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年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

文摘   2024-10-02 00:10   北京  
毛泽东同志生于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早期文稿》收录了其19岁至27岁这段时间的言论。
毛泽东同志自8岁开始参加私塾教育,到25岁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也就是1901年至1918年,17年的求学生涯,可谓手不释卷、求知若渴、学贯中西、明辨是非,为一生事业之根基。而且,毛泽东的学习与思考伴随一生,是真正学习一生、思考一生、知行合一的思想巨人,是名副其实的学习家、思想家、实干家。
学是增长见识的根基。井底之蛙的见识之所以短浅,是因为思想闭塞,没有见识过更高的思想,即名师指点;是因为长期因循守旧,没有从事常新的、广阔的实践斗争,因而无法从实践中获得经验教训,以有所进步。如今我们看毛泽东同志,感到他是伟人,他如何有这般的伟大,有如此的能力。阅读《毛泽东早期文稿》,了解他的早期经历、早期言论,我们才能真正看到的是一个求知若渴、有志向的青年,是为了志向博览群书、苦求真理的读书人,并将读书明白的道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勇于实践的实干家。
青年毛泽东,首先是一名好学生。毛泽东同志的见识并非生而有之,他的看法、见地主要是依靠勤学苦读探寻真理,以及对现实的观察思考。他读的书、走的路,已经远远超过常人,因此其思想也博大精深,其见地也高于常人,其对人与事情的看法更实际、客观。
青年毛泽东对哲学的研究很深,并确定了人为什么而活,该怎么样活的根本人生态度,他对应该如何为人、应该如何做事,进行了深入的、根本的哲学学习与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方法论。1917年,24岁的毛泽东在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中,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与批注,此书探讨的正是人生的一些根本问题。
阅读《毛泽东早期文稿》一书,能够深深感受到,不到24岁的毛泽东,具备了常人不具备的历史知识、人文知识,文章已经可以治世,引经据典,对时局时事的分析判断,已经入木三分、条理清晰。其求知精神之旺盛、知识之渊博、人格之高尚,皆让我倍感汗颜,觉得无颜面以自存,看到了巨大差距,见贤思齐,有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这让我对当今的读书人感到汗颜。
对比当下的青年,24岁正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年龄,我们不妨问一问全中国的青年才俊,谁比毛泽东读的中国传统典籍多?谁比毛泽东更加求知若渴、手不释卷?谁比毛泽东下笔如有神、文章可治世?谁比毛泽东之人格更高尚?
今日的青年,晚上不用点煤油灯了,书籍不再那么稀缺了,学习的客观条件已经大为改善,为什么不能像青年毛泽东同志那样求知求学呢?
或许,应该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
毛泽东17岁离开韶山私塾,进入东山书院读书。早在1894年甲午战败后,湖南有识之士创办东山书院时,就认为,只有实学才能救中国,而兴实学必须废科举,提出“教之以实事,程之以实功”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的目的是到社会上能够做出实事,建功立业。
如今,我们举国瞄准高考,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求得做人做事的真理,而是为了求得高分数,考得好大学,以便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应试教育”“灌输教育”靡然成风,这已经与求学的目的完全背离。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三年教育+大学本科四年,十六年学校教育毕业,能够到社会上直接做事的有多少?也就是如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去做最基础的体力活。这种工作,需要学校培养这么多年吗?难道不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吗?
我们的教育,应当先立做人的志向。有了志向再去求学,才是正常的教育途径。要孩子有志向,先让孩子有通识,对人文的、历史的、社会的都有所涉猎,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考,具有思辨能力。
我们过于重视一些具体的知识,而忽略了做人做事的根本能力。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曾在一篇演讲中说道,美国儿童对人文历史、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他们重视思维训练,孩子在动手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写报告、发表演讲等训练中,其实和大学教授做的流程没有本质的不同。
如今,我们的教育也在转型。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没有错的,求得高分数也是没有错的,如果我们家长还抱着“应试教育”的思路去做,无疑南辕北辙。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双方来用力,如今,学校缺少的是做人的教育,家庭应该去补上。
千年大计,要在树人。树人之计,要在教育。如此重大的问题,我的这篇小文章只是隔靴搔痒,权当发发牢骚了。
最后,回顾《毛泽东早期文稿》这本书的阅读与体会,需要提示的是,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并不是要学习创立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而是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精神。毛泽东同志的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事实上,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正是人的意志与精神。不具有意志与精神的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将不具有人格,将受人之奴役
附:青年毛泽东的主要求学经历
1.幼童,小学、中学阶段(1893年—1910
1901年至1910年,也就是8岁到17岁,在韶山私塾接受教育,主要学习传统书籍。
2.高中阶段(1910年到1913年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外出求学。并留下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先后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东山书院)、湘乡驻省中学、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1)东山书院
清代末期,湖南是办新式学堂最早也是最多的省份之一,东山书院就是这些新式学堂的最早成员和先锋。当时的教育年鉴就赞之“开湖南新学之先河”,将东山精舍与北京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广方言馆等并称为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中国大学的萌芽。
毛泽东在东山学校期间留下了许多刻苦学习、擅长作文、顽强锻炼、关心人民疾苦的故事。他博览群书,特别对《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有浓厚兴趣。他较多地接受了维新派思想,很喜欢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
由于勤学用功、成绩优异,经过李元甫的推荐,毛泽东于1911年春如愿以偿地入读设在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
(2)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1912年的暑假,毛泽东每天都准时来到湖南省立图书馆,他捧着书本,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喃喃自语。是什么样的书让他如此着迷?他又从书中看到了什么呢?故事要从青年毛泽东与湖南省立图书馆的结缘开始讲起。1912年7月,离开省立一中的毛泽东来到了湖南省立图书馆,在这里开启了他的自修生活。那一年,毛泽东十九岁了。在这之前,他读过私塾、小学、中学,却没有读过几本西方新学的书。眼前这个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毛泽东看着欢喜得很,就一头扎进图书馆,贪婪地读,拼命地读,
期间,阅读了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较为系统接受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毛泽东后来在向人追述这段往事时说:“当我走进湖南图书馆的时候,看见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多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真不知从哪里读起。后来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内容,都能给我一些新的启发,于是决定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尽量多读一些。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和寒冷,贪婪地读,猛烈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初次尝到了吃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
 3.中专阶段(1913年到1918年)
20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生活和工作的5年半中,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图书馆。他除了自己买报、买书看以外,还常常带上地图、字典和笔记本,利用饭后和课余时间到校内校外图书馆里去阅读各种报刊和书籍。他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时事,并向同学们广泛宣传。同学们都钦佩他,称赞他是“时事通”。有一本叫《伦理学原理》的书,毛泽东读了,并在这本仅有10万多字的书的卷眉上,写下了1万2千多字的批语和提要。
此期间,遇到恩师杨昌济。
4.毕业后(1918—1920)
1918年,25岁的毛泽东毕业,经杨昌济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管理员。
1919年春,因母亲病势危重,且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要启程出洋,毛泽东离开北京,转道上海送别蔡和森、萧子升等湖南赴法青年。同年,在毛泽东的提议下,湖南学联决定创办《湘江评论》杂志,并聘请毛泽东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
1919年10月5日,母亲文氏病逝,毛泽东从长沙赶回韶山。12月18日,为领导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运动,他第二次抵达北京。
1920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前往上海会见陈独秀,同他讨论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等问题。

槐香文社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