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点期间一直在刷沙白的内容。日复一日倒计时,每天录一个视频,互联网把一场预谋已经的死亡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共睹时刻。
在“死”要打双引号才能上电视的今天,《一个名叫沙白的女人选择赴瑞士安乐死》。
落地之后看到新闻,说她的头像已经变成黑白。
尘埃落定,爱得其所。
我没有浪漫化死亡——我不具备这个能力。
多年前我一个友邻曾经说过,大意是国人缺乏三种教育:生的教育、爱的教育、死的教育。生的教育,指向生命完整、内在价值的追求、人生的意义;爱的教育,指向自我认知与构建亲密关系,性/灵/身体的和谐;死的教育,指如何面对终极。
我以为然。
死几乎是一切宗教必须回答的问题,甚至都没有之一。而太过世俗化的地方容易回避这个问题,尤其是现在——承平日久、医学技术发达、物产丰富,绝大多数人是看不到“路有冻死骨”的。实际上仅仅在100年前,孕产妇死亡率就是高个位数,婴儿死亡率两位数,死亡的气息随处都是。
——PS:女性的预期寿命超过男性,也是这100年之间的事情。古代虽然有更高频的战争和男丁死亡,但孕产的死亡率太高了,使得女性的预期寿命一直比男性更短。
有次在异国旅行,我和同行的闺蜜有过一场触及彼此是谁的对话。我说在三大教育当中,我的人生主题就是爱,未必一直权重最高(人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主题),但没有爱的话一切都没有意思;而我一直畏惧想象死亡,极度匮乏死的教育,也无法处理和死亡的关系。
而闺蜜说她的人生主题是死的教育。从幼时起,她就一直在纠缠与死之间的关系,不断预演自己的死,通过想象穿行其间的恐惧,来获得平静。经历亲人的离世之后更是如此。爱是她的间奏,而死亡有永恒的引力。
我们说到安乐死,戏言以后退休规划里得多存百八十万,才能死得有尊严、有选择。
“所以你畏惧死,但还是会想象终有一死?”
“大家都是生化环材的狗,难道不知道死亡是碳基生命重入循环的过程吗?所以我经常需要更大的叙事才能有一丁点压倒恐惧,我喜欢《海伯利安》,其中探讨最多的就是‘命享真死’。永生是诅咒,终有一死才会让生命追求意义。”
如果死后所有人和所有人相见。
应该也不太坏。
沙白的表述太好了,生的天才。
卓越的语言能力,出类拔萃的表述,直来直往的爱恨。和红斑狼疮相伴二十年,活到一周需要透析三次以上,每次五六个小时,活到再也无法享受性生活,活到反反复复浮肿,活到没法锻炼很难体面旅行,活到很快就会不漂亮,活够了,于是赴死。
所以生的天才决定去死。
要马甲线,要晒太阳,要弹钢琴,要环球旅行,要线雕美容。不要吃药,不要浮肿,不要失去一切尊严地活下去。
爸爸求她:再陪我一年好不好。
她拒绝了。
她的生命力和爸爸的苍老朴素形成对比,她美得毫无疾病折磨的痕迹,甚至免疫于衰老,在苏黎世的秋天里一身白衣地茕茕孑立;而父亲天人五衰,佝偻又齿发疏松。
这样一对父女,有多少爱才能这样支持她。
视频这种媒介接触到的受众太多,注定声音会很杂。觉得她太任性不好好治病的、太自私的,觉得父母在不能自我了结的,觉得花七十万赴死不对、应该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的……
一个选择安乐死的女人,最后一个视频还得解释自己。她已经和这个病战斗了二十年了,还没有陌生人了解自己该做什么吗?筋疲力尽了,不能自己规划最后一程吗?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说她不接受激素治疗、一心追求晒太阳、运动和马甲线,是“服美役”“被性别审美秩序洗脑”——咱就是说,也没必要学会几个大词就要天天用,显得既不聪明,又没什么共情能力。
雍禾植发上市那年,我去几个大医院调研,在深圳分部,我问院长,最大的顾客多少岁,是个什么案例?
院长说,六十三,从香港过关来的,还隔离了。孩子刚刚出生,他希望自己在孩子眼里显得更年轻一些,否则孩子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是一个老人。
我喜欢这个故事。不管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或者猜度出什么隐情——我觉得这是爱。
那些认为容貌美丑仅仅是“世俗规则”的,那些对求美爱美之心统统斥责为“服美役”的,我没什么好说的,人各有志,有所期待让我的人生变得更有滋味。
有人眉眼含笑,就有人多情不敢老。人多情种子的生活需要旁观者的“正确”置喙吗?
管好自己得了。
有些人25就死了,75才下葬。有些人想蹦迪到人生最后一刻。人不是每时每刻都活着,你只能活在那些感受强烈的时刻。沙白这样的活,确实比畏光浮肿地卧床到老要合意吧,她开心就好。
基督教里最大的罪是自杀。一个人有千般罪过,只要忏悔,就不影响上天堂;但自杀不行,自杀永堕地狱。
中世纪的女人为了能选择自己的死,并且不下地狱,会自首说自己是女巫。绞刑架或者火刑柱虽然残酷,但好过被诅咒永远在地狱沉沦。
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死吗?
在丧失生命质量的苟活和有尊严的死之间,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意愿吗?
物理身体在多大程度上属于父母?
这种东亚母题很难有答案,但我想天生天养、石头所生的猴子,“无君无父、乃禽兽也”,和“挖肠剔骨、还肉父母”的哪吒,能成为中国神话的不朽篇章,说明我们也不全是中庸和保守的。
沙白对生的理解足够深刻了,她很灿烂,如果父母想法类似,如果父母的爱足够勇敢,应该觉得宽慰——她活过,不止是存在,到死也潇洒豁达。
人生太疲倦了,尽兴了,随她去吧。
R.I.P
相关链接:
扫码关注博主小红薯/微博,以免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