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父母帮助带(外)孙子女,要不要给开工资?

文摘   2024-10-14 11:42   北京  
农村父母过来帮助孩子带(外)孙子女,我们要不要给己父母开工资呢?我看,子女一定要给父母开工资,而且父母一定要收。原因有四:
一则,减轻子女将来养老压力。农村父母大都经济条件很差,积蓄有限,而且养老金基本等同于没有。等到老了,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全靠子女养老如果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之前,没有积攒足够的养老金,则届时子女势必要有很大的经济负担。
按照当前普遍的年龄,父母60岁,子女40岁,孩子5岁。等到父母75岁,子女55岁,孩子20岁。此时父母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开支、医疗开支、护理开支等都需要每月固定的现金支出,而此时,正是孩子上大学、结婚、买车买房等资金需求多的时候,可能我们自己还有房贷。而且,如果我们工资收入不稳定,原本紧张的现金流,还要面临父母养老的资金开支压力。不管是父母养老还是子女教育等,都是刚性支出,哪一方面少了都于良心于义务无法交代。
为了将来少受难,趁现在我们40岁左右工作稳定的时候,给父母一笔固定的劳动收入,既能够能够体现父母的劳动价值,也是一笔养老金,于父母于自己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二则,减少家庭矛盾。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说的就是,如果利益分配不清,亲兄弟也难免矛盾重重。与父母之间,也要明算账。如果父母看孩子,不给开工资,免费劳动,应该给父母而没有给,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就有父母的。譬如,每个月收入8千,本应该给父母3千作为劳动报酬,没有给。那么,老人势必要参与家庭经济的管理。譬如,家庭花费大了,老人自己就会感到难受,因为相当于花老人的工资。所以,很多老人看到子女花钱大手大脚,就更加难以忍受,免不了要指责、唠叨。子女如果把应该给老人的钱给老人,那么剩下的钱就是自己家庭的收入,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老人参与自己家庭的经济分配。
三则,避免子女养尊处优、超额消费。现实中,有的子女让父母看孩子,自己却养尊处优,没有肩负起成年子女应有的家庭责任。而且,省去了雇佣保姆的费用,花钱也是大手大脚。一个月赚8千,花8千,不懂得勤俭与量入为出,将父母看孩子的劳动所得也花了。如此,父母的免费劳动真是恰恰养成子女的坏习惯。倘若将父母的3千支付,剩余5千,怎么花都是自己的事情,起码,没有损害父母的劳动权益。
四则,有利于人格独立,增进双方幸福。给父母开工资,不但有利于父母人格独立,于子女同样如此。试想,父母已经将子女养育成年了,子女应该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就像小鸟长大离开父母独自生存一样,不需要父母再养育了。此时,如果还需要父母免费过来扶持,于自己而言,有何体面呢?而且,于老人而言,他们也需要独立于世,更不希望指望子女来养老。谁有钱,不如自己有钱。这是老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哪位老人愿意向自己的孩子开口要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开口的。父母们手中没钱,完全依靠子女,寄人篱下,不免要受子女脸色,真是天下第一等难过之事情。但是,想自己单独生活,又没有经济条件。天下的子女岂能不体谅?父母有了稳定的居所,有更多储蓄,心情就会安定,在儿女家也能够心安理得的劳动。而且,遇到节日、婚丧嫁娶,父母能够将自己的收入补贴给子女、(外)孙子女,更是增进其人格与幸福感。
以上所述,皆是至理。至于给父母开多少工资,应该参照市场价格,与老人商量,双方都满意即可。总之,要帮助父母能够自立生活,尤其是经济能够相对自立。如此,对父母、子女,都是积德积福的好事。
农村父母要给,城市父母给不给呢?我看,这个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定。而且,有的农村父母经济条件也非常好,给不给也可以因人而异。城市父母大多有自己的稳定的生活保障条件,经济条件尚好,而且他们一般不到退休年龄,是不会给子女看孩子的。到了退休年龄,又有退休金保证。因此,他们给孩子看孩子,给不给钱,于他们生活上、人格上影响不大。只是从子女自己的人格独立上,还是尽量避免再让父母免费为自己劳作为好。

槐香文社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