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平 | 既不赞同,也不反对

文摘   2025-02-03 07:50   山西  

近悦远来,群贤毕至,有这样吸引人的学说吗?过去或许有,今则无。出发点不同,价值观分裂,向分左右两派,而立论每不相容

眼睛可以近视目光不短浅却是各持己见,短浅而不自知。与其格格不入,不如独来独往不依附于前人,不盲从于社会宇宙中的一切皆存于自己的体内,不乏向内寻求一切的答案自陶渊明,隐居有了陋巷不与世事世俗化品格结庐在人境大隐隐于心,此为一种新避世方式。闭门潜思缄口无言,沉默一种情绪感觉已无再说的必要,也不再寻求认可

错误的公式,相同的答案,芥川龙之介的经验是:“生而为人,我不幸懂得,有时只有借助谎言,才能诉说真实,有时也只有借助玩笑,才能诉说真实。”道德判你死刑,哲学说你无罪,穷尽所拥有的人生经验仍不得合理解释。

扑面而来反驳理直气壮,义正言辞所谓两派观点,不过文抄公窃思路文剪公剽材料文窃公偷字句,很大程度就是只论态度,不论是非,只论是非,不对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从事实出发,而非主义而非任何他人的观点,崔东壁《考信录提要》分析人之情好以己度人,以今度古,以不肖度圣贤。至于贫富贵贱,南北水陆,通都僻壤,亦莫不相度。往往径庭悬隔,而其人终不自知也。满嘴情怀大义,一心世俗名利这个世界讲金钱、讲关系、讲利益,就是不讲道理现实中的许多事情只是不同,并无是非对错之别即便不同,也该和而不同和合共生

主谓宾补定状,以逻辑的方式提出问题,而要求一个表明立场的回答落入语言,便落入游戏,凡定义,皆受限不可言说之事,必将无言以对,哪里还有求客观无偏倚存异说宽容。人间非净土各有各的苦对此既不赞也不反对,更不恳切劝诫绕着弯子打比方,多数人如此,生而悦己,而非困于他人


介子平的书房
文章个人事,得失寸心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