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如:​追寻盐碱地上的青春

文摘   历史   2024-12-29 17:15   江苏  

 

【知青游记】

追寻盐碱地上的青春

作者/戴松如

 今年我们四个从镇江市梅花巷幼儿园,薛家巷小学走过来的发小曾相约农闲时刻去苏北一趟追寻兵团农场时代的青春印记。欣赏苏此海疆的自然美景日前得以成行。

我们自驾出发一路上谈笑风生,途经金港大道居然堵车,原来是周一,上班族都匆匆赶往新区。

泰州大桥上阜溧高速转610省道两个多小时后抵达黄海之滨小镇花舍——新曹农场场部,也就是曾经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七团所在地。

农场刚刚退休离任的陈国强书记,早早地就在场部等候并为我们一行安排好住宿和行程。

中午免不了地方特色盛情下午的活动陈书记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大田照片)

他顾不得午休派了两部车,陪同我们一路向东,先抵达曙光大田看到了万亩麦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苗生机勃勃,沿田机耕路硬化平整,水渠条田规划科学合理,防风林带整齐划一,放眼望去一片现代农业的田林风光老知青不禁感叹:我们曾经把青春奉献在这片盐碱地上的农场终于成为祖国的粮仓!

随后车上东蹲路,过盐坝大桥,经东风河桥沿九中沟进入十二连地界。这里曾经是一片亘古荒地,盐碱十分严重。团部决定开垦后要建以知青为主的连队,我们镇江知青最先进入,成为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代人。

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五十多年前我们在这里砌房造屋挖沟整田,为寻找淡水资源一百多米深的洋井打五口才获成功生活难度可想而知,当年的情景再次浮现在眼前,此刻,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十分亲切

兵团成立组建连队后,很短的时间这里聚集了十个城市近二百名知青,二营营部也设在这里,营部常驻有现役军人,省委干部,当地干部等人员,设有办公室,家属房,医务所,商店,图书室一时间还生机勃勃热闹非凡,铸就了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如今众人已去,一些房子人去楼空,新来的移民也各行其事,房前屋后有点凌乱。几年前我来过一次因此一眼便找到自己当年所居,虽陈旧不堪但仍能居住,房屋主人我见过其他的基层干部,听邻居说去年过世了,听罢无语默哀半分也算念他守居之情。

十二连知青宿舍的布局是从东到西一字排开,总长三百来米,当时团长说这样布局敌机来炸不至于一锅端,依当时备战的形势及军人的经验来理解也道理。

屋后九中沟依然静静流淌,当年我们可是在这河里抓了不少的……

也许是农闲也许是忙于生计这里似乎人烟稀少,路遇人员也不熟,流连一番依依离去。

车队向东向南,一路上陈书记向我们介绍了农场的道路变化情况,贯穿全农场纵横交叉的宽阔柏油马路两边树木成林,高耸入云,陈书记说:现代化农业都是机械化作业,没有四通八达的路就不能提高生产力。所以,要想富,还是要先修路。

很快一座巨大的粮食烘干加工场展现在眼前,高大的厂房隆隆的机器声蔚为壮观。该厂的建立彻底解决了农场万亩粮田的收成粮食不落地的问题,减少粮食损耗保证丰收粮食颗粒进仓了重要作用。

我们继续一路向南,下午二时许到达了这次农场行的最南端六中沟这里已离花舍场部四十余里,也是少有人来的地方。

眼前是五十年前我们用稚嫩的肩膀挑出了这一条河——中沟,经历了从学校出来此生最艰苦的劳作。

中沟宽有20来米,用于排水及改造盐碱地。

当年河工情景历历在目,用大锹,扁担,泥筐,就将六中沟西段挑成使其与东风河相通组成水网。披星戴月十一天每人挖土四十多方伫立在中沟河畔,耳边仿佛又响起那挑土的呼号声,看到了知青战友们负重爬坡的身影。

如今两岸树木已经成林,昔日周边碱地也改造成良田。我们的付出为后人的收获奠定了基础。

走下河堤徒手挖土捎上野花永作纪念。众人上车我仍徘徊桥上,我与河水深情对话愿你永流淌,愿你永清澈,记住我的情,记住我的思,这段河经历刻骨铭心,众人催促下我一步三回地离开了中沟

回程往北顺路九连寻访老职工,因是农闲有人外出有人打工有人养老,碰巧遇到王三,昔日俊汉今成老叟,在家养老打牌为乐。幸得村民叫出我名顿感亲切,叙说当年农友情,流连一番互道珍重招手再见。这里特别要留下一笔的是,一路上老职工看到陈书记亲自陪同我们下连队,都竖起大拇指对我们说:陈书记啊,好人啦!一个领导干部能被众多百姓职工简词夸奖,的确少见。

驱车向北,上海堤公路即刻到了东台河闸只见闸上“三忠于”红色W革标语依稀可见,当年来到匡东的镇江知青就是在这里下的车那天晚上农工们打着火把把我们接到各家各户,在农户家锅灶旁,柴火间安了家。闸口镇上当时聚集了兵团,军队,地方,和渔村等众多单位人群。车站码头邮局一应俱全,就连蒋氏政权都对此处起意破坏,而我军也在此驻有重兵。1969年夏蒋氏派员潜上岸妄图炸闸,被闸口部队击溃,现场开了枪扔了弹。因此,兵团战士屯垦戍边备战海防也就有了实际意义。

如今随着海岸前移,知青返城,河闸移址,两岸缓和,军队裁员等因素此处已大为冷寂,河闸已成过境桥,桥北不远是大丰。完全没有了当初车水马龙的风景下到镇口已无熟人,居民新点还算整齐,照数张依依离去。

再上东蹲路向西,傍晚时分到达场部,参观丁香小区,规格蛮高,别墅形状,听讲普通员工也能住上,可见当地也算小康水平了。

日落时分来到知青园,静静默立重读碑文,心中默念知青运动不可再复。 

翌晨吃过鱼汤早点,花舍桥下酒洒东台河,以此简朴的方式祭奠那个逝去的岁月。?)这条河见证了我们在兵团农场的青春年华。夏天我们在河里游泳,冬天还能在河上溜冰。遍及农场所有河沟是我们知青心中的历史河。

告别花舍直奔黄海森林公园,进得园区,林天分色,空气鲜新我们属免费人群,登记换票即可进园,走在杉木大道上,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时而走进森林,时而路经湖泊。 

林中偶见一老井,旁有著文纪念,阅文得知此为园中第一井,六十年前建设者们来到这里凿了这口井才有了淡水育树苗,也让人得以生存下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有了如今十多平方公里的著名景区。森林人不忘当初,在此立碑纪念。 

走出森林公园,八里小镇用餐后驱车条子泥,景区太大要换乘大巴进入,下车后顿感开阔,远处水天一色漁帆隐现,近处沙滩平缓鸟蹄点点。宏伟的海堤坝上高倍望远镜直观海潮地平线,适逢小潮海水翻浪而来,水头就在不远处。内边塘湾大群海鸟在觅食。

景区内鸟类博物馆,地形变迁图介绍着这里的生态变化和建设成果。是苏北沿海一处难得的观海景点。海风不小我们未向深处走动,但借助望远镜也能观察几十里。继续前行,傍晚到达兴化大垛镇我们在此休整一晚,第二天中午回到镇江。

在苏北这片广袤的海滨之地,身为知青的我们参与了当时最艰苦的垦荒造田,挖沟挑河的基础建设,在那个不发达的六七十年代用扁担大锹锄头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这里已经林成片渠成行田成方路成网,现代化农业的格局已经形成,我们仍眷恋着留有我们青春印记的这片土地,视为第二故乡。

衷心地祝愿这片土地年年丰收,第二故乡的乡亲家家小康人人幸福。

 2024.12.11 


作者简介

戴松如  男  1952年9月生,镇江市第二中学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3月7日随船离镇赴东台新曹农场即江苏兵团十七团二营戌边垦荒,1977年商调丹徒辛丰,1979年知青大返城调至镇江轻工机械厂从工人做起至电气仪表计量员,大潮中历经下岗,自谋职业至退休,其间曾获国家专利局新型应用专利一项。被颁发奖金若干。 
 
鼓励原创  欢迎投稿
有容乃大  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
编辑:楚江  
邮箱:454661733@qq.com
统稿:李建和
邮箱:lijianhe_2024@qq.com
统稿:成文  
邮箱:812905642@qq.com
推广:吕小平

   


作家文选
为作家搭建平台,为读者提供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