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随着2024年逐渐步入年末的尾声,在今年,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渗透率50%的历史性突破,充电桩市场亦呈现储欣欣向荣的态势。然而,在这繁荣之下,充电桩市场也面临着诸多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从中又能窥探出后续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一
繁荣背后的痛点
1、车桩规模不匹配
据中国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66.5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62.3万台。
虽然这一数字看起来已经不小,但与电动车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相比,充电桩建设速度却要远远落后。参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大部的数据,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932万辆,其中纯电累计销量498.8万辆。
这中间差异一百多万的数值,其中充电设施中绝大部分还是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的增量,这意味着本来的车桩比还在减小,更多电动车主在平均分配一个充电桩,外出充电体验还要不断降低。
2、建设布局之痛
▷城市区域分布不均衡:在城市内部,充电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一般来说,中心城区、商业中心以及高档住宅区等区域的充电桩密度相对较高,而一些老旧小区、城市边缘地带等则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
▷ 城乡差距巨大:城乡之间的充电桩建设差距更是显著。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充电桩建设几乎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地区低于广阔,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电力供应网络不够完善,加之新能源汽车在农村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充电桩企业在农村地区布局充电桩的商业动力不足。
▷ 私人充电桩的安装受阻:一些老旧小区受到小区面积不足和配套设施不够等硬件因素因此难以实施。并且许多车主在安装过程会受到物业的阻拦,此类新闻层出不穷。即使解决了物业配合度不佳的问题,在小区安装私人充电桩也需要车主诸多程序,诸如器材准备、供电局申请报备、现场勘查监督、设施安装、电表安装、接电验收检查等多个繁琐步骤。
3、到达后才发现是故障桩,车主充电似豪赌
新能源车主最怕啥?怕车子开到半路没电。比没电更绝望的是啥?找到充电桩却充不了电。
“当时我开的电动汽车电量报警,于是按照地图指示来到最近的一个充电站,没想到竟然都是僵尸桩。”
该车主在开车驶入当地高新区某公园停车场充电时注意到,在停车场靠里面的位置,一字排开有14台快充桩,另一侧是12台慢充桩,每个充电桩有两个充电头,共52个充电头。快充桩上标的额定功率是60kW、电流为120A。当时场地空闲桩比较多,所以他随机选择了一台充电桩,但当他将充电枪插入充电接口后,充电桩却一直是黑屏,指示灯也不亮。
随后,该车主连用手机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进入小程序,不过小程序显示,“该充电站已经下线,请更换其他充电站”。“该停车场的保安人员称,在这里两年了,没看到有电动车能充上电,也没人问、没人管。”该车主表示。无奈,他只得开车到了该公园靠近东门的另一个充电站,但走近后却发现,该站入口处标有“暂停充电服务”的字样,里面的32个充电桩也都无法使用。
两个充电站共58台充电桩是无法使用的,这只是“僵尸桩”的一个缩影。这些“僵尸桩”占据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却无法使用,进一步加重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要知道现在有些城市,不少人想要建设充电桩却苦苦寻不到理想位置。
4、成本高、盈利难制约企业运维和布局
“成本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快充桩的建设成本比慢充桩高,一般质量较好的功率为3.5kW的交流慢充桩成本越在2500元左右,像120kW以上的快充桩或超充桩成本根据品牌、技术路线不同要数万元或数十万元。
所以现阶段,在充电设施运营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只能优选超充车型多、回笼资金较快、规模较大的城市率先发展快充桩和超充桩。此外,一些充电设备商建桩后,限于人力和资金不足的情况,只能委托当地维修力量维护,但时常会出现断档的情况,造成维护不及时出现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
“越是低端充电桩,产品寿命越短,很多僵尸桩难以维修只能报废处理。”目前处理老旧充电桩的方式,主要包括拆卸、回收、再利用等。但不管拆除报废还是从流程价格方面,目前的服务商还是比较混杂的,市场商的收费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这些问题桩的淘汰处理和维护问题还很突出。
成本更高的是建站,这也是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所在。充电站建设成本较高,属于重资本投入,建站的成本是是充电设备商不得不考虑的。
充电站的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配电成本,既建设一个充电站,供电部门需要进行电力扩容,它通常需要安装扩容变压器,成本约占到建站成本的50%。另一方面是充电设备系统的成本,占50%。而市面上充电桩的价格与质量差异较大,这也是有些运营商选择在设备方面降低成本的原因,间接造成僵尸桩的不断出现。
二
新趋势
1、市场的扩大与结构的调整
预计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将显著增长,有望超过1000亿元,甚至可能突破180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充电桩的需求将持续旺盛。预计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1990万台,相比2021年的262万台,将有大幅度的增长。
对于充电桩的结构布局,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如从车与桩两个方面入手,推动新能源下乡,可以看到未来城乡也将广泛覆盖。
以湖北省为例,截止到2024年10月底,湖北已形成“城区3公里、镇村6公里”服务半径的充电服务圈,全国范围内也在加快补齐农村区域充电短板,推动充电设施向县域一下区域延伸。
2、超充市场的拓展
从新能源车电池方面,电池倍率的不断提升,从4C到5C,再到6C,作为缓解电动且车续航焦虑的重要手段,超充路线近年颇受市场追捧,超充车型加速走向市场。
同时不断听到固态电池传来的好消息,国内明确固态电池上车搭载时间/已搭载上车的主机厂主要包括上汽、广汽、蔚来、比亚迪、赛力斯、长安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大运集团等。
国外明确固态电池上车搭载时间的主机厂主要包括丰田、宝马、日产、本田、现代等,奔驰、大众、通用等都有布局固态电池产业。
这也将进一步超充市场的拓展,部分车企基于用户需求也已经开始布局超充市场。眼下,这一市场的争夺站已经打响。
3、探索创新运营模式
▷ 智能有序充电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的提高和保有量规模的增大,必须采用有序充电模式、提高电网的负荷和调节能力,保障车、网、电的协调运行。
从电动车使用端的角度,夜间主要是居住地和目的地小功率充电、公交车和商用车中功率充电;白天主要是公共站和高速站大功率充电为主,部分场景和时段有超大功率充电需求。
从电力和电网供应端的角度,根据电网调节能力、采用电价和智能化调节手段,引导用户有序充电。
▷ 开放共享充电
为了缓解用户的充电焦虑、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减少充电基础设施资源浪费,应秉承开放的态度,提倡私桩、目的地桩和专用桩等共享充电。例如:小区内统建统营、相邻车位共享充电桩等。
▷ 光储充一体化
公共充电站充电需求的增加会受到电容的制约,在此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建设逐渐增多,该模式配套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采用光储充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储能实现自身对电网虚拟增容、减轻电网压力,具备离网运行和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能力。无需增容可大幅降低建站成本。
同时,以光伏发电养充电桩、通过电池储能赚取电价差、充电成本可实现更低,尤其适用于光照条件好、峰谷电价差较大地区。
在此模式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衍生出光储充放一体化微电网发展模式。该模式可在电网异常或用电高峰时段,实现储能电池、甚至电动汽车向电网反向供电,充电站形成分布式微电网。
·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