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号:1O
1
研究背景
免疫疗法改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策略。然而,用于选择可靠的预测治疗疗效相关生物标志物仍然很少。肠道微生物群(GM)已成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但它在 NSCLC 化疗免疫疗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2
研究设计
III期试验(JCOG2007,NIPPON)比较了帕博利珠单抗+含铂双药化疗(PC方案) vs 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含铂双药化疗(NIC方案)治疗无驱动基因改变的晚期NSCLC患者。作为一项辅助生物标志物研究,对 JCOG2007 登记的 295 例患者中的 270 例患者的基线粪便样本进行了 GM 成分分析。16S rDNA 测序用于随后的转基因多样性和差异丰度分析。
3
研究结果
对整个队列(n=270)进行的Bate多样性分析显示,按 12 或 18 个月的总生存期(OS)分类,有应答者和无应答者的微生物结构截然不同。
随后进行的 LEfSe 分析确定了各组之间存在差异的特定细菌属,其中 Fusicatenibacter、Butyricicoccus 和 Blautia 在 OS 较长的患者中富集。
在不良事件(AEs)方面,较低的微生物α多样性和某些类群的存在与较高的严重AEs(≥ 4级)风险有关。此外,包括Fusicatenibacter和Butyricicoccus在内的有利菌属与较低的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相关。
最后,特异性分析表明,与 CP 方案相比,NIC 方案中 Fusicatenibacter 和 Butyricicoccus 的丰度越高,OS 越好,OS 危险比(HR)分别为 0.56 vs 0.52。
相反,Prevotellaceae NK3B31 的丰度越高,NIC 组的死亡风险越高(OS HR = 2.33)。
4
研究结论
研究显示,GM可作为晚期NSCLC化免联合疗法的生物标记物。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特定细菌属的存在差异,与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AEs)的风险密切相关,且这种关联可能因治疗方案特异性效应。这些研究成果为将转基因分析技术引入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旨在进一步优化一线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Taiki Hakozaki, et al. 2024 ESMO IO, Abstract 1O.
责任编辑|Edwina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ONCO@edoctor.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