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会复苏吗?

美体   体育   2024-01-19 21:31   广东  

本文4800字,阅读时间为15分钟。


1

2024年过去了19天了。

2023年的市场情况,让绝大多数人对行业接下来两年的发展持悲观态度。

这与一年前(2023年开春)完全不同。那时,疫情刚结束,绝大部分人以为马上会迎来一个新的复苏,还在摩拳擦掌,大展宏图。

没想到迎来的是一线城市30%左右的门店倒闭率(广州、上海的非权威数据)。

最近三四周,我跟与一些行业内的从业者沟通,无论是场馆主、教培机构、展会方还是教练,绝大部分人的态度就是等行业复苏,继续熬两年。大家就觉得低谷是一时的,以后会复苏的。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好像外部有个绝对力量,按了一个暂停键,市场变得不好了,过段时间再按个重启键,市场就会好。

不是这样的。


2

市场变差,正是因为原有的生产结构,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了。

原有的生产者和组织者,不自己做调整,不重新认识市场需求,当然越来越难。

在我看来,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了,但是很多人等不到也看不到下一个春天了。

他们以为的那个会来临的复苏,恰恰是埋葬他们的开始。


3

复苏靠的是新人,新力量;而这些恰恰是反对旧有的势力的。


4

健身行业的新人,新力量,是什么?

是满足市场当下真实需求的从业者。


5

消费者,要求一种更和谐、更自由、更可持续的生活和身体发展。

从业者,要把人当人,要把训练融入一个人的生活,要把管理放入一个人的历史。

组织者,要不止从利益方面能够团结人,还能够从思想、价值观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团结人、带领人。

这是能够让行业复苏的新人和新力量。


6

健身行业的旧有势力,是什么?

是还在满足2010、2015、2020年左右的市场需求的从业者。

恰恰是他们过往的「成功经验」,成为了后来人的负担。


7

教人做抖音、教人做流量、教人打造IP,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转型做普拉提,转型做青少年,转型做上门私教,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这些做法转移了矛盾,掩盖了问题。


8

过去20年。

没有生活的人把持了身体技术,眼里没有人的管理者把持了组织管理权,不事生产的媒体把持了行业话语权,不从事实践的教培机构掌握教育权。


消费者购买了上万元昂贵的私教课,而平均出勤率只有1.8次/月


消费者需要的是整合式、无痛、自由、可以融入生活的身体使用方式,而从业者提供的身体技术从来没有真正满足过消费者所有的需求,甚至从业者提供的内容与消费者的需求完全相反——


技术上,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整合式的内容,不需要从多个体系、多个教练、多个机构上学习和掌握内容,而是一个教练能够直接洞察需求,解决问题。然而行业的商业发展上,倾向于把一个需求拆分成多个需求,把一个产品变成多种产品,把可以整合的身体使用方法拆分成多个技术模块,以此作为更多收费的可能。


人群上,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无痛式甚至防止疼痛、解决疼痛的训练,从业者们首先排除了疼痛人群,提供的身体使用方式不是能够解决或者缓解疼痛的,而恰恰以身体的临界极限作为训练效果的参考标准


产品上,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自由的身体使用方式,可以训练1分钟,可以训练10分钟,可以训练1小时,可以训练1天。可以一周练两次,可以一天练两次。可以在家里训练,在单位训练,在酒店训练,在出差时训练,而从业者们提供的是需要固定空间、固定时间、甚至固定动作套路的方法,一个健身场馆,一个小时,几个或者几十个动作,就组成了一节几百甚至上千元的课程。


生活上,消费者需要的是一种可以缓慢融入、逐步改善生活的身体使用技术,而不是为了一种训练方式改变自己的全部生活。目前从业者们提供的训练技术,是用人来适应技术,而不是用技术来适应人,把人当机器,而非把人当人。消费者为了开展健身,需要改变自己的作息、饮食、睡眠甚至社交关系,而当消费者做不到这一点时,被从业者解释为「健身是反人性的」。


9
过去20年。
从业者购买了几千元几天的培训,数万元几十天的培训,却解决不了现实中最棘手的问题。学习越来越多的身体技术,却不理解技术在一个人身上是如何动态变化的。从业者们把技术培训当作一种增加权威和集邮的方式,把获得的教练认证戏称为「买个证」而已。
培训端热衷把一门技术拆成多种技术,而不是把多种技术以一种思想统摄起来。在技术端,我没有见过有人真正扛起了技术研发的大旗。所谓的技术专家普遍是以坐拥资源的姿态吃西方、历史、学术、人脉的技术红利,看不到这个时代的技术任务,甚至连过去70年西方的身体技术从传统转向功能、从局部转向整合的发展脉络都不曾理解。
评判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居然是他花了多少钱学了多少技术考了多少证,而不是他的技术深度,他解决问题的深度,他面对人的深度。
管理者们在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里,看不到人,把一个人的经验、经历、业绩、年龄当作人的全部,把人当机器管理,庸俗化理解一个人所面对的苦难,看不到从业者所面对的矛盾和迷茫,看不到一个人的潜力和未来。
这样被管理的从业者,也就只能以机械化的方式理解身体技术,理解行业的未来,把客户也当机器,做不到以人为本。
媒体和大会组织者们热衷不断增加新鲜事物,以此作为自己生存的保证,而很少去寻找每件事物中不变的规律。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曾面对这个行业真实的人、真实的问题,不曾真正理解规律,所以每年这个行业看起来总是有很多新东西,但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过去20年,机构跑路、教练打会员耳光、诈骗式开单、甚至从业者拿剪刀在上课时将异性会员裤裆剪掉的各类耸人听闻的新闻层出不穷,少部分从业者犯下的错误要所有人共同承担。
行业的管理人员、媒体、培训机构只顾自扫门前雪,连这样的基本问题也无力回答——假如不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的教练只是极少数,那么因这些少数的教练而产生的社会固有印象及偏见,我们应当如何消除?


10

旧势力是真的不理解新力量是怎么出现的。

他们理解不了上述的问题,甚至不觉得上述的内容构成问题。

而这些恰恰才是导致行业变难的原因。

能够理解上述行业问题、回答行业问题、推动问题发展的人,就是行业的新生力量。

他们会对那些还在「等待复苏」的旧势力做出清算。


11

面向健身行业和身体产业未来的人,要回答技术和人结合的问题,要用技术回答时代的问题。他们先要在哲学层面对人、人的生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做出解答。

其次在人的生命历程里,看到不同阶段的人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些矛盾如何统摄了他的生活、他的身体。

接下来,才能在生活层面,对人与身体的关系、生活与身体的关系做出解答。

这样,他们才能够去回答人如何使用身体,人如何与身体对话,人如何解决疼痛。

这样的人,才能去回答这个时代的每个人的问题。

这样的人,才能团结整个社会最优秀的人。

这样的人,才能带领行业走向未来。

有了这批人,就有新的哲学、学科、体系、理论、动作、手法革新。

然后接着是技术的实践运用、产业要素的全面重组。

而这些,都诞生在对人、对人的生活、对人的生命历程、对人&物关系的重新理解之上。


12

中国健身行业未来10-12年的方向是把现有的身体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从铺向三四线城市转向铺向县级经济圈,铺设过程中彻底感受到现有技术和产品的问题——脱离了人和人生活的身体技术,无法解决所有中国城市人群的需求。

从业者需要有更深的问题意识,不仅要理解这个行业,还要理解这个行业的特殊性,理解教练作为一个职业的上限和它的特殊性

不仅是理解技术,还要理解人,还要理解技术与人的结合。

这个过程,从业者们会开始反思技术、反思行业、解构现有的技术产品、甚至解构现有的大众运动学,部分的从业者会向还不曾探索的领域寻找思想资源和技术资源,这时候中西问题和古今问题开始进入从业者们的视野。


13

再往后的10-12年是从县级经济圈铺向农村,这个过程中从业者需要面对整个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这时候,从业者不仅需要理解人是什么,还要理解「全民健身」是什么,「影响更多人」影响的是什么。「全民健身」不是吃大锅饭,不是把一种套路教给所有人就是全民健身了,真正的全民健身是「按需分配」,是给到每个人他合适的身体使用方法。一些从业者认为健身是反人性的,因为他们只会教给反人性的身体使用方式。

真正的健身并不是反人性的,因为人对身体的使用是从出生开始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的,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给到每个人更好、更适合他的身体使用技术。是让身体使用方法融入生活而非闯入生活。

这时候,我们可以从上个阶段的反思健身技术、从解构学科走出,重新建构身体哲学和重写运动学,重新理解人和物关系,技术的问题意识从从中西对立到中西融合,从古今对立到古今融合,从「技术与人的对立」转向「技术与人的融合」。

这是一个浩瀚的新时代的前奏,是身体相关产业真正繁荣的开始。


14

再往后的第三个10-12年是面向海外的过程,从业者们可以把已经回答身体技术的古今问题中西问题铺向世界。

中国健身行业与身体产业的未来在农村、在海外,在回答中西问题,古今问题,在回答技术与人的融合问题。


15

2023年一整年,我在所有地方,向我能够述说的每个人,都在讲行业的矛盾和推动矛盾后会出现的新空间。

大多数时候,我被斥之为「不知所云」与「耸人听闻」。

大多数时候,我被否定,被贬低为「故意不好好说话」。

少部分情况下,我的回答,推动了实践,并且团结起来了一部分同样看到问题的人。

那是春天里一颗种子落地的时刻。

那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

2023年,我一直在给所有人指出目前的问题,以及推动问题后带来的新空间。
这种革新,是从哲学认识论,到运动学范式,到实践技术,到产品,到教培,到门店,到商业模式,到产业链的全面革新。
认识的转变:从只学习、研究「物的规律」,转向理解「人物互动的规律」;从把「身体当做孤立的机器」,转向把「身体当做有机体」「把身体当做与人生活相关联的独立空间」,从只理解「身体」,到理解「人的生活和身体交互的活动」。
运动学学科范式与身体实践技术的发展脉络:从单一向全面,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身体到人的生活,从追求极限到追求和谐可持续发展。
行业里门店组织关系的变化:从20-40人的团队下降到2-4人的团队下降到个体户、从商健到工作室到自由场馆与自由教练。——个体化的教练再重新被组织到新的生产结构下解决市场需求。
经营管理方式的发展:从把人当机器到把人当人,从静态理解人到动态理解人,从以利益团结人到以思想、价值观和人的发展团结人。从只在商业交易层面的合作,到与人展开全面的合作。
教培的变化:教导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技术与环境」的互动,「技术如何被环境影响和限制」,「不同的人如何适配不同的技术」,不是像以前那样把大家组织起来吃照本宣科的大锅饭就可以的。
全新的市场空间:从一二线向三四线,从城市向县城农村,从城市中产阶级到县城农村近10亿月收入在2000以下的人群。
实际上行业一直在铺开和发展。
看不到新空间的人,才会觉得越来越难。
哪怕只看到其中一部分,都能看到旷野般无垠的空间。

17
这个行业很多人都在等所谓的「过两年行业会复苏」,「社会面临经济会好转」这个事情,觉得可能会是再是一轮像2015-2016年那样的行业繁荣的情况。
但我想说,即使行业复苏社会面复苏,再一次迎来繁荣,也不是2015年的那种繁荣。
2015年的繁荣,只属于2015那个时代。
就好像80年代90年代的繁荣,它只属于80年代90年代去淘金的那部分人。
到了2000年的时候,这些人依然没有办法在2000年繁荣的时候赚到新的钱,如果对市场的认知只停留在过去,他们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18
我们在一个生产结构要整体转型的时代,所谓的新的复苏恰恰会埋葬掉那些不理解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生产结构会怎么调整的人。
这些要被淘汰的人,恰恰是那些会觉得两三年以后会复苏了,自己又能像2015-2019年那样赚到钱的这部分人。

19
很多人期待国家政策或者是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够让市场复苏,这种说法没有错,但明显没有看到真正的动因,是一种教条化的认知。
市场的复苏不是靠某种强大的力量,而恰恰是靠新的人。
新人推动了矛盾发展,对行业和社会问题做出了新的回答。
而这些回答恰恰就是要埋葬掉以前旧的回答,和以前的人。
如果不理解这些——
别人的春天其实就是你寒冬的开始。

20
健身行业会复苏吗?
对少部分人而言,复苏已经开始。
对绝大部分人而言,这才刚刚进入冬天。

21
不仅是健身行业如此,整个社会面也都是如此。


相关文章:
疼痛、生活、生命与身体哲学
《健身行业通识》2023年复盘与展望

陈柏龄的酱油台
陪你洞察健身及健身行业。《量化健身》系列书籍已出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