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汉到先锋大师,他如何将“语言”玩成艺术?

文摘   2024-07-31 20:01   北京  


“语言”是无形之物,但它所能撬动的力量又是不可估量的。有这么一位艺术家,他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从上世界60年代开始,他就将“语言”当作创作的材料,他称自己为“雕塑家”,人们称他为观念主义先驱,当然他自己并不认同这个称呼。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对世界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他的生活哲学与艺术观念相互照,组成了一个深刻又鲜活的艺术人生。


最近,其首个中国回顾展“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越快越好”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这一次以“语言”为主角的大型个展在盛夏时节的众多展览中显得尤为奇特。“语言”飘散在空旷的展厅之中,观众在以中英文本形式呈现的“语言”作品中畅游。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01


以“流浪”,

开启艺术之路




韦纳于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糖果店,他认为自己成长于工人阶级家庭。韦纳曾在采访中提到,他从12岁开始便在码头上兼职赚零花钱。


劳伦斯·韦纳,摄影:PHILIP-DANIEL DUCASSE/©LAWRENCE WEINER/COURTESY LISSON GALLERY


韦纳的高中时期在著名的史岱文森高中度过。他在上学期间就多次参与民权和反核抗议活动,这些经历塑造了韦纳对于艺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质疑权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贯穿于韦纳的整个艺术生涯。


15岁后,韦纳便以打零工为生——在油轮上、码头上工作,还做过火车车厢卸货。后来,韦纳进入亨特学院学习哲学和文学,但不到一年时间便辍学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盛行反中产、反战的“嬉皮士(hippie)”运动,年少的韦纳对这个世界有着蓬勃的探索欲,受文化思潮的影响,他决定搭便车环游美国。


20世纪60年代过着“嬉皮士”生活的年轻人,美联社


这时,美国的艺术领域正被抽象表现主义统治。在旅途中,韦纳开始了艺术创作生涯。可能是因为需要不断变化生活地点,韦纳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都是一些便于携带的绘画与小型装置作品,但他很快意识到对材料的定义不应单单止步于此。


1961年,19岁的韦纳在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县公园中展出了他自认为的第一次个展——《弹坑之作》,在一块田地的四个角落同时点燃炸药,土地被炸出犹如雕塑般的凹坑。这件《弹坑之作》区别于韦纳以往的作品,打破了常规意义上的“材质”的定义。之后的多年时间,他以炸药、土地等媒材进行了更多的艺术创作。


劳伦斯·韦纳,《边界上点燃的火炬的残留物》,1969 年。语言 + 所引用的材料,尺寸可变,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潘扎收藏,赠品,1992 年。© 2023 劳伦斯·韦纳/艺术家权利协会 (ARS),纽约


真正的顿悟发生在1968年,这一年,韦纳在佛蒙特州普特尼温德姆学院(Windham College)里举办了一场展览。韦纳制作了一个名为《干草、网、绳(Hay, Mesh, String)》的简约户外雕塑,在一块场地上用 34 根木桩组成网格,并用麻绳将木桩连接起来。这块场地是用于举行橄榄球比赛的,球员们很快就把这个在他们看来是某种测量装置的作品从场地内移除了。


当韦纳看到被拆开的作品时,他如惊雷般地意识到,艺术作品的被语言描述出来就已经足够了,作品是否真的被创作出来并不重要。后来,这件作品被韦纳重新命名为《一系列木桩以规则的间隔插在地面上形成一个矩形,用麻绳从一根木桩拉到另一根木桩划出一个网格,从这个矩形中移除一个矩形》。


劳伦斯·韦纳 (Lawrence Weiner) 在安装他 1968 年的作品《一系列木桩以固定的间隔插在地上,形成一个矩形,一根细绳从一根木桩串到另一根木桩,划出一个网格,从这个矩形中移出一个矩形》,温德姆学院,佛蒙特州普特尼,1968 年。© 劳伦斯·韦纳 / 艺术家权利协会 (ARS),纽约。


同一年,韦纳的一本书《声明(Statements)》出版,这是一本64页的平装书,里面呈现了对一些尚未制作的艺术项目进行描述的语言。这本书呈现的内容挑战了传统的艺术品观念,将艺术品不需要以实物形式呈现这一概念明确提出。韦纳因其激进且突破常规的艺术观念,在当时声名鹊起,该书也被认为是那个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观念艺术家著作之一。


劳伦斯·韦纳,《声明》,1968年



#02


“语言”成为

创作的材料




次年,韦纳提出著名的“意向宣言(Declaration of Intent)”,这一宣言彻底重构了传统艺术观念,作品是否被创作变得不再重要,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实现作品的责任属于在艺术家与观众双方。


1.艺术家可构建作品 The artist may construct the piece.

2. 作品可被制造 The piece may be fabricated.

3. 作品无须被实现 The piece need not be built.


每项条件均具有平等地位,并符合艺术家的意图,这些条件的取舍取决于观者接收作品时的决定。Each being equal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nt of the artist the decision as to condition rests with the receiver upon the occasion of receivership.


劳伦斯·韦纳,“意向宣言”,“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越快越好”展览现场图,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


该宣言本次韦纳个人回顾展的重头戏,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出现在展厅的显眼位置。韦纳以这一颠覆性的“声明”重新定义了艺术的本质,重构艺术传播的标准体系。他的理论将艺术与世界互动的固有方式打破,并赋予“语言”新的身份与功能角色。韦纳对于艺术作品的意图或是价值并不是政治上的主张,仅仅是明确“语言”价值,旨在瓦解语言惯例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韦纳参与了一些“二战”后最具传奇色彩的展览——协助定义概念主义运动的大型主题群展——包括1969 年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举办的“活在头脑中:当态度成为形式”、 1970 年在纽约犹太博物馆举办的“使用墙壁(室内)”和 1972 年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


劳伦斯·韦纳 (Lawrence Weiner) 于 1968年为“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成为形式时”展览创作了一幅 36 英寸×36英寸的《从墙上拆除石膏或墙板到板条或支撑墙》作品,伯尔尼美术馆,瑞士,1969 年。照片:Shunk Kender。


值得一提的是,年少时期打零工的生活经历,让韦纳很早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这位天才艺术家观看世界的方式,成名之后的韦纳始终与艺术圈的精英主义保持距离。韦纳和妻子爱丽丝·齐默曼·韦纳(Alice Zimmerman Weiner)、女儿克尔斯滕·韦纳(Kirsten Weiner)于1970年搬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他们生活在一艘没有水、电,也没有暖气,停泊在韦斯特多克斯迪克河的船屋上。


1970年,韦纳与妻子、女儿搬到了船屋上生活


韦纳与女儿在名为JOMA船屋上


这种主动选择过苦行僧生活对于韦纳来说,是一种早年生活的延续。这样的生活哲学也反应在他的艺术创作之上,他的作品摒弃了一切多余繁复的外在条件,以最有力且最直接的“语言”来呈现他的创作意图。



#3


“语言”之外,

多重材料的创作




韦纳在采访中曾提到,他始终希望在创作中想表达很多复杂的事物,但单纯的绘画无法满足他的表达,韦纳就将“语言”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媒材,尽管作品几乎完全基于语言,但他将自己的创作视为“雕塑”,并将文字中描述的元素视为他创作的“材料”。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韦纳认为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将对作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助于与重新定义及解读作品的本质。后来,韦纳尝试在创作中加入标点、颜色与图形。韦纳的作品与创作理念影响了整个时代的艺术风向,20世纪90年代后,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展出,作品以文本、图标的形式出现在各大美术馆的空间中、或者公共的建筑外立面上。


劳伦斯·韦纳,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纽约,2007。图片由劳伦斯·韦纳艺术遗产提供,摄影:柯尔斯滕·韦纳Lawrence Weiner,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2007. Courtesy Lawrence Weiner Estate, Photo: Kirsten Weiner。


劳伦斯·韦纳,曼哈顿一侧的渡轮码头展出,2009年,照片:《纽约时报》;Mr. Weiner’s work was exhibited beside a ferry dock on the Manhattan side of Governors Island in 2009.Credit...Librado Romero/The New York Times


劳伦斯·韦纳作品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展出,2011年, 照片:Kathryn Chiong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2011 Photo: Kathryn Chiong © Lawrence Weiner Estate


韦纳的创作涉及其他地区、文化的“语言”,韦纳拒绝文化优越感或等级观念。他的作品中以平实通俗的异国语言对应英文文本。多重“语言”的也成为韦纳作品非常重的元素,而文本呈现的形式即字体在韦纳看来也变得尤其重要,韦纳在采访中曾提到过,他不喜欢使用Helvetica字体,在他看来这一字体具有不容辩驳的权威性。这与他将作品的解读让渡给观众,希望观众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个人化”解读与体悟的理念背道而驰。


《以邀光》,“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作为本次UCCA展览题目的作品“追求幸福:越快越好”。中文与英文交织,以不同的形状与颜色来呈现。显而易见,这件作品传递了艺术家对于这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的美好祝愿——以越快越好的速度来追求幸福。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为了韦纳本次回顾大展,韦纳的妻子与女儿特意从纽约和阿姆斯特丹到达北京,她们是这样解读这件作品的:“追求幸福的英文是A pursuit of happiness,之所以没有用定冠词the,而用不定冠词a,是因为在英语里定冠词the是表示特指,如果说the pursuit of happiness,那就是说明幸福只有一种,人们并不需要追求这一种特定的幸福。不定冠词延伸了“幸福”的含义,“幸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韦纳与同时代其他艺术家一样,他涉猎绘画、雕塑和素描、电影和视频、音乐和声音、书籍和出版物等多种媒介创作。为了更好地展现韦纳的创作生涯,本次展览中,策展团队也有意地集中展示出约50张劳伦斯海报作品的墙。


韦纳母女分享道:“这些海报作品一直跟随着劳伦斯的巡回展览,从纽约到旧金山到首尔,现在来到了北京。他一生中创作过两百多张海报,海报的主题和内容对应他的一个展览,或者也可以对任何事物呈现。劳伦斯非常喜欢用长方形,从这面墙上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图形的运用。”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在墙面的左侧,一张海报上写着“SPIT INTO THE WIND”——“对风吐口水”。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笑话:如果风吹过来,迎着风吐口水,风会把这个口水再弹到你的脸上,下面写的是“HOPE FOR THE BEST”——希望有一个最好的结果,而不是最坏的结果,韦纳将他的幽默藏在创作之中


“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4。摄影:孙诗。


2021年末,这个有趣又个性的老头在纽约过世,晚年的他一直戴着自制的水手帽的形象示人。艺术家创作作品,观众与艺术作品产生互动,使作品的拥有更多的解读空间。艺术作品既在重塑环境,又被环境重塑。这种流动着的互动关系给予艺术创作更多的意义。


展览:“劳伦斯·韦纳:追求幸福越快越好”

展期:2024.07.20-10.20

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END-

图片信息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网络

©️禁二改丨盗用


回到顶部点击[在艺APP]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


#今日份视频号


往期文章回顾

在艺App
在艺App是移动艺术生活服务和点评社交应用。“在艺”官方订阅号,定期推送重要艺术展览、活动资讯,精选在艺社区有趣、好玩的艺术话题和资深艺术达人的笔记分享,不定期发放各种福利;下载“在艺”APP请到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在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