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抗原疫苗可以诱导或增强高度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自身免疫的风险最小。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抗原DNA疫苗平台,能够有效地表达HLAI类和II类表位,并在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病理显示未完全缓解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进行了1期临床试验,该患者群体具有疾病复发的高风险。
研究者通过肿瘤/正常外显子组测序和肿瘤RNA测序鉴定是否表达体细胞突变。使用pVAC工具软件来预测和优先级排序癌症新抗原,促进疫苗设计,以便在学术级GMP设施中生产。所有受试者在第1天、第29±7天和第57±7天接种4mg新抗原DNA疫苗。新抗原DNA疫苗在辅助治疗中通过电穿孔设备肌注给药。通过ELISpo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以及TCR测序来监测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反应。
18名受试者接受了三剂新抗原DNA疫苗,平均每名患者编码11种新抗原(4-20)。疫苗接种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相对较少。通过ELISp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14/18例患者被成功诱导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中位随访36个月时,接种疫苗的患者队列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7.5%(95%CI:72.7-100%)。
研究表明,新抗原DNA疫苗是安全、可行的,并且能够诱导新抗基因特异性免疫反应。
图1为TNBC患者设计、制造和接种新抗原DNA疫苗.
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体细胞突变。通过捕获cDNA捕获进行RNA测序来证实突变表达。根据pVAC工具软件的预测,候选新抗原被优先纳入疫苗设计。使用TriGrid电穿孔装置肌肉注射新抗原DNA疫苗。如A所示,在每个疫苗接种时间点和所有疫苗接种后的选定时间点抽取外周血。
B:35例局部晚期TNBC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入组筛选。筛败原因包括:新辅助化疗后达到完全病理缓解、肿瘤组织不足、患者退出和肿瘤复发。最后18例患者入组接受了个性化新抗原DNA疫苗。
表1.患者基线特征以及对新抗原DNA疫苗接种的免疫和临床反应
表1.患者基线特征以及对新抗原DNA疫苗接种的免疫和临床反应
A:所有接种疫苗的患者中不良事件(1级和2级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数量
B:与未接种疫苗的历史对照患者相比,接种个性化新抗原DNA疫苗的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ONCO@edoctor.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