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充气式纵隔镜下食管拔脱术|《胸外科单孔腔镜手术学》图书连载

学术   健康   2024-08-28 16:52   北京  

编者按:对于胸外科专科而言,单孔腔镜手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为了帮助更多年轻医生更快地掌握、更好地传承且更规范地使用单孔腔镜技术,上海长征医院唐华教授及团队特别编写了《胸外科单孔腔镜手术学》一书。图书脉络工整清晰,从肺外科、食管外科、纵隔外科、气管外科等胸外科亚专科角度出发将内容归纳为五大部分,几乎囊括了目前胸外科所有的单孔腔镜技术,并且以“文字阐述+图片拆解关键动作+完整手术视频演示(部分章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利用这一技术完成胸外科手术的方法与技巧。本书汇集了40余位国内外胸外科医生的个人所长,旨在帮助更多年轻胸外科医生打通技术瓶颈,为学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现AME科研时间将精选部分图书内容进行连载,以助力优质内容传播共享。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单孔充气式纵隔镜下食管拔脱术”。


单孔充气式纵隔镜下食管拔脱术

一、临床资料


(一)简要病史


患者,男,64岁,因吞咽困难6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20支/天,吸烟40年,术前戒烟1周。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5~28 cm处可见新生物,胃镜无法通过。病理结果为鳞状细胞癌。


(二)检查资料


胸部CT示食管肿瘤位于气管隆突水平,管壁明显增厚、约1.5 cm,与胸主动脉分界不清(图1)。


图1 胸部CT


二、操作步骤


(一)麻醉、体位、切口选择


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尽量后仰,两手臂向内下方收,使锁骨外展,使胸廓入口空间更大,便于颈部操作。因肝脏会影响腹腔操作,因此腹部左侧垫高。腹部所有切口均在腹正中线左侧。颈部切口分别位于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及腹部各切口位置见图2。


1.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做4 cm切口;2.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做1 cm切口;3.主刀左手切口;4.主刀左手切口;5.观察孔;6.助手右手切口;7.助手左手切口。

图2 颈部及腹部各切口位置


(二)具体操作步骤


手术顺序:先在腹腔镜下游离胃及食管中下段,然后再从颈部游离食管上段。


步骤1 腹腔操作,从胃大弯侧开始,游离胃大网膜,离断胃短血管。然后向内侧游离膈肌脚表面的结缔组织。显露左侧膈肌脚肌层组织,以降低膈肌脚的张力。从腹主动脉前上方游离脂肪组织,显露左右膈肌脚交汇处,然后顺利进入后纵隔食管后侧。沿降主动脉表面游离食管后侧壁,尽量向气管隆突方向游离,注意防止损伤奇静脉。


游离食管左侧壁时,尽量靠近左侧纵隔胸膜,一直游离至左侧主支气管。离断左侧膈肌脚2~3 cm可显露纵隔,如果切开过多可能进入左侧胸腔。这一侧膈肌脚没有与心包相邻,比较安全。从左侧继续游离食管前侧壁至隆突下,可见隆突下淋巴结。此处游离靠近心包壁,可以清除脂肪组织及附近的淋巴结。将胃向腹腔左侧推,显露胃小网膜,切开小网膜至食管裂孔处,此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右侧的膈肌脚,顺膈肌脚游离进入纵隔。助手牵拉食管,主刀左手用器械牵拉右侧膈肌,分离食管右侧壁及相邻组织的淋巴结。游离可达右主支气管,以隆突及右主支气管旁的淋巴结为标志。此时可以从多个方向游离隆突下淋巴结。游离食管右侧壁时,纵隔胸膜容易破裂,此时可以尽量往上游离,显露奇静脉弓,游离回到纵隔胸膜内,以免颈部游离时与腹腔游离不在一个层面,增加颈部操作难度。


食管中下段游离完成后,离断胃左血管。如果提前离断胃左血管,会增加经腹腔游离下段食管的难度。因为在牵拉下段食管时使用肠钳推挤下方食管及胃,如果此时胃左血管离断,整个胃及下段食管就会悬空,失去支撑,推挤食管就会松弛,失去显露效果。如果离断胃左血管后,还需游离食管,只能用肠钳夹住下段食管进行牵拉,此时可能损伤食管,引起食管出血,而且调控方向困难,显露很差。从腹腔游离下段食管,需尽量游离显露隆突下淋巴结、左右主支气管、奇静脉弓,这样经颈部游离食管就相对容易。腹腔部分操作完后,用3-0倒齿线缝合切开的膈肌,重建食管裂孔。


将正中线的两切口之间的连接处切开,形成一小切口,进入腹腔。将胃小弯侧胃壁提拉至腹腔外。在胃小弯侧缝一荷包线,切开中间胃壁,将事先放置的胃管从此牵拉出来。然后将另一根胃管作为牵引管缝合,与事先安置的胃管相连接。巡回护士退胃管,使作为牵引管的胃管经胃小弯切口逆行进入食管,进入深度为35~40 cm,大概在食管颈部位置。


步骤2 颈部操作,颈部切口见图2的第1、2切口位置。左侧切口位于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4 cm,右侧切口位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1 cm。左侧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层及肌层。沿颈动脉内侧显露颈段食管,游离颈段食管,尽量往胸廓内分离,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然后在胸廓入口处食管缝一荷包线,在荷包线靠食管入口端切断食管。此时可见作为牵引管的胃管,将荷包线与牵引管缝合,从胃小弯侧轻轻牵拉牵引管。胃侧端食管内翻进食管腔内,上纵隔气管后方形成腔隙。对右侧切口,术者应钝性分离至气管后方腔隙内,且应先放入5 cm穿刺鞘,然后在左侧切口处放置单孔充气式切口保护套,用外科手套自制的切口保护套更便于颈部器械操作。CO2充气压力维持在12 mmHg。这样可在上纵隔形成一个较大空间。


右侧套管针放入超声刀,左侧切口可以放入摄像头和吸引器。摄像头朝向上方30°。CO2气体流量调至20 L/min以上,这样吸引器可以一直敞开,可以随时排出烟雾,保持整个术野清晰。吸引器作为一个拉钩可帮助显露。大多数情况下,超声刀和吸引器就可以完成上纵隔所有操作。如果显露不好,左侧切口可以再放入一个器械用于抬起气管,方便显露食管周围结构。游离上纵隔食管时,靠近周围正常组织游离。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右侧气管食管沟的淋巴结,以及隆突下淋巴结均可以与食管一起游离。注意不要损伤胸导管。游离一定长度食管后,可轻轻牵拉从腹腔出来的牵引管,已经游离的食管将被卷入食管腔内,扩大术野。注意不要用力牵拉牵引管,如果牵拉过度,食管与纵隔周围组织的分界会显示不清楚,反而会增加手术难度。


左侧喉返神经分离可以一直分离至神经反折处,同时游离第5组淋巴结,显露主肺动脉窗、左肺动脉主干及左主支气管。右侧喉返神经游离可以看到右侧锁骨下动脉、右侧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反折处。食管右侧游离时,注意避免损伤支气管动脉及奇静脉。游离食管背侧时,要小心避免损伤胸导管。如果胸导管受损,可以夹住下方的胸导管断端,且顺序不可弄错。


上纵隔游离至与腹腔相通后,从腹部小切口牵拉出胃、近端食管及相应受侵犯的部分食管,制备管状胃,宽度约2.5 cm。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制备管状胃后,全层缝合加固,不包埋胃切缘。从左侧颈部切口向腹部放一根带导丝的胃管(或者胸腔引流管)作为牵引管,将牵引管头端牵拉出腹腔切口,将制备的管状胃末端缝合至牵引管上。同时,缝上一根纵隔引流管。经纵隔食管床从左侧颈部切口处牵拉出管状胃,与食管远端吻合。如果吻合不可靠,可在右侧颈部切口放置一根纵隔引流管。由于这种方法使得颈部食管保留较短,所以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吻合方法(“江氏吻合术”)比较容易,其不需要很长的食管,可以在颈部深处完成吻合。


具体图示见图3~图10。


左右膈肌脚交汇处。

图3 步骤1(1)


游离食管后侧壁。

图4 步骤1(2)


游离食管左侧壁。

图5 步骤1(3)


游离食管右侧壁。

图6 步骤1(4)


已经游离的食管内翻卷入食管腔内。

图7 步骤2(1)


左喉返神经显露。

图8 步骤2(2)


右喉返神经显露。

图9 步骤2(3)


胸导管及奇静脉、支气管动脉显露。

图10 步骤2(4)


三、术后情况


由于该术式未经过胸腔,也未行胸腔闭式引流,因此它对患者肺影响小。患者术后不需要进重症监护病房。该手术常会出现左右侧胸膜腔破裂,但术后不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我们开展该手术5年来,未发生1例术后需要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手术。术后处理同其他食管癌手术,加强营养,手术当晚即可以下床活动,术后第2天可以开始胃管流质饮食。


四、讨论


经纵隔食管癌手术,往往不能像经胸腔手术那样看到食管癌全貌,视野很局限,因此选择病例很重要,应选择早期没有外侵的病例。靠近隆突部位的病灶,游离食管组织比较困难。对肿块较大的病例,尽量避免使用该术式。如果肿瘤有外侵,这种术式可能存在损伤血管风险,而且不能完整切除肿瘤,手术中转开胸也比较困难。


经纵隔手术由于是在一个狭窄的手术视野内操作,光线较暗,如果出血,整个视野会更暗,因此对腔镜的清晰度要求高。3D腔镜对腹腔操作很有帮助。由于操作空间小,用马里兰刀更安全、容易,但费用高,我们很少使用,一般是用超声刀手术。只要仔细操作,超声刀仍然安全。


腹腔操作,先从膈肌脚交汇处进入纵隔,此处很容易找到食管周围间隙。每一侧的游离都尽量向隆突水平,避免反复翻转牵拉食管,以减少操作。选择切开左上方膈肌,因为此处不但安全,而且能更好地显露隆突及左侧主支气管。


隆突水平是操作难点,若从腹腔侧操作,隆突下淋巴结与心包粘连尽量分离,这使得从颈部游离隆突下淋巴结更容易。术中要注意保护喉返神经。最初开展该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的并发症发生较多,可能与我们使用的超声刀的热损伤有关。


纵隔其实没有腔隙。最早的经纵隔食管癌手术,采用的是纵隔镜手术游离食管,操作非常困难,只有少数病例报道,没有被大家接受。Fujiwara等创建的充气式纵隔镜方法,在纵隔中充入CO2,使纵隔有了空间。但是由于食管占据大部分纵隔空间,因此手术视野很窄,操作仍然困难,而且需要特殊器械。


我们于2015年创建的手术方法,与Fujiwara的方法有3点不同。①我们的手术方法采用颈部切断食管、牵拉断端食管、食管内翻,能充分显露上纵隔空间。②我们选择从两侧颈部切口入路,使手术操作更容易,可以比较容易地骨骼化左右喉返神经,清除上纵隔淋巴结;我们的经纵隔手术方法清除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及第5组淋巴结时比经胸腔入路更容易。③我们采用左侧膈肌切口,使经腹腔游离食管更轻松。


经纵隔食管癌手术是对经胸腔入路手术的一种很好的补充,能够解决一些不能经胸腔入路的食管癌手术。但目前的操作体验不如经胸腔手术,还不能完全代替经胸腔入路的手术,还需要积累更多经验。


更多精彩术式解析,可移步购买纸质书查阅



若您只对部分章节感兴趣,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线上购阅单篇完整版





资讯





AME旗下19本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024年6月
责任编辑:李沛宇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b.01.2024.08.28.01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图书

AME科研时间
欲穷千里目,快乐搞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