流的积极性;环节四的问题可更改问“你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学生有兴趣想挑战,提升点更强。

2.从交流工具的角度出发,控制小朋友交流的时间,不可占用太多时间。

程老师结合课例,就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带领现场老师走进文本,发现事件之间的递进关联,并提出要更关注文本中的关键字词,以点带面进行分析,让学生质疑讨论。同时提出要更关注全体学生,具备教学的智慧。程老师不但关注教研探讨,也为一线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愿我们都能在这场修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的教育。



-END-



文字:赵倩倩 王曼

图片:吴艳芬

审核:伍春艳




昆明市五华区萃智书香门第学校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萃智书香门第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