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隼机器人可以驱鸟吗?

文摘   2024-09-08 18:00   中国  

集群行动能够增加鸟群早期发现捕食者的几率(“多眼睛”效应 many-eyes effect),降低个体被捕食的概率(“稀释”效应 dilution effect),减少个体被捕食者攻击的风险区域(自私牧群原理selfish herd)、迷惑捕食者(“混淆”效应confusion effect)等,从而降低个体被捕食的风险。因此,在遭受攻击时,鸟群往往会通过压缩鸟群体积(compacting)、集体转向(collective turn)、分裂(split)、合并(merge)等特定的运动模式(表1)集体逃跑。但由于难以人为控制捕食者或猎物,在自然条件下对鸟群集体逃离捕食者的行为开展系统、实验性的研究较为困难。


机器人技术可以制造人为控制的捕食者,为研究捕食者-猎物互作关系提供了新方案。来自荷兰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游隼机器人模拟野生游隼狩猎,利用人工捕食者研究鸟类的集体逃跑行为,并将不同物种的逃跑模式进行对比。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形态和行为均与游隼极为相似的机器人,命名为Robot Falcon(图1),并于2019年2-11月期间于荷兰Workum周围的农业区(52°59 ' N , 5°27 ' E)进行野外工作(图2)。研究团队以游隼机器人和作为对照的大疆Mavic Pro无人机(无任何猛禽特征)作为人工捕食者,以乌鸦群(寒鸦Corvus monedula, 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和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的混群)、鸥群 (红嘴鸥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和普通海鸥Larus canus的混群)、凤头麦鸡群(Vanellus vanellus) 和紫翅椋鸟群(Sturnus vulgaris)为“猎物”。


图1 游隼机器人(a)游隼机器人飞行时的底面观(b)和游隼机器人攻击鸟群示例图(c)

图2 位于Workum的实验区域,以绿色高亮显示


在发现上述鸟群并监测十分钟后,研究团队会随机派出游隼机器人或无人机,以随机但尽量恒定的高度接近鸟群。一旦鸟群被成功惊飞,操作人员会立即控制它模仿野生游隼做出追逐鸟群(pursuit)和扎进鸟群截击某个个体(attack)(表1)的行为。一次追逐事件从人工捕食者(游隼机器人或无人机)将鸟群惊飞开始,到鸟群被追至视线外或追逐进行5分钟后结束(无人机并不是总能驱走鸟群)。鸟群的反应通过地面摄像机、人工捕食者上搭载的摄像机和观察者录音记录。


表1 人工捕食者(游隼机器人Robot Falcon和无人机)的行为和鸟群集体逃跑的模式


研究结果

01 鸟群会把游隼机器人当作真正的捕食者吗?

研究表明,游隼机器人能比无人机更高效地驱逐鸟群,且在实验期内,4类鸟群对于游隼机器人都没有习惯化的迹象。进一步将游隼机器人和野生游隼追逐椋鸟群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椋鸟群逃离二者的频率(图3)无显著差别(p=0.27),集体逃跑模式亦相似。也就是说,椋鸟群很有可能将游隼机器人当成了真正的游隼。不过,游隼机器人比无人机更有作用的具体原因(比如轮廓、颜色等)尚不清楚。


图3 每类鸟群在面对游隼机器人、无人机和野生游隼(仅椋鸟群)时每分钟集体逃跑的次数,“*”表示p<0.05

02 鸟群能区分威胁程度吗?依据又是什么?

研究者们发现,人工捕食者主动追逐(pursuit与attack)鸟群的时间占比越大,所有集体逃跑模式出现的频率越高(图4);且游隼机器人引起的集体逃跑频率显著高于无人机。由此研究团队推测,鸟类的集体逃跑行为更可能取决于捕食者的外表和行为。对此在功能层面的可能解释为:威胁性较低的情况下,较弱的反应可能有利于节省能量。


图4 游隼机器人(66次追逐)和无人机(56次追逐)在主动追逐中所花费的时间比例对鸦群(34次追逐)、鸥群(39次追逐)、麦鸡群(8次追逐)和椋鸟群(11次追逐)集体逃跑频率的影响。线条表示由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做出的预测,考虑的解释变量包括目标物种、捕食者类型(游隼机器人或无人机)、追捕强度(捕食者主动追捕鸟群的时间比例)、是否存在更多物种和飞行时间。


之前的研究发现,人工捕食者接近鸟群时的高度越高,鸟群的惊飞距离越大,即鸟群飞行的起始时间越早(图5b)。但是,人工捕食者不同的接近高度并不影响鸟群集体逃跑的频率(图6)。这也许支持着这样一种假设:更高的接近高度并不会让鸟群感受到更大的潜在威胁,但会让鸟群更早发现捕食者,从而更早做出反应。


图5 人工捕食者追逐时,鸦群、鸥群和椋鸟群的集体逃跑 (a) 集体逃离游隼机器人和无人机的频率(±s.e.m.)。(b) 游隼机器人接近鸟群的高度越高,鸟群的惊飞距离距离(FID)就越远。

图6 游隼机器人接近时,鸟群每20秒的集体逃跑频率与游隼机器人的接近高度(High: > 50米;Low: < 50米)、飞行开始后时间(每20秒为一个时间段)的箱线图

03 不同鸟群的集体逃跑有何异同?

集体逃跑的绝对频率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其中椋鸟群比另外三类鸟群更喜欢集体逃跑(图3)。这也许可以用椋鸟的体型最小、被攻击的可能性更高、鸟群规模更庞大、平时也更容易进行飞行演习来解释。


尽管这四类鸟群形态各异、集体逃跑的绝对频率不同,各集体逃跑模式的相对频率却相似:集体转向最高,压缩鸟群体积其次,分裂为亚群第三(图7)。因此研究人员推测,相似的选择压力可能导致不同鸟类演化出相似的集体逃跑行为。


图7 集体逃跑模式的响应分布


集体逃跑的模式与模式之间有很多种衔接组合,且特定模式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图7)。因鸦群和麦鸡群的样本量较小,所以研究者们只对椋鸟群和鸥群的集体逃跑模式进行比较。两类鸟群都经常使用的衔接是压缩鸟群体积后集体转向;不同的是,遭受攻击后,椋鸟群更常闪电般膨胀后分裂为亚群(图8a),而鸥群则更可能集体转向(图8b)。不过,这些逃跑模式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产生的,仍需进一步探究。


图8 (a)被游隼机器人追逐的椋鸟群(23次追逐)和(b)被游隼机器人追逐的鸥群(20条追逐)集体逃跑模式的转变。


展望

这项研究有力地证明,游隼机器人可以作为一种完全由人工控制的空中捕食者,用于自然环境中鸟类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的控制实验。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它被用于在机场驱鸟、研究游隼的狩猎策略、与GPS追踪和地面摄像机配合起来研究鸟群集体逃跑时的个体差异等等。游隼机器人也为我们提了个醒——或许当你在某个问题的条件控制上愁眉不展时,不妨请位机器人帮忙?


参考文献:

Storms R F, Carere C, Musters R, Hulst R, Verhulst S, Hemelrijk C K. A robotic falcon induces similar collective escape responses in different bird species. J R Soc Interface, 2024, 21: 230737. doi: 10.1098/rsif.2023.0737.


Storms R F, Carere C, Musters R, van Gasteren H, Verhulst S, Hemelrijk C K. Deterrence of birds with an artificial predator, the RobotFalcon. J R Soc Interface, 2022, 19: 20220497. doi: 10.1098/rsif.2022.0497

邓以琳

2022级生态学强基本科生,正在从诸多有趣的方向里艰难地挑选自己最想深耕的那个~

编辑:邓以琳


审核:潘达 赵媛媛 吴越

AvianEcoEvol
鸟类生态与进化研究组,我们致力于鸟类科普知识分享与科学进展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