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傍晚出门买菜,途中听到车载广播里正好在进行有奖热线问答。
主持人问打电话进来的听众:请问明天是什么节日,今天晚上孩子们都要干一件什么事?
对方秒答:明天是尼古拉斯节(Nikolaustag),今晚孩子们都要把自己的靴子擦干净,放到门口,用来接收尼古拉斯的礼物。
主持人:恭喜你,答对了!
对方听了,一阵激动。耶耶耶。
我听了,也一阵激动。差点没从座位上蹦起来。
what?尼古拉斯节到了?!
这么big的一个日子,我,我,我居然差点忘掉了!
尼古拉斯节,顾名思义,是以一个叫尼古拉斯的人命名的节日。
那么,尼古拉斯是谁?
一位德国家喻户晓的名银。
NoNoNo,不是这个尼古拉斯:
而是他——史上一位名叫圣·尼古拉斯(Sankt Nikolaus)的人,据说他乐善好施,经常在冬天给穷人们送吃的:
我刚知道有他时,文艺哥和兔牙妹还在上幼儿园。某天他们回家,不约而同带回来一只沉甸甸的小袋子,里面装满吃的,花生、橘子、苹果、核桃、巧克力……
他们说,这是幼儿园庆祝即将到来的尼古拉斯节(Nikolaustag)发的。他们还说,12月5日晚上小朋友们要把靴子或者袜子放门口,因为尼古拉斯老爷爷要给表现好的小朋友送小礼物。
彼时,我只知道每年给小朋友送礼物的那位老爷爷,住北极,名叫”圣诞老人“。
所以,我就整不明白了。圣诞老人不是12月24日晚上才行动的吗,这12月5日晚给小朋友们送礼物是怎么一肥事呢?难道,德国的圣诞老人是喜欢提前送惊喜的?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尼古拉斯和圣诞老人不是同一个人。前者是真实存在的,而后者则可被视为是前者的虚拟童话版。但这两者在德国娃们心目中的分量却不分伯仲。(因为都是上门来送礼物的,换我,我也一视同仁。)所以呢,自打文艺哥和兔牙妹读幼儿园后,咱家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每年都过起尼古拉斯节来。
为防止娃突然醒来走出房间撞破这一幕,所以我特意躲在储藏室里,关上门,然后把小礼物一件件装进两只袋子里。往年我还会整点小玩意比如圣诞小蜡烛或者圣诞树小挂件之类的,今年不是临时抱佛脚嘛,只能超市里有啥就拿啥了。分装完毕,又轻手轻脚地走到他们各自的房间门口,大气儿也不敢出,仿佛做贼似的把东西放下。按传统是要放靴子里,但家里没有靴子,所以每年的尼古拉斯礼物都放在这两只圣诞袜里。(这两只圣诞袜质量真的是杠杠的,从幼儿园那会儿一直用到现在,十来年了,竟然始终如新。)第二天早上,我在厨房里一边做早餐,一边竖着耳朵听动静。(我不知道他们这么大了,是不是都已经猜到这每年半夜上门的尼古拉斯,其实一直都住在咱家。)我以为他们会像小时候那样津津乐道地猜测尼古拉斯到底是夜里啥时候把礼物放到他们门前的。文艺哥说,哇,我都忘记今天是尼古拉斯节了,连袜子都没从阁楼上拿下来,没想到还是拿到了礼物!
兔牙妹说,啊?已经到尼古拉斯节啦?今天是几号来着?……呃……,早知如此,那,那,那俺就不用费这个心思了嘛。
2|生活真的需要仪式感吗
其实,那天在超市里给文艺哥和兔牙妹挑选礼物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兄妹俩渐渐长大,如今还有没有必要专为过这个尼古拉斯节买东西?说真的,有那么一刹那,我确实想过,要不,今年就算了。比如吃的,那些糖果和巧克力,且不说平日里单买的,就是之前过万圣节的时候,文艺哥和兔牙妹跟各自的好朋友一起跑去邻近的几个村子扫荡下来的战利品,估计到明年万圣节都吃不完。小兄妹俩每人在家都有个甜甜储蓄罐,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口味的零食,今年万圣节前,两个人都给存货们来了一次大清点,把已过期的或者他们不爱吃的都处理掉。结果就有不少是去年万圣节的余粮。
又比如玩的,想想娃房间的柜子里,已经被各种玩具物件堆得满坑满谷。反正那柜门是万不能打开的,而且为了预防它自我开启,娃还给贴了胶条。娃知道,这神秘之门一旦被打开,汹涌而出的玩具泥石流将铺满整个房间地面。但是,如果真的一点都不买,似乎又不大像在过节的样子。
一个说,仪式感都是表面文章,过日子,实在点好,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都是在浪费钱。更何况一般人根本没那个经济实力随心所欲花钱,所以钱要花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一个说,没有仪式感的生活,日子千篇一律,久而久之,会失去热情和动力,那样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更何况,赚钱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品质能变得更好吗?因为我知道,给仪式感买单也是一种需要,它虽然无关实用主义,但却能让心情在那一刻感受到日子里的小美好。3|仪式感给生活带来了啥
对于从小在艰苦朴素的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咱,仪式感这三个字,是来到了德国后才知道的。刚来德国那会儿,当我看到德国的普通人家无论是过生日还是过节日,都要搞足庆祝气氛,家里家外被各种各样的气球、蜡烛、灯串、摆设装点得热烈而隆重时,我还真有点不适应。太夸张了。我想。我们小时候,遇到这些特别的日子,可能也就体现在“比平日多一两个菜”上。把钱花在买一堆既不能吃又不能喝还没啥实用功能的物件上,那是从来都没有的事。但是,渐渐地,随着在德国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也一点点感受到,原来有仪式感的日子,带给人的心情体验真的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吃一餐饭,随随便便盛一碗,就着菜,咱也照样吃。但是,如果很精心地把饭菜给摆盘了,还把筷子端端正正地找个小筷架给搁上,那就餐的体验感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仿佛在餐厅用餐似的,吃饭成了一件很有态度的事情,你会觉得每一口都仿佛“变慢了”,你会更注意到食材的色香味,在细嚼慢咽中体会到一种满足感。又比如,同样是过节日,把它当成是365天中普普通通的一天来过,也能过。但是,用一点心思给家中做一番布置,搞点节日的装饰,就能让你在目光触及的瞬间有一种被感染到的小兴奋小激动:耶,过节啦!精神气儿也会一下子提起来。像是身体里突然被灌入了氧气似的。或许,也有人会想,这仪式感带来的满足感也好,愉悦感也好,都只是转瞬即逝的东西,又无法真正给生活带来实质上的改变。就像灰姑娘金光闪闪的南瓜车,过了那个钟点,又被打回原形。有这个必要去折腾吗?没错,我们的生活很显然并不会因为一餐饭的摆盘或者挂几样节日的装饰而真的发生改变,但是,它却能让我们换个角度重新来看待生活。
这些仪式感,它用一种外在显现的方式提醒着我们,常常在他人世界里以配角甚至是以跑龙套或群演出现的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被当成主角对待。外界如何对待我们,或许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可以决定如何对待自己。是潦草还是认真,选择权自始至终都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被仪式感包围着的日子,就仿佛生活有了温度,让心情暖意融融。生活里的这一个又一个仪式感的瞬间,都将被收入记忆中,成为低沉日子里随时可以翻出来咀嚼的那枚心灵糖果。仪式感,并不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显得更高大上,但它却能让我们感到日子过得更值。我想,对文艺哥和兔牙妹来说,他们长大后可能完全不记得过节时曾吃过哪些糖果和巧克力,但他们一定记得尼古拉斯节的那天早上,打开房间时的那份惊喜和被人惦记着的幸福……「小渔的留言条」
文章写完后,我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是关于圣诞老人。我感觉小兄妹俩似乎这两年已经知道这世界上并没有圣诞老人这回事了,虽然他们并没有明确地说破过。我想问问,你家的娃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圣诞老人的真实性的呢?还是说,娃到了很大都还相信有圣诞老人这回事?
虽然我知道娃总有一天会知道这是个美丽的谎言,但是还是很期待看到他们收到礼物时以为是圣诞老人送的那种激动和惊喜……
我这里还有其他宝藏干货要跟你分享。关注公众号「小渔黑板报」后,你可以在后台回复下面的关键词,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回复「中学选校」,获取德国中学择校信息;
回复「德国高考」,获取德国高考相关信息;
回复「家长会」,获取与德国老师交流的实用指南;
回复「德语」,获取小学德语课业信息;
回复「二外」,获取拉丁语法语选课信息;
回复「中文」,获取德国文理中学中文选修课信息;
还有其他更多值得收藏的精彩在等你去发现哟,公众号的文章目录在这儿:
2024开篇——看完这一篇,你今晚一定会睡得特别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