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二、主要做法
1
一是强化体系建设的龙头作用,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制定《“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指南》,修订全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建设认定办法和《浙江省文化驿站建设指南》,为规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今年以来,全省已经建成超2238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累计建成城市书房1648家,文化驿站948家和乡村博物馆813家。强化数智赋能公共服务,归集全省公共文化机构及相关社会文化组织的信息和数字资源,建成“浙里文化圈”数字化应用,实现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看书、观展、演出、艺培、文脉、雅集、知礼”七大场景于一体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应用上线至今,累计系统注册用户数已达到909万。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各类公共文化新空间成为市民文化休闲新去处,图为市民在“市民文化露台”欣赏演出
2
二是拓宽文化服务的途径载体,立体构建文化阵地。培育文化社团、文化骨干,吸纳文化志愿者,提供免费文化艺术培训,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软实力”。如,浙江省文化馆打造“文艺赋美”全民艺术学堂公益培训项目,推出免费“艺术自习室”,让群众了解文化、学习艺术、提升技能。打造一批“轻资本、嵌入式、小而美、多主体”的全民阅读服务新空间,建设一批“童书漂流”、金融网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微单元”、公共交通空间阅读新场景试点,提升公众的阅读体验满意度。在依托现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文化圈”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内大型文化地标和旅游线路建设,积极打造特色文化阵地。如,宁波市实施新型文化空间“十百千”工程,通过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创意性改造,打造10个示范性创意文化空间,建设100个多业态聚合的“天一书房”“一人一艺”新空间。
工作日晚上,浙江省文化馆“市民夜校”为学员开设多种艺术课程
3
三是丰富资源供给的保障要素,全面提升服务质效。优化服务场景,加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内公共文化场馆(空间)场景构建,着力体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氛围特点,进一步提升群众使用的舒适度、体验感。加大服务供给,常态化开展包括“文化点单”送戏、送书、送展览讲座在内的演出、培训、讲座、阅读推广、非遗活化利用等各类文化活动,举办群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门类新作大赛等省级示范性群文活动及赛事,大力推动高品质文化资源向圈内下沉、向基层倾斜。今年以来,“浙里文化圈”应用共上线了9004个由省、市、县级文化场馆提供的文化项目菜单,提供了超74万场次免费活动和13万场次优惠活动供基层选择。
在湖滨in77商业街“文艺赋美·未来城市音乐现场”,市民游客驻足欣赏裸眼4D长廊带来的视觉听觉双重盛宴
供稿: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校对:邢博
编辑:肖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