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是如何复苏的?

美体   体育   2024-05-23 15:14   广东  

本文约39000字。包含10余万字拓展内容。本文以尽可能精炼的语言,讲清楚中国健身行业的未来,和我们的实践道路。

第一部分 对过去问题的回答
一个行业,不是莫名其妙地变差;一个行业,也不会莫名其妙地复苏。
行业的变差,正是因为它不符合规律的发展。
过去的人吃到了前人积累的红利,吃到了「别人没有我有」的信息差的红利,吃到了道德变现的红利,以为是自己的功劳。等到市场不允许他这么做了,他说是市场变差了。
其实这只是回归历史常态。
所谓变差,无非是每个人要直面他应该面对的现实而已,无非是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完,每个人要开始爬到更高的地方去完成本来应该完成的工作罢了。

一、健身行业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行业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门店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教练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教培机构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技术要什么样的发展?
以前,我们对行业发展的回答是,门店数量增加、消费金额增加、消费者增加,就是发展。
门店发展的回答是,店越开越多就算是发展,业绩越来越高就是发展,员工和客户人数不断增加就是发展了。
教练发展的回答是,学了更多技术,赚到更多钱,或者有了个属于自己的业务/门店,就是发展了。
教培机构的回答是,有更多训练技术、训练方法,有更多更有水平的老师,招了更多学员,就是发展了。
健身技术的回答是,拥有的健身技术更丰富,让客户更高更快更强,这就是发展了。
这是过去掌握话语权的从业者,给出的回答。
这些回答称不上错误,但只能回答2019年之前的行业发展问题。

二、健身行业的特殊性是什么?
任何一个事物要发展,都要抓住该事物的特殊性,发展这个特殊性,才是发展这个事物本身。
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都没有对行业特殊性的理解,要别人帮你完成和制定,那我们一定会遭遇失败
因为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根基。
健身行业的特殊性是什么?和别的行业有什么本质不同?
如果不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回答,健身行业的发展都只是一种漫无目的的发展。健身行业的繁荣只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这两个问题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回答。
每个人回答的深度,决定了每个人以后能站的位置。
行业的特殊性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回答。
横向的,健身行业与其他行业(教育、医疗、美容美发、按摩、互联网、制造业)有什么不同。
纵向的,健身行业为什么是2000年后才有可能规模化出现,时代要求这个行业给予人们些什么。
1.健身行业横向的特殊性
横向的,健身行业的东西,是人生产,人交付,产品是人和人互动,切入口是人的身体。相比于其他非服务业(互联网、制造业),健身行业的全链条都离人更近,消费者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生产和交付同时进行。
相比于其他服务业(美容美发、按摩),消费者参与更多,消费者要学,要动,要想。生产环节变量更多,互动频率、反馈-调整频率都要更高。
相比于教育业,身体从业者有定义、把控、使用人身体的权力,而常规教育业没有。
相比于医疗业,从业者是在普通人常规生活下介入,医疗业是在普通人特殊情况下介入,健身行业对人生活的覆盖面比医疗领域更大(但现在健身行业的深度太浅,因此这一特征看起来还不明显)
这些都意味着,这个行业需要充分理解人、围绕人的发展去建设身体、发展职业、发展门店、推动行业
也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殊性,理论上,优秀的健身从业者可以让客户同时改变身体状态、饮食、睡眠、甚至人际关系。从业者对客户的影响无论是生活的纵深还是人群的广度,都是程序员、美业人员、医生乃至心理咨询师所不能及的。
健身行业的从业者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在于,这个行业相关的职业天然就被赋予了一种权力:对客户身体的使用权客户将自己的身体的使用权、改变自己身体形态权力、改变身体功能的权力,部分让渡给了健身房和健身教练。
教练在中国的社会中,几乎天然地就掌握着一种权威性,在健身教学过程中,教练对学员的身体有极大的影响力:他可以不通过触碰,只通过语言教学就改变你的身体;他也可以触碰你,但却对你的训练毫无帮助。教练有很大的权限,可以对你的身体进行调整、指挥和控制,这就是一种「使用」。这是一种隐性的权力。这种权力有巨大的发挥空间,短期使用,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和情绪;长期使用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它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去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和生活往全面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往负面的方向发展,让教练滥用、误用权力。
对这样特殊性的权力没有监管、要求、没有发展方向,那么许多事情就会偏离,权力应该放到位置就会被挤占。
如今,这个行业还没有真正发掘出它的特殊性。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即使是最优秀的那批)还远没有达到理论可以达到的水平,没有真正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更糟糕的是,这个行业的对权力的掌握和把控往往导致了许多负面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我们往往不去清算,不去重视,详见《健身教练何以被赋予使用客户身体的权力?》)
这个行业实际呈现的和应该呈现的,是天壤之别。
2.健身行业纵向的历史要求
纵向的,健身行业不可能在1980年就直接出现,那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大多数人还在温饱线挣扎。
健身行业不可能在1960年出现,那时候中国刚建设成功,还在计划经济市场,首要任务是工业化和巩固国防。
健身行业不可能在1940年出现,那时候中国还在抗日,大多数人还在解决生死存亡的问题。
健身行业不可能在1920年出现,那时候中国刚刚推翻清政府,刚进入具有现代化政体的阶段,青年们还在对巴黎和会的国际政策刚到不满。
健身行业有且只能在2000年左右在市场上孕育商业化、规模化的萌芽,是因为这个阶段,国家刚刚解决了工业化问题,有了剩余,可以开始对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进行发展。——健身行业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因此这个行业的发展本身就要符合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发展需求
这个阶段,人们刚刚解决了生存问题、温饱问题,有了剩余。要把生活中的剩余用到一些能更好发展自己、更好愉悦自己的地方。休闲运动的需求,也就此诞生。——因此这个行业的发展本身就要符合人的和谐发展、符合人愉悦自己的需求
健身行业本身就是在人满足了温饱、生存之后诞生的行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个阶段,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人们,都普遍要求一种能「更好满足人的生活需求」的产品。
这个行业实际呈现的,和时代要求呈现的,也有不小的差距。
(这两个地方可以展开的内容很多,都是行业面过去不曾讨论的内容。此处简略说说。)
3.健身行业的「纵横」
健身行业的特殊性是:面向人,面向人的身体,管控他人身体使用权,这是一个通过身体介入人的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教练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这份职业可以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主体性,他总是面向人,面向人的身体,总是可以从身体入手去面向一个人的全部——因此这个职业的上限可以人的上限,教练的上限可以是圣人,是孔子,是释迦摩尼。这样的上限是很多职业不具备的,比如工程师程序员这样没有直接面向人的职业便不具备,按摩师、博主这样对人全部生活的介入能力弱的职业也不具备,而老师这样的职业则没有教练这么强有力的对人的身体的控制权力。
还需要注意的是,成为孔子,成为释迦摩尼,不是读读论语,抄抄金刚经就可以。不是模仿以前的那个时代,去做以前的事情就可以。只完成这样的事情,最多只是一个学生。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任务,成为这样的人,要求的是,在这个时代以这个时代生活人际关系工作方式,去达到人的上限。
健身行业,就是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创造这样条件的地方。
身体教练,就是有可能以这个时代的方式去达到人的上限的职业。
行业的要发展的特殊性,就是要发展这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的从业者:
1)面向人的能力。
2)面向人身体的能力。
3)管控他人身体使用权的能力。
4)通过身体介入人的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凡事偏离了上述的发展,就不符合健身行业的时代发展要求。

三、我们的发展符合时代需求吗?
我们提供了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吗?
在早期,商业健身房提供了这样的产品。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运动方式、生活方式和对生活幻想的可能。但人们绝对不会停留在这里。这是2010年之前的人们的需求。
后来,健身工作室、健身互联网企业作为补充,它们继续提供了更多对于运动方式、生活方式和对生活幻想的空间。但人们也绝对不会停留在这里。这是2019年之前的人们的需求。
器械的增加、场馆面积的增加、场馆数量的增加、训练方式的增加,不再是人们追求的全部。
上面这些都只是旧有的东西。
如果从业者还只在延续旧有的东西,否定新出现的事物,否定那些在向着时代需求前进的人。
这个行业就还会更差。
人们的需求一定是发展的,发展要的不仅是更多,而且是更深刻的东西。
这一点我在《健身行业会复苏吗?》《《健身行业通识》2023年复盘与展望》《疼痛、生活、生命与身体哲学》《打开一些新的空间》《近期发言整理:什么是有用?什么是解决问题?什么是实践?什么是实业?》五篇文章中都有论述。
事物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的末期,常出现的情况是:已经很久不再有新东西出现,旧有的东西需要扩散到更多的空间里,这时候增加更多的渠道就变成了一种增长的方式,但这种增长带来的更多是同质化的内卷,是为了延续自身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创造新的空间而进行的发展。
这几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从业者把做做小红书、抖音账号,教人做做个人IP,教人做私域当做了一种新的职业发展路径,或者行业的新出路,但这些项目绝不是什么深刻的东西,它们是过去20年互联网阶段的旧项目,而绝不是未来20年的新项目。在健身行业的特殊性上,这些项目是从属者,而不是行业需要发展的主干。
小红书、抖音、视频号都只代表一些新增的渠道,渠道里到底要流通什么样的货品才是真正的关键。当更多人把在更多的渠道里卖旧货当做重心的时候,通常意味着这个阶段的市场已经到了尽头。
真正的发展,不是去卷旧的东西,而是创造新的。

四、再问健身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健身行业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门店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教练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教培机构到底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技术要什么样的发展?
健身行业要的是围绕「身体」去推进「人全部生活」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健身行业,
要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数量,还要的是质量。
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客户进来,还要这个客户进来后他的身体能够变好,要的是这个客户进来后,他的生活能够变好。
健身门店,
要的是不仅仅能够生存、业绩提高、开更多的店的数量增长,还要的是门店里的每个人的生活状态、生命质量能够提高。
要的是每个人从身体出发,在整个人的生命历程里有更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这同时要求整个行业要为门店端提供发展方向的明确回答,要为门店提供足够坚实的理论支持和生态支持。
健身教练,
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增长、收入增长,要的不仅仅是用户的增加,还要的是他们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深度增长,他们自己面对生命和身体问题的深度增长。
他们能够把自己工作的剩余投入到自身生命的成长,而不是让自己的劳动剩余复制过去旧有的东西。行业的东西成为了他的负担,而不是推动力。
这同时要求门店有滋养教练成长的能力,要求门店管理者有推动教练发展的能力。
教培机构,
要的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传授技能,还要协助从业者展开行业实践,协助从业者理解人、洞察人。
教培机构要能够推动教练背后的个人发展,能够把技术与人结合,能够理解行业与社会变化,指出行业和社会矛盾,并且指导从业者去推动行业矛盾,而不是成为行业矛盾。
这同时要求健身行业的头部民营企业有真正的学科研究能力,能够理解行业里的生产实践,理解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并且回答问题,还能把问题放到教育中指导在一线的生产人员。
健身技术,
要的不仅仅是更高更快更强,这是运动员的要求,不是普通人的。
有一种观念认为健身是有钱有闲后才能从事的活动,它们把健身只局限在健身场馆和体育运动里。这种观念让身体活动这件事情远离了一个人的生活,更远离了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从业者错误地认为健身是反人性的,并以此作为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理由,
如果我们不对这些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行业就还会更差。
健身技术的发展要离人更近,离人的生活更近,日常的行走坐卧躺翻撑爬,皆为身体活动
从业者要把不同的身体活动技术放到不同的人的生活中,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而不是只盯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口袋。只盯着健身房的一亩三分地。
——这些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些是符合行业特殊性的发展。

五、对从业者的要求和从业者的上限
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先解决好自己的全部问题,自己都解决不好自己的问题也就无法带领、教育、解决内部问题,更无法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这就要求从业者自己面对生命和身体问题的深度要增加。
从业者要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能看到他的回答和他的实践,能够理解一个人在生命里的挣扎。
他之所以能看到这些,是因为他曾经从命运的挣扎中走出,他理解了生活的矛盾,也理解了自己生活的全部,因此也就能够洞察别人的。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需要怎样的和谐发展,所以他能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需要怎样的身体技术,需要怎样的和谐发展。
人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总是因为在自己身上解决过类似的。
这样的从业者,可以教人使用身体,可以指导人的生活,可以陪伴影响人的生命历程。
这是身体产业的从业者所能够达到的上限。
这是一名教练所能够达到的上限。
如果现在这个行业没有这样的从业者,那我只能说——
是我们辜负了身体这个产业,而不是它承接不了我们的理想与生活。
而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从业者出现并且成长的过程,就是健身行业复苏的过程。

六、对身体相关产业民营企业的新要求
在健身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2016年之前),谁能够拥有更加完成的技术体系、商业流程,谁能够更好地将国外先进的模式落地到中国本土,谁就能够成为行业头部。
在健身行业发展的第二阶段(2016-2027年),谁能够更好地回答现有的技术与中国市场结合的问题,谁能够完成身体技术与商业结合的问题,谁能够让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相对和谐地相处,谁就是行业头部。
在健身行业发展的第三阶段(2028-2039年),谁能够更好地回答现有身体技术与人的生活的结合问题,谁能够找到更加适配于人的身体技术,谁能够完成对所有身心技术的解释、使用、统合、传播和监管的工作,并打造出容纳所有技术的环境,谁能够理解人的主体性在工作、生活与身体技术中的展开,谁就是行业头部。
行业的复苏,是因为打开了新的空间,有从业者回答了以前没有回答的问题,解决了以前没解决的需求。
行业的发展,是因为有民营企业站到了原本没有站到的高度,去做了之前的民营企业没有做的事情。
在健身行业发展的第一阶段(2016年之前)公司/企业是中心,能够多开几家店,有标准化的流程和团队,就是行业头部。
在健身行业发展的第二阶段(2016-2027年)行业面是中心,能够提供更多的经营方式,才能够多开店,此时商业模式的创新、数据中台的搭建、学院教培的建设、生产关系的改造成为了行业头部必须做的事情。
在健身行业发展的第三阶段(2028-2039年)产业面是中心,研究院、产业基金、协会,对其他行业的控股公司成为带领行业发展的民营企业的基础项。而这些只有能够把握生产力变革的企业才能做得到。而要把握生产力的变革,其前置条件是明确行业特殊性、对人有更深的洞察、对时代需求有全面理解、完成技术和人的结合、完成运动学范式的更新。
第三阶段的民营公司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行业复苏的过程。

七、过去发展中留下的历史问题

过去行业发展过程中还遗留了许多历史问题,诸如会籍诈骗式开单,教练pua会员,场馆卷钱跑路,教培机构所教学的内容又贵又无法落地实践等等,我们行业内部也未曾真正声讨、杜绝、清算。我们总以为有个外部力量能够介入管控一下。

事实上,政府的有关部门作为外部力量只能进行底线层面的监管;作为从业者如果不反思、不清算过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不从组织经营、思想建设层面杜绝这些问题,就意味着这些问题还会在行业内延续
只要这样,健身行业就会更差。
过去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还能被容忍,是因为行业还可以发展,消费者的信任还不曾见底,消费者旧有的需求还未被填满。
过去这些历史遗留问题还能被容忍,是因为旧有力量一直强大,还能对看到问题的人产生压制作用。
能看到问题的人无法发展,行业的发展就会停滞。
想要解决矛盾的人无法推动矛盾,行业的矛盾就会被积累。
而造成这些的,恰恰是那些不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人。
这些人通过经营获得了「剩余」,却没有把剩余用于推动行业矛盾。
这些人获得的剩余的过程,很多就不符合规律,甚至完全违背规律。
这些人过去是行业的发展力量,但后来逐渐成为了行业的矛盾。
当这个行业的既得利益者和掌握话语权的人,不去面对这个行业最根本的问题的时候,在当下,他们就带领不来真正能看到问题并且想解决问题的人,他们带领不了有造血能力的人。
这些人也就不符合行业发展需求、时代发展需求。
这些门店、教练、教培方,最终都会被淘汰掉。
他们淘汰的过程,也是行业复苏的过程。

八、转移矛盾不是发展、
延续旧事物也不是发展
现在绝大部分从业者认为的行业发展、门店发展、职业发展,根本算不上什么发展。
那些都是旧有的过去的东西。
人们要的新的东西,新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并没有真正满足。
现在的从业者,包括这个行业的门店端、教培端、展会方、甚至关注我公众号的绝大部分人,只是在关注一些旧有事物的延续。
只要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还在追求新流量、新赛道、新方法来转移目前消费者人的需求无法满足的矛盾。
只要这个行业的头部从业者还在寄希望于财务、管理、新的训练技术等方法论来解决人的问题。
那么这个行业就远远没有到它真正的寒冬期,它就不会迎来所谓的复苏。 
只要这个行业最前沿的人总还向行业外看,认为私域、社群、直播、短视频、读书打卡营还能给这个行业带来新东西,而没有看到行业本身的特殊性,看到健身教练作为职业的特殊性。
只要这个行业的媒体、大会、培训、门店都还在把「因不把人当人而达到的成就」当做荣耀。 
那么这个行业就离真正繁荣的起点还差得很远。 
只要这个行业的所谓技术专家们还在吃西方、学术、历史、人脉的技术红利。  
那么这个行业就不会有真正的技术哲学和产业哲学。也不会有什么真正值得赞扬的技术。 
只要这个行业还无法以利益以外的方式团结这个社会最优秀的人。
只要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人还在迷茫和痛苦中挣扎,而掌握管理权和话语权的人还只会庸俗化这些人面对的矛盾。那么这个行业还在被人看不起。
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还在被人看不起
只要都还是这样。 
这个行业,接下来几年,它还会更难。 
这些困难,恰恰是看不到真实需求,又以为自己在为行业做贡献的人造成的。 

九、能看到问题的人该站出来了
上面提到的那些发展要求,是过去不被重视,不被强调的。
正是因为不被重视不被强调,正是因为所有人总有更容易的做法,所以过去那些想要解决问题的人,总是解决不了问题
过去那些想要解决问题的人,在不断地被一些不符合规律的行业情况震惊。
他们还认为是自己的错,而不是行业的错。
他们看到问题,却常常是被指责的那方。
他们试图改变什么的时候,一方面,要被既得利益者反对攻击;另一方面,要被行业内的看客冷嘲热讽。
因此他们感受到痛苦,失望,绝望,乃至心灰意冷地离开。
他们在挣扎的时候,过去的既得利益者还在进一步庸俗化他们的苦难
过去,他们籍籍无名,他们一无所有,他们还在命运中挣扎,还在行业里彷徨,还在面对生活里的苦难。
现在,是这些人要出来的时候了。
这些人不出来,行业就还会更差。

十、谁还在抱怨,谁就要被淘汰
我说的这些,很多人说做不到。他们甚至没有能力理解。
是,正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并否定要做、在做、甚至已经做起来的人,所以这个行业才会越来越差。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容易的。 
有的从业者总抱怨自己的生存压力。他没有想清楚,给他造成生存压力的,不是提出问题的人,而是他自己。
如果这些人不在脑袋里面对上述问题,就要回到现实里,让现实按着他的头面对问题。 
很多从业者讨论问题的时候,像一个小孩子,讨论问题时不敢直面问题,不敢回应问题,以抱怨现实为主,以向别人提要求为主。
比如「房租压力很大」「你不要制造焦虑」「生存都无法生存,哪有心思考虑这些」「先把员工工资发了再来说这些」等等。
现在说做不到的人,无非还在应付历史遗留问题,那是高昂的房租,是高昂的流量成本,是难以和平共处的员工,是积压了多年的课时负债。
那些是他们过去遗留的问题,本该在过去就处理掉,无非积压到了更惨淡的现在。也就导致了更多在当下的抱怨。
他们焦头烂额,没有精力再面对如今的现实,更不要说未来。 
那些历史遗留问题是谁造成的呢?不是指出问题的人。恰恰是现在要处理问题的人。这是每个人自己造成的。 
人总要解决完历史遗留问题,才能面对现在和未来的。
但那些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的新人,就像后浪推前浪一样,已经在奔涌向前了。
后浪们已经在做了,后浪们已经在推动别人,后浪们已经在为行业的复苏做出自己的行动。后浪们才不会管前浪的房租成本多高,前浪的当下有多么不容易。
后浪们只是缺一些时间夯实自己,后浪们只是缺一些时间彻底推翻掉以前的东西。那一刻终会到来。
还在抱怨的人怕是抱怨错了对象,如果他们不理解这些内容,他们恰恰是要被革新掉的对象。
他们也曾淘汰过别人,他们哪曾听过别人的不容易呢?现在,不过是到了市场也要清退这些人的时候了。
如果不把我说的内容,当做一种要弥补缺陷的动力,而是继续把自己应该面对的问题抛向指出问题的人;那接下来,等待着前浪们的,是更惨烈的未来。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所有看到问题、理解问题的人,接下来,都会向没看到问题、掩盖问题的人发起挑战
这也不是说说理论,发发文章的事情。接下来,所有看到问题的人,不仅会说,而且要带领人实践,去针对之前的行业问题进行实践。
这些都会导致那些还在抱怨的人越来越难。
但这恰恰是下一次行业复苏的开始。
这会是一个持续几年的过程。
普朗克说:「科学的重大革新很少通过说服反对者并使他们改变立场来实现,索耳是难以变成保耳的。事实上倒是,反对者逐渐死去,新生的一代一开始就熟悉新思想。」
市场从来不是靠讲道理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的。
谁还在一味抱怨现实,而不反思自己的做法,谁注定要被时代抛弃。
后来者那边总是不缺人的。

十一、软弱和屈服不是现实主义,
真正的现实主义是改造世界
站到新事物的那端,比延续旧事物更需要勇气
放弃旧事物的延续需要勇气。坚持对的事情需要勇气。向别人述说正确的但不被理解的观念需要勇气。把事情做下去更需要勇气。
这些勇气恰恰是向现实低头的人所不具有的。
过去很多年,像我们这样要改造现实的人,被很多软弱的人称之为理想主义,仅仅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看不到的现实,我们指出了他们没有能力面对的问题。 
他们面对的所谓现实,只是个人的现实,是个人的欲望和恐惧。这是自扫门前雪还沾沾自喜目空一切的人。
他们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消费者的需求,错过了多少从业者的成长。 
他们连抬头看一眼那庞然大物的勇气也没有,然后就被征召成新的傀儡和打手。这样软弱的人,却霸占了「现实主义者」这样的词汇。 
真正面对现实的人,是面对世界改造世界的人,而不是被世界改造的人。 
所有真正坚毅善良的灵魂,是经历过伤害挫折再复原的人。 
这样的人,即使心怀恐惧,也要迎面向前,而不总是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的恐惧而活。 
这才是直面现实的人。 

十二、时代的发展
这个时代,有的人选择延续旧的事物,有的人选择维护新的萌芽。站在新旧两端的交汇,每个人的感受当然不同。
这就像1895年,中国的发展,不再是搞搞洋务运动造船厂轻工业就可以,而是要完成对政体的全面改造。
这就像1919年,革命的发展,不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就可以,不再是精英阶层参与就可以,不再是反侵略和反封建就可以;还要由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参与,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
这就像1978年,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再是只完成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就可以,而是要发展经济,要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2024年开始,健身行业的发展,不再是开店、学习技术、提高业绩,而是要真正理解人,理解人的发展,理解人的生命历程
2024年开始,健身行业的发展,是要回答「技术与人」结合的问题,是要把「身体训练融洽地放入人的生活」,是要把「管理经营和谐地放入人的历史」,是要以身体作为切入口,视人为人,去推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024年开始,健身行业的发展,不再是延续过去旧有的东西,而恰恰是要对过去旧有的事物进行割席,对过去发展中那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历史问题进行反思和清算
如果只是延续旧的,而不培养新的。如果只是模仿那些看起来成功的经验,而不发展行业自己的特殊性。
这个行业就还会更差。
接下来3年,是健身行业越来越差的3年,但也是未来20年最重要的3年,是健身行业迈向「身体产业」转型的3年。
这种转向,是从哲学认识论,到运动学范式,到实践技术,到产品,到教培,到门店,到商业模式,到产业链的全面革新
对于真正想要维护好健身行业、看到时代的要求、想要推动一个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而言,这是一场健身行业的革命,这也是一场持久战。
我们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这不会是速胜。
不仅仅是健身行业,社会面也是如此。

第二部分 对实践道路的说明
一、我们希望什么?
在健身行业里,我们希望这个行业,能够真正出现一批最优秀的身体技术提供者和教学者,他们理解了自己的生命,能够回应自己人生和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推进自己的成长(不是一种把经济增长、名望增加为指标的成长,而是把这个人的生活、身体、家庭与周围人群的和谐作为一种考量指标,从不和谐到和谐,从被主宰到反身主宰自己的生活,从被别人推动到推动别人,这是成长)。

这样的从业者,可以教人使用身体,可以指导人的生活,可以陪伴影响人的生命历程。

无论是认识、人格、生活、工作还是人际关系,他们都是整个中国社会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一拨人。

他们也是这个时代中,最坚定的一拨人。

这样的从业者大批量的出现,以活人的姿态去影响另一个活人,他们建设这个行业的门店、教培,建设与身体相关的产业。

我们希望这个行业的门店、教培乃至行业本身,有敢于自我否定的勇气,有不断推动自身矛盾发展的决心,在完全夯实了自己之后,能够面向整个时代,去回答这个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的问题

中国健身行业和从业者们能够成为时代的注脚之一,成为历史的注脚之一。

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有能力去推动其他人去发展其他的实业。

这个行业与行业的从业者们最终在身体技术、从业者、消费者、教培、门店、行业、产业、社会面乃至国家和全球层面,都达到更加符合当代文明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关键不是商业模式

关键是人与人联系的深度

我们常被问起的问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商业模式无非是人群与人群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可循环的交易闭环。这样的闭环中,大家关注的常常是客户价值与量,企业资源能力和盈利方式。
这种讨论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局限性在于,它只把我们要做的事情局限在「人与人的交易环节」,但实际上,交易环节以外的那些部分才是最关键的。我们也会花最多的时间和工作在这个部分。
你对人和变化了解越深,你触达一个人的深度就会越深,你与人合作的方式就会越多,这时候,人与人的合作,人群与人群的合作,就不会先从交易环节开始,而是可以先从非交易环节开始。
我们只要在以最低成本保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去与这个行业最多的人达成最深的合作即可。
我们对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及方法的描述是:以最深的联系和最大的事业,从最小的人群开始。(只有最深的联系,才有可能推动最大的事业,而任何最大,都从最小开始,“人群”则说明矛盾所处的位置,说明我们可以明确回答别人的问题,说明我们已经走到尽头,然后折返)(详见(内)临办说明(临办2024[1]0.00beta)
当我们有剩余的时候,优先夯实和推动自己,在夯实和推动自己的过程中还有剩余,我们便用于去推动别人。我们可以先从非交易的方式开始推动(学习小组便是这样的方式,详见《(内)学习小组(体业2024[1]0.000beta)》《(内)“学习小组”的精神(临办2024[7]0.2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可循环的交易闭环,大概就可以被称为我们的商业模式。
接下来会有很长的篇幅来说明我们的商业模式,但这是次要的部分。
以最深的联系和最大的事业,从最小的人群开始。这是我们团结人的原则,是最核心的部分。

三、我们要怎么做?
在健身行业里,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我们会将其描述为:两条主线,两条副线,三个承载行业的场域
两条主线:教培,门店。
两条副线:研究院,数字化&AI系统。
三个承载行业的场域:产业面,社会面,国家与世界。
以下是具体内容。不需要遮遮掩掩的,因为事情很多,需要很多人来参与。
这是时代对整个身体相关产业的要求。
无论是否成功,无论千辛万苦,我们都要这么去做。
如果你也能这么做,那你便是我们。

四、教培端:
教培端需要提供新的对身体技术、职业、人、门店、行业、产业、社会、国家和世界的理解,需要对变化规律的解释,需要完成对时代问题的回答。(详见(内)教培(体业2024[5]0.20)
技术上,要回答目前市面上所有主流技术(举重/健美/力量举等力量训练体系、形意/太极/八卦等内家拳、游泳/跑步/球类/攀岩/冲浪等西式体育运动、瑜伽、普拉提、禅柔、FMS/SFMA、解剖列车、DNS、SPS、IHP/MBSC/3DMAP功能性训练、拮抗松弛术、神经松动术、拮抗松弛术、颅底疗法、筋膜抖动、内脏手法、瑞典红绳、针灸、经络、PNF、禅拍、颂钵、芳疗、行禅、内观、整脊、正骨、PRI、接触即兴、人类矩阵、费登奎斯、亚力山大、西斯特马、movement等不同技术)的差异性和共性问题,要回答身体技术的中西结合、古今结合问题,理解身体科学中的时代任务要回应身心技术中,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结合的问题,即技术与人结合的问题。
学科上,要以变化的姿态理解生理生化过程,解剖从局部、机械、静态的视角向区域整体、发展、动态的视角转变,理解人的行动不只是三个平面动作的机械组合,而是复合的运动,是螺旋的过程,要理解运动学和医学的发展方向,理解身体科学中的时代任务
生产上,要能够理解技术在实践中的问题:技术学习、实践、掌握和传递教学的不同阶段,消费者的需求与自己掌握的技术之间的对应关系,技术与从业者工作的关联,门店环境对技术使用的限制,不同的人对技术的限制。
职业上,要能够理解职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要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向:进入行业、实践遇到的技术和职业问题、与管理者和同事的关系问题。
人生上,要能够理解自己人生中所遇到的问题,理解自己在生命进程里所行径的位置与推动自己行径的矛盾,要能够理解不同的消费者/教练/管理者会在的不同阶段。理解一个人是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如何遭遇不同的矛盾、又如何在他的环境中推进矛盾发展。
认识上,要建立对变化本身的理解,不以静态的视角去看待技术、人生、门店行业和世界。要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整体认识,并且理解行业的发展行业的矛盾与承载健身行业的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体业教培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教育影响生产端的人,从而影响门店、市场、消费者,推动全部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也极为深远,只有足够全面的教育,足够多维的深度和足够丰富的不同周期的产品,才能够覆盖这一历史使命。
我们大致会提供:提供10天的体业全科教育要略;1-3个月或1年期的体业全科教育基础;1-3年的体业研学教育;3-5年的体业博识教育。
收费以所有从业者每年正常工作盈余能支付得起的费用,和保证机构的正常盈利作为标准。让从业者在1-3年内,边工作边学习边生活边体会边实践运用,尽可能保证10-15年从业周期的能力。
我们会需要在15年内建立7-10个不同城市的体业教培学院,每个学院20-30名讲师,15年内的时间内完成对整个健身行业10-15%的从业者(目前100-150万从业者,2040-2045年约250-300万从业者)的体业全科教育,以及对整个行业20-40%的从业者进行间接的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会有大量低价或者免费开源的内容,包括文章、视频、书籍、免费课程、线下学习小组等)
体业学院早期负责教育从业者,为生产端提供人才支持。后期需要负责与研究院、政府、高校对接的工作。

五、门店端:

门店端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门店中负责生产和消费的人。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由于「人的问题」「人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在健身行业里,「人的身体与生活的融合」成为主要的问题,因此如何塑造一个可以持续推进人的成长的空间是重点考虑的事情。
1. 门店大体原则
总的来说,门店端先为团队员工负责,再为消费者负责,从业者自身能够有生命的成长,能回应自身的问题,才能够回应别人的,推动别人的成长。
从业者和消费者在空间中,主要发展自身的身体和生活。
门店主要发展面向人、面向人身体的能力,发展与门店空间相关的人和人的和谐关系,协助每一个人推动自身的发展。
首先,在教练、管理者层面他们作为回答上述问题的人,自己首先需要是独立、健全、自在的人,他们首先能够支配稳定、和谐、现实的生活。然后他们才能够去推动消费者在身体和生活方面的成长。
进而,我们更广泛地设想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大概是,有一个稳定的小家庭,三两好友,四五同事,十几位不断更替的有深度交集的学员。每月授课80-100学时,此外,还有60小时备课教研,60小时学习训练,60小时家庭自我。能够定期外出学习,了解行业动态,接触更大世界,跟上时代发展。
如果这个人的问题意识较为强烈,并准备承担更大责任,我们应当提供额外的晋升路线。(详见《(内)门店(体业2024[7]0.20)》)
其次,在生产关系层面,大致为1位基层管理人员(主要是技术主管与店长)搭配3-5位教练。即:1名店长搭配3-5名教练,或者1名店长1名技术主管搭配5-10名教练,会是我们大多数门店的常态(夫妻兄弟店、大型门店也有,要看平均值)
基层管理人员要做的不仅仅是保障一家店的生存发展,还要做的是保障门店内团队的共识达成,理解/陪伴/推动团队从浅到深的各个层面的问题的解决(技术、职业、行业、商业、生活、生命),店内的座谈会、学习小组、团建活动是承载这些内容的形式。
我们会对门店中进行新的生产关系改造,一方面是加强对人和对变化的理解,建立新的人才选拔标准,另一方面是把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从原来只管控阳面(即看的见得部分的事情)推进到阴面的部分(即承载事情本身的事情上,这是比较难在事情内看清楚的部分,需要跳出事情来看事情)。
比如一场招聘,阳面看的见的部分是招聘宣传、渠道、流程、面试、考核、入职这些内容,阴面的部分是晋升机制、福利待遇、门店环境、老板价值观理念、团队关系、老板的人际关系、老板的资源等等。
比如一节课,阳面看的见的部分是课前、课中、课后的流程、规范。阴面看不见的部分是教练个人的阅历、专业能力、价值观,老板与门店的理念价值观。
比如一家店,阳面看得见的部分是定位设计,门店营建,门店流程(运营、管理、规章制度),财务,空间权责。阴面看不见的部分是区域对于门店资源的调配调整,门店情况的评估与考核,对人的发展的推动和审核。这是难以规范和标准化(不是过去那种教条的标准化,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有人的主体性的标准化,这是真正的人的标准化,参考本文第三部分第五点)的东西。
以上两个部分生产关系的改造,就是我们在标准化上与其他门店的区别。
其三,在产品和交互形式层面,小型团课(4-10人)和私教(1对1,1对2)会是我们门店主要的产品。
因为行业的发展要求的是加强面向人的能力、加强面向人身体的能力、加强管控他人身体使用权的能力、加强从身体介入人的生活推进其往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方向走的能力。因此浅浅地接触是不够的,大规模的团课(20人及以上)、自媒体、浅尝辄止的流量形式,不是我们的重点(会涉及,但不是重点发展的内容),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来应由现实生活与现实空间承载。
推进自身的成长、推进人身体的发展、推进他人的发展,是一个从浅到深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足够有深度的形式来保持。
最后,在消费者方面,消费者自身会成长,这种成长会与门店和从业者有差值,如果完整描述一个消费者的成长路径,大概会是这样的过程:一开始也许是新鲜感和冲动,然后是对技术的功能性要求(效率、全面、详细、多、极限、社交价值等),接着是对技术和人结合的要求(体验感、情绪价值的提供、和谐可持续、身心结合、更加融入生活的方式),接着是对工作生活关系等技术外问题的要求,最后是对推动自身生活和生命问题的要求。
消费者自身会成长,每个阶段的需求和问题意识都会有所转移,如果从业者经历过同样的阶段,就能够接住消费者的问题。
这个过程,消费者的留存并不取决于从业者所提供的技术能力,而取决于从业者与消费者在技术、问题意识、人的生命进程、生活中的匹配程度。
如果从业者总是能够在不同层次上推动消费者的成长,那么消费者就会留下。
在一个门店内,管理者在门店端应当是在人的生命进程中,走的最远的那个人。管理者的上限,就是一家门店的上限。管理者的成长速度、教练的成长速度、消费者的成长速度、门店的成长速度的差值,会成为留存中的关键问题(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一家门店的成长速度慢于人的成长速度。管理者、教练和消费者的成长速度则有不同。成长速度更快的人,更容易在融入之后,因为成长太快再选择离开)
我们并不要求消费者在一家门店内无限留存,如果消费者本身的成长要求超过了一家门店所能够提供的,那他的流失便是正常的这是从业者和门店自身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对于教练和管理人员,我们也是这样的态度。
为了弥补这样的局限性,我们应当有能力在一个区域,以不同的店不同的项目,负责从业者与消费者各个层级的发展需要。

2.门店的城市区域空间
国内的三类战场与空间:一线(超一线、一线、二线的总称,约50个主要城市)、三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总称,约600个城市)、县城乡镇(约1400个县城,7000个乡,21000个镇)。
国外的三类战场与空间:一线(以欧洲、美洲为基准的发达国家),三线(以中国为基准的发展中大国,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可算在内),县城乡镇(以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为基准的经济较不发达国家)
每个地区需要先从「城市建模」和「城市试验区」开始,这里我们需要研究院的支持。
中国国情复杂,社会变化迅速,我们只能基于目前的行业情况,做出粗略预估。
当下以及未来5年,不同区域大致模型为(小团课价格为私教的30-50%)
一线:
营建120-160万,300-400平面积,2-4万元月租,私教单价200元(乐刻普馆)
营建50-100万,200-400平面积,2-4万月租,私教单价300-400元(一线精品馆)
营建35-50万,200平面积,1.5-2万月租,私教单价200元,包月2700元(中田,乐刻feelingme)
营建5-10万元或10-20万,100-200平面积,1万左右月租,私教单价200-400元(低成本店)
三线:
营建120-160万,300-500平面积,2万元月租,私教单价200-300元(乐刻闪电熊猫)
营建50-80万,400-800平面积,1.5万左右月租,私教单价200-300元(三线精品馆)
营建25-40万,300平面积,1-1.5万月租,私教单价200-300元(中田,乐刻feelingme)
营建10-20万元,200-400平面积,0.5-1.3万元月租,私教单价200-300元。
营建5-10万元,100-200平面积,3-5千月租,私教单价150-250元。
县城乡镇:
营建35-50万,300平面积,未知,私教单价200-300元。
营建10万元,100-200平面积,未知,私教单价150-250元。产品单价包月私教/团课200元,包年1800元。
营建5万元以下,100平面积或户外,未知,产品单价包月私教/团课200元,包年1800元。
以上是中国健身行业当下及未来5年,广泛分布的10人左右及10人以内的门店模型。
我们按照上述的模型,进行自身的门店规划,地区以山东省为例,门店模型如下:

一线:济南青岛(超一线:北上广深);

三线:临沂威海(二线:烟台,四五线:东营菏泽);

县城乡镇:荣成、文登、海阳、高密;

小团课:一线80-100(超一线120)、三线60-80(二线80)、县城乡镇30-50;私教:一线180(超一线240)、三线120(二线140)、县城乡镇60;

成本与前期投入:一线20-25万(超一线30-35万),三线10-15万(二线18,四五线10),乡镇农村5-8万;

收入预期(基层教练,数字为人力成本而非到手工资,不包含奖金与分红):一线7-12k(超一线10-20k),三线5-8k,县城乡镇3-6k;


3. 门店的技术种类

在内部,我们会将门店分为五种类型:增强店,缓和店,大师店,竞技店和无人店。其比例大致为增强10:缓和4:大师1:竞技1:无人3。

新运动学的范式下,经营者和教练要看透不同身体技术体系的差异和共性,不拘泥在某种技术上,直达人的身体

此时,身体技术的运用无非可以简单被理解为:需要增强还是缓和,发展整体还是发展局部,需要达成结果还是体验过程

此时,主要的标准化门店便可分为增强,缓和,无人三类。

增强店:

基础体能,综合体能,专项体能,力量训练;
体型塑造;

缓和店:

瑜伽、普拉提,禅柔;
费登奎斯、Movement;
即兴、疗愈;
功能、疼痛、康复、治疗;

无人店:

并非真的无人,而是以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为主,消费者自由训练。


我们还有两类特殊门店,一类是大师店,一类是竞技店。

大师店:

优势:
发挥人的主体性时,能够看到他人,而不仅仅是自己;
较好地推动一个人在技术和生命层面的成长;
解决更深层次生产关系问题;能够形成新的体系与讨论;
条件:
有需要传承的身体技术,有较高的传承门槛与传播要求;
能够回答人的生命问题,较为精确回答技术和人结合的问题;
与其他部门的配合:
结合教培、学院、研究院,提供研究生教育的场所,产学研结合的前沿基地;

竞技店:

竞技中心,专业化训练结合的场所;
竞技体育与商业体育从业者结合的地方;


4. 门店的合作形式

门店一共有三种合作形式。

(注:以下所讲的「公司」即为我们负责门店端的企业)

直营店:

直营门店中,公司负责门店的全部管理和设计。公司提供长期的支持。

直营门店的剩余完全由公司支配。

对直营门店的成员而言,他们能够理解公司在战略层面的发展,他们的流动与上升通道在公司内全部打开。

联营/合伙店:

联营门店中,需要按照品牌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公司提供长期的支持。

公司抽取联营门店一定比例的所得。不干涉其余的支配。

对联营门店的成员而言,他们只能够在联营门店内部获得流动和晋升。

合作店:

合作门店中,需要按照品牌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

合作门店中,以门店为单位,公司提供对方需要的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非门店级别的合作:

单独购买一些门店要素,诸如数字化系统,教培,咨询,设计等。

门店层面的合作,以上述三种权责合作关系(直营联营合作),配合五种门店类型(增强、缓和、大师、竞技、无人),在大概3-5类市场(一线、三线、县城乡镇),呈现出大概20余种门店形态上的区别(中心店、概念店等特殊门店)。再加上门店各自擅长的技术体系(比如拳击、体能、力量、专项;瑜伽、普拉提、费登奎斯、功能、治疗)和不同的产品(诸如包月私教、小团课、小班私教、按次付费私教),会在20余种门店形态上形成上百种不同的种类,这有不小的标准化需求。


5. 对中途加入的门店的改造

在门店端,除了我们直接开设的门店,我们常会遇到的情况是中途加入的门店。

如果门店以合作形式开展,公司提供对方需要的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如果门店以联营形式开展,公司抽取联营门店一定比例的所得。不干涉其余的支配。

如果门店将转为直营门店,运营管理完全由公司负责,剩余完全由公司支配。

如果已经确认可以改造对方的门店。接下来,首先要确认的是,合作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核心管理层是加入公司,还是在公司外部。

如果核心管理层加入公司,需要确认是继续经营还是调岗(比如从原本门店经营岗位调整至教培岗位或是研究院或者中台岗位)由于经营中断,需要确认调岗后是否要清算其前期的付出,是否给予补偿,补偿多少。如果继续经营,需要确认新的权责关系(即上述的门店的合作形式)和分配方式(详见本文第三部分第八点)

如果核心管理层并不加入公司,我们则以合作店或者联营店的形式切入。

我们接管中途加入门店的改造过程会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期:以互相交流,收集和明确问题,达成内部共识为主。内部为:核心管理层、店长/主管、教练。

中期:提出解决方案,并且继续与核心管理层、店长/主管、教练、消费者达成共识。

后期:推进解决方案,并且收集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不会去接受一家静止的门店,只有这里有足够的需要发展的人,我们才有去接收的必要。我们接受一家门店,是因为这里遭遇了停滞,而我们有可能能让停滞的部分重新流动起来

我们要推动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门店数量的增加。

在门店端,我们的大致会有的发展节奏是,在5年内拥有100家完全管控的门店,在10年内拥有1000家完全管控的门店,20年内拥有10000家完全管控的门店(联营、直营为主),20年内整个行业有10%的门店与我们展开门店级别的合作(联营、直营、合作)

门店的数量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追求的是全产业链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充足门店数量是其中的一环。而充足的门店数量,来自于「近者悦,远者来」的原则。

我们总要自己夯实了,才去发展更多。

如果我们自己不够扎实,就先发展自己。



六、研究院:

体业的研究院是我们的两条副线之一,它是教培端的延伸。
在前期(第6-10年),研究院需要提供新认识论,新运动学范式的更新,新身体技术的研发,对新的生产关系在实践中的运用、对身体技术的中西结合和古今结合问题按照正规学术标准进行不同层面的整理和总结。研究院还需要负责不同城市的健身行业市场建模,
在中期(第10-16年),体业研究院与人文史哲社科的部分逐渐建立联系,在体业外逐渐开辟新的战场。协调和对接其他学科研究院,逐步影响学界和高等教育,逐步与体制并轨,规划筹备民办大学。
(具体节奏,结合参考本文第三部分第九点「我们的发展节奏及不同阶段的规划」)
研究院的成员,通常会在几年与十几年的时间里与我们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七、数字化&AI:
数字化&AI中台是我们两条副线之一,它是门店端的延伸这是最需要资金的部分。
过去,作为要管控百家门店以上的企业,数字化中台是必要的基础设施。
我们的系统与过去的数字化系统的区别在于算法。
新的数字化系统不是把人当物品管理,而是要把人当生命对待,把门店当生命对待,把消费者当生命对待。
我们的算法中除了过去已有的内容,还包含有关于变化的规律的部分,包含了对人的发展、门店的发展,以及不同身份(教练、管理者、消费者)人员发展之间的差值。根本上来说,这时候的算法站的是「圣人视角」,是有生命的推动人/人群发展的,而不是一种「现有状况」的机械扩大。(详见《(内)数字未来(临办2024[6]0.00)》)
在生产关系的处理中,我们要同时兼顾阳面(即门店中看得见的部分的标准化),和承载阳面的阴面的部分(详见门店部分第一点中关于生产关系的说明),数字化系统也会考虑这一点。
在健身行业以外的整个世界,过去的产品和算法是将和谐推进至手机、新能源汽车、住宅、门店这样围绕人周围的产品上,以物为载体,去提高物与人的和谐程度。
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是把和谐程度推进到离人更近的地方,这是人的身体、人的精神、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当下、人与自己过去的相处
未来,主体化的人在生产中会带来人格化的产品。
「人」的概念更加明晰之后,人、产品、人与产品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会重新排序梳理。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会以新的方法展示,这是「个人生命成长过程的数字化」,能够让一个人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产品、企业、城市也会按照「人」的概念和「人的生命成长」进行这样的重新排序梳理。此时,产品、企业、城市就会也出现主体性和人格化的特征。
在健身行业里,我们会先对人、产品、门店、企业、城市进行动态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对产品、门店、企业、城市进行生命化、人格化的过程
在企业内部,以新的「人的发展」的视角去打通人力、财务、产销过程等环节,每个人在企业内部、在市场上能够知道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能够知道自己当下的任务和接下来的发展。
在企业外部,以新的「人的发展」的视角去理解消费者不同生命过程的需求,提供符合不同生命过程的产品和门店模型。
以上大概需要5-7年左右的时间完成。
未来20年,产品和算法需要将和谐推进到离人更近的地方,这符合去年国家层面开始反复要求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因为需求资金量巨大,可拓展空间较高,这条副线会有极大的可能性独立开展。在健身行业以外,数字化中台有机会涉足社交、内容创作传播出版、互联网金融以及其他行业B端的管理运营。
我们对数字化&AI部分的负责人的要求是,现在年龄在27-32岁之间,2035年时40-45岁。成长速度是3年走1.0,能够理解我们说的全部内容,能够理解健身行业的需求,有数字化和AI经验。
目前教培端的线索逐渐成型,门店端的线索正在收集,研究院、数字化系统的线索还未开始。

八、承载健身行业的三个场域
人要消解一些事情,就先要理解这些事情。
人要理解事情,就要跳出来看到承载事情的事情。看到外面还有事情,里面的事情也就会被消解了。人有问题没消解,往往都是没看到承载这件事外面的事情。
问题的解决方案总在问题之外。
事情是阳面,那么承载事情的事情就是阴面。阳面要彻底做好,就得把阴面踩实。
企业是阳面,行业就是承载企业的阴面。
行业是阳面,产业就是承载行业的阴面。
企业要发展,要站在行业面;行业要发展,得站在产业面;产业要发展,得站在社会面。
社会面还得再往外站,看看国家、世界、人类文明、物质变化。
人要能充分理解一种身体技术,得看到人,得看到人的生活。
技术能发展,得有安放技术的环境,而不是限制技术的环境。
技术能发展,得有能发展技术的人,以及承载这些人的环境。
这些环境就是企业,行业,产业,社会,国家,世界,乃至人类文明和物质变化。
环境本身是由技术推动发展的,而技术又是用于解决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推动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技术又推动了各个层面的环境的发展。
由此,技术-业务-企业-行业-产业-国家-世界-文明才有一种统一的串联。
这种统一的串联牵一发而动全身,技术的变化引起承载技术的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引起技术的变化、引起承载人的环境的变化。
接下来,企业要发展,技术要发展,行业要发展。
能带着别人往前走的人,必须有看到事情外面事情的能力。没有看到事情外面事情的能力,是做不了领导的。
没有从一个地方跳向另一个地方再跳回来的能力,是推动不了发展的。
要把健身行业做彻底,做扎实,就要把包裹它的场域踩实了。这是产业面的工作,是社会面的工作,是面向国家和世界的工作,是面向时代任务的工作。
如果我们只做健身行业内部的工作,那么健身行业的事情就总不能做得好
这就是我们做好健身行业,不仅仅是需要把自己做好、把一节课做好、把一家店做好,还需要去做整个行业以外的产业面、社会面、国家世界和时代的工作。
我们需要产业面、社会面的支持,我们需要把握国家和世界发展中的矛盾。

九、产业面的支持
行业和产业的区别在于,行业是由技术推动发展的,而产业是推动技术发展的环境。行业面的企业要继续发展带领行业往往没有足够的剩余,因此需要被投资。产业面的企业要投资发展别人。
(搞点技术的小创新,吃历史、学术、西方的技术红利,不叫作技术颠覆,技术颠覆能够推动整个行业上百万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改革,影响上千万人的生产消费,不是开个教培搞一两家店就叫做技术颠覆,不是在网上发发身心技术视频教人所谓的觉醒开悟,让人在技术中多发挥一些人的主体性,就叫技术颠覆)
当我们在教培、门店有了足够的剩余,我们会用于发展研究院和数字化&AI系统。
当健身行业的研究院和数字化&AI系统也有足够的剩余,我们不应把投资物业、买楼买地、获得利益作为主要的追求,而应该把剩余主要用于发展和推动其他行业,推动其他行业里也能像我们这么去做的组织和企业。
竞技体育、对餐饮食品行业的投资和发展、对鞋服行业的投资和研发,都是我们会涉足的事情。
投资其他行业的基金,培养其他行业的人才和团队,达成多行业共识的产业协会,是我们要在产业面踩实所要做的工作。
这些工作是第二个6-10年期间,我们工作的核心。但我们会在更早的时候,就为此准备。

十、社会面的支持
社会面包含了所有产业里的所有人和所有人的生活。
社会面除了市场经济的部分,还包括社会的基础设施。
未来10年,社会面会出现的情况是,所有年龄段的所有人,都开始经历社会面和家庭空间的缩减问题,人的主体性会在外部空间缩减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程度的确认和肯定。
人的主体性和社会、工作、家庭、关系的适配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必须回答,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我们难以寄托在政府、宗教上。只有把人的主体性与现实生产和生活重新结合,社会的问题才能被推进,每个人才能找到新的生命成长的空间。
体制外的问题,目前由体制内的人来解决已经不够充沛,而必须由体制外自发诞生的力量来推动问题的发展,民营企业和老百姓们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主体责任。(举个例子:实际上社会和头部民营企业面对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目前学界和教育界的处理和理解能力了。社会和民营企业面对的现实问题比体制内更加剧烈。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进入社会后不能直接进入生产,而要重新学习技能,这就是体现。也正是因为体制内的力量逐渐无法解决体制外的问题,社会面的矛盾才会变得如此剧烈。
哪里的矛盾更加剧烈,矛盾就会从哪里开始发展。
民营企业是下个阶段推动这些社会问题的主力。
在健身行业内,我们的门店就会以这样的姿态去面向员工和消费者。
这样的姿态是指:把人的主体性与现实生产和生活重新结合,把人的生命力量与身体技术、健身门店管理、身体产业全科教培、研究院、数字化系统重新结合。
在实践中,我们会优先面向员工,推动他们的生命成长;然后才会面向同行和消费者,推动他们的生命成长。如果我们都推不动别人,我们就先推动自己
当我们在健身行业里形成了近10年的稳定经验,在产业面协助其他行业也这样推进问题有了数年的经验,就有能力去社会面站一站,推进社会面矛盾的发展。
此时,就需要考虑与体制内的对接工作(主要是高校、政府、如果足够深,还会包含对医疗体制的涉足),在对接过程中,我们应当主要考虑的是能够协助社会面推进和发展些什么,而不是索要些什么。
我们还要考虑对更多产业和学科进行范式更新,身体产业此时会向其他产业提供人才、认识论、新学科范式、新生产关系范式、新的产业范式。此时,我们应该有条件将一部分我们的教培和研究院转为民办大学。我们可以向更多产业输出符合新时代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人才。
这些工作是第三个6-10年期间,我们工作的核心。但我们会在更早的时候,就为此准备。

十一、国家与世界的发展
在完成了对国内问题的推进后,中国的健身行业和身体产业会开始走向世界。此时我们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
而国家层面的支持来自于上个阶段,我们完成了对社会矛盾的推进。
这个阶段,由于面对的矛盾更加巨大,我们发展的组织也足够庞大,注定的破败即将到来(就像如今的阿里)
此时,明面上我们还在发展,但内里已经开始衰败。
如果要进一步推动更大的矛盾,如果要带领更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做好全面拆分、巨大重组的准备。
只有完全否定自己和否定过去的决心,才能完成这个阶段的跨越。
那时,我们会面临今天在健身行业里一样的处境,我们可以选择延续旧有的事物,收获因为过去的成功而带来的剩余。
我们也可以选择彻底的放弃和否定,站到新的矛盾和事物发展的那端,迎来真正的第二次生命。
如果我们现在就做了这样的准备,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放弃得那么艰难
国家和世界层面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以及时代的问题。我们需要去配合国家全面回应「两个结合」的问题(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的问题回答在经、史、文化、生产、国际中的展开)
这些工作是第四个6-10年期间,我们工作的核心。但我们会在更早的时候,就为此准备。

十二、小结
以上是我们为未来20年的中国健身行业所考虑的部分内容。基本可以总结为:
两条主线:教培,门店。
两条副线:研究院,数字化&AI系统。
三个承载行业的场域:产业面,社会面,国家与世界。
接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你是好人,东西就会好卖,然后是好人和好产品的结合。这是君子经济。
接下来20年,人的主体性和生产结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以人为本不再是说说而已,而会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核心要求。
一个产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就要把原来颠倒的东西,全部颠倒回来。
认识论、身体实践技术、运动学学科范式、产品、产业教育培训、门店经营方式、数字化算法、商业模式、产业结构,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拨乱反正和重建。
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所有层面所有事情的把握。横向的是人的组织、事的推进、财的管控以及之间的配合。纵向的是思想、技术、学科、产品、教培、门店、团队、企业、商业模式、产业链的相互调配。任何一个层级的遗漏都会导致发展的停滞,任何一个部分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全局的覆灭。
发展过程中,还会带来大量的泡沫,这也是我们需要挤出和去除的部分。
在思想和技术上,如果一个人讲述的内容、运用的技术是由别人保障的,而不是由自己保障的,这就是有泡沫的部分;如果讲述内容、运用技术的人热衷于把事情玄学化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把事情讲清楚,这就是有泡沫的部分;
在产品经营上,如果经营者以消耗过去积累和透支未来的方式来获得经济收益,而不关注和谐长期可持续发展,这就会带来泡沫
在企业经营上,如果核心管理层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情绪、名望而被驱使着做一些事情缺乏面对新事物的勇气能够把握住矛盾,站在矛盾发展的那一方,去推动技术、教育、门店、企业、行业、社会,这就会带来泡沫
在行业建设上,如果企业以欲望为引,通过让员工和消费者沉浸在欲望的释放中来获得利益,这就会带来泡沫
泡沫在出现时,总能给人带来繁荣的假象。
能马上戳破这样的假象,避免虚假的繁荣里肯定自己,这是领导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同时把握住所有的事情,在发展中依然有不断挤出泡沫的战略定力,是我们长期发展中的难点
在2024-2025年,我们会一直处于内部准备不足的情况中。这个时期的常见情况是:人员、资金要素匮乏,团队人员培养时间长,落地周期缓慢,验证成本高,线索多但跑通的事情较少。这是我们开始阶段的难点

第三部分 与实践相关的理论
(略作介绍,待补充)
我们要把握一件事的「结果」,就必须理解「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起点」。忽略了「过程」和「起点」,我们对结果的把握就不全面,也不彻底。
我们要把握此时,就必须理解此时之前的历史,以及这段历史之前的起点。
我们要把握一个人,就不能只看到他的当下,而是要理解这个人的历史,以及他作为人的起点。(人的起点,通常是这个人的上一代人的问题意识,是这个人出生之前与之后数十年所处的环境的全部矛盾,这些矛盾推动了一个人的发展)。
我们要把握一门技术,就不能只看到这种技术的具体运用,还要理解这门技术的发展,以及没有这门技术时的起点。(技术需要环境容纳。技术的起点,通常是没有这门技术时候的环境里的矛盾,环境的矛盾催生了这门技术。而要理解这样的环境,就难免还要去理解这样的环境又是如何形成的。由此,我们会不知不觉追溯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如果没有对变化的道、事物的理、形上本质的把握,就没办法走到尽头。)
我们要把握一项业务,就不能只看到这门业务的当下的情况,还要理解这门业务过去的发展,以及业务开展之前的起点。(业务的起点最终都会落到人,或者人看到的某个矛盾上。由此,把握一个业务,还是需要能够把握一个人。)
我们要把握一个组织,就不能只看到这个组织现在的结构,还要理解这个组织的行程路径,以及形成之前的起点。(组织的最小起点,通常是人与人的共同矛盾。由此,把握一个组织,就需要把握一个人,以及把握这个人与他周围的人的共同矛盾,以及把握这些共同矛盾的发展。)
我们要把握一个产业,就不能只看到这个产业中现存的人、技术和环境,还要理解这个产业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及产业出现前的起点。
产业的起点,通常是这个时代里一个国家,甚至世界发展的矛盾。要把握产业,就必须要把握这个国家的情况,甚至一个时代的发展情况。国家、世界、这个时代的历史,衔接的是上一个国家、世界、时代的历史。由此,能够追溯到文明的出现,我们就需要把握文明从非文明开始到文明的进程,还需要把握人从动物进化到人的过程。
当我们能够把上面的问题理解清楚,并且做出确定回答的时候,我们也就算是在工业文明的时代里,初步把握住了一个产业。
回到健身行业里来,要把握住中国健身行业的发展,我们就需要在一般性上把握以下的内容:
人的共性、如何理解人(待补充)
技术的共性、如何理解技术(待补充,参考今天同步发布的文章)
业务的共性、如何理解业务(待补充)
组织的共性、如何理解人群(待补充)
行业的共性、如何理解行业(待补充)
国家的共性、如何理解国家与世界(待补充)
文明的共性、如何理解文明(待补充)
我们需要对规律更深刻的认识:即对变化本身的更深刻认识(待补充)
然后我们需要在特殊性上把握以下的内容:
健身行业的特殊性,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区别(详见本文第一部分)
健身从业者、特别是教练的职业特殊性,教练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教练这个职业的下限与上限。(待补充)
身体技术的特殊性,这种技术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这种技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要求,在这个的时代历史发展要求。(待补充)
中国的特殊性,中国从农业文明国家进入工业文明国家的进程(待补充),健身行业在这个进程中的发展与历史要求(待补充,参考本文第一部分)
工业文明时代的特殊性,这个时代与上一个时代的异同。这个时代的问题是什么,这个时代的人需要什么。(待补充)
最后,我们需要把握一般性和特殊性结合的问题。
即:在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里,这个时代中国要完成什么样的命题,与身体相关的产业、健身行业要完成什么样的命题,一个人又要完成什么样的命题。(待补充)
(以上的内容大概会用二十篇文章展开,包括:《人的冲突结构》《人作为苦难的合集》《对人和技术发展问题的描述》《对身体发展问题的描述》《对门店/企业发展问题的描述》《对人发展变化的描述》《对变化规律的描述》《健身行业的特殊性及其历史使命》等)
我们给出的回答,
不仅是思想的,更是实践的。
不仅面向技术,更要塑造产业。
不仅面向身体,更要面向人,面向人的全部生活。
不仅面向城市,更面向乡镇农村。
不仅面向中国,更要走向世界。
不仅面向当下,更要面对历史的要求。
也只有这样的回答,才能真正带给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希望,才能真正带着有潜力的年轻人去进行实践。

一、变化的理(暂缺)

二、人的变化与发展(暂缺)
(参考下文第五,及参考今日同步发表文章)

三、身体的变化与发展(暂缺)

四、时代的问题(暂缺)

(理论部分的更详细内容本公众号会陆续更新,这些内容实际上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其他地方小范围传播、运用过了,并产生了多级的传播。如果因为时间原因而较为急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1.参加线下公益的培训《健身行业通识》。
2.线上课程收听《身体产业的全部》。
3.参加2024年下半年开始的「体业全科教育要略」「体业全科教育基础」。
4.本公众号会陆续更新,免费开源尽可能多的内容。
5.直接与我沟通。如果你展示出了足够深的问题意识和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你是我希望沟通的人,如果你已经走完跟我类似的路,你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或者咨询者,我会与你建立联系。但无论你是什么水平的人,我都会建议你先在上面四个渠道中获取足够多的信息,我们才有足够多的共识可以去展开接下来的图景。
与我建立沟通的方式如下:填写你想说的内容,你的真实姓名、微信号、年龄、从业年限、行业经历、在行业内遇到的问题、希望解决的问题、正在做的事情、未来打算做的事情,以及为什么想与我沟通,还有其他你想说的信息,发送邮件至chenbailing127@foxmail.com,收到后,我会酌情进行回复。

五、我们对人才的理解
及人才选拔标准(略作介绍)
健身行业是人的行业,而我们恰恰缺乏对人的理解。
过去,健身行业建立的标准化是门店的标准化,是课程的标准化,是产品的标准化,是运营管理,是财务模型,是薪酬结构,是训练体系,而不是人。
未来,我们需要建立对人更深刻的理解,这是一种对人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是基于人自身的「生命进程」和「现实生产」展开的。
如果人的「现实生产」是看得见的阳面的部分,那么「生命进程」就是承载阳面的阴面的部分。
我们对人的选拔,培养和带领就基于这样的人的发展变化来制定标准。
现在,将人的「生命成长线」和「现实生产线」两种路径按照0-4阶段划分:
以下是人的「生命进程」(阴面)的不同阶段:
1.0以下,本能,幻想。对世界以探索为主,感受真实的世界;不愿意面对真实,试图通过依附和搬运获得安宁的感觉;追求舒服和欲望;逐渐通过爱好或年龄增长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生命成长路径与专长;从逐渐没有冲突,到遭遇本能与现实(本我与自我)的冲突;
1.0-2.0,面对现实,冲突。逐渐遇到人生中各种冲突与重大课题;感受到痛苦和内耗,但没有能力回答;开始接受现实世界,从不愿接受到逐步迎合;追求方法论和所谓的「底层逻辑」;追求外部世界的认可和现实中所谓的成功;有把自己和他人工具化的倾向,不把自己当人,也不把别人当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来自于某种权威,或是科学,或是宗教,或是某个人;缺乏对人的认识过程的反思,缺乏对权威的反思(即使有反思也是一种虚假、教条的反思)追求效率和结果,忽视持续性和过程;为了一些执着的事情,不断地代偿自己的生命,通过消耗自己的方式达成结果;自我/现实/符号界主导;
冲突逐渐剧烈的阶段;本能、现实、道德(本我、自我、超我)多个自我产生冲突的阶段,冲突从较小到越来越剧烈,人在此时每件事情上都有三种选择的可能性,选择舒服的,选择现实的、最有效率的、性价比最高的,选择道德的、尽善尽美的、可持续的;做任何一种选择都感受到内耗、纠结与痛苦。
2.0-3.0,推动自身,感受生命,反思。人的主体性开始萌发,能够感受到精神力量对人和事情的推动作用;开始把自己当人,但无法看到真正的他人,只能把别人当自己;强烈地想要在人层面推动事情,但很难推动;只能推动自己,无法推动别人,只能推动与自己相似的人,无法推动与自己不同的人;逐渐放弃对结果的追求,追求生命体验和事情的过程;对世界有真正的反思,反思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开始减少生命各个层面的代偿,选择滋养自己,而非消耗自己;抽象能力不足,对过程的理解不足,还无法看到变化;
3.0-4.0,推动他人,超越,辩证。能够看到变化和过程;开始逐步消解自身的冲突;站在自己超越的一端;逐渐跳出自己,看到别人;能够把人当人,而不是把别人当自己;站在他人的历史里理解他人的优势和局限性。
4.0+,完成人的成长和对自身的超越,化入人群之中。
以下是人的「现实生产」(阳面)的不同阶段,与上述人的「生命进程」(阴面)相互对应。
1.0以下,学习者。没有推动事情发展的能力。无法为自己承担责任。只能教条理解事情,收集技术,迷信权威,机械劳动,无法把握人对技术的影响,无法把握环境对技术的影响。只能成为执行者,但甚至无法成为一个良好的执行者,需要监督。商,追逐强者,逃避真正的劳动和问题。
1.0-2.0,执行者。有推动技术发展的能力。逐渐能为自己承担责任。职业化的过程。追求底层逻辑,并在实践中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方法论,能够以职业化的姿态面对客户和同事。能够尝试开始管理,但只能管理物、管理流程,没有能力真正地管理人(以一种「哥们义气」「情绪价值」的方式去管理人,或者反过来,以「管理物的方式」去管理人),没有能力面对人和人的冲突,面对人的生命成长。工,依附于某个更大的载体,急切地劳作和学习。
2.0-3.0,基层负责人。有推动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够为自己承担责任,但无法为他人承担人层面的责任。不再教条地执行工作任务,不再追求一种单一的工作结果,能够开始关注工作的过程,和工作中其他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也能够用热情影响周围人,但往往和现实生产结合较弱,容易抓不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自身也有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待清理,展望未来时和推动别人容易「倒春寒」。农,开始关注过程,以滋养自身的姿态推进工作。
3.0-4.0,中层负责人。有推动他人在人层面发展的能力。逐渐有能力为他人承担人层面的责任。能够把握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能够把握辩证的理,能够看到变化和过程。技术或管理上逐步有大师风范。不再要求其他人与自己一样,走出自身的特殊性,有在人层面做管理的决心和能力(请注意,是在人层面做管理,而不是在业绩、公司层面做管理,其指的是,有能力去推动一个人的发展,去负责这个人的生活和生命,去关注这个人的人生发展、主体性和工作劳动的结合)。能够站在他人的历史里去完成对人的管理,看到人成长的不同阶段,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特殊性,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士,有在人的层面做管理的决心与能力。
4.0+,战略级。能将技术与人结合,或将人与产业结合。对变化与发展了解得足够细致,问题意识完全来到他人。能够完全站到矛盾发展的一端做事。有多部门协调能力,能理解不同部门、不同组织、不同企业的功能,并将其组织与串联。有足够丰富的技术实践和运营管理经验。能够开始为人群负责。
(上述人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还可以再进行4分。
0.0-0.2 此阶段刚开始探索;
0.2-0.5 探索内容逐渐丰富,问题逐渐显露;
0.5-0.8 问题逐渐全面、明确且剧烈 ;
0.8-0.0 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转向。
比如0-0.5探索世界,1.0-1.5寻求独立发展,2.0-2.5追求自身的主体性展开,3.0-3.5追求尽善尽美的主体性发展和辩证的理。
0.5感受生存压力;1.5感受人与人的不同,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不同,感受增长的压力,感受到实现自身主体性的乏力;2.5感受无常,感受到推动他人的乏力;3.5感受到辩证的理需要与现实的人群和生产结合,感受到推动现实的乏力。
0.8面对的是本能和现实的冲突,1.8面对人与世界的冲突,面对多个自我的冲突,2.8面对自身主体性和他人主体性的差异。
阳面(现实生产)看的是一个人实际负责的事情,阴面(生命进程)看的是一个人的潜力。
对于人而言,阴面大于阳面是蛰伏生长的状态,阳面大于阴面,是消耗的状态。
对于产业/事情而言,如果阳面大于阴面,说明产业还在发展较为早期的阶段,或事情本身较小;如果阴面大于阳面,说明产业已经较为成熟,或者事情本身较大。
当我们以这样的标准去看待人、选拔人的时候,一个人做过的事情/成功的经验/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不再成为全部的参考依据。(现在常见的情况是,30多岁40多岁的行业意见领袖、企业家,和20多岁一事无成的小年轻,大家更加看重前者。而我们并不以这样的标准看待人,我们会以两者在生命进程中达到的阶段作为判断标准之一,去判断双方能够在35-50岁达到的生命高度,判断双方在40-60岁时推动的矛盾大小。我们会选择那些在生命进程中走到更后面阶段的人,我们会选择那些能够负责更大矛盾的人。)
对人的不同阶段发展、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文章,还可以参考今天同步发布的《对人和技术发展问题的描述》一文。

六、我们需要的人才数量
我们至少需要1000名2.0,100名3.0,十几位4.0,才能勉强hold住体业的部分。
能够理解我们的内容,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逐步体悟和运用的人数(非同事,而是理解我们并已经在按照我们的方法实践的人),在体业中大致会按照以下的节奏展开:
2023年 15-25
2024年 100+
2025年 300+
2026年 1000+
2027年 5000+
2028年 15000+
其中大概会有15-25%的人与我们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比例随着人数增多而下降)
整个社会面能够为我们提供的人才数量和我们需要的人才数量大概为10:1,甚至更多,所以短期来看,人才是空缺的,但是长期来看,位置一定是不够的。
2030年后,我们在行业面的部分的全部位置基本确定,未来的人才线索也全部确定,此时人才逐步从健身行业向其他行业溢出。
2035年后,我们在产业面部分的全部位置基本确定,此时人才逐步从体业向其他产业和社会面溢出。

七、对资本的使用方式
钱从哪里来是我们常被问到的问题。
但这对我们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使用资本。
过去十年,我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支配资本的能力,而不是缺乏资本。许多时候,是资本躺在那里,我们没有能力去用它,甚至不得不拒绝它们。
现在描述我们对资本的态度:
1.资本是过去劳动的积累。如果将过去的劳动积累用于推动现在的矛盾和未来的发展,这是合理的。如果用过去的劳动积累来支配现在的劳动和剩余,这是不合理的。
2.在我们这里,资本也具有人的属性。资本的人的属性,来自于目前支配资本的人。
3.我们是否选择接收某种资本,取决于目前还在支配这种资本的人需要什么。如果对方需要的是推动矛盾的发展,如果对方与我们有共同的矛盾,那么我们就能够接受这样的资本。如果对方希望的是通过资本占取更多的剩余,那我们并不接受这样的资本。
4.当我们能够扎实地推动社会矛盾的发展,我们不会缺乏注入的资源,资本只是注入的资源之一。

八、分配方式以及钱的流动

三次分配是经济学概念,一般指市场基本工资、政府税收基建、道德公益捐赠。我这里给加成五次,主要描述的是经济视角下的人的需要逐渐满足的过程。

其内涵是从不足,到有余。可以看作解决温饱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解决高质量发展问题(在人力的基础上,需要更好的能力),解决剩余问题(在能力人才的基础上需要更好的条件与资源),解决外部问题(引入新的问题)的过程。

以下是我们分配薪酬的方式:

第1次分配:根据劳动时间与能力核算的基本工资;

第1.5次分配:根据人员生活的特殊性,进行各类补贴,例如交通、住房、饮食等,完善福利待遇;

第2次分配:按劳按需分界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环境改造,继续教育,长期保障等;

第2.5次分配:引导收缴剩余,集中投资,工龄奖励,股权分红等奖励方式;

第3次分配:强制收缴剩余,特殊情况(意外、疾病)救助等;

(详见《(内)分配原则(临办2024[3]0.00)》)
以我们的教培或者门店业务举例而言。
当我们发展教培业务,或者创建一家新的门店品牌时,第1次向内部成员发放的薪水/分红是根据劳动时间与能力核算的基本工资;这是第1次分配,保障的是短期生存。
当业务在发放完按照时间结算的工资还有剩余后,我们会继续向内部成员发放各类补贴,例如交通、住房、饮食等,完善福利待遇;这是第1.5次分配,保障的是中短期生存。
如果业务还有剩余,我们会根据内部成员的成长需求,对其工作环境、继续教育、个人发展进行满足;这是第2次分配,保障长期生存,保障高质量的发展。
如果业务还有剩余,我们会将剩余根据工龄、股权进行分红;这是第2.5次分配,进一步保障高质量发展。
当内部的生存发展矛盾已经解决,部门仍有剩余,就会将剩余转移到其他部分(比如将教培业务的剩余转入开设更多的教培城市学院,或者用于投资门店端的发展)。这是第3次分配。
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会遵循这样的过程,当负责行业部分的大部分公司逐渐走到了2.5次分配的阶段的时候,更多的剩余就可以用于投资行业以外的公司。

九、我们的发展节奏与不同阶段的规划(略作介绍)
健身行业的周期为4个12年。大致为:
中国的发展为50年左右一个周期:
世界的发展为120年左右一个周期: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国家-行业整体发展周期下,我们有两种描述我们节奏的语言:第一种以24年为周期,统称为「四六计划」。
第一个6年(2024-2029):主要用于夯实自己,面向同事,主要解决企业内部矛盾。完成企业和行业内部的统合工作。这个阶段,我们在体业里,逐步完成从认识论,学科,技术,教培,产品,团队,门店,数字化中台,研究院完成全部的落地工作。
第二个6年(2030-2035):主要用于面向同行、学术界,主要解决行业内部矛盾。完成行业和产业内部的统合工作。基金,协会,面向其他行业的研究院和教培,向身体有关的衣、食、医、竞技体育方向延伸,少量面向海外市场。
第三个6年(2036-2041):主要用于面向社会、政府、高校、消费者,主要解决产业内部矛盾。体业部分,医/体/养/健开始全面结合。体业带来的学科范式和产业范式的转换经验,向其他行业渗透,配合人文社科范式的全面更新,大量技术的更新打开更多产业,业务与学科形成合力,在社会面产生较大影响。海外市场加速拓展。文史哲的衍生课题、文化传播、意识形态更新逐步成为这个阶段的主线。
第四个6年(2042-2047):面向全部生产,面向世界,将企业剩余用于推进社会矛盾和时代矛盾。我们的做法成为一种被大家认可的意识形态。在秋收的季节,我们需要提前否定自身,对过去的组织进行拆分,完成新的重组,面向更大的矛盾。
第二种以18-30年为周期,统称为「大三步」。
第一个6-10年:体动产业。以中国健身行业为起点,以身体运动相关的产业为基本盘,从身体技术的革新开始,延伸至学科范式、教培、产品、门店、从业者、消费者、产业上下游、高校、政府。
第二个6-10年:生活世界。以身体活动的全部参与者为核心,铺开至参与者的全部生活。包括:医(人体活动,全时,体内空间)、食、住(环境,空间,体外)、用(日用、服饰、设计)、关系(人际,文化,安身立命,抽象空间)
第三个6-10年:全科教革。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部重写为起点,带领全学科(自然科学,工程学科等)融合人与知识(生活),解放创新生产力,面向未来,重构「经史子集」,重写运动学,重写医学,重写建筑学,重写心理学,重写社会学,重写管理学,重写历史学,全面回答人类下一个阶段的问题。

(参见《(内)临办说明(临办2024[1]0.00beta)》)

这是我们大三步的终点,也是下一个阶段的起点。
那之后,是我们下一代人要去做的工作。
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铺好这样的路。


第四部分 回应一些常见的质疑

1.你说的「我们」指的是谁?

狭义地指正在按照本文的目标、原则、方法去执行的我和我的团队成员。
广义的指所有愿意这么做、不得不这么做的人。

2.这么大的事情和构想,能做成吗?这么大的事情,你怕不怕?

我们要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没有路,我们只能这么去做。
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我们还会犯错,但我们只能这么去做。
我们试过所有的路,都失败了,因此,这就是唯一的路。
怕,怕也要这么去做。做不成,也要这么去做。

3.这有没有一种过度沉迷于宏大叙事的感觉?
我们恰恰是只想把那些最小的事情,最小的联系做好的人。
事情不是孤立的,事情是串联的。
只有足够广阔的视野,足够扎实的社会面工作,以及足够深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们才有可能让许多人在一起,把一件小事做好。
如果你真的是做事的人你一定会被经常问到这样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花这样的成本去做?为什么要不赚更容易的钱?能不能随便做一下就可以了?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能不能停下?
这时候,你带着所有人一起干是不够的,你还要给对方一个理由,一个他也能像你这样去做的理由。这样的理由是什么呢?
不是空洞的情怀、理想或者业绩、经济的增长,而是你要真正给出对方一个属于他生命的未来
所有人需要的未来各不相同,我们必须找到所有人的共同矛盾,在各个层级上给出不同的解释,各个层级的人才可能真正朝一个方向努力。
这篇文章,就是对这个行业所有人未来的一个回答。

4.大家认可你吗?有没有和你一样想法的人?

认可的人,只占(行业/社会)全部比例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考虑上行业(百万级)和社会(亿级)的人群,这里其实人数已经很多了。
大家都很希望所有人有这样的未来,大家都很希望这样去做。
获得认可本身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前文「我们需要的人才数量」部分中已经说明了大概会有的节奏。
能够理解我们的内容,并且在生活和工作中逐步体悟和运用的人数,在体业中大致会按照以下的节奏展开:
2023年 15-25
2024年 100
2025年 300
2026年 1000+
2027年 5000+
2028年 15000+
(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在2026-27年之间,我们可能会有一次巨大的加速,以上的人数增长速度并未考虑这次加速。)
我们总不会缺人的。因为我们总要站在矛盾发展的那一方。

5.做不成咋办?
大家从来怕的不是牺牲,而是牺牲推不动发展。
如果你把自己的牺牲放在符合社会发展的那一端,那么,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如果我们站在行业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一端,那事情就会按照我们构想的走,反之则不会。
如果没做成,一定是我们没有站到行业和社会矛盾发展的那一方,那么我们就先否定自己的做法,然后再站过去,站到矛盾发展的那一方。

6.那些不理解你的人,你打算怎么办?

我们只能先顾及与我们问题意识相同的人,等到我们自己夯实了之后,再面向更多的人,然后面向所有的同行。
因为我们会发展,我们只要发展,就会提供不同层级不同周期的产品。最终整个身体产业就是我们的产品。大家只要呆着,就要理解这些。
我们即使失败,行业也会发展。行业的发展最后就会要求所有人也这么去做。
只要大家在这个行业里,最终就会理解我说的东西。
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健身行业的历史发展要求。

7.理解你和不理解你的人的比例是多少?
以第三年健身行业茶馆社群为例,185人,开群时,大概只有5个不到的人理解我说的东西。
经过12个月,大概有30-40人比较理解且比较认可,还有30人有些理解但是模棱两可,剩下的总体是不太理解或者不太认可的。但这个比例在这一年中是增长的。
健身行业茶馆社群的成员本身是具有丰富社会阅历和从业经验的人群,如果放在整个行业面,那么应该是95%甚至更多的人不太理解。

8.困扰吗?
分正反两方面看。
反面的看法肯定是理解的人少,那么推进的阻力就大。
正面的看法是,理解的人少,我们就有更长的时间可以准备。如果大多数人都理解了,我们就没有那么多准备的时间了。
像我和我们这样的人小批量地在行业面和社会面出现,大概是2026-2027年。
绝大部分行业里的人理解我说的东西,这些东西即使不理解也要被执行,最终成为行业的意识形态,大概要到2035年。

9.现在为什么是你来做?你有什么能力?目前行业内或者社会面有比你做的更好的吗?
各行各业都有像我们这样的人,只是规模很小。
健身行业内现在在全国各地也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只是还在努力夯实自己。
我们并没有在时间上真正领先。
因为目前大家只看到我在做,所以才会有这种事情是「只有我来做」的错觉。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已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形式在执行、推进、组织,只是很多人还没浮出水面。
像我们这样的人,我们最底层的能力来自于对人、对变化本身的理解。我们拒绝那种教条的对于人、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理解和做法,希望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人、对待生活、对待社会。
我们始终要去推动行业矛盾的发展,为此,我们愿意始终站到阴面的部分,去做别人看不见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有人也能这么做,那他们便是我们。如果他们比我们更强,那我们就加入他们。

10.如果各行各业已经有不少像你这样的人,甚至健身行业也有一些像你这样做事的人。那么你的优势在哪里?
不是我一个人,是「我们」。
在健身行业,我们的优势在于
1.对人的理解和把握。
2.对变化的理解和把握。
3.对人和技术结合问题的回答。
4.对行业特殊性、教练职业特殊性的把握。
5.社会面和文明层面的视野,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对中西问题,古今问题的回答。
在整个社会面和世界层面,我们的优势可能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我们以身体作为出发点,健身行业的特殊性就是我们的特殊性。健身行业的特殊性在于面向人,面向人的身体,具有掌控他人身体的权力,从人的身体切入去实现人的生活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健身行业里,我们最能够把握这个行业特殊性,那我们就相比其他人最有优势;在社会面,健身行业特殊性就是我们的优势。
2)对变化规律与现实生产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3)数字化&AI系统的新的算法。
4)总是以自我否定的姿态去除泡沫,面向矛盾。

11.来自于团队内部的质疑:你有没有觉得你现在讲的东西过于曲高和寡了?无论是行业问题、门店经营还是身体技术?我们整个团队好像都有这样的问题。在现在的门店里,似乎理解你说的问题、掌握新技术的教练,反而没有那么接受所有的大众人群了,他们反而要开始筛选客户了。比如一些觉察类的身体技术,好像不是大部分人需要的,如果你要做的是普适大众的事情,难道不应该做的更多是能够让所有人接受的东西?比如带更多人更好的增肌减脂?

是,这就是我和我们现在的局限性。
在发展上,我们只能优先发展自己,我们只能优先团结和我们相似的人。
在技术上,我们作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所有人,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回答所有人群所有关于身体的问题,我们只能够回答我们自己的身体问题,而且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对自身的回答也并不扎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优先推动自己,推动与自己相似的人,无力去推动真正的普罗大众。
我们正是看到了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愿意给出虚假的希望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总是先夯实自己不扎实的部分,对于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先选择放弃,等到我们更加扎实后再进行回应事实上,过去的健身行业总是有很多问题来自于从业者总要去赚取自己没有能力赚取的收入,我个人过去有许多的错误和懊悔也正来自于此)
在门店经营和教培上,我们没有能力在今年拿出所有的细节,而只能拿出基本的大框架,向所有人展示技术的共性和差异性、展示不同技术的区别,让大家理解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情况,让大家理解行业矛盾、社会矛盾,让大家理解时代问题和时代的发展方向,让大家理解规律本身。
至于教培端,让大家掌握具体技术,这是次要矛盾,我们也有能力做到,但那需要2025-2026年,那时候我们会有1-3个月的「体业全科基础教育」和1-5年的「体业研学教学」和「体业博识教育」。
至于门店端,我们则需要用4-8年时间才能完成所有类型门店在所有层面的标准化。今明两年的重心在于对旧店和就生产关系的改造,以及小连锁门店(10家以内)新生产关系的探索。
这里面,有一个严重的误会是,我们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会犯错误,甚至我们长期会处于狼狈不堪的状态。我们会长期被批评。
我们永远只能把握主要矛盾
我们的资源有限,我们的人才有限,我们只能用有限的人才和资源推动最重要的问题
这里先后顺序就是最关键需要理解的东西。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团结这个行业问题意识最好的人,然后才是团结问题意识弱一些的人,与这些人达成共识之后,我们再去团结这个行业的所有人;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总是建立一些最重要的框架,然后才是逐步向里面填充细节。这个过程,我们总会被问起,是不是有哪些细节的部分我们是没有的,我只能回应,现在确实大部分都没有,那些以后会有的,因为那些我都曾做过。
我们现在只能先做最难的,简单的要放在后面。
我们现在只能先去抓最主要的矛盾(比如在身体技术上,去把握身体技术的共性,就是主要矛盾),而更细节的部分,我们需要时间去填补。
如果我们要做的足够扎实,如果我们要真正能够达成全民健身,给每个人按需分配的训练方式,而不仅仅是让每个人练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想给大众不适配的东西,吃训练的大锅饭——那我们就只能先这么走着。
我们实际上在做更难的事情。
用这样的方法开展工作,而不被理解,也是我们的难题之一。
而要确认我们现在团队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是扎实的还是虚幻的,只要看一件事情:
就是在团队内部的所有人,有没有真切地被推动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他必须要做的,我们是不是以更扎实更确定更快速的方式在推进那些他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是不是推动了他本身生命的成长。
需要推动自己生命成长的人,是不是在我们团队内部推动了自己的成长;想要帮助别人的人,是不是在我们团队内部更好地能够帮助到别人;想要推动身体技术发展的人,是不是在我们团队内部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想要解决门店矛盾的人,是不是在我们团队内部推动了门店矛盾的解决;想要一起推动行业发展的人,是不是在迎着行业的矛盾往前走。
团队内部的所有人,如果不跟我们一起做,他是不是也必须要这么做,这是不是他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去做的事情。我们在协助他做事的过程中,是不是帮助他更加扎实、更加确定、更加快速。
如果答案有否定的,我们就改正自己的做法,往更加正确的做法去做。
如果答案都是确定的,那这就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12.来自于同行的质疑:你是不是空谈?是不是只会打嘴炮?你是不是不在一线实践?
一个教练,认为他在上课就是实践了。而一个上过课了,看到现存课程中的问题,反过来要解决问题探索的过程,不叫实践。

一个管理者,认为他开店就是在实践了。而一个看到开店过程中问题,反过来要解决问题探索的过程,不叫实践。

也就是说错误的实践者,可以反过来指责那些更早就放弃错误路线的人,指责他们不在实践。
关于空谈和实践的问题,详见《近期发言整理:什么是有用?什么是解决问题?什么是实践?什么是实业?》的最后一篇文章,不再具体展开。

13.来自于网友/陌生人的质疑:你写写文章,做做自媒体有用吗?
自媒体是我们的传播手段之一,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
大多数人,目前只能够和我们通过自媒体的方式接触,但这怎么会是一个人和一个团队的全部?
你可以来找我们,我们给你展示我们做的其他工作,我们给你展示新的技术新的学科范式新的生产关系。我们对所有问题意识相同的人,开放我们的东西。我们才是走在整个行业最一线去进行实践的人
有用,不是上上课,开开店,就叫做有用,如果你的实践过程中本身就包含着错误,对这种错误的纠正,本身就是更大的「用」。
有用是扎实地推动行业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发展,这才是有用。
这个行业大部分人对于事情的看法都是颠倒的,在思想层面是完全混乱的。从一节课,到一个店,到教练的发展,到人作为人的发展,到对实践的看法,到对什么是有用的事情的看法。
如果你要把整个行业颠倒的事情全部颠倒回来,就要先从最重要、最深刻的地方开始。先是思想,然后是技术,然后是教培/门店,然后是学科范式更新,然后是整条产业链的更新。这就是我们去年(思想)、今年(思想、技术、教培)、明年(教培、门店、学科、行业)、后年(门店、行业)、大后年(行业、产业)依次开展的工作。
这样的更新,本身是一个过程
实践,和实践获得的结果,以及在结果上继续的实践,是一个过程
我们会拿出成套的方案,包括思想、理论、文章、教培、全流程运营服务、直营门店、联营门店、数字化系统、全产业链的基础设施——这些东西会提供给不同需求的从业者。但这些需要时间,有些是几个月,有些是几年,有些是几十年,你不能说得等我们把这些都做出来,我们的东西才叫有用。
关于什么是有用的评判标准,对于虚业和实业的区分,也在近期发言整理:什么是有用?什么是解决问题?什么是实践?什么是实业?》最后部分回应过,不再具体展开。

14.来自于社群群友的提问:能推动自身,行业,产业,社会,国家,世界发展的才是实践,实业吗?比如某个东西赚钱,我就去做,某个行业赚钱,我就加入,这个不叫实践?不是实业?他是只是满足个人生活需求才去做的没有推动什么发展。推动人自身发展是一种实践吗?

算,推动矛盾就算。推动不了什么的时候,就推动自己。

为了欲望的释放(满足恐惧,舒服,安逸,焦虑情绪的释放)而去做事情,就不是实践。克服这样的情绪,去推动矛盾的过程,这是实践。

这是一个人推动,还是被推动的区别。

过去大家以为开10家店,100家店就是实践了。却不去看这样的事情是阻碍了发展还是促进了发展。如果这样的事情只是满足做事情的人的个人情绪,阻碍了发展,这就是错误。

15.来自于同行的质疑: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呢?

那些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往往是「具体的」某件事情的「描述」。我们现在要推进的是全部的事情,里面可能有几万件甚至几百万件事情,以及他们产生的细节。我们要推动的,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从业者,是几万十几万的门店,是上千万乃至上亿的消费者。
如果用一件事情去理解上百万件事情,那自然会得出想太多的结论。

16.来自于同行的质疑:你说的这些太高深了,写这么多大家怎么理解呢?你要做更大的事情,不是要更多人理解才对嘛?

如果我们真正地要去理解这上百万人上百万件事情是如何同时被推动的,我们就需要抓住共性。
如果我们要抓所有事情的共性,那么语言就可以短一些,但就说的就会抽象一些。如果我们要去讲所有事情的细节,那么语言就可以通俗很多,但那样会很长。
人少的时候,语言就会更抽象一些。人多的时候,大家的语言就会更丰富。通俗的、抽象的就都会有。
我们需要的是「更快、更短、更可执行」的交流。
现在能够理解问题、也愿意去做的人,我们用这样的语言告诉他,他便已经理解了。他有他面向的人,在二级传播的时候,他再用他的语言去面向他的人就行。这是一个过程(他如果不理解,但也愿意这么做,那么来找我们,我们有更多可以展开的部分。我们有能力以他的语言向他描述他需要做的事情。沟通、展开途径、达成共识本身也需要过程。)
有很多人现在不理解,这很正常。等到有更多人理解了,形成更加丰富更加通俗的语言。等到更多人把事情做出来了,大家看见了,也就更好理解了。
就像中央部位向地方各级机关传递文件,各级机关再向基层传递执行方案。基层完成了社会基本运行的保障,人们再在社会上推进美好生活的发展。这是一个过程
无非是我们在健身行业里也以这样的方式先团结能理解问题的人。
——这里语言是否能理解根本不是问题。恰恰这样的提问才包含着问题。
提问的人本身就包含着一种「静态」的发展观
很多人总以为一个事情做起来,是一蹴而就,一下子做大的。总以为一种观念的传播,是一下子就能够很清晰,一下子被所有人理解的。
很多人总以为要做全民健身,现在、立马,你讲出来的东西就是能够让几亿人去理解的。
错了。过去搞健身训练的,在直播上和APP上让人跳跳操以为就够了,这最终只能让所有人吃大锅饭,而没有做到按需分配如果做这些事情的人看不到这样做法的问题,做事的人本身就会成为问题。
难道过去我们遇到的不正是这样的问题吗?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法的问题,你又占据了行业话语权,那你便是问题本身。
要做到几千万几亿人的按需分配,何谈容易。要做到几千万几亿人的和谐,何谈容易。
不同的人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你要解释和解决一个行业的所有问题,你一开始就只能先抓主要矛盾去描述和推进。
这时候,先站过来的,就是那些也理解主要矛盾的人。大家会一起完成对主要矛盾的推进。然后大家再去团结那些能够理解次要矛盾的人,一层层再往下。
先是教培人员,然后是教练,然后是门店经营者。先是我,然后是我们的团队。然后是面对同行,先是产品、门店、教培、企业。然后是整个行业形成的共识,然后面向消费者和社会面。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几十年的过程。
所谓的全民健身,也是这样逐步开展的。
一个人不理解做这样的事情需要这样的过程,不理解做这样的事情需要这样分层,那他就没有真正去做全民健身的事情的能力。

17.总体回应一些问题。
做我们这一代人就能解决的事情,做容易的事情,团结不了下一代人,只会成为下一代人的矛盾。
要扩大未来做事的空间就要团结年轻人,不碰我们永远也完成不了的事情,我们做事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替下一代人甚至下两代人把事做了,更早遭遇我们这一代人的失败,做那些注定失败的事情,我们才会有更大的空间。
什么空间?更大的失败的空间。
人要发展就要推动矛盾,你站到矛盾发展那端,你就不会缺人
一个事情走向巅峰期的时候,下一件事情就要重组开始做了,因为巅峰过后就是衰落。

巅峰的时候就要拿剩余去推动矛盾的发展,哪里有矛盾,未来就在那里。

你不推矛盾,你站在过去成功的结果上,说我在一线我在实践。

这就是不够正确的。
你走向衰弱的时候,早已经无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了。
正确的做法是,更快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快地否定自己,去推动下一个矛盾。

这是实践。

这要求你总要放弃已有的成功,用过去的秋收不断为新的冬至做准备
这要求你总要否定自身,才能够真正地去带领别人。

最后
中国健身行业与身体技术的革新,是中国向世界正式回答自身特殊性的方式之一,是世界用于回答工业文明时代问题的答案之一,是科学范式从物的规律向物人规律转换的印证之一。 
这是一次文明的涟漪——从投下身体技术革新的那颗石子开始,以5年-10年-20年-50年-200年为时间,从身体技术依次向中国健身行业-身体产业-中国社会-国际世界-人类文明逐步散开。
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还是社会,都来到了开始新阶段的时候了。


陈柏龄 
2024.04.16-2024.05.23

陈柏龄的酱油台
陪你洞察健身及健身行业。《量化健身》系列书籍已出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