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79期
翻阅圆明园遗址
◎曾宪荣(湖南)
三十多年前,我到县城上中学的时候,从历史课本中才知道北京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这座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兴建于清代鼎盛时期,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园林组成的帝王御园,被誉为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杰作,但又遭英法联军的浩刧与焚毁成了一片废墟,使我产生了种种的想象慨叹。——从这时起,一缕薄薄淡淡的意识潜留在脑海深处,希望能有机会看一眼这块颓败苍凉的所在地。
至今为止,我已五进五出北京城,可前三次都没有去成圆明园,而后两次又连续涉足了这处园林的残迹。
1966年8月底,我和同校同学七八人一道,随文革大串联的潮流进了北京城,住东城区工业局的四合院內。启程北上时,只带有十元钱、一个布挎包、一套替换衬衣。在北京一个多月,几乎每天光着脚傻乎乎地跟着别人到北大、清华、长安街看大字报,抄写揭露牛鬼蛇神的日日新闻。其中,仅看过一次有组织的批斗大会:在北大运动场的指挥台上,老病颤抖的历史学家翦伯贊,扶着一条立起的长板凳供人声讨,彭佩云、陆平被红卫兵揪着头发架着臂膀,在移动的汽车上亮相给呼口号的革命群众。我没有想到要看看别的场面,到京城的各处跑一跑或去一趟圆明园,直到国庆节的白天和晚上,在金水桥畔见到一群新中囯的领袖人物后,才带着一个还装着一套单衣的挎包和分文未动的十元钱回了湖南。
时隔二十七年以后,1994年盛夏,我随湖南省艺术教师参观团进京,看全国教师美展和全国少儿美展,集体游览了几处名胜古迹。这一次我想到要去圆明园,但因代表团的部分成员曾经去过,认为那里是一片荒野破烂的所在地,没什么看头,被统一行动打消了去圆明园的个人想法。
翌年,1995年2月,正值春节期间,我去天津参加书法教学研讨会,提前几日到北京办事、会战友,又因时间仓促,会期在即,又放弃了圆明园之行。但这次的欲念很强烈且很后悔,觉得以后难得有机会移步这处园林遗址了!
没有想到,就在这年的年底,1995年12月参加一个中国画发展理论研讨会和这次送女儿进京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术科招生考试,很从容地安排时间去了圆明园,而且连续两次都在这片废址的荒草乱石中翻检石头。
第一次到圆明园,正值深冬时季,北京郊外的河流湖塘,都还结着厚厚的冰层,冰层上盯着冰窟窿的钓鱼人,穿毛领大衣缩着脖颈似一只只企鹅。阳光灿烂却驱不散彻骨的风寒,心想圆明园內一定也很清冷的,便在西装内加了一件毛线背心,另带一个照相机,孤身一人走进了圆明园。
我像匆忙赶路的行人,很快地在遗址上兜览了一些地方,将那各处的所见收拢成一个整体印象后,便停留在泽兰堂遗址的乱石堆中环视周边的一切。西边隔山丘是空阔的福海,已经眺望过了,冰层封冻的水面平整如镜,被夕阳照射得异常地寂静、平远,湖中小岛上的残垣断壁,如一堆垃圾横亘在冰层上。泽兰堂前是一片零乱的水塘,像家乡荒野湖洲的沼泽地,但没有波澜,没有飞翔觅食的寒禽水鸟,清静得只听见风声;冰面上耷拉着疏稀的枯荷干烂荷叶,野生芦苇光秃秃是一蓬篷箭簇,依稀可见雕花纹样的石块突兀在冰面上。水塘边露根的野草茎蔓覆盖着浅滩泥土,软松松地找不到行径。北面有几棵高挑的古树,透过树干空隙可见到“万花阵”的水泥坪和白色凉亭——是新修的空荡无人的游乐场。东边一线断断连连高高低低的土山,紧密挨近的常青树木参差在黄土岭上,不时颤抖着送出呼呼的寒流。东南方的荒洲败棘中有几个人影,像寻找失物的孤魂野鬼在慢吞吞地移动。……在这个时候这种冷落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身旁的石丛作伴壮胆,我真会飞快地避开这个住过衮服龙袍,飘忽过豺狼虎豹,曾在青天白日和苦雨深宵陈尸血溅白玉石上的鬼地方。
本想匆匆一掠苍凉以后就离开这里,可身边的雕花石砖、石磴、石柱、石碑、石兽和石屏风的残件牵住了我。忘却了太阳快要西沉,清寂寒冷,也忘记了孤身只影无人作伴。在这里,我好像会见了近古无数的技艺工匠,向我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杰作,将一摊还未整装的雕塑构件呈现在我面前。这些东倒西歪、残缺不全、相互支撑和层层叠压的零碎石料,是经英法联军的炮轰火燎后,又长期地被人盗窃与破坏后遗留在原址上的废渣。——我原想这里一定是一个碎石尘封的弃地,未想到还有这样多的精工刻石躺在这里,有的还很完整。我身上突然涌起了一阵波及胸襟的热浪:要翻阅这些石头,看完一层再看一层;还想找一块轻便玲巧的石雕花样带出遗址,携一座园林、一段历史、一段行踪藏在身边留作仔细的端详。
要翻动这些曾从各地搜来的名贵山石,谈何容易!最小的有几十斤,大的几百斤有几吨,剩下的是碎石泥、石膏块、石灰粉和黃尘土。我上窜下跳在乱石堆中,尝试着搬动不大的,扒开尘灰掏小的。用手抚摸石件上的各种纹理,获得一种清凉圆润的美感,心里一阵阵激动还伴随着自言自语。浑身感觉燥热,额头鼻尖和背心早已沁出了汗水,是因为不停地检阅和用劲的摆弄;又担心遗址的隐蔽处有人盯视我的行动,怀疑我是文物盗窃犯,虽然我两手空空未带任何挖掘器,一个傻瓜相机的皮袋装不了任何一块石头。
这些石头上雕刻的形象与手法,令我观叹不止,有花卉、动物、人物,有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还有未倾倒的石柱,是一截截分开雕刻的石磴重叠而成的整体,缕刻有横的、竖的、二方连续和单独的纹样作柱身装饰;有的缜密地镂刻出云彩纹和流水纹,具有明显的西洋欧式风格。石头阶级、水边石磴、塘中石禽石兽、石花草器皿的基座边沿,都精雕细刻出各种形象生动的连续纹样。花瓣、花台、水纹、浪花设计成漂亮的放射状图案,都是用整块几百上千斤的石块雕刻出来的。大面积的石墙基座、分面立柱、窗棂边框上,用点、线、面的各种手法镂成精致的浮雕,有的石柱细腻到像自然天成的钟乳石质感。这些名贵的石料体块,配上能工巧匠的绝世技艺,组装在一起自然是特别奢华富丽、气势气质非凡的殿宇楼台。
在泽兰堂遗址寻觅以后,又到远瀛观、方外观、海宴堂及大水法各处的残石中细心地翻检了一番,自然没有找到我可带走的石刻件,只觉得身前背后巍然耸立的石柱像丛林拥挤着我,也使我松懈了继续淘洗流沙石砾的情绪。仰观参差斑驳的石柱丛林,如无数造艺能工的身躯伫立在荒野上,似乎在默默地沉思着一段远去的经历,凭吊昔日创造的辉煌与豪华;带着重叠的伤痛和精疲力竭的神情,凝视眼前苍烟晚照中的残山剩水、断壁残垣,在感叹远去了的艰辛岁月、苦难人生、世道沧桑……
——我不要这里的石头了,心中已填满了一块块沉甸甸的雕花石。在落日黄昏、凄清冷峻的黑阴影中告别了圆明园。
隔不久的第二次圆明园之行,是严冬过后的嫩春时节。我为让孩子在考试的间隙放松一下精神,也有意让她开阔眼界,重温历史知识而获得直观的感受,就带她到这里来看一看。在路上,我跟她简略地介绍这处历史名园的规模与衰败经过。孩子临近高中毕业,她对书本知识的记忆比我还清晰,而且还能道出时间、地点、背景和人物。她看到这里的一切后,觉得书本知识生动了,现实了,不时地发出感慨,情不自禁地诅咒摧残文化艺术的罪孽,叹惜创造艺术的伟大而遭无情焚毁的厄运!
我跟孩子提起我上次来翻阅石头的情境时,她也来了兴趣,很专心地在石堆里捣腾起来,当然没有结果。在折腾这些折腾不动的大小石块时,她发现并细致地端详了各种奇特的形状与美丽的人工图案,难舍触摸历史残片沉重与深刻的印象,多番几次地要我在残垣的背景中给她拍照。——她忘不了毕业前夕的这段行程,在人生阅历中增添了一个意义特别的驻足点。
1999.10
曾宪荣:男,1948年11生,湖南省南县荷花村人,湖南城市学院教授,广东华商学院、天河学院聘用教授,中国书画家、水彩画家、作家,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进修结业于中央美院。先后担任高校美术系主任、党总支书记、艺术学院院长等职,益阳市前届美协副主席。1969年在解放军昆明空军部队从事文艺宣传并开始文艺创作,1975年复员到地方后从事农业生产、电影放映、器乐演奏、广告策划和艺术教育工作。中国画、水彩画、书法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时代画报》《国画家》《中国画》《美术大观》《艺术与繁荣》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收入《诗书画印精品集》《当代美术(1978-2008)三十年》等大型艺术作品集,入选空军昆明军区、湖南省、全国美展,在北京、天津、郑州、桂林、南宁、合肥、台湾以及东京、维也纳、伦敦等地展出或获奖,被徐悲鸿纪念馆、台湾乾隆艺术馆、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及海内外友人收藏。1995年举办《南县风情》个人水彩画展,2015年参加国际(中国深圳)文博会“当代水墨名家精品展”。文学作品收入《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中国当代诗词荟萃》等文学作品专集,获2006年-2008年度中国大众文学百花奖。多篇文学艺术论文在《文艺评论》《国画家》《中国画》《装饰》《大视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主编高校美术与设计教材及实践指导教材8部,出版个人画集5种,文学著作10部。
◆投稿须知◆
《楚风文艺家》以“弘扬民间文学,发掘未来文学之星,不慕名家,只推佳作”为宗旨,高端、大气、厚重。本平台自2023年元月开始,设如下几个栏目:
【玄幻小说】【灵异小说】【悬疑小说】【官场小说】【都市小说】【社会小说】【言情小说】【乡土小说】【史海钩沉】【红色记忆】【奇闻轶事】【神游物外】【楚风走笔】长期征稿。来稿须原创首发,字数不限,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来稿即视同编辑有权修改,阅读量2000人次以上者,推荐到纸刊正式发表。如30天内未在本平台刊发,作者可自行处理,不另通知。
◆稿费约定◆
●发文后一个月内:
2000~2999阅读量的,稿酬50元;3000~3999阅读量的,稿酬100元;4000~4999阅读量的,稿酬200元;5000~5999阅读量的,稿酬300元;超(含)6000阅读量的,稿酬500元;超(含)10000阅读量的,稿费1000元。
●发表作品,所得赞赏60%归作者本人,入作者稿酬,40&归平台维护费用。
●所有稿酬毎月月底奉发,作者须加主编微信或编辑部微信领取。
●特别声明:请作者尊重编辑劳动和平台推广,作品一旦发布不能随意撤销和删除。如遇省以上国家行政机构和文艺团体评奖等意外情况,非删掉不可,须交纳300至1000元编辑推广费,才可撤销删除。
主编:王真波 副主编:陈 乐
编辑部主任:子 雅
编辑:如风 刘平孝 杨天军 阳迅 王生平(特邀)
QQ:1720154020
微信公众号:chufeng16
Email:1720154020@qq.co
本期制作:安子琪
本平台每周二、四、六更新
楚风文艺家
精彩好文,等你来哦
2024《楚风文艺家》总第1279期
申明:配图源自网络,侵权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