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教授|"人脑"勿与"电脑"竞争;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文摘   2024-08-05 20:00   湖北  

人工智能正以时代不可逆阻之力,影响着当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不断迭代的新时代,我们如何拥抱AI?如何培养、引导AI时代的孩子?这是我们每个家庭无法回避的现实议题。杨雄教授结合他40余年青少年研究之经历,结合人类文明进化,从“人脑”和“电脑”对比视角,对如何在AI时代开展家庭教育,给出了独到的阐释。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也十分感谢段老师为我主持今天的发言!我很荣幸能够受邀参与"2024年青少年与儿童心理健康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鉴于今天会议主题是——AI时代的家庭教育:探索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我将以"人脑"勿与"电脑"竞争;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为核心谈几点个人看法。


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感谢段老师为我主持今天的发言。也很荣幸受邀参加"2024年青少年与儿童心理健康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围绕今天论坛主题~~AI时代的家庭教育: 探索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我将以《"人脑"勿与"电脑"竞争;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为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本人从事青少年教育研究40多年。但对AI人工智能与青少年教育议题的关注,源自于原上海电视台著名主持夏磊的启发,去年他邀我出席由他主持一个AI青少年教育论坛。那场主题就是讨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之后,我将思考写成一篇文章,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论坛上做了大会演讲。在我看来,AI时代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时下绕不过去的热门话题。引发不少80一代年轻父母的思考:AI人工智能新时代,我们如何为人父母?


当前,有以下几点问题引发了我深思:

人类大脑、动物脑与AI人工智能,三者之间,它们各自思维运算有什么异同?孰优孰劣?

"人脑"如何不与"电脑"无效竞争?

AI时代,如何实现教育变革?包括家庭教育变革?



1


第一,与动物相比,人类近一万年的进化使其拥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前额叶。

以儿童为例:从七岁发育至青春期,儿童脑容量已接近于成人,使得人类大脑前额叶远比动物发达。毋庸置疑,人类文明伴随火的产生而迈入农耕时代。一方面,火的使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语言运用促使人类文明一步步迈向新的高峰。也正因此,人类同动物相比具有着绝对优势,但人类大脑并非已然进化到100%完美的阶段。

首先,人同动物存在较多方面的明显差异。

譬如,人类倾向于运用综合能力,而动物倾向于单向技能。但就速度而言,人类比不过草原上的豹子;就嗅觉而言,人类比不过家中豢养的狗。由此,单向技能比较上,人类却远不如动物。人类与哺乳动物相比,由于单向特定技能都比不过某些动物,所以人类发展出来综合能力,以弥补进化中的某些缺陷。

第二,与人类相比,动物大脑单体特异性与适应性比较强。

譬如,在四川峨眉山游玩的旅客,时常会遭遇食物被猴子抢走之情景。此时大多数游客的大脑是一下子反应不过来的。这就是动物单项特异性生存技能比人类强的一个例证。但从总体上而言,动物在综合能力方面远不如人类。因此与动物界相比较,人类文明处于高阶思维阶段。

第三,人类比动物更需要家庭教育。

纵观古今,恰是人类发明了火、进入农耕定居时代后,母亲可待在家里,拥有更多时间居家教养孩子。由于人类孩子需要更多知识才能适应社会,人类儿童确实需要比动物更长时间的幼儿教育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是先有"家庭教育",然后再有工业时代"学校教育",如今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人类又开始进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新时代。


2



二,当下AI人工智能迭代"进化"迅猛。

这是因为AI之算法、算能和算力发展,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力。就AI来说,只要给它足够的能源,它可以24小时不知疲倦地工作,且不像人类需要休息。但是AI人工智能不及人类的地方在于,它尚不具备人类的情感。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复杂关系结构,AI仍是无法模拟与突破。本质上说,AI仍是模拟人类大脑进行演算工作。


时下,许多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开始讨论与担心,在未来不久AI快速迭代,是否会威胁到人类存在地位?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蛮有意思,分析了AI时代青少年情感、智力发育及人机间的关系。


首先,人类脑神经元链接运算,马上会被AI算力反超。与此同时,人类情感沟通是AI蛮难超越。


举个例子,AI可以模仿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但是它永远超越不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因为就连艺术家本身而言,都不能确定他下一次灵感迸发时的心境与状态,遑论冰冷的机器本身。


其次,在算力、算法及算能方面,人类不要与AI较劲儿。

所以,人类不妨把那些费劲费力、庞大计算任务,交给AI去完成,因为在计算方面人类大脑已经远不如AI人工智能。人类理应腾出更多精力与时间,去做更具有个体性、创造性的工作。


最后,在情感沟通方面,AI仍需迭代"进化"。

据悉,国外人工智能专家已开始研究人类微表情。比如通过对戏剧演员的情绪变化尝试对人类各种微表情进行编码,试图找出背后心理情绪联系,等等。但机器人毕竟仅仅是在模拟人类表情。人类表情与心理复杂性关系,机器至今是无法完全破解。


由于工作刚需,国内国外某些工作软件本人也尝试用过,我发现在人机对话方面,一些涉及情感、技术伦理问题,AI仍无法解决,这是当今世界人工智能界大家很关注的问题。


在少子化、老龄化加速之未来中国,10之后的北上广等大城市,我们可能开始使用"智能家教"软件与AGI人形机器人。2018年,我曾到德国法兰克福参会,在该市大学实验室看到了一款家用养老机器人三件套。它可帮助孤寡、残疾老人实现接打电话、打扫卫生、出行购物等日常生活需求。

       

当然,时下自动驾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不少驾驶员抵制AI过度开发,认为它会威胁到人类现存世界的秩序。



3


第三,AI人工智能时代,父母应何去何从?

首先,由于人类的幼年时期比动物的幼年时期长的多,人类需要更长的家庭养育、教育时间。


其次,在计算方面,人类的脑神经在计算方面,开始落后于AI,所以我提出一个观点:"人脑"不要与"电脑"竞争。


由于人的脑容量有限,人类新皮层已经被结构化了,不可能像电脑硬盘,可以无限度扩充。因而在AI时代,家庭教育中年轻父母更应注重培养孩子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而非一味地开发孩子智力,或仅仅功利式地培养市场所需的"单打能力"。


最近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明确提及国家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兴产业,这为我们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开展教育深化改革,如何实施AI家庭教育策略,提供改革方向与路径。         


最后,回到"AI时代的家庭教育:探索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这一主题本身,我认为当前教师、家长在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即:


注重培养儿童整合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

注重培养儿童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品格;

运用AI技术、融入家庭教育,提升儿童社会情感能力。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关注视频号,获取老师演讲视频)

Meaningful Life
国际家庭心理健康平台,基于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大量案例经验,整合临床与神经科学、跨文化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和社会学与哲学等,为全球华裔青少年的心灵呵护、健康成长、和潜能发掘提供方案,实施行业系统化培训,旨在推动专业化家庭心理教育与治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