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论

文化   2024-11-15 12:38   山东  

关注👆积极的思考者👆,一起积极思考,茁壮成长!



昨天晚上下班后还在办公室,分别与五位学生谈了话,有的是我主动找学生来谈话,有的是学生主动找我来谈话,这五个学生中,有的是想要冲刺本科,想要持续进步的,有的是自暴自弃、计划不想学的,有的是胡思乱想、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的。与五个学生谈完话后,我才觉得教师的工作真的是多姿多彩,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内心却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学生们进步,希望学生们成长,希望通过教育能够看到学生们的改变、进步和成长。

与学生谈话结束后,感觉效果还是可以的,还需要时时督促,及时跟进,要有说教,看行动,评效果。简单总结了最近一段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情况,进一步提炼出自己认为的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论,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一、真诚共情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简单理解就是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感受。老师是否与学生共情决定了学生是否信任你,是否愿意对你说的更多,是否愿意让你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他。在这一方面,真诚很重要,真诚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善意和真诚。

二、善于倾听

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但它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它是一门艺术。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的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老师要善于倾听,而不是善于表述,有的老师道理一大堆,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学生的情况,就先给学生讲了很多的道理,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很多时候达不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学生有时候只是想要找一个自己信任的老师去诉说一下自己内心的苦闷,只是需要一种输出后的轻松感,而不是输入时的沉重感。所以,老师要善于倾听,你倾听的态度会让学生放松下来,跟你说的更多,让你掌握更多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解决问题。

三、积极参与

当老师通过共情和倾听打开学生的心扉之后,掌握了学生的更多信息,了解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就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事情中来,不要做一个旁观者,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心,知道老师就在他的身边。

四、提供帮助

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的事情,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帮助,这种帮助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为有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倾诉,或许跟老师倾诉完了,哭完了,自己就好了,有的学生可能无法自我走出遇到的事情,这时需要老师给学生提建议,找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提出希望

老师在给学生提供完帮助之后,需要学生去根据老师的建议执行,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听了老师的建议,去做了;二是学生听了老师的建议,没有去做,最终也没有解决问题,又重新回到了原点。所以,当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帮助之后,为了敦促学生自己积极解决问题,就需要老师提出自己对学生的希望,希望学生如何去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重视和希望。

六、落实行动

老师对学生提出了希望,学生当时也能听了,也下定决心要去解决一些问题了,这时候就看学生的行动了,即便老师讲的很有道理,与学生沟通的很愉悦,但是最终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那么一切都是零。所以,要求老师积极敦促,实时关注,让学生落实行动,迈出有效沟通的重要一步。

七、效果追踪

当学生落实行动了,效果如何?是解决问题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学生是焕发新颜,还是依然如故?是积极向上了,还是依然消沉?这就是对与学生沟通后的效果追踪,只有学生确实解决问题了,确实进步了,才能算作与学生进行了有效沟通,这是与学生是否有效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决定着我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有效性。

综上,这七条就是老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论。当然,实属个人浅见,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同行批评指正,感谢!

积极的思考者
一名高中教师,一名级部主任,一名对教育依然有情怀的人民教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