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文 品生活|采采艾草 馥馥其芳—— 让爱的文字浸润心灵

学术   2024-09-26 18:08   北京  

读散文 品生活





礼赞大美广玉兰

广玉兰开花了,它是悄无声息,低调而含蓄开放的。它用清雅的芳香提示人们,火热的夏天又如期而至了。抬眼望,哦!在绿叶茂密的枝头,闪出一朵朵白色的花朵,它们热情地在向人们微笑,这是热烈的招呼,是亲切的问候。

我总执着地认为,广玉兰是最能成气候、成大事的花木种类。它的花朵是从从容容、不急不躁地开放,并且是成次第,成批次,接力似的开放。其实广玉兰的花期很长,每年的五至六月都是它的秀场,整个夏季都是它的主场。打量那些花朵,有激情绽放的,有悄然含苞的。绽放的则不藏不掖,尽展芳华;含苞的便积蓄能量,奋起直追。那满树的花朵,虽是高高低低地排列,错错落落地分布,但并不繁密得拥挤,又不稀疏得空旷,真是种恰到好处的和谐与雍容。

我自幼就喜爱广玉兰,在我们家的楼下,就有两株广玉兰,年年与我相伴,岁岁与我为友。是故,我对其形态与花香烂熟于心。广玉兰的花朵,花形似荷,花大如碗,花色洁白,花瓣厚实,其香清新纯正,像是栀子花,也像茉莉花。还有一奇特之处,它的花香之中,带有些许的甜。大概是甜的因素,仿佛有千丝万缕跟花朵牵连着,使得花香厚实而持久。故而,其香强风吹不散,暴雨难稀释。在整个漫长炎热的夏季,广玉兰便用这凉爽清雅的芳香,营造凉意,慰藉人心,给人动力。

您别看广玉兰的花朵高高在上,其实它们很是亲民。它们虽然地处高位,却一律倾斜着身体,仅是稍稍地倾斜,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花朵们似欲与人攀谈、交流;又似在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这样的姿态,既不卑微地曲意逢迎,有失尊严;也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这既有花朵的天性,亦有后天的修炼与自律。一言以蔽之,这是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

广玉兰又叫洋玉兰、荷花玉兰,是木兰科常绿乔木。它长得高大伟岸,亭亭植立,张扬着一种蓬勃向上的阳刚之气。要论树高,矮的足有十米,高的可达三十米。可见它生来就有欲与高楼试比高的英雄气概,更具势不可当的凌云壮志。由此可见,它是树木之中名副其实的巨人、伟汉,实在令人仰视与礼赞。若论树围,细者足有两人腰粗,壮者必须双人方可合抱。这样壮实的身板,狂风吹不动,暴雨难撼动,大雪压不垮。是故,值得信赖,堪当大任。这都源于它扎根现实,信念执着,立场坚定。

广玉兰的树形优美,树冠为圆锥形,虽说枝繁叶茂,却不枝不蔓,紧凑协和,备受欢迎。广玉兰可孤植、对植、丛植、亦可群植,是园林、道路、庭院的首选树木。生活中,随你是在小区、校园、工厂、机关、街道、公园、绿地,乃至乡村野外……到处可见其勃勃的英姿。这都源于广玉兰生命力的旺盛与顽强,加之它对土地的贫瘠与肥沃,从不挑挑拣拣,哪里有需要,它便听从召唤,义无反顾地镇守一方。用不屈的信念,撑起一片绿色,吐露一片芬芳。

就我的观察与理解来说,广玉兰尤以对植居多。通常,它们是左右各二,或是各四;均为双数,成双成对的,这也是中国人对吉祥双数的演绎与应用。于是乎,它们像兄弟又像姐妹,既互相关照,又互相鼓励;它们像哨兵又像卫士,既不势单力薄,又团队合作。它们高大威武,精神振奋地立于社区、校园,既关照人们的生活,又守护一方平安。

广玉兰不仅美化环境,还是鸟儿们的天堂。常见喜鹊、鹌鹑、麻雀、斑鸠在此落脚:它们或是飞累了,在此歇脚;或是困倦了,在此打盹;或是联络感情,在此嬉戏……它们藏身于绿叶与花丛之中,既安全又惬意。更有一些鸟儿,贪恋此处的美景,干脆来此筑巢做窝,繁衍后代。它们不需租房、买房,不用缴纳房租,也没有首付与还款的压力与烦恼;关键是它们没有户籍的限制,更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制约。可谓来去自由,生育随意,随心所欲。对于人类与自然提供的美好家园,鸟儿们总觉得无功受禄,受之有愧。在无以回报之际,它们也想方设法报答,以求心安神定,心理平衡。平日里,它们总以优美的舞姿感恩,美妙的歌声答谢。尤其是清晨那个时段,鸟儿们集体用婉转又执着的歌声,唤醒那些贪睡的人。

广玉兰不仅是鸟儿们的天堂,更可当伞遮阳,为人们撑起一方阴凉。炎炎夏日里,常见一些中小学生,干脆搬张小桌,带把小椅,就在树荫下做功课。亦有人因地制宜,就近选择香樟、合欢、桂树、槐树为其遮阴。身处室外,不仅通风散热,光线自然,还视野开阔。加之我们小区的环境优美,遍植花木。在此时节,金银花、栀子花、白兰花、晚饭花开得正香,清香醉人;蜀葵、萱草、百合、石榴开得正艳,夏光无限。置身此等环境读书、写作业,令人神清气爽,舒畅快意,投入忘我,效率奇高。学子们或奋笔疾书,像是辛勤的农夫,深耕细作;或是诵读有声,如行云似流水,领会要义……小憩之际,他们或舒肢展臂,放松身心;或托腮仰头,掩卷遐想。他们身在小区,心存大志;更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一棵棵希望的“小苗”,在广玉兰与同伴乔木的护佑下,在各色花卉的见证下,脚踏实地,发愤图强,肩负使命,勇毅前行。他们一定是未来版的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也一定是明天版的钟南山、屠呦呦、袁隆平……






我喜欢游泳,水性虽不及《水浒传》中的浪里白跳张顺,却上得台盘的。无论是蛙泳、仰泳、蝶泳,还是自由泳,都能来两下。

在炎热的夏秋时节,泡在水里,真是一种享受,这是会游泳的好处。过去每逢盛夏,傍晚一下班,我便径直到瘦西湖,先是尽兴地畅游一番,过足游泳的瘾,然后静静地躺在水面。这其实是仰漂,手脚不动,或是偶动,以保持平衡。此时身心放松,有种天人合一的感觉。转眼间,暮色四合,一片寂静。此刻,你可倾听柔波款款的细语,亦可聆听游鱼唼喋的絮语。这真是一种享受。

论游泳,我从小就会。我们这一带是水乡,出门就是河浜。要游泳,孩子们都是成群结队的,为了热闹好玩,也好互相有个照应。孩子们在一起游泳,常要逞能,比比本事。譬如较量扎猛子,看谁在水下待得时间长,游得又快又远。又如比赛谁游得快,刹那间,孩子们手脚并用,拼命地划动,奋勇争先。这时啥姿势都有,有蛙泳的,有自由泳的,有蝶泳的,还有狗刨的,一时间,水花四溅,热闹非凡。大凡人类在儿时,都具有一种争强好胜、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漫漫的人生历程中,要保持这种劲头,还真不容易。

为了玩耍,有时我们还去古运河或是京杭大运河,有时孩子们闹起豪兴,还要到六圩或瓜洲的长江。虽说有十公里左右的路程,但对于精力过剩且又贪玩的孩子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夸张点说,脚一跷就到了。说实话,江中浪大,还有大大小小的漩涡。尤其是风大流急之时,危险系数极高,心里还是有点怕怕的。加之那时江边空旷,还有点荒,一眼望去,看不到一个人的影子,万一有个意外,呼救都无济于事。为安全起见,我们只在江边戏水,一有险情也好及时上岸,溜之大吉。到长江游泳只是偶尔为之,算是一种经历,也是日后炫耀的资本。

我们一般都喜欢在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游泳,尤其是古运河,离家近,直线距离仅五六百米,方便。古运河跟京杭大运河均是繁忙的水道,南来的、北往的船只很多,几乎都是拖船,打头的是机动船,嘟嘟地开着,后面拖着十几条木船,缓缓地走着。这些船有运粮食的,运砖瓦的,运化肥的 …… 在这里不仅可游泳,还可扒船玩。一般是扒朝上水开的船,然后跳下,顺水往下淌,水流推着你,一点都不吃力,转眼间又回到原地。早年间,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一直是跟长江连通的,受潮汐的影响,是故有上下水之说。

玩耍之际,偶或也能碰到运输西瓜的船队。此时,孩子们个个眼睛发亮,虎视眈眈。这时我们就要分工合作了,七八个人从不同方向,向船靠拢。为分散船工的注意力,有向船工问话的,有借东西的,有佯装打水仗,把河水使劲往船上泼的……声东击西之时,已有两三个好佬扒上了船,神不知,鬼不觉,便将西瓜扑通、扑通地扔到河里。待船工发现,孩子们早已呼啸而去,抱着西瓜,一个猛子扎得无影无踪。享用着“打劫”而来的西瓜,我们能快活一个下午。

有时我们也到河浜游泳,那是要顺带搞点副业的。河浜里有螺蛳河蚌、小鱼小虾。孩子们每人带个脸盆,先是畅游一番,然后开始摸螺蛳,摸河蚌。要摸鱼虾,就要到河边的草丛。有草的地方有吃的,存得住鱼,加之有水草的掩护,有安全感。小半天的工夫,收获颇丰。那天晚上,我的父亲便可美滋滋地喝酒了。

说来奇怪,我在四十岁之前,居然没有看过大海,其实要去看海还是很容易的,可我不愿假以人力,凡事遵循顺其自然的法则。年届不惑,机会来了,美事接踵,我的差事老是往海边的城市跑。我几乎跑遍了大陆沿海的主要城市,跟“海”沾点边的青海湖、洱海也去了,这应该是对我的一个补偿。到了海边当然不能错过游泳的良机,最畅快的,最难忘的当属在洱海游泳。万山丛中的洱海,安然而恬静,像羞涩的少女,更像安详的母亲。在其南端,有个洱海公园,那里有个游泳场。洱海的水质清澈透明,不仅可以直接饮用,还可洗涤身心。它的颜色随着水位的深浅,或青,或蓝,或绿,或相互晕染,简直令人痴迷,使人沉醉。我在洱海整整待了一个下午,或漂浮,或畅游。漂浮时,我就是一朵浪花,和洱海的柔波一同鼓荡,鼓荡着陶醉,鼓荡着满足;畅游时,我就是一条鱼,在洱海的碧波里畅游着自由,畅游着快乐。真想与这醉人的洱海长相厮守,直到地老天荒……



夏秋往事接汗衫


20 世纪 80 年代,江南一带夏秋时节的街头,满眼都是穿接汗衫的男人,老者穿,少者亦穿;工农商学兵穿,公务员们也穿。这仿佛是种时尚,是种潮流,就像今天流行穿 T 恤衫、牛仔裤、休闲鞋一样。

接汗衫这个概念,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早已陌生得不知所云,但年纪稍大者则记忆犹新。那时节,人们的汗衫、背心,通常要“服役”三到四年,甚至更久。人们常常穿洗得布满洞洞眼眼,如同渔网,仍舍不得扔弃。于是送到编织店去,剪去上半截,或是下半截,缝接一段新的,既经济又节约,还不用布票,多好!拼接后的汗衫、背心,人们神情自若,照例穿起,走大街,过闹市;来登堂,去入室。一时间,城里专做接汗衫营生的编织店春笋般涌现,且是生意兴隆。

其实,那时一件汗衫、背心,不过一块来钱一件,并不昂贵。惜乎人们的收入普遍低下,就城里的人们来说,随你是工人、教师、医生,还是公务员,待遇平等,每人每月的普遍收入只有四五十块钱。大凡商品,样样紧缺,不仅计划供应,还得凭票购买。人们的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为树立信仰,共渡难关,舆论界也在宣传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为配合政治形势,一些先进单位,还大力开展“今夕对比”的“忆苦思甜”教育。

现如今,生活富裕了,人们穿衣讲究流行款式,追求新潮衣料,考究时尚色彩。通常,衣服还未穿旧,只因款式落伍,衣料守旧,色彩过时,便要“退居二线”了。汗衫、背心旧了,破了,阔绰者一弃了之;节俭者则用它来做抹布,扎拖把,或是留给子孙做尿布。再没有人到编织店去重温那段酸楚的别梦,编织店早就不弹老调,翻唱新曲了。

前不久的一天,是我的生日,妻子为我买了件昂贵的T恤衫,还是国际某某大名牌。面对如此奢侈的礼物,实在有所不忍,眼前便浮现出往日酸楚的一幕。我赞美明媚的阳光,热爱多彩的现实生活,但我没有忘记过去。是故,写下这段文字,记录一段过往。





红梅公园赏红梅




常州城里有个红梅公园,园里有座红梅阁,这是观赏红梅的绝佳之地。红梅公园有八大景观,红梅春晓便是其一。

时令正值雨水节气,作为一个匆匆的过客,我有幸领略了红梅的风采,一饱红梅的眼福。

走进红梅公园,就觉得有股淡淡的、似有似无的梅花之香,在空中酝酿、飘荡,这让人平添几分欢快,这让人多日的旅途疲惫,顷刻之间烟消云散。

红梅阁是一座双层重檐的古建筑,古朴厚重,气势雄伟。该阁始建于唐昭宗年间,一千多年来,屡毁屡修,屡修屡毁,折射出历史的兴衰。千百年来,这座古阁,频换主人,常换门庭。它曾是佛家的庙宇,亦曾是儒学的试院,又曾是羽士的道院。历史的舞台,时常就是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紧锣密鼓之中,才人各领风骚。

红梅阁的前方是个大大的院落,宽阔敞亮,园里遍植红梅,这梅长得是大片大片的,既不密集得堵塞拥挤,也不疏落得凄清寂寥。一树树的梅花,疏落有致,舒枝展叶,一派春光,一派生机。园里红梅居多,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偶有几株白梅点缀其间,也起到烘托和过渡的作用。

远看红梅,灿若红霞,像在铺展,似在飘荡,又似在组合,空灵而多变。那可数的白梅,洁白若雪,像在飘落,似在弥散,又似在堆积,圣洁而超脱。近前观赏,那朵朵梅花,全都无遮无拦,无藏无掖,尽情绽放。它开得是激情四射,灿烂辉煌。古语云,“美酒饮教微醉候,好花看到半开时”。我想半开当有半开的妙处,盛开自有盛开的情调。

若论红梅的芳香,它没有腊梅来得浓烈,虽是淡淡的,却是持久的。无风之时,那香是凝固的,宁静而厚重;风来了,那香立马有了活力,有了生气。它借风力,轻盈地飘荡,轻快地熏染,好像把整个天地、整个世界都重塑了一样。置身花丛,人的心灵都为之净化,为之升华。此时此刻,总让人产生某种错觉。一时间,你就是一只快乐的蜜蜂,歌唱着生活;或是一只浪漫的蝴蝶,翩翩起舞;抑或是朵盛开的红梅,洋溢着欢笑。

红梅阁的西侧,有一古迹,曰:古春轩。它是红梅春晓的点题之景。此轩曾是常州籍、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少年时代读书、嬉游之地。此地有古树森森,修竹婆娑,有芳草萋萋,好鸟鸣唱。想当年,两位翩翩少年,或在古轩苦读,上下求索;或在竹林嬉戏,尽展活力;或赏红梅,感悟人生。红梅阁的红梅,年年开,岁岁绽,它装点着大好的春光,陶冶着人们的情愫。


以上节选自散文集——《采采艾草 馥馥其芳》



ISBN 978-7-5171-4895-1

定价:58.00元

·




图书简介:

本书分为“生灵篇”“情趣卷”“往事录”“远足记”四部分。作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把岁月流逝冲刷出的淡淡痕迹,凡尘俗世里的一抹感动,平淡日常里的深遂思考,在生动的文字里不露痕迹地记录下来,抒发了其内心深处的爱和激情。书中收录的散文文风清新、情感真挚、寓意深刻,传递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和温暖。










作者:徐永清,江苏扬州人,专栏作家。曾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北京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发表散文作品。已出版散文集《味蕾之旅——唤醒隐匿在食物中的温暖记忆》等。







【如需购买请长按二维码】

责编:贾雨鑫

审核:佟贵兆 

监制:廖厚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5号9号楼302

联系电话(融媒体中心):010-64925987

社官网:www.zgyscbs.cn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是国务院研究室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出版社,成立于1995年,主要出版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研究成果及其相关辅导读物,同时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文化以及干部教育、成人教育、技术职称考试类图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