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积极的思考者👆,一起积极思考,茁壮成长!
今天在休息的时候听了一段傅佩荣教授的《论语三百讲》,其中提到了曾参这个人物,并且还提到了“传不习乎”,傅佩荣教授对“传不习乎”还有了另一种解读,我感觉比较新颖,也比较有教育意义。
“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在这里,“传不习乎”理解为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
今天听傅佩荣教授对“传不习乎”的解读则是:老师教授学生知识,老师自己也要去实践它。老师不能自己不去实践,只教给学生所谓的知识理论,没有实践的支撑,这样是不行的。而且曾子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老师,也教出了很多比较有名的学生,曾子从老师的角度来讲这句话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即“我传授给别人的东西,是我自己经过学习实践,透彻掌握的吗?”
对“传不习乎”这种解读强调只有自己实践过的东西,才会拿来传授给别人。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讲也非常有启发意义。我首先想到自己,无论给学生教授哪门课程,自己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自己是不是真正实践了?自己是不是带着学生去掌握了?是不是带着学生去实践了?这是我们教师应该经常自我反省的内容。这不是给教师们增加负担,而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教学上,不能只要求学生如何如何,教师也应该做到“刀刃向内,自我疗伤”,多找找自己的问题,多反思一下自己。
我记得昨晚刚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很多语文教师参加一个培训,要求这些语文教师当众背诵一篇自己曾经教过的课文,很多语文老师都没有过关,平时都把心思用在学生身上,要求学生必须背下来,默写下来,却唯独忘记了自己,这不能算是一种伟大,而是对自己的放逐。我们能不能跟学生们一起学习,跟学生们一起提升?学生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都在进步着,那我们老师呢?是不是每天都在反思,都在提升?
综上,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更要注重自身实践和体验,只有经过自己实践和体悟过的知识,才能给学生以学习上的启发和精神上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