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咸味的氯化钾替代部分氯化钠,可减少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健康   2024-11-05 19:18   江苏  
中国发布的全球首部低钠盐指南都有什么建议?

持续增多的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患者,正给中国带来沉重疾病负担。日前发布的《中国低钠盐推广应用指南》(下称《指南》),建议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以减少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长期以来,中国居民钠摄入过量、钾摄入不足并存。“高钠低钾”的饮食结构将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心血管疾病。

  富钾低钠盐(以下简称“低钠盐”),是在普通食盐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氯化钾,用同样带有咸味的氯化钾替代部分氯化钠,减钠不减咸。低钠盐含钠的比例仅为普通盐的65%-80%。

  低钠盐在减少钠摄入的同时增加钾摄入,从而达到“双重”降血压目的。《指南》认为,在我国人群有充分证据表明,低钠盐能够显著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病事件发生,减少全因死亡;不仅安全易行,且节省个人和社会医疗花费,尤其适合中国国情。

  《指南》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11家学术组织和机构联合编制。这也是全球首部关于低钠盐使用推荐的指南。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钠摄入过多和钾摄入不足均可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然而,目前各国居民钠、钾平均摄入量均远未达到推荐标准。

  中国也不例外。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日摄入钠≤2000mg,相当于每天5g食盐,钾摄入≥3510mg/d。据《指南》,中国居民每日钠摄入量4431mg,相当于WHO推荐量的2倍多,而钾摄入量1932mg,约为WHO推荐量的一半。

  中国居民钠摄入的主要来源是烹饪用盐(69.2%),其次是酱油(8.2%)、加工食品(6.0%)和鸡精(4.5%)。相反,钾摄入大部分来自天然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是钾的主要食物来源。

  “减盐”已是国际共识,但进展不达预期。世卫组织曾经提出“到2025年将钠摄入量减少30%”的全球目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到2030年居民食盐摄入量下降20%”。2023年4月,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减盐行动评估报告显示,30%的全球目标仅完成14%。

  《指南》起草组组长、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教授武阳丰告诉财新,减少食盐是减钠的主要手段,但影响食物口味,过去通过健康教育方式,改变公众饮食习惯的“减盐”策略普遍收效甚微。通过天然食物补钾,又受到膳食结构、农业结构、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

  相较之下,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更适合作为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大范围推广。《指南》提到,低钠盐作为食用盐的一个品类,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40多年。低钠盐在我国人群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均取得了可靠的科学证据。

  武阳丰介绍,全球有22项评价低钠盐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13项在国内开展,研究质量和证据等级都有保障。综合各类研究显示,对于高血压患者,低钠盐显著降低收缩压5.2mmHg,降低舒张压1.5mmHg。多项研究支持,低钠盐在高血压患者中可以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和全因死亡。

  《指南》认为,该方案不仅安全易行,且节省个人和社会医疗花费。武阳丰牵头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在全国养老机构推广低钠盐,预计2年即可减少心血管病事件4.8万例,减少高血压10.7万例,同时还可节约医疗花费4.0亿元。

  《指南》推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老年人群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建议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群考虑使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Public Health Forum
传播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