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学校的规则,但也会允许孩子自由奔跑

文摘   教育   2024-07-15 19:00   湖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快乐的培训日”,一边听音乐,一边读文吧

整理相册时,发现一张有趣的照片。

我们班三个娃,分别用三个不同的姿势解锁了一个愉快的课间十分钟。

当时的我刚从教室出来,行路匆匆,看着这坐的坐、跪的跪,躺的躺画面,立马联想到他们每天回家时那令人堪忧的校服“惨状”。

黑不溜秋,乌漆嘛黑,黑乎乎,脏兮兮……总而言之,所以和“黑”相关的词语都能从我的头脑中立马蹦出来。

我下意识地叫孩子们站起来,他们眨巴着眼睛,一边笑一边尴尬着,灰溜溜走到了另一旁玩耍。


我理解学校的规则。从学校的立场出发,肯定是希望更多的孩子养成文明、卫生、整洁的好习惯。

但,在理解这些规则的基础之上,我也有更多的对儿童的理解。所以,我们班班规不算多,总想着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因此,文明班级的评比,我并没有在集体中过多的渲染与强调。可为什么在这样的场景出来之下,我还是会有那个“下意识”的举动呢?

因为,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中,在老师的潜意识里,会不经意被规则化,体制化。

于是,我发了一段信息在班级群,以轻松的方式。大概说的是,新增班规一条:

oh my god!如果爸爸妈妈回家发现孩子的衣服裤子非常脏,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洗校服。娃发现怎么也洗不干净,或许就不会把地板当床睡了(附赠配图一张)

我这建议一发布,立马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家长的响应,透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家长的笑容满面。

心里定是想着:老师终于发号施令了,我可以解放每天洗衣服的双手了。真的是……太……黑不溜秋……了!

白天的一阵喧闹过后,晚上22:39分,群里发来这样一条消息,是班上孩子的爷爷发过来的。

读完之后,莫名一阵感动,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关注孩子当下生命状态


对于儿童的成长历程而言,每天都是新鲜的。每天他们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这些事情于一位成人而言,或许是不起眼的小事,又或者是反复之事。


但,聪明的儿童,一定会从成人的处事方式中学得些什么。这也是我们常常说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那么,回到这个事件本身,做三点回溯:


①我很严肃的让孩子站立起身时,有觉察到他们当下的生命状态吗?是危险的?是争执的?还是快乐的?


②他们被我叫起来的那一刻,情绪发生了转变吗?


③我以这样的方式,终止了他们愉快的课间十分钟,有对他们起到教育作用吗?


回溯后,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雷夫先生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提到:

我认为孩子需要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他们需要在泥里玩耍,注视着流云,消化他们所接收的所有信息,尤其是现在,讯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迎向前来的时代。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埃斯奎斯 著


孩子需要放空的时间,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不是以成人喜欢的方式。


让成长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喜欢待在一线,因为一线能让我保持源源不断的思考。这份思考,始终和教育实践在一起。


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在一件又一件小事中,让孩子的成长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告诉孩子,你当如何?


比如,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要处理儿童之间发生的冲突,大大小小的。我们除了一脸责怨,或者偶尔告知家长,还给予了儿童什么?还应该给予儿童什么?


其实,儿童的顿悟性成长,常常也就发生在冲突间,闯祸时。重要的是,在他一旁的成人是要求他避免冲突,还是引导他在冲突中有长久的、弥新的思考。


但是,教育难就难在孩子的试错具备“反复性”。所以,这不仅考验孩子,更是对教师和家长的考验。


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组说出了我的心声:即使我们无法像雷夫老师这样疯狂,至少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


陪孩子经历更多的童趣吧

我理解学校的规则,但我更想让儿童自由奔跑。

或者,他会在奔跑中不小心摔一跤;又或者,他会让我们和文明班级、流动红旗擦肩而过。可,那又怎么样呢?

自由的奔跑中,完全放松的笑容里,才会有值得惦念的童年。最后,还是回到那位爷爷说的话,结个尾。

我们的儿童,
需要这样的,
安静、祥和、安全的校园。

在秋千下追蝴蝶,
在榕树下抓知了,
在小水沟旁嬉戏。

在青草地上追赶蝴蝶,
在水泥地上摸爬滚打,
在校园一隅合影留恋,
在阳光底下灿烂地笑。

我们的老师,
陪孩子多经历一些童趣吧!

让儿童在校园里,
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与惦念,
而不是背不动的试卷和书包。

您的每一次点赞、在看、留言和转发,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珍珍老师的教育乐园
一个90后妈妈老师的成长自留地。写我所想,为生命存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