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转自京城教育圈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人工智能时代浪潮汹涌、创新人才培养学段下沉到小学、新课标新教材落地实施......这些都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挑战。
课堂是育人的第一阵地,面向未来,小学课堂教学需要变什么、怎么变?需要坚持的又是什么?
11月7日至8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举行。本次年会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深化小学教与学改革”为主题,同时设置了“校长教学领导力、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数智赋能”五个分论坛。
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全国各地小学知名校长、教师共600余人,共同探讨小学教育领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旨在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新一轮教与学变革的主体驱动力。
国家督学、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北京市正泽学校校长李烈在年会上发表开幕致辞。
李烈校长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 深化小学教与学改革”,分享了自己的三点体会。
李烈校长讲到
我以为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在于爱与奉献、开拓与躬耕、进取与坚守。在变革的社会中,我们既要有“变的勇气”,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环境在变;也要有“不变的坚定”,因为人的发展、教育的实施、学习的过程有着根本性的核心规律。
一、“校长教学领导力”
是引领课堂教与学变革的关键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是教师队伍中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是培育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关键主体。课堂教与学的变革要求校长发挥教学领导力,把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作为自身领导职责的首要目标。为此,校长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做到坚守课堂“主阵地”。校长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和引领上,带领教师研究课堂、改进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成为学生真实成长和不断被激励的课堂。
其次,要高位思维、低位行动。在引领课堂教学变革中,校长既要注重“高位思维”,以更具系统性、前瞻性、时代性的思维,把握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形成“高屋建瓴”的思考与理解,又要能够“低位行动”,通过最基础、最直接的教学指导活动(如听课、评课等),有效地将“高位”思考渗透、转化于“低位”的具体行动和操作,指导教师不断更新和改进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简言之,带着理念走进教师,带着教师走进理念。
第三,要坚持清静办学之道。面对当前社会中的浮躁之气,校长要坚持教育的本质与初心,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清静办学;少一些个人得失,多一些大气格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总是先人后己的人反而能够受到拥戴,总是将名利地位置之身外的人反而能够成就自身。多为教师“搭台子、引路子、铺底子”,全方位助力教师成长,做赋能型的教师引领者,才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真正内涵与意义。
二、“方式方法创新”
是实现教与学变革的主要路径
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配套新教材的逐步推行,一系列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成为课堂教学领域的基本共识和变革方向。
其中,大单元教学、跨学科教学和教学评一体化,不仅直接改变着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环节设计、学习方式,更是直指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学科体系、知识传授、教学设计,轻综合运用、能力素养、学习评价等方面问题。
通过构建大单元教学体系,可以打破传统教材单元和课时教学的局限,将相关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及思维品质的培养。
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探索,让学生通过完成更具挑战性、综合性、合作性的学习任务,在多学科交织融合的学习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将评价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评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让评价也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部分,成为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
我们深知方式方法是载体是手段是路径,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目的,则是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即对学生主体“激发内在动力、培养独立能力”。
三、“数智赋能”
是助力教与学变革的重要力量
当前,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推动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
AI时代对基础教育有两个层面影响:
在技术层面,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支持,让教学更加有效、高效和有趣。
在育人层面,要求我们回应智能时代的育人要求,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能力和求是精神,保持人类在机器智能面前应有的主体权利和创新优势。
实现真正的数智赋能要有两个坚持:
坚持教育的立场。现代教育的精神和灵魂是“人道性”,也就是要尊重人。尊重人首要就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比如人生理发展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的规律,人在学习上“身心一体”的具身性认知规律,以及不同个体间发展不均衡的差异性规律等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该是单纯的技术应用,而是要利用技术改进乃至改变传统的教学与评价方式,让教育更具“人道性”,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形成。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创新的落脚点。用于课堂教学的新技术、新举措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技术是否先进或形式是否新颖,而在于它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我以为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在于爱与奉献、开拓与躬耕、进取与坚守。在变革的社会中,我们既要有“变的勇气”,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环境在变;也要有“不变的坚定”,因为人的发展、教育的实施、学习的过程有着根本性的核心规律。
“低头赶路,敬事如仪,自知其心,其路自明。”让我们专注使命,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深化小学教与学改革为动力,坚守教育的本质与理想,为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李烈 著
ISBN 978-7-5171-4730-5
定价:58.00元
●●●
责编:靳嘉筠
审核:佟贵兆
监制:廖厚才
出版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5号9号楼302
联系电话(融媒体中心):010-64925987
社官网:www.zgysc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