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SISFIT。
更专业的图文解释请移步知识星球
触发点的形成与日常习惯息息相关,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不动”和“过度使用”。
“不动”即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例如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或低头看手机,可能导致肌肉紧张、僵硬。
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指的是反复使用同一肌群,例如频繁举重物、跑步,容易造成肌肉疲劳,导致触发点的形成。
除了这两大主因,触发点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外伤、强烈冲击、内脏功能的减退、精神压力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增加触发点形成的风险。
触发点的疼痛并不仅限于它所在的部位,常常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区域,这就是所谓的“牵涉痛”。
牵涉痛是由触发点引发的疼痛和麻木等表现,但它的特点是疼痛部位不局限于触发点附近。
例如,当比目鱼肌(小腿后侧肌肉)有触发点时,可能会导致面部疼痛,这种疼痛模式就称为“牵涉痛模式”。
牵涉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神经传导的路径错误有关,或者是因为筋膜之间的连结影响了疼痛的传播。
如果你需要需要本文更详细的解说,欢迎加入知识星球
点击这里了解:来这里,和更多同行与同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