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构
1.为什么做了一个面向从业者的社群
我遇到的技术和环境的矛盾
矛盾也被显化为关系的冲突
2.对第一年和第二年茶馆的理解
第一年度的满意与充裕
第二年度的缺憾与冲突
3.第三年度的茶馆设计
4.解释我要做的一些事情
注:本文约5100字,阅读时间约16分钟。主要以陈柏龄遇到的矛盾来解释「健身行业茶馆」这个空间存在的原因,以行业矛盾来解释它的必要性,并讲述这个空间接下来会做些什么,会在什么时候正式结束。
(正文)
2021年5月,我做了「柏龄的健身行业茶馆」这个社群。这不是一个面向健身者的社群,这是一个面向健身从业者的社群。
这对我来说是一次转向。
在此之前,我自己有一家开了近七年的门店,也在网上写了九年的健身科普。做了这个社群后,我托管了大部分其他的事情。
一、茶馆创立的初衷
为什么我会开始做「健身行业茶馆」这个社群?原因在于我并不满意我在运营的门店——这中间存在很多的冲突。这些东西我难以化解,甚至无法让其他人理解。
举一些例子:我和教练之间,我们始终无法达成完全的一致,包括如何使用技术上课,如何把技术运用到学员身上;我跟消费者之间可能也没有完全达成一致,包括某一些课程的设置的条件,或者是课时设置的种类;甚至消费者跟教练之间也会有一些理解上的不一致。
现在我回过头,会看到这其实是一种专业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它是如何把技术动态地运用到人身上的过程里产生的矛盾。这种冲突,也被理解为是技术和服务的冲突,或者是专业认知和经营认知的冲突。
如今我对技术和环境以及人的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我看到技术,看到运用技术的人,看到技术适配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结果,看到包裹技术的环境,我可以把技术放到人的生活和人的关系里去考量。我看到所有的东西。
但那个时候的我没有办法这么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我只觉得浑身难受——我明明看到了某些事物的局限性,而别人看不到。当他能够看到的时候,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处理那些问题了,时机已经过了。
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很多问题,也看到很多人。
比如教练转为工作室老板过程中,他会有困惑:为什么客户和员工无法像我一样运用技术解决问题?
比如不懂专业技术的跨界老板,他会有困惑:为什么我无法把原有行业的经验带入这个行业?
当路径依赖失败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对这个行业的怨气:怎么这个行业这么烂,这么累。这几乎是我看见过的每一个从业者成长到某个阶段后都会遇到的问题。
我在2019年的时候,开了5年的工作室,做了7年的健身科普,那时候也我对技术的理解达到峰值的阶段——我的两本《量化健身》出版,并且这两本书到现在一直都在全国的健身类书籍排名前10,豆瓣评分8.8。
这时候,我看到了技术的局限性:只用技术,没有办法解决每一个消费者的问题,你的技术跟他的生活并不适配。
我看到这个问题,但是我的同事们看不到。我需要用技术以外的东西来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我也需要用技术以外的东西来先定教练对技术的运用。基于我的这个认知,我做了一些产品的调整。
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冲突,会被认为你的初心改变了,会被认为你更想赚钱了。其实不是的,我是看到技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这就导致了我一开头说的那个状态:我遭遇到了所谓的技术和环境的矛盾,它最终体现在各种关系上——我和教练的关系,我和消费者的关系,教练和消费者的关系。
这也是真正导致我不得不去做「健身行业茶馆」这样一个社群的原因。它是一个拿出来面对我遇到的矛盾的空间。
因此在这个社群创立之初,它就与其他所有社群有本质区别。我为它设立的两个初始原则是:
第一,不追求茶馆成员的数量,尽量让大家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来讨论一些东西,来达成一些共识。
第二,不单纯请「大咖」,我们希望加入的从业者是应该是认可我们、我们也能为其提供价值的从业者和对健身行业感兴趣的人士,而不应该只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头衔牛逼。
这个社群至今运营两年,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原则。
二、茶馆的回顾和展望
现在回去看第一年的健身行业茶馆社群,我是比较满意的:那一年我把过往10年所有对行业的理解、对技术的理解以及我的人脉在这一年里全部释放,矛盾被巨大的信息量填满,所以这一年很多人会感觉到很充实。
但我也会对第二年的茶馆感到不满意和感到失落,原因不是内容不够,我们的内容比任何社群都要丰富。失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因为第一年做的信息量确实很大,所以就会有对比。可能第二年进来的群友是没有这个感觉的,他们会觉得运营的非常好了,但是参加过第一年的人会失望,包括我自己。这个感觉其实在2022年10月份群内有过一次技术和经营方面的争执之后,我就已经感知到了,但我没有一个出口去表达,并且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会很自责地认为这是我的问题,是我做的不够好,所以社群没有那么多信息量。
过了半年时间,回过头来看,我发现不是的,它就是客观规律,是一个具有必然性事情——第一年的时候,由于我带着那么多的信息量和带着那么多的人进入到这里,大家对相关事情有非常好的讨论氛围。但第二年已经完成了讨论,大家不会再去讨论一遍原来的事情了。新进入的群友可能又没有原来的那种讨论的预期和氛围,所以它会变成是一种割裂性质的讨论状态,像是军阀混战时期,各种零星的小板块中有一些人牵头来做输出。当这些牵头人没有意愿了,或者他带有一些其他的目的性来做并且已经完成的时候,就不会再有更多的内容产出,冲突就自然产生了——这个冲突是整个行业的常态,是技术人员和组织管理者之间的对立。
经过10月底的一次争吵,这个群就慢慢就没有人说话了。这个过程中,其实我在做大量的工作,包括沉淀了大量的方法论放到群里面,包括接下来我们会做的第三期的季刊,包括线上线下的分享的活动,和我们之后还会做的一些线下的分享活动。
我做的越多,我就越知道,这些都不足以去化解现存的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不足以去化解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如果只是技术人员在技术人员的范围内去做技术的解释,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范围内去做管理的解释,最终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大家会对这样一个空间产生失望。
本质上大家并不是对我或者对这个空间失望,而是对这个矛盾无法被化解而失望。我当然对此也感到失望,因为这个空间扎根于我所面对的矛盾,而其他人寄希望于我能去解决这一矛盾。
这当然不是我能解决的矛盾,要解决它,首先要每个人有面对矛盾的意愿。我可以牵头,把这个矛盾挑出来,串起来,告诉每个人它的演化。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
第三年度不会再是大家说,大家听了,会变成是:我来说,你们来听,然后再基于我说的内容,你们提问,我再来回答——由我提供整体性的框架和一些填充的内容,然后大家来进行提问,一起把这个框架给弥补的讨论的氛围。
由我牵头,然后大家一起做。
第二,我的经历可能跟很多人都不太一样。我是一开始是技术出身的,从2012年就开始在网上做技术的科普,一直做到了2020年,在我彻底看到技术的局限性之后,2021年做茶馆这个社群,正式转向对经营管理方法论的整理和总结。
到了现在,我看到了行业整体的框架,我也看到了这个过程中技术、专业技术如何跟组织管理技术进行真正的有机的衔接和融合,而不是对立的、冲突的,不是让技术人员无法理解管理者在想什么,也不是让管理者无法理解技术人员在想什么。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涉及到所谓商业层面的事情,它可能还涉及到你是如何活、你如何面对世界和人际关系。
第三,我会转向对于未来的思考,它不是轻浮的,它是一种非常扎实的、基于对于现在和过去的健身行业的理解,它是一种基于对于每一项训练和身体技术的理解,它是基于对于现在健身工作室、健身房生产关系的理解,甚至包括新时代的健身机构如何组织教练人员做事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收集到过往的历史、经验、方法,我们就很自然的可以看到未来会如何演变,所以这是带有必然性的从现在对未来的转向。
而在这个对未来转向之前,我会完成的一件事情是:我会解释清楚什么是技术、技术如何产生、如何被使用、环境对技术如何产生了限制,技术又如何反过来改造了环境。我会解释清楚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会解释清楚一个技术人员现在在哪里,如何走向管理岗;我会解释清楚一个管理岗的人要理解技术人员应该怎么去做。
这是接下来我会去做的事情,我会去提供的框架,但它并不是仅仅是我来做,而会是一群人来做。
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会有两本书正式由出版社出版,一本是跟健身工作室经营管理相关的书,一本是跟运动空间设计相关的书,两本书都是和我们这个行业在该领域里最好的从业者合作的。这些书都是对于这个大框架的补充,而更多这样的书、培训和行业内容会由大家未来一起去完成。
这些事情还会再花掉我两年到三年的时间,所以健身行业茶馆我应该会最终做到第四年或者第五年,然后它就会完成全部的历史使命,它的历史使命是回答(但不能解决)我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的现实矛盾。结束之后,我会真正的去带领一波人去干一件新的事情——去解决现实矛盾,以及我看到的更大的未来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