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着一个七人团队,耗时三个月寻找掉下来的火箭残骸,这是一个听上去不着边际,又有点儿浪漫的想法,但甚至连艺术家本人也不清楚,这是否为一项存在危险的工作:因为要前往许多荒无人烟之地,那里没有电力,能否找到回家的路都是个未知数。
不过,这种过程却充满着趣味且令人难忘。
刘昕是一位在科学和艺术双重领域跨学科工作的艺术家。她的创作始终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游走,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带着科学家的严谨。她的每一次创作,都像是一段旅程,带领观众从个人体验出发,穿越时空,探索宇宙深处,一同追问“我是谁?人类是什么?”
过去几年,刘昕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国外工作,今年8月,趁着《白石》系列作品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和新疆美术馆展出之际,她短暂回国,见见朋友,也与大家聊聊《白石》背后的创作故事。
《白石》的故事是围绕火箭碎片遗弃和回收,虚构的一段“寻找”火箭残骸的未来历史。故事设定的时间背景是在90年代,这个中国火箭技术快速发展、突破的时期,而对于公众来说,颇有些“神秘”的年代,她(主人公)穿过山谷,沙漠,在中国西部寻找自1990年代以来坠落的火箭残骸。她可能会找到,也可能永远找不到。
《白石》影片静帧,5.1混音或立体声,21'57'',2021
故事源于2018年刘昕看到的一则新闻报道。报道里说,在阿勒泰山脉的山谷里,一些农民因村庄地处偏远,时常能捡到从天上掉落的火箭残骸。这些残骸不仅是废弃的金属,更成为了村民们制作农具的材料。
《白石》影片静帧,5.1混音或立体声,21'57'',2021
“这给人的感觉很像是一个处于未来,又存在于过去的瞬间。”刘昕回忆道:“火箭残骸坠落在山谷之中,然而在它的周围飞舞着成千上万只白色的蝴蝶,我当时十分震惊,这究竟是电影中的瞬间,还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张真实的新闻照片,引发了她的好奇心。
在她眼中,火箭本身象征着科技和未来,它的发射体现了人类对太空、对未知探索的渴求。而火箭残骸的坠落,又充满了神秘和一些令人恐惧的美感。
就这样,她带着一个七人团队、开着两台车,花了三个月时间,跨越中国西部贵州、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开始了这场寻找之旅。
《白石》影片静帧,5.1混音或立体声, 21'57'',2021
这是一段艰难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拍摄时间在夏天,西部地区纬度高,为了拍到黎明前的柔和光线,团队经常要在清晨4点起床,直至晚上9点多太阳落下后才收工,这让团队成员有时几乎一个星期,都不能好好休息。
《白石》幕后照片,2021,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团队走访了许多村庄,看到火箭残骸坠落的痕迹,但却一直没有实物出现,第一次、第二次满怀期望的寻找,都以失败而终。第三次,他们终于在敦煌郊区和贵州山谷中,找到了两块火箭残骸。
“在贵州的山谷中,某天晚上我们知道会有火箭掉落,于是深夜便前往山谷等候,这种等待的过程很奇妙,许多时候从事研究型工作时需阅读大量资料,凭借自身想象力来构筑这个故事,而那次却是我首次亲眼目睹。”刘昕兴奋地回忆道,那一刻充满了神秘和宿命感,仿佛都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白石》幕后照片,2021,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白石》中,刘昕邀请了纪录片导演张楠作为摄影指导,张楠丰富的电影经验与刘昕的艺术视角相辅相成,团队成员也借由各异的镜头语言捕获旅途中的每个瞬间。每人都携带着自身的机器,有胶片机、有航拍机……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将这些素材予以整合,构建成了一个更为完备、立体的故事。
团队分工的过程像是另一层世界和宇宙,“在这三个月中,我们似乎都一同进入到这种编织的环境里。”刘昕说道。
《白石》幕后照片,2021,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刘昕的创作中,探索自我与宇宙的关系“太空艺术”一直是她关注的重点之一。作品《脱离》中,一颗拔掉的智齿成为故事的起点,它被刘昕送往太空,成为一项科研项目的部分,这也是第14届上海双年展中,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
《脱离》EBIFA雕塑和有效载荷,摄影:Tim Saputo,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是既严肃又浪漫的一次太空旅行:火箭太空舱的一个隔间中,它被固定在一个名为EBIFA (Everything Beautiful is Far Away:一切美丽,皆遥不可及) 的小型机器人上方,倒计时响起,由刘昕设计的机械体承载着她的智齿,沿着火箭的轨迹缓慢升起,穿越浓厚的大气层,最终抵达了外太空。
三分钟的“失重表演”后,这颗智齿最终又回到了地面,圆满完成了任务。
《脱离》发射纪录,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是刘昕的一次拔牙体验:“那时我的智齿发炎了,拔出来时,我发觉它极为完整,像一件陶瓷艺术品。”彼时,她正在攻读研究生,正在参与一个宇宙科研项目,有一个机会可以让她将某件物品送达太空展开实验。
于是,她思考着,什么物件既能代表她个人,又能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生命进程产生联结?
如同牙齿不仅是人体的一部分,它也是考古学家用来辨识身份的关键,“牙齿既是人体的一部分,又独立于生命的运作之外。它如化石,承载着生命的痕迹,但又不像其他身体部位那般带有沉重的死亡气息。”刘昕说。
作品《脱离》看似奇特,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刘昕借由这一独特的方式,探讨人类身份与自我意识的议题。
《脱离》西海美术馆展览现场,2022,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太空艺术”不但给予了刘昕一个全新视角,也为她的创作赋予了更为宽广尺度,“当你站在地球之外的视角去审视自身时,你会察觉到我们不单是中国人、亚洲人,我们首要的是地球人。”
如同《白石》与《脱离》一样,刘昕的作品总是严谨与浪漫并存,甚至有时还会有点 “出人意料”。
疫情期间,她和先生开始了一场饶有趣味的“抓卫星”行动,他们的目标是美国航天局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发送至太空中的NOAA气象卫星系列,“它环绕地球一圈又一圈,不停地拍摄照片,拍完之后再广播回来,地面上凡是能够接收到它信息的人,便能看到这张照片。”
在欧美地区,“抓卫星”属于一项普及度较高的活动,仅靠简单的工具也可实现:刘昕和先生用家里的无印良品扫帚,连接上两根晾衣架的铜丝当作天线,就制成了一套简易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如同众多热衷于“抓卫星”的骇客一样,去捕捉划过天空的气象卫星的信号。
抓卫星项目纪录照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当时的世界一片寂静,疫情将所有人都困在了家中。然而卫星划过天空的时间是可预测的,每天仅有短暂的10至15分钟。每天到了时间点,他们便会整装待发,爬上家里的楼顶,去静候那短短几分钟的卫星信号。
那种与外界微弱且短暂的联系,使刘昕得以体会到自身与宇宙间的某种关联,“我似乎每天都在等候一个很遥远的本体,因为这是疫情期间我唯一相见的‘天外’朋友。”
后来,这一“抓卫星”的行为进一步演变成为她的艺术作品,刘昕创作了基于网页的M+委约数码作品《地表之下,别无他物》(2021)。
在香港业余电台联会的协助下,她在联会的基地装设天线。每当三颗卫星进入天线探测范围,网页就会转成实时的视听体验,直播卫星图像和信号音,并穿插与拟人卫星的虚构对话。这个作品时刻等待有耐心的观众,来参与这些孤独生命的旅程。
《地表之下 别无他物》,M+数码委约项目,2021
“共同的____ |2022 OCAT × 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项目展览单元”展览现场,OCAT上海馆,2022
如果说,理工的学科背景让她学会了如何用严谨的逻辑去解决问题,而艺术,则让她找到了如何在无限的空间里表达自我。她在理性与感性之中,找到了平衡,从个体到宇宙,她的作品始终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和对人类存在的思考。
如今,她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宇宙探索,她试图深入探讨人类身体与现代科技的关系。“我们有了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有了最强大的计算机,然而人类的身体却依然跟不上这些科技的进步。”她感叹道。
她近期特别关注的主题是人体冷冻技术、干细胞研究,以及硅谷的长寿研究。
谈及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如来自女性冻卵的胚胎材料,也引发了她对身体与社会节奏不协调的思考,特别是作为女性在面对生育与个人发展的冲突时的种种抉择。
刘昕说, “我也是如此,在我身体最适合生育的年纪和我事业、爱情也是完全不搭,这很有意思,在这样一种婚姻关系里,我要去思考如何做出决定,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
这些前沿科技无疑对她的艺术创作提出了新挑战,她以“太空艺术”为始的创作,正逐渐转向探讨“宇宙代谢”这一宏大课题。
在她看来,宇宙和人类一样,都有一个自然的代谢过程,而艺术正是记录这一过程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生命的诞生还是衰亡,她的作品都在探讨着这种永恒的循环。
在她看来,宇宙和人类一样,都有一个自然的代谢过程,而艺术正是记录这一过程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生命的诞生还是衰亡,她的作品都在探讨着这种永恒的循环。
刘昕,艺术家
刘昕是一位多学科艺术家和工程师。1991 年生于新疆。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专业,在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纯艺术硕士学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获得硕士学位。
她创作了以机械、遗传物质、石油和火箭碎片为主题的雕塑、数字体验和电影,以探索空间的垂直性、地外探索和宇宙新陈代谢。她也是 SETI 研究所的驻校艺术家,康奈尔大学科技校区(Cornell Tech)访问学者(2024-25年),并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太空探索计划的艺术策展人。她是 LACMA Art+Tech Lab 的顾问,也是伯格伦学院 Antikythera 的研究员。
近期展览
2024年1月,刘昕参加了非营利机构“根茎”(Rhizome)的旗舰项目7x7,随后于春季加入莱斯大学赵氏亚洲研究中心并成为休斯顿亚裔美国人档案馆的首位驻馆艺术家,并将参与年洛杉矶Hammer Museum的秋季群展。
2024年 札幌国际艺术节参展。
2023年 “幼苗与后裔”个展、“一切的终结”个展,分别于美国Pioneer Works(纽约)及ArtPACE(得克萨斯州)呈现。
2023年 上海双年展、泰国双年展参展。
Credits
采访/撰文:谢媛
视频摄影:王经纬
图片摄影:丁波
摄影助理:施小威
部分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场地鸣谢:
AnFu275(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275弄6号)
由在艺与Kering跃动她影联合制作
关注Kering跃动她影
了解更多女性艺术家创作故事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