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兵:“思考者”中的“行动派”

学术   健康   2024-09-06 16:21   北京  

编者按:科学的海洋中,每一项突破性发现都是对知识边界的勇敢探索。AME旗下杂志一直致力于挖掘和发表具有深远学术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为了深入挖掘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我们特别邀请文章作者进行一系列深度访谈,为广大读者呈现科研工作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见,展现他们的学术理念和人文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能够启发和激励更多年轻人,帮助他们在科研之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刘红兵教授



采 | 高晨

写 | 陈童


刘红兵:“思考者”中的“行动派”


采访过程中,刘红兵反复提到“思考”二字。他热爱思考、善于思考,是逻辑缜密的思考者。相反,他从未提及“行动”二字,但事实上,他字字句句都在讲行动。


他讲述了自己的许多人生经历:当初选择呼吸科的缘由、开展STAS系列研究的过程、科研思维体系的构建、对肺癌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对经皮肺穿刺技术的优化、创办“肺Ca探索”栏目的初心......始于思考,成于行动,刘红兵一贯如是。


作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一名呼吸科医生,他说,在面对临床上那些未知、空白的问题时,无法选择视而不见,因为问题不解决就永远在,不会凭空消失,所以他想找到答案。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刘红兵的思考力与行动力,一直在引领着他找到想要的答案。


From bed to bench


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是一系列科研课题的来源。


早期肺癌患者术后预后普遍较好,但有一部分患者术后短时间内就复发。这一问题引起了刘红兵关注:为什么这部分患者会复发?高危因素是什么?


气腔播散(STAS)—— 一个曾经被忽略的概念正是问题的答案。实际上,STAS在2000年就被临床医生注意到,直到2015年,Kadota教授才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同年,STAS被WHO纳入肺腺癌的新侵袭模式。此后,病理报告才增加了STAS的内容。


STAS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肿瘤,播散到气腔中的过程。由于概念较新,一些地方医院的病理科可能存在不报或漏报现象。“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模型,来预测哪些早期肺癌患者容易发生STAS。”——这是刘红兵开展STAS系列研究的开端。


“我们根据CT影像学特征、基因组学数据、临床数据建立了这个宏观预测模型。”该研究发表在《亚太临床肿瘤学杂志》(APJCO)上,不仅为预测术后易复发人群提供了方法,还为后续的系列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宏观回归微观,刘红兵对STAS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肿瘤好似‘蒲公英’一样,其表面的肿瘤细胞或细胞团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随时有飘走的风险,飘或不飘取决于‘种子’与原病灶的黏附是否紧密,而黏附是否紧密则取决于负责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黏连蛋白。”


“哪些黏连蛋白与STAS关联性最强,可以用来识别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呢?”——这是刘红兵的第二个思考,也由此开启了系列研究第二篇。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I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最主要的八个黏连蛋白,发现E-cadherin、N-cadherin、FAK与STAS的发生具有明显关联性,可帮助临床医生识别复发风险较高的早期肺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该研究日前发表在《肺癌转化研究》(TLCR)杂志上。


图1. 刘红兵团队研究在TLCR上发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有关STAS的研究,刘红兵并未止步。肺小结节检出率日益升高,在术前活检的过程中,经气道介入/经皮穿刺获取病理标本是否会增加STAS的发生概率?这是他接下来想去探索的问题。


惯性思考


刘红兵身高1.8米,若“以貌取人”的话,他更适合干外科,而他却坚定地选择了内科。“当时受大学实习的影响,我认为外科医生太忙,天天开刀,没时间去思考,也没时间去做研究,所以我不太想选外科。当然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偏见。”


不过由此可见他的本心——专注思考。“我比较喜欢去思考,要是在临床中碰到问题,我就会去查文献,看别人有没有找到答案,如果没有,那就去探索,去研究。如果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会有一种愉悦感。”


一直以来,经皮肺穿刺技术都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科的优势之一,肺穿刺数量省内领先。经皮肺穿刺十分考验医生的操作经验,刘红兵回想起当时,他跟着科室里经验丰富的老主任学做穿刺,“他完全不需要定位,拿起一根针便可以直接开始操作。但每当我自己进行操作时,精准度总是差了一些。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尽快上手并确保操作精准度,刘红兵开始下意识地思考解决方法,他想到了借助仪器。


刘红兵利用做木工使用的激光校正仪设计了一个定位装置,以此来判断进针的角度,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他又设计了一个机器人装置,实现自动穿刺。两个装置的结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使得初学者能够尽快实现独立操作,大大缩短了学习曲线,并减少了操作误差。这两个仪器都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惯性思考一步步点亮了刘红兵的职业之路。2018年,刘红兵牵头开展了当时江苏省内唯一一个以“经皮肺穿刺”为主题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慕名而来的人不仅有省内的同行,还包括很多邻省的同行。


思维进阶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刘红兵的成长亦然。


起初,刘红兵在内科的一众科室里锁定呼吸科,多半是受宋勇教授吸引。宋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他作为刘红兵的硕士、博士导师,对刘红兵影响深远。


20年前,中国学者对Meta分析还不像现在这样重视。在刘红兵刚开始读硕士阶段,宋勇教授便要求他学做Meta分析,“我当时无法理解,为什么其他研究生都在做实验,而我却要学Meta分析这些东西。”


实际上,Meta分析作为肿瘤领域内非常重要的统计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组学方法一样,都是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ESMO、ASCO等世界顶级肿瘤学大会上,都能看到利用Meta分析方法发表的高循证等级文章。“现在我自己也做了导师,也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我的学生。”


2013年,刘红兵博士毕业。“我的博士毕业课题是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基础实验室完成的,当时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光在临床方面做得好是不够的,基础研究也要过硬。”为了加强自己基础研究的能力,他向宋勇教授申请,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进修。


在美国,刘红兵的研究思维发生了改变。“到了国外我发现,他们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的创新性更强,为了把问题给搞清楚,甚至会采取一些非常规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周期上,他们一个研究可能要做很长时间,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不管是做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要脚踏实地,把结果做实。”带着全新的研究思维,刘红兵结束了2年的进修之旅,满载而归。


回到国内、回归临床,刘红兵开始更有针对性、更加系统地开展科研工作。


“生物标志物”是刘红兵读博期间便开始探索的领域。“当时这个研究方向比较‘热’,非编码RNA的一系列文章可以说引领了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潮流,我们当时在非编码RNA、蛋白以及临床指标等层面做了很多工作。”


2021年,宋勇教授团队“肺癌诊治创新平台的建立推广及临床转化”课题荣获江苏省科技一等奖。其中,刘红兵作为第三完成人,在“调控肺癌转移级预测性标志物的临床转化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过往研究定会给未来铺路,每一步都不会白费。“我们在过往研究中发现,GAS5作为最重要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之一,在肺癌的增殖转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进入免疫治疗时代,我们想进一步探索GAS5对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


“研究中,我们发现了GAS5在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抗PD-1/PD-L1治疗的理想预测生物标志物,也是提高NSCLC免疫治疗方案疗效的新治疗靶点。”今年5月,该研究在《细胞死亡发现》(CDD)杂志上发表。


图2. 宋勇与刘红兵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CDD杂志上发表的研究


专注当下问题的同时,刘红兵对未来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提升‌GAS5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但由于lncRNA非常不稳定,进入人体后很快就被降解了,目前,我们正在与其他团队展开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为难自己


真正的思考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躬身入局。我们知道,不是每个临床问题都有答案,为了探索那些未知问题的答案,刘红兵再一次行动了。


2022年,刘红兵联合江苏省肿瘤医院于韶荣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高雯教授,共同创办了“肺Ca探索”栏目(公众号同名)。“我们仨都是做肺癌的,当时算是一拍即合,因为我们都喜欢思考,想去探索肺癌领域内那些未知的、没有答案的临床问题。”


“肺Ca探索”栏目以线上方式开展,每月发布一期,每期由一人担任主席,提出一个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余两人负责探究解决方法。


刘红兵说:“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探索的角度和方向以及最后呈现的内容是不同。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解题思路得到了扩充,汲取到的知识也更加全面了。”宋勇教授曾形象地评价:“好比三个人做三碗阳春面,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精彩。”


如今,“肺Ca探索”已发布22期,议题包括“药物假期”“双抗类在肺癌中的进展”“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进一步精准化”等。随着一个又一个引发思考和共鸣的难题抛出,栏目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收获很多“铁粉”。在壹生上,平均每期“肺Ca探索”都有4万+的播放量。


栏目的公众号签名中写着“聚焦肺癌领域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起到‘为难’自己,抛转引玉的作用”。刘红兵用“痛并快乐着”形容自己做栏目的感受。


“因为抛出的问题都是现阶段没有答案的,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阅读相关文献,做PPT。一般一期刚结束,我们就催下一期的主席赶紧把问题提出来,以便留更多准备时间。我们要保证每期内容的高质量输出,给同行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仅泛泛而谈,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说实话,有时候确实挺难的。但再难我们也愿意坚持下去,因为收获是实实在在的。”


探索是持续性的。每年年末,栏目会发布一期“再探索”的内容,以线下小型研讨会的方式进行,围绕这一年中讨论过的问题进行再探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经过一段时间,肯定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我把问题拿出来再探索一遍,是很有意义的。”


尾声

采访的最后,问及“有没有想过未来在医学史上留下一笔”时,刘红兵笑了笑,“我们过往所发表的一系列研究已然留下了痕迹,后人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借助我们的文章寻找答案,足矣。至于更高的成就,我还需要努力。”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于“行动派”来说,每一个阶段性终点都是新的起点。


专家简介



刘红兵


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科、肺癌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

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CSCO肿瘤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肿瘤精准诊疗专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兼学术秘书

全军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和介入学组委员

南京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

海西医药卫生发展中心介入呼吸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

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人才

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4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奖二等奖等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杂志编委





资讯





AME旗下19本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024年6月

责任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i.02.2024.09.06.01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TLCR文章



AME科研时间
欲穷千里目,快乐搞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