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一场狂欢——李婷鸿老师的作文课

文摘   2024-10-13 16:08   湖南  







李婷鸿,湖南省初中青年精英教师培养对象,长沙市卓越教师。曾多次获得市、区教学竞赛一等奖。在《中国教师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 上发表多篇论文,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项课题研究。现为长沙市望城区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本期我们推荐的,是来自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的李婷鸿老师的作文课。李老师认为写作不是一场孤独的旅行,而是“众乐乐”的狂欢。因此,她将“众筹”的方式引入作文教学,一篇篇佳作在学生们群策群力下诞生。与此同时,李老师创建班刊《萌芽》,让学生热爱写作的梦想拥有绽放的舞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老师的作文课堂吧。




李老师手记:




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为了完成一篇600字的作文,他在书桌前坐了整整一下午。我不禁思索:难道写作者的宿命注定是孤独的吗?写作的状态注定是一个人枯坐煎熬吗?学生不是作家,他们的写作应该更有趣、 更轻松,他们的写作应该是灵动的,有激情的啊。为此,我忧心忡忡。当我走上讲台时,看到那些充满朝气的面孔,我被他们对这个世 界的好奇所感染,我欣喜于他们身上仍存有强烈的表达欲和表现欲。
我想,为什么不让写作成为一场属于他们的狂欢呢?我是不是可以通过作文课,给他们搭建一个分享、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活泼的生命能在分享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呢?这样,他们或许就不会觉得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吧!

你不是一个人在写作

文 / 李婷鸿




学生写作时冥思苦想、咬牙切齿的状态让我忍不住思考:可不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我们的写作中来,汇聚多人的智慧,从而成就佳作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创意分享:借“我”一双慧眼吧


好的创意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之所以常常为作文苦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拥有一双慧眼,懂得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是解决作文难题的关键。我班学生每天有一件让人绞尽脑汁的事——写日记,打造“创意园地”。我要求学生使出“火眼金睛”,寻找生活中的小美好。布置了任务还不算完,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创意发光 发亮,于是又有了“创意无限”日记 展评课。在这节课上,学生分享的小发现、小感悟、小思考,往往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他们在日记中记录的大多是共同的生活经历,但独特的视角或细腻的笔触,让一切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比如,班级中司空见惯的换座位现象,在胡慧妍同学的眼里成了一场“座位搬运赛”。她通过细致的观察,将换座位中混乱的人群分成三类:“搬桌椅队”“背包提物队”“座无定所队”。她的日记语言诙谐幽默,读之令人捧腹。当大家为教室里的酷热苦不堪言时,潘珏妤同学用极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滴汗的旅行。周思宇同学则独辟蹊径,将视角对准夏日教室“最美的角落”,写下课间挤在空调柜机前享 受片刻清凉的众生相。有的同学则干脆发挥个人特长,把日记写成专栏:乒乓球爱好者李睿哲的日记中,既有 乒乓球国手们的故事,又有各种专业 技巧的介绍,更有他与乒乓球的有趣故事;美食爱好者苏子宸同学的日记中,既有让人垂涎的“祖传”家常菜,又有一家人周末探店后的好菜推荐,简直就是一部地方美食志。 
在“发现—创作—分享”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原来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小细节,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因此拥有了善于发现的慧眼。

合力修改:众人划桨开大船


日记与佳作还差一个修改的距离。不如让学生拉上小伙伴一起修改,有 了更多小脑袋的智慧碰撞,或许这段距离会缩短不少。阅读学生日记实在是件令人惬意 的事情,不过我也常常为他们扼腕叹息,有些学生明明有好的素材,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将素材很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些有潜质的“毛坯”, 我向班上的学生们借力,让他们一起来想办法修改。 
第一次走进生物实验室,很多学生印象深刻,可当付诸笔端时,他们写下的文字却有点干瘪:
生物课上,我们去了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我的心里既激动,又紧张。一开始,我对照着书本胸有成竹地操作实验,想着:小意思,这些东西怎么能难倒我?渐渐地,我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实验并没有像书上写的那样顺利进行。我有点焦急起来,头上开始冒汗。我琢磨了很久,也没有琢磨出一个所以然来。同学们陆续完成任务,开始下一个项目, 我左顾右盼,想寻求帮助。我找到一个合适的同学为我排忧解难。终于,实验物像出现了!我激动极了,也对同学产生了感激之情。接下来的实验,一切顺利。我越来越开心,因为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
这篇日记出自班上一名同学之手, 尺水兴波,写出了实验过程的曲折, 奈何学习乐趣的获得写得过于突兀, 且所写细节还有待进一步丰富。于是我把这个片段给了学生们,让他们为他修改。这个任务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为他的 文“升格”贡献力量。
吴星超同学借用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句式,描写实验室环境:“进入实验室,不必说崭新的水池,滴水的水龙头, 淡淡的洋葱味,单是拿出沉甸甸的显 微镜,就让我感到新奇。”邹天奇同学模仿鲁迅先生文章中写冬季捕鸟的片段,完善了跌宕起伏的实验过程:“把 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表皮,将它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我做这些可谓一气呵成。我满怀期待,心迅速跳动,我的实验就要成功了!我往目镜里一看,却什么也没有。”
“我往目镜里一看,却什么也没有”,这句真可谓神来之笔。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这名同学的作品从“毛坯房”成功“升格”为“精装房”,他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不少写作“锦囊”。也有平时写作“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在“众筹”修改中获益,学生佳作中展示的谭子顺同学的《那双棉鞋》就是从一篇看上去有点“low(低水平)”的日记“升格”而来的。该文章初稿只有开头的句子打动人:“我终于穿上了爸爸从30公里外给我送来的棉鞋……”然而,从这一句话出发,学生们群策群力,将 一篇 200 余字的日记“升格”成千余字的佳作。

平台打造:所有梦想都开花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积累了不少好作品,是时候给他们一个发表的平台了。第一个平台是他们的日记本,我要求他们精心设计封面,为自己的日记本命名。他们有了自己的“作品集”后,我开始面向全班征集班刊名和标语。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班刊名和标语贡献自己的智慧:有很二次元的,有中规中矩的,有无厘头的。最后通过投票,班刊名定为《萌芽》, 班刊标语为“青青园中葵”。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竟这么热爱传统文化。我也希望能为他们播撒下热爱写作的种子,并能精心呵护他们的热爱,让他们的热爱开花结果。 
在班刊名和标语准备就绪后,本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由于我的拖延,班刊迟迟未能与学生们见面。学生们过一段时间就关切地问我:“李老师,班刊做好了吗?”面对学生们的催促,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每一次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我总是埋怨自己太不给力。怎么办呢?不如再发动学生来参与班刊的编辑工作吧!我发布了班刊编辑招聘启事,由学生自己选稿、编辑班刊。在“编辑部”成立期间,我给学生们出了两期班报。看到学生们拿着班报到隔壁班炫耀,我心想:嗨,他们还是很热爱分享的嘛! 
写作大部分时候是孤独的跋涉,但是当我们开始去分享自己的创意,享自己的智慧,分享自己的成果时,写作也就变得更自由、更开心、更包容!学生们不是一个人在写作,而是 一起为写作欢喜,为写作忧愁——那就一起加油吧!



学生佳作呈现





那双棉鞋

文/谭子顺




今天,我终于穿上了爸爸从30公里外给我送来的棉鞋。昨天,我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崽,下课了记得去东门拿鞋子。天冷了,注意保暖!”“鞋子……”还没等我说完,爸爸已匆匆挂断电话。爸爸怎么突然给我送鞋子呢?我昨天在宿舍打电话向他诉苦,说天气冷,他只说让我忍一忍,要我早点睡。哼,今天竟然给我送鞋子来了!来到学校东门,我看到一个塑料袋里装着一双土棕色老式棉鞋。爸爸怎么送来一双这样的鞋子?这也太丢人了吧!我立马向四周瞅了瞅,还好没有其他人。我赶紧拿着鞋子,飞奔到宿舍。

回到宿舍,我忍不住从塑料袋里拿出鞋子,毛茸茸的,看起来很舒服,穿着试一试吧。我忽然看到鞋架上同学们的那些名牌鞋,唉,我手中的这双棉鞋实在有点格格不入啊。爸爸,你怎么送来这么一双土得掉渣的鞋子啊?这可叫我怎么穿着见人呀!于是,我默默地把鞋子放回袋子里,并偷偷地藏在了箱子里。

天气似乎更冷了,我倔强地穿着单薄的运动鞋。“真糟糕,这天气!”我不禁抱怨道。趁着宿舍没人,我又把那双棉鞋偷偷拿了出来,想着穿上它的话,我的脚一定很暖和!可是同学们肯定会嘲笑我,笑我的鞋子廉价、难看,笑我土。不,我可受不了这些。与其这样,我宁愿挨冻。

电话手表响了,是爸爸打来的电话:“崽,鞋子暖和吗?”“爸爸,”我鼻子一酸,“我……我……没……没穿……”“怎么不穿呢,这么冷的天?”“这鞋子太丑了,我怕同学笑话我!”说到这里,我不禁哭了起来。“崽啊,你别看它丑,它可暖和了,我和你妈妈挑了很久。它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结实又暖和。它里面的毛特别厚,你穿着脚一定会很暖和的。你想想看,别人的议论和你的暖和哪个更重要?”“可是,我受不了同学们的嘲笑!”“你穿你的鞋,走你的路,就当他们在放屁。”爸爸的话把我逗笑了,我不禁扑哧一笑。是啊,我走自己的路,穿自己的鞋子,不碍别人的事,他人的嘲笑又与我何干呢?更何况,这双鞋是父母精心为我挑选的,它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带给我温暖,我又何必纠结于它难看的外表呢?

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这双鞋子的意义。于是,我从箱子里拿出鞋子,郑重地穿上。鞋穿在脚上,我踩在地上,鞋子软软的,暖暖的,一时间,一股暖意从脚底升至我的心间。我穿着它,穿行在寒风中,只觉如沐春风;走进教室里,我的腰杆竟挺得比以前还直。自然是有人笑话我的,笑我的鞋子难看,笑我老土。但那些话全被我当成耳旁风。哼,就当是蚊子在嗡嗡叫。虽然我穿的鞋并非名牌也不好看,但是对于一双鞋而言,更重要的是功能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而且它还饱含了父母的深情。
      想清楚这一点,任何嘲笑都影响不了我。后来,我把这双鞋的故事写进日记,得到老师的赞许,同学们都来围观我的鞋,甚至有同学羡慕我有这么双鞋,我内心竟然有点小骄傲。

这双棉鞋让我读懂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做更好的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与看法。它让我发现走自己的路,原来这么酷;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原来这么牛!





李老师点评


谭子顺写这篇作文,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你绝对想象不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篇千余字的文章第一稿的样子——一篇只有三百多字的日记。我被这则日记的故事吸引,被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在征得子顺同学的同意后,我让它登上了“众筹”的舞台。在肯定了这篇文章的优点之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精心打造它。最终,子顺同学采纳了小伙伴们的“金点子”,将这篇文章进行“升格”。经由这篇文章,子顺同学也成长了很多,他认识到父爱的可贵,感受到同学们的善意,更收获了写作的自信!


主持人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李老师把这些朴素的哲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不但让她的作文课有了新意,更让学生拓宽了写作的思路,甚至提高了他们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改变思维,比做好一件事更难。当我们把学习的困难当作自己独有的难题时,李老师告诉学生:遇到任何事情只要敞开胸怀,通力合作,结果便能更好。

选自《初中生·作文》
一审:杨芬艳
二审:李丁文
三审:江   冬

新书推荐




十年优质口碑,
《初中生》倾力打造,
第四本“千金作文”合集
《假如目光有颜色》
闪亮面世!
“优中选优”的作文集,
强大的评委团点评。


购买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读者反馈

向下滑动看更多




初中生
创办于1985年的《初中生》杂志,是中国新时期颇有影响的中学生杂志之一,由已故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题写发刊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