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每次因为腹痛、腹胀而将罪魁祸首归结于某些食物时,是否想过,这些不适可能是由你的“心理预期”所导致的?
今天,我们来聊聊“反安慰剂效应”——一种“自己吓自己”造成不适的现象。
什么是反安慰剂效应?
我们常听说“安慰剂效应”:即你吃了一颗其实没有药效的糖丸,但因为相信它有效,结果真的感觉变好了。反安慰剂效应正好相反——如果你相信某个食物或某种行为会让你感觉糟糕,那么你的身体也真的可能会因此而变糟。
简单举个例子:你听说自己对谷蛋白不耐受,于是每次吃面包前你都会紧张,担心腹痛。结果你真的感到腹胀、疼痛,甚至恶心。而这种症状,很可能是因为你对食物的恐惧而引发的,而非谷蛋白本身。
心理预期对身体的影响有多大?
2024年2月,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利兹大学和瓦赫宁根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肠胃病学和肝病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对于患有“非乳糜泻性谷蛋白敏感”的人来说,心理预期效应对于症状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实际摄入谷蛋白的影响。
研究团队招募了84名自称对谷蛋白敏感的受试者,安排他们随机食用两种类型的面包——含谷蛋白的和无谷蛋白的。然而,关键在于,受试者并不知道自己吃的面包是否含谷蛋白,他们只是被告知“这可能含谷蛋白”或者“这不含谷蛋白”。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被告知吃了含谷蛋白食物的人,不管实际上吃的是否含有谷蛋白,他们的肠胃不适症状都显著加重。这意味着心理上的负面预期,可能是导致不适的主要原因,甚至比谷蛋白的真实存在更重要。
心理预期如何影响症状
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以为自己吃了谷蛋白”的人,即便实际吃的面包是无谷蛋白的,他们也比“知道自己吃的是无谷蛋白面包”的人报告了更严重的肠胃不适。
换句话说,心理上的消极预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肠胃不适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反安慰剂效应”。
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的肠胃反应并不是因为食物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对它的恐惧与担忧。
为什么反安慰剂效应会发生?
这种心理预期效应之所以会发生,与肠脑轴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肠脑轴是一个复杂的双向通讯系统,它将肠道与大脑连接起来。
简单来说,当我们预期某种食物会对我们不利时,大脑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我们的消化道,从而引发诸如腹痛、腹胀等症状。
可以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一种因恐惧而引发的身体自我实现”:就像你越担心某件事情,它就越可能发生一样,你越觉得某种食物会让你不舒服,它就真的会让你不舒服。
这种心理作用类似于在面临考试前焦虑得无法入睡,或者是对某次重要演讲的恐惧导致在舞台上大脑一片空白。
心理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真实的,这种由负面预期引发的症状加重,不仅仅存在于心理层面,它还会影响生理上的感知和反应。
对肠胃不好的你意味着什么?
对那些肠胃不好的朋友来说,这种反安慰剂效应可能是你每天生活中都在面对的隐形敌人。你可能会因为曾经某次吃了某种食物后感到不适,而对它产生强烈的心理排斥,甚至只是闻到这种食物的味道,肠胃就开始出现反应。
而实际上,这种不适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食物本身引起的,而是你的大脑对它的负面预期。
这种心理效应可能会让你错以为自己对许多食物都过敏,甚至导致你长期避免某些重要的营养来源,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能做些什么?
了解反安慰剂效应并不是让你忽视所有的症状,而是希望你意识到,心理因素在其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如果你总是因为某些特定食物而感到不适,不妨试着从心理上调整对它们的看法。你可以尝试逐步地、小心翼翼地重新引入一些被自己列为“黑名单”的食物,看看在放松心态、减少恐惧的情况下,身体是否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同时,我们也建议肠胃敏感的人在尝试新的饮食方案时,寻求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既能避免因为过于担忧而带来的不适,也能确保营养的均衡摄入。
反安慰剂效应提醒我们,肠胃的敏感不仅仅是物质的作用,也有心理的因素在作祟。这为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身的肠胃健康提供了新思路:或许从改变我们的想法开始,肠胃的不适也会逐渐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