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集文钞(前言)
文摘
2024-11-20 10:56
北京
前 言
杨昌济(1871年——1920年1月17日),字怀中,是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的恩师,又是毛泽东首任妻子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对毛泽东不但有学识上的指导,更有人生道路上的引荐。我从阅读毛泽东著作处,了解到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思想进步之大影响,故从图书馆借阅《杨昌济集》。杨昌济之学识,贵在贯通中西,既有传统儒家经典、宋明理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又留学于日本(1903—1909)、英国(1909—1912)、德国(1912-1913),历经10年,于西方先进之哲学思想、教育学思想以及社会科学等均深入学习而有所得。这些先进思想一经向中国青年传播,对当时处在黑暗中苦闷摸索的中国青年无疑是雨露甘霖,成为他们冲破黑暗的利剑。思想的宝贵就在于此,先进的、正确的思想一经人掌握,就会引发行动,进而改变现实,正是“思想是未来的现实”。杨昌济于1913年回国任教,时值42岁,恰逢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3年至1918年,杨昌济与毛泽东相处5年,此期间杨昌济讲授的西方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思想对毛泽东影响至深。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毛泽东是年也毕业,杨昌济又把毛泽东带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毛泽东得以与北大这个近代思想的策源地接触,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由此奠定了一生之革命根基。只是命由天定,福禄难求。杨昌济于1920年1月去世,享年49岁。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30年11月,杨开慧被杀害,时年29岁。痛哉悲哉!贤人早逝,贤人之贤女亦早逝,真是令人惋惜!转念再想,死何足惜,有的人肉体虽灭,而高尚之精神与后人相伴,数百年千年后仍可与后人言语,激励与启发后人,其死乎?有的人肉体尚存,精神卑陋,与蝼蚁无异,丑态毕露,人避之不及,其生乎?再想,有一种活,是丑陋的,不如早死;有一种死,是壮美的,死亦不死。《杨昌济集》共上下两卷,上卷为昌济先生论著,下册为昌济先生的译著。此文钞摘自第一卷论著部分。按语由文钞作者吴器评论。
槐香文社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