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童谣稚语,每一个深埋尘土之下的玩具游戏,都是一颗可端出另一个世界的沙粒,可以透视宇宙一刹的永恒露滴。”
——熊秉真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序
对儿童与儿童问题的追寻,与其说是十多年来的一种执着,不如说是一种终生不得其解的大惑。这深深而严重的困惑,自童稚而与龄俱长,挥之不去,不觉间竟化为若干识知上的访求。其实,眼前史籍之间的纵泳,扉页之际的徘徊,与大学选课时遍搜儿童史而不着的失落,少年时以童心稚语编为故事小说,甚至三五稚龄穿凿园圃,晃荡林间无尽的惘然、无由的纳闷,情怀上并无二致。儿童与童年,一如生命和世界,是个迷人、难舍的问号,更是一串无始无终的惊叹。一旦加上时光和地点、历史与界域、环境与自然的思虑,更成了个无比动人、一去难回的迷魂阵,下面的喃喃之语,有探险途中兴奋忘情的叫嚣,更有跋涉颠簸时叨叨絮絮的排解。集之以献曝,虽有志初阶而稍息的意思,更有些冀逢山奢徕友伴的觊觎。
书呈八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起始的两章,从不同的角度,力索历史中孩子的踪影,是在观念“打开心内的门窗”,也是材料和方法上的引介。随后的文章,则分述近世中国儿童成长的外在环境,哲人对儿童及童年曾有的论辩争议,以及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之挖掘与重现。外在环境之抒,或以家庭人事之组合与生死苦乐之缘由之说,或以稚龄幼教之启迪,与性格和价值观之塑造为述。思想上的争议,则择异军突起的阳明学说与独树一帜的李贽激辩,与为近世中国儿童论述之表征,并与衍为近代思潮根源的西哲洛克、卢梭之言相照。其实要说议论,不必全局于思想争议,一个世代对任何人群、事物“意见”之衍生变革,更常有直接化为活动措置者。因之,乃以有明而晚清、民初塾学教材之产生与演化为例,一示近世中社会力多变后,儿童之属性亦随幼教之普及,与内容、气质之转化,逐渐化私为公,捐家庭而入国家之走向。至于一探儿童自身生成之经验,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面对所谓重建或再现儿童生活之“主体性”问题。于此,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过去儿童的营生有无其别于成人之主体性可言(此问题之答案毫无疑问是一个肯定的“当然”),而是经何曲折巧妙的方法,循何点滴之蛛丝马迹,让此一从儿童(成长者)本身出发的生长经验与童年时光,再次重现大家眼前。文中两章分以情感世界与稚情的音容、举止为例,试示当时情境之恢复,整体历史旧观之再现,以及文字语言(传统史学研究所执之文献素材)资料之外,另辟蹊径,细聆言语之外的啼嗔之声,凝注其喜怒奔跃之表情行止,甚至细较思量一个婴儿踢打迎拒种种动作,这些对一群笔不能书、口不能言的稚弱生命,莫不是他所肺腑之声,在一番更细致的史学方法,更尽力追求同情之了解的史学观念下,应该可化为某种直截的历史证言。
上述与下见几番尝试,固为中国儿童与童年史之若干起步,其实离任何人真想看到的中国历史上孩子生活的故事全貌还远。最主要的是所及面象,所呈梗概,虽谓各有其意义,但是集之而观,这并不能代表中国历史上的儿童生涯,或者给中国式童年的历史旅程一个系统而较完整的交代。儿童文学、宗教生活、嬉戏劳作,是最明显的一些缺失。儿童与童年概念,在哲学思想上的转折,也需要更有组织的整理,甚至儿童与政治、军事、战争、和平及法律地位、经济上的花费与贡献,乃至与人口、营养、物质生活的牵系,无一不值得细究,而得若干说明。目前的挂少漏多,背后原因不一而足,一人之疏浅零落,使得率而举步,益形蹒跚。此外,知识场域上童年史之价值与精神义涵,现实作用均未得公论之接受,无可讳言的,是使得工作加倍颠簸迟滞,他人或竟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篇章间所见拼凑并临机之感,实际上也反映了此类作品与工作在现实环境中诞生时常伴随的偶然与不得其然的景况。
“儿童与童年,一如生命和世界,是个迷人、难舍的问号,更是一串无始无终的惊叹。”
——熊秉真
《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一书首版于2008年,对中国儿童史的考据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该书断版多年,但中国童年史议题方兴未艾,在众多教育工作者、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呼吁下,本书于2024年7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订再版。
丰富的史料
深具中国特色的儿童观与儿童形象
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
童年忆往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儿童,这一看似微小却承载着无限希望的群体,其历史往往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遮蔽,成为一段亟待发掘与理解的珍贵记忆。
《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深刻人文关怀的著作,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而细腻的中国儿童生活图景。它以深刻洞见和细腻笔触,成为一颗照亮中国儿童史研究领域的璀璨明珠。
2024年8月24日上午9:00,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合作办公室将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思考拉儿童哲学研究中心,邀请海内外专家,共同举办“穿越时空的童年:中国儿童史研究2024论坛暨《童年忆往》新版发布会”,欢迎届时线上收听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