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6月1日,“世界树”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展区、良渚展区、湘湖展区,浙江美术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世界旅游博览馆,全山石艺术中心,天目里八大展区同时开幕,共呈现20个教学单位总计2868位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在杭城开启一场遍布全市、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节日。
其中,绘画艺术学院以“林中路”为主题,呈现254位毕业生的作品。油画系在秉承各工作室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更突显出对于大时代,大生活的关注;版画系以版画特有的方式多角度地对“自我与社会”进行剖析,在人文关怀与本体语言之间取得平衡;壁画系依然坚持壁画语言的纯粹性,向东西方古代经典致敬,突出媒介语言的传承拓展;综合绘画注重实验性及多元的语言探索与表现力,在基础语言的把握中寻找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毕业展并非只为毕业作品的呈现,这也是人生的新起点,在这个特殊的六月,面对毕业、就业、Ai浪潮涌起……绘画何为?来听听国美绘画艺术学院院长邬大勇对毕业生们的寄语。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 邬大勇
毕业并非结束
而是新的起点
01
在艺:又是一年毕业季,毕业展对美院同学们有何特别的意义?
邬大勇: 首先,这是同学们对自己在美院学习的自我检查,也是将学习成果向社会和整个艺术生态作汇报。
其次,展览也在为每位学生的未来创造机会。绘画艺术学院毕业展的绘画作品与同学们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社会及专业领域的相关行业都非常重视毕业展,在毕业展期间,大量相关的单位、组织和机构都会通过观摩这些作品去发现合适自己需求的人选。
在艺:今年国美毕业季以 “世界树 ”为主题,引导用生命的眼光看向世界,同时向内探寻。绘画艺术学院以 “林中路 ”为主题,这一主题回应整个 “世界树 ”的毕业季主题?
邬大勇:“世界树”的主题有喻言性质,世界上每个文明里都有棵“参天大树”,在每种文明的论述里,“世界树”都代表文明论述中宇宙之初的图景原型。而这棵参天大树,是由各种枝节生长的小分枝组成的。
这些分枝,就是树上的林子,树和林构成紧密的联系。
“林中路”出自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题目,传达一种哲学探索的隐喻。“林”指的是人类生活的世界,“路“是人们在世界中的探索和思考;以“林中路”为绘画艺术学院的分主题,是想说明这里的毕业创作,正是同学们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在绘画上作出的探索和思考。
当然,还有另一层含义,因为海德格尔的《林中路》本意是林中多歧路,但殊途同归。他曾经在这本著作里写过:“林中工和护林人是识得林中路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在绘画学院的学习,教师是林中工,他们有教学之路——有指导同学们去探索的路径。但是他们也是在林中寻路的人。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在艺:彼此呼应并带有隐喻。这次绘画艺术学院的展场是在浙江美术馆,254位毕业生的作品是如何策划和实施的?展场的呈现效果如何?
邬大勇:浙江美术馆和中国美术学院有多年合作默契。今年的策划与布展延续去年的基本思路。绘画学院油画和版画系学生数最多,各有四个工作室,因此,将浙江美术馆二楼最大的三个展厅,分配给油画和版画系。
油画系毕业展所在主厅,是10米x7米高厅,按去年的方式,我们在入口处设计一个斜墙,布置的是百余件油画系毕业生的自画像,自画像非常个人化,表达方式多样,既有写实性的,也有表现性的,甚至还有一些是纯粹情绪表达或者象征性的自画像,是毕业生将自己毕业的情绪向公众展示的一堵墙。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这面迎接观众的主墙,毕业生们以绘制自我的样貌来迎接观众,每个个体以各自的表达迎接观众的目光。结合边上油画系展览的主题词《出山》一文,一进主厅就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展览的指向与质地。
从高厅开始,油画一工(历史与主题性绘画工作室)和四工(多维表现绘画工作室)的毕业生作品首先映入眼帘。随后,观众移步至空间稍低但有灯光照射画面的展厅,欣赏油画三工(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和二工(新具象绘画工作室)的作品。油画展厅对面,观众面对版画展厅,这里集中展示了版画一至四工作室的作品。
整个参观流程环绕展厅,最终引领观众进入天光的长廊,那里展出综合绘画第一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的作品。此后,可沿楼梯上行至壁画长廊展区参观。最后,三楼长廊尽头是综合绘画第二工作室(水性材料工作室)的展厅。整个展线安排旨在凸显各系、各工作室的艺术主旨和教学特色的差异,同时又确保区域展线内作品间的关联和统一。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在艺:从整个表现形式来看,这届的毕业生作品有什么特点?
邬大勇:这届油画系学生明显更多地关注社会,当然仍然有不少关怀自我以青年人城市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油画第一工作室就有位学生执着于对农村现实生活喜事和白事的关注,并以此展开创作。
洛阳丰李镇小作村记事 - 喜事
180cm x 165cm
布面油画 2024
洛阳丰李镇小作村记事 - 丧事
180cm x 135cm
布面油画 2024
第二工作室则有关于乡村医生的主题性创作。
及时雨
230cm x 165cm
布面油画 2024
此次毕业展中有许多这样的作品,显示出今天更多的、在现代城市中生活的青年对社会的关怀。这与往年有所区别,不再局限于用纯粹自我或者都市小资的眼光来观看和表达世界。油画系在表达形式上也比较亮眼,既有专心传统写实的,也有研究印象光色的、更有完全抽象表达内心情绪的作品。
版画系学生这次明显以组画和套画为主,虽然大幅作品不多,但有大量系列成组的作品,制作更加精致,内容宽广。版画有四个工作室,从黑白木刻到传统水印木刻,再到铜版、丝网、石版,以及利用数字软件和 AI 新技术的作品,非常丰富且充满活力。
天问系列
90cm x 60cm x 9
水印木刻 2024
综合绘画系是两个工作室分开展览,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室明显回到对材料本体的研究上,强调材料本身的多样性、制作感和手工性。金奖作品《离形·诗化山水》就是用数万个纸卷组成的类似于书法符号或者说地图符号的一件作品。能够感觉到作品制作过程中凝结的巨大工作量,直接以材质本身造成对观众视觉上的冲击感。
离形·诗化山水
500cm × 240cm
综合材料 2024
水性材料绘画工作室研究水彩画种,今年的展示效果相比往年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毕业作品的展厅是独立厅,空间大、光线较好,今年毕业作品呈现的尺幅更大,2×1.5米以上大幅水彩作品也不少,完成度和完整性都更高。
壁画系的两个工作室——纪念型写实性壁画工作室与东方壁画工作室,更加多元,尤其今年壁画金奖作品《不确定性》用了木板材料,融合波普艺术语言、都市拼贴方法将生活片段并置,这是一件完成度非常高的、半立体的壁画作品,得到很高的评价。
不确定性
450 cm x 200 cm
丙烯综合材料 2024
东方壁画工作室延续对中国传统壁画的研究,用线和用色技巧成熟。在内容方面,同学们更倾向于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具有文学性的生活,并在其中融入一些古代故事和神话传说。有件银奖作品《宫阙龙影》是一位广东学生创作的,结合了广东的龙文化等元素,受到较多关注。
宫阙龙影
300cm × 200cm
岩彩 2024
在艺:整个展览效果收到的反馈如何?
邬大勇:今年媒体反馈显示,相比去年,作品在丰富性和多样性上均有显著提升,亮点频现。虽然绘画学院的每届毕业作品展都体现出高质量,但今年的毕业创作恰逢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师生们在创作时间、尺幅以及思考内容形式上考虑相对更多,可能也是整体感觉比往届有提升的一个原因。
在艺:因为想要参与全国美展,让毕业生的整体水平被激发出来。
邬大勇:因为全国美展五年一届,准备毕业创作就是同期准备全国美展,很难得,师生们的自我要求在客观上一定更高更投入。
AI对绘画
并未有太大冲击
02
在艺:绘画艺术学院坚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创作?
邬大勇:国美绘画艺术学院现由四个系组成,15年成立,当时就确立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以“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创”与“拓宽媒介语言维度的综合绘画”为重点研究方向,构建“绘画东方学体系”的发展理念。
这与美院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延续1928年建院以来,中西融合,兼容并蓄的这条路向前推进。
基于此,我们在“坚守学院价值、服务国家战略、争夺当代话语、面向绘画本身”这四个方面拓展我们的教学主旨,兼顾了绘画的纯粹性和社会性,反馈到教学中则是以基层教学单位的组织架构为落脚点。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比如以油画系为例,第一工作室的方向是历史与主题性;第二工作室是新具象绘画;第三工作室是具象表现绘画;第四工作室是多维表现绘画。从中能明显看出从传统绘画到当代实验的变化。每个工作室在教学中的特征都很明确,第一、第二工作室相对坚守学院价值,第三第四工作室则更多是面向绘画本身展开当代探索,当然工作室并不单一孤立,也鼓励多元和融合,以此面向整体绘画的生态。
在艺:教学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邬大勇:国美本身对学生国际视野和独立性的培养,从建院初期,就是作为一个核心的育人目标来做的。落实在教学上,对内是以实践教学,结合专业、人文通识课程不断深挖绘画内涵;对外则拓展视野,通过建立不同的国内外连接,扩大影响力,这是登高望远。我们的教学是很立体的,我们致力于学生开拓视野,并展开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当然前提还是技艺与方法的本体必须坚实。
在艺:现在是信息时代,您如何看待Ai?它会给创作带来冲击么?或者说在创作中该如何看待与Ai的关系?
邬大勇:从我个人角度看,AI对绘画并未有太大冲击。本质上,绘画依旧依赖于创新和独立思考,这是先天要求。今天的AI技术主要还是被限定为工具,尚未展现出独立的创新性和自主性。相较于传统的应用美术领域,比如插画和广告设计,绘画受AI的威胁要小得多。
从逻辑角度看,如同19世纪末照相术的出现在当时对写实绘画构成挑战,虽然曾有人预测写实绘画会因此消亡,但事实证明,写实绘画、具象绘画至今生机勃勃。今天照相术成就了独立的影像艺术。同样,随着复制仿真技术的发展,对纸媒绘画作品的冲击似乎很大。但高清复制技术虽能高度还原纸上作品,依然者仅作为复制工具,并未展现出创造性或独立性。
在AI尚未解决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之前,仍然依赖于算法偷食来产出。每个这样的计算过程背后,都有一个人在发挥作用。创新和独立性的本质仍然来源于人本身。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此外,绘画相较于AI,还包含了手工性和身体的因素,这使得绘画本身在面对AI威胁时,逻辑和现实层面都显得较为安全。我想,画家有画家的责任。
不是只有成为艺术家
才算成功
03
在艺:毕业生们可能毕业之后不一定全部都会成为艺术家,如何看待学生们的未来规划和发展?
邬大勇:我想高校扩招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导致大学专业与职业选择间出现了一些错位。近年来,绘画相关行业的自由职业者成为毕业生热门选择,可见职业方向已不仅仅只指向传统的绘画教师单一选择。这显示大学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更多关注个人综合素质提升,而非单纯技能传授。
美术教育不仅提升美术修养和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方法。毕业生能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中发展,无论成为艺术家、教师还是行业机构人员,都是成功的。同时个人发展路径独特,不可复制。
但真正能成为艺术家的还是少数,因此,毕业三年内的个人规划很关键。毕业展的反馈可以帮助毕业生判断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作出职业选择。
目前,约过半数的本科生选择提升自我、继续教育。研究生则多受地方艺术类高校和中学的用人需求吸引,也有很多同学选择留杭州作为自由职业者。
在艺:要明确自己的方向跟规划。
邬大勇:对于考上硕士的本科生而言,他们继续在学校中深造,应当积极探索并深入理解美术生态的现实情境。通过不断研习技艺,在本科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提升。硕士毕业时的公众展示,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次机会,既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未来职业道路的重要选择点。
每个工作室的艺术主导方向各异,但无论是研习传统还是探索当代,都应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并全力以赴。若想引起社会关注,作品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这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同学们要相信付出必有回报,特别是在绘画领域,努力与收获总是成正比。我想,职业选择没有高低之分,都能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价值。但前提是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追求卓越。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在艺:回想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大家会有蛮多困惑和迷茫。
邬大勇:毕业生的毕业创作,有许多起点很高,但也能发现有些作品在艺术深度与投入上略显不足。这可能由于每位毕业生自身的天赋与绘画技艺水平,也可能受到求职压力与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难以全神贯注。
这种迷茫与焦虑是青春成长的必经阶段,可能会随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愈发凸显。但大家要勇敢追求自己认为值得追求的目标。
在艺:并不会强调只有成为艺术家才是成功的。
邬大勇:绘画要能成为安身立命的职业,确实需要天赋和机遇,但成为普通人也不意味着平凡。以自己的专业技艺追求良好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值得骄傲的生活态度。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林中路”展览现场
对于以艺术、绘画为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职业道路并不仅限于成为职业画家或教师。现实中有同学甚至最终选择了看似与绘画无直接关联的职业。但长远来看,会发现,他们总会在各自的领域里,不自觉地融入对美的某种本能需求,并会特别重视视觉呈现的质地,这其实就来自专业学习期间所接受的美学教育和绘画训练。
在艺:您对绘画艺术学院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计划?
邬大勇:绘画艺术学院会在坚守传统与寻求创新中不断向前。学院的工作室制度在坚守和创新之间找到了平衡,既保持了传统的核心价值,又鼓励了对瞬息万变的时代的敏锐观察。这种机制使得我们能够在坚守绘画价值的同时,也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绘画艺术学院期望能够持续提高每个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实现一代比一代更好的目标。
-END-
图片信息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禁二改丨盗用
回到顶部点击[在艺App]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今日份视频号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