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平 | 传与不传

文摘   2025-01-09 08:14   山西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那是年轻人;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不是人。

年华有信可你觉得岁月忽已晚春来只是春风不染白髭须。“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朱自清是个细腻之人,且能以陈言发新意我思故我在,越是在意不去;繁华褪尽越是消极落寞。

写作者的心存希冀不言自明无非留几部几篇作品于后,不至于人亡书散书去目存。“夫人生在世,所为何事?碌碌终日,而一旦暝目,所可传者极渺。若投石击水,皱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静浪过,复平如镜,了无痕迹”,林语堂鲁迅之死古风犹存的这段话,大概是多数作家的所思所想,当然,他悼念的鲁迅不会多数则是书卷一生,曲终人散文学如镜,映照灵魂每借小说,寄其幽情,从小事件小场面切入,然后将视线拉入深刻,沈从文眼里,《边城》无疑平生功业的一部分,在《题开明改订本1957留样校本》中说此书“文字简极而波俏,如一幅精美白描,笔准确到无以复加,充满生命”“到那临溪高崖上去,望天上的星辰,听河边纺织娘和一切虫类如雨的声音”。张目四顾,河山如故,新文学的笔底波澜依旧旧的思路与传统保持着脐带式上承下启只是以前渡口处遭际过的悲欢离合,桥通了,故事也就没有了。

世有野生作家、喂养作家之分,非自发分工未必随由自己,所处状况所致。前者如一朵四处飘荡的云暗合了信马由缰侥幸人生,如花灿烂,一时绽放于风雨间隙后者多执同质化类型化模式化写作难见不拘一格剑走偏锋型文字野生是种能力,如果有人说要内定养你,小心用的是剩饭。齐白石属画家中的野生族,没有时代任职,“一切画会无能加入可谓历史清白背景简单。生来注定吃苦颠沛坎凛终身,落魄不事生业存与热爱间,经济独立,方能维持兴趣人格独立方能精进艺术。有人理解我之幸无人理解我独行坚守素志宁为一端一节之实,无为全体大用之虚。野生的作家画家,较之喂养者,不至于空手而归

名枷利索,谁能放下。传与不传,万事不由人,君不见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介子平的书房
文章个人事,得失寸心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