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三)
白姑娘是以殷桂龙妹妹的身份入殓的。郑德宝没想到白姑娘的后事规格是如此之高。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殷桂龙心底压抑的愤怒和无尽的哀思。原本就没有猜疑过殷桂龙的郑德宝对自己多年的老对手不由地生出了几分同情和敬佩。是条汉子哩!
——郑德宝暗暗喟叹。
于郑德宝的屈尊前来吊唁,殷桂龙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他十分得体地将郑德宝父子引领进灵堂,面无表情地陪着郑德宝朝
“亡人牌”深深地三鞠躬。接着,殷敬宙和殷敬太又陪怀文、怀智及怀义郑氏三兄弟鞠了三个躬。
郑德宝进门便注意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小儿始终跪在灵前磕头。起先他还有点疑惑,因为白姑娘从未嫁过人,当然就根本不可能有后代。当他晓得这个叫天鹏的小儿竟是敬宙的独生子,且系殷桂龙临时决定过继给白姑娘的情由后,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看不出这汉子恁般地有情有义。郑德宝心里说道,他居然惺惺相惜起来。郑德宝的心理活动虽则细微如丝,但也没逃过殷桂龙明察秋毫的眼睛。俗话说,有理不打上门客。更何况眼下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待拜祭毕,殷桂龙做了个“请”的手势,将郑德宝让进了厢房。这边安置好郑家兄弟后,殷敬宙和殷敬太又去忙开了迎来送往。
郑、殷两姓的掌门人破天荒地相对而坐,就共同关心的问题首次进行了交流。
置身灵堂,郑怀文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去年秋天发生在山上的那一幕。这世上的事真是深不可测啊!郑怀文无声地吁了口长气,感慨万端。比如白姑娘,千里迢迢鬼使神差地来到皇陵镇,熬了那么多年的女儿身却被老四怀仁破了,到头来死都没得个好死,落了个开膛破肚的结局。唉,这女人前世都造了什么孽哟。看来这因果报应由不得你不信。郑怀文腰板挺得笔直。双手放在大腿面上,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哀乐声起,又一批吊唁者前来。郑怀文的思绪随着哀乐起伏。他觉得,这几天发生的事实在太蹊跷了。从孔曲的失踪到白姑娘的死,再到自己两个弟弟不明不白地送命,郑怀文隐隐感到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而且他直觉到这一切是冲着郑家来的。否则,为什么孔家仅仅是丢失一个小儿?而殷家三兄妹也毫发无损?白姑娘固然玉殒香消了,但说到底她毕竟跟殷家没有血缘关系。明摆着,匪徒们的目的决不是为了“钱”。因为郑孔殷三家的财产均没有丝毫损失。根据这个推理,匪徒们显然是为寻仇而来,舍此别无解释。郑怀文用眼角的余光瞥一瞥灵堂,思路似乎愈加清晰起来。白姑娘扮演的好像是个“替死鬼”的角色;至于孔曲,仿佛也是件道具。如果从前者的角度出发,殷桂龙当是心狠手辣的罪魁祸首。反之,假如是后者呢?郑怀文禁不住打了个寒战——这就是说,“笑面虎”似的孔崇之不仅仅是阴险,简直可以称得上灭绝人性。
然而郑怀文很快否定了孔崇之幕后策划的可能性。因为郑孔两家并无势不两立的血海深仇。这么一想,殷桂龙的疑点又浮出了水面。
出事那天,郑家哥几个正在前厅开怀畅饮。也许是天意吧,郑怀文不知怎地突然灵机一动,邀上五弟怀义围着宅子做了一回例行巡查。待到回转来时,怀武和怀仁已倒在了血泊中,怀智则被迫躲进厢房里抵死了门。郑怀文分析,匪徒们的目标原是直取他本人和怀义的。阴错阳差,怀武和怀仁显然是遭误杀。匪徒们想来十分清楚他郑怀文和五弟郑怀义在老爷子心目中的位置。如此这般地处心积虑,除却“发匪”出身的殷桂龙又能是谁?重要的是,匪徒们手脚利索。孔崇之不可能有这种黑道上的朋友,也大可不必这么铤而走险。殷桂龙则不一样。曾大帅虽然将“长毛”镇压下去已近四十个年头,但是“发匪”的残渣余孽大都改头换面地潜藏下来。谁敢说殷桂龙不跟这帮家伙藕断丝连勾勾搭搭?结论是:殷桂龙实实在在具备了为鬼为蜮的条件。
郑怀文越想越感到后怕。他下意识地看了看身边的郑怀智。他从对方那闪烁不定的眼神中读出了跟自己相差无几的心情。这一来他反倒像吃了“定心丸”一般。因为至少怀智也保持着相当的警惕,他将不再孤掌难鸣。
郑怀文不知父亲跟殷桂龙谈到什么程度了,更不知道还要谈多久,心头不免悬悬的。眼下他能做的就是把弟兄三个拧在一起。可当他把目光转向老五怀义时,一股怨气顿时涌了出来。自从踏进殷家的大门,郑怀义的眼睛就没有闲着。他虽然也规规矩矩地低着头,但眼光却越过额头四处搜索着殷敬平的身影。那事儿过去已四个多月了,他还一直没见过殷敬平的面。殷家去办年货那次,殷敬平是乘的轿子,郑怀义只能凭想象猜测轿中人的模样。数月来,他常痴痴地对着山上眺望,或是夜静更深之际仔细地去回忆每一个细节。他真心实意地希望郑殷两家尽释前嫌,他甚至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明媒正娶将殷敬平迎进家门。
然而一直到郑德宝和殷桂龙密谈结束,郑怀义始终没能见到殷敬平。带着一种强烈的失落感,郑怀义跟在父兄后面没精打采地下山而去。(待续)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