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渔老师
先跟还没看到咱们这场讲座信息的小伙伴们告知一下相关内容海报。已经知道的小伙伴们可以忽略这个“小喇叭广播”式的开场哈。(在讲座开讲前,咱们的海报会始终出现在每次发文的开头部分,主要是为那些不常打开公众号的家庭考虑,这样他们就不会错过信息。咱们常读的小伙伴们可以直接跳过就好。谢谢理解噢。) “德国高中德语写作高分秘笈”
今天想跟你们聊的是关于写作方面的一点感悟和想法。如果你家的娃在写作上也是“老大难”,那么我今天的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在对娃进行家庭引导上带来一点思路上的启发。想聊这个话题,也不全是因为接下来的这场讲座。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感慨积累,终于憋不住了,决定说点啥。让我憋不住的“导火线”是我看到网上一位家长在分享育娃经验时说,他们家里都只给年幼的孩子看经典读物比如诗词古籍等用于启蒙,不给孩子看“口水书”(一些专给孩子写的小说类流行读物)。因为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有限的时间就应该用到“刀刃”上。这番话也引来了一片赞同声。大家都觉得,从小让孩子看经典能为他(她)起到“打好功底”的作用。有个家长在深表赞成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孩子读了挺多的经典,但是写作时却完全没用上那些优美的词句,反而口语化严重,据孩子学校的老师分析,正是因为孩子读经典较多而难以转化成实操运用所致。因此,家长就有点不知道该咋办了,到底还要不要让孩子继续读经典呢?其他家长听了,纷纷说,经典当然要读。只要打好了阅读功底,写作“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变好的。只要看过一百本经典电影,就能“自然而然”拍出大片成名导了。只要听过一百首古典名曲,就能“自然而然”谱写乐章成大师了。只要吃过一百道佳肴美馔,就能“自然而然”上灶掌勺成大厨了。不能把孩子这么着往沟里带,所以呢,实在憋不住的我,就出手(嘴)了。在娃们看来,写作不就是写文章嘛。这话当然没错。但“写文章”这三个字,并不是指把“一个又一个的字”写到纸面上的“物理堆砌”过程。再说得直白点,写文章,不是在完成一项“用文字(比如“词汇”或“句子”)去填满一行行稿纸”的任务。当老师这些年,我经常看到孩子们在写作的时候,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数字数”。这一点上,中国孩子德国孩子(估计其他国家的孩子也一样)都仿佛心有灵犀似的不谋而合。只要文章要求的最低字数达到了,就火速收工。娃们“惜字如金”,舍不得再多掏一个给你。好像多掏一个字给你,对他们来说就是笔“亏大了”的买卖。其实说到底,还是囊(脑)中羞涩,掏不出更多的东西,所以才那么费劲巴拉地一个子(字)儿一个子(字)儿地凑。凑到了文章的最低字数要求,这桩苦差事也算是完成了。至于文章质量咋样,那已经不是娃关心的了。反正至少数量上,已经交够了“公粮”。这样的文章,娃自己写得费劲,其实评改文章的老师,也看得很痛苦。看这类文章的感觉像是什么呢?说沙里淘金吧,好像也不是特别贴切——对,更像是在吃一碗混合着砂砾沙石的米饭,每一勺在入口前都要仔细挑拣老半天才能辨认出哪粒是能吃的米。真正写作能力起来的孩子,文章的字数从来不是他(她)烦恼的东西,恰恰相反,他(她)发愁的,是——老师发的那几页稿纸,根本不够我写的啊!比如那位即将来给学弟学妹们进行写作经验分享的1.0学霸小姐姐就是。我之前不是提到过嘛,这位学霸小姐姐花了几天时间,写了一份厚厚的文档。文档里,她把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文体都仔仔细细地一一分析了个遍。把稿件交给我后,她意犹未尽地说了一句:其实我还有很多想写的,就是担心讲座时间不允许。认认真真读完她写的内容,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她不仅知道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还知道写作的思路、写作的技巧,甚至包括德国中学的老师想要从文章里看到什么,她都门清。(这一块,也是她在讲座里想要掰开揉碎给学弟学妹们细讲的内容。因为她说自己在给低年级学妹答疑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只跟大家讲内容要点,但并不教写作的实操方法。)“只有学会如何架设文章的结构,才能更好地去呈现自己写作时的思路框架。框架建立得越有层次感,你的德语作文分也就越高。我总结出来的这个架设结构的方法能运用于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中,类似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考场上身经百战的小姐姐跟我掏心窝。在她没给我看讲座文稿前,我心里也挺纳闷的,一个10年级才来到德国的孩子,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像火箭一般赶超德语是母语的本土同学并在德语写作上斩获几近满分的优异成绩,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看了她的文稿后,我心服口服——她打的这场仗,赢得毫无悬念,非常漂亮!她认为,文章的精髓在于有条有理、结构清晰、思虑周全、重点突出,且不玩华丽的辞藻文字游戏,输出的,应该是有深度有质量的思考成果。我好奇地问她:“面对一个题材,很多孩子可能只想到其中的一两点就没了,你是怎么想到那么多方方面面的呢?“她想了想,很认真地告诉我:“大概我从小就很喜欢‘想’吧,反正任何一件事,我都能琢磨半天。”爱思考,爱琢磨,这就是写作背后的“永动机”啊。写作对她来说,就是“思考”后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它也是所有的文章(不管是中小学生写小作文、大学生写学术论文还是成年人写书等等)背后的底层逻辑。那么,问题来了,思考力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坐在书桌前,看几本书读几篇范文,思考力就会自然而然出现么?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语叫做:有感而发。这有感而发中的“感”,是感受;“发”,就是感想表达,也就是感受经过大脑思考加工后的输出。也因此,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没有感受”,自然也就“发”不出任何想法。那么对事物的”感受“又从何而来呢?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物,有的孩子就能”心潮起伏“而有的孩子就”无动于衷“呢?也因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所谓的打功底,重点不是打“文字功底”,而是打好“情感感受力”的功底。后者也是孩子写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的根本。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建议让孩子去阅读一些能引起他直接情绪感受的书籍(比如让他读了之后能哈哈大笑的、难过的、惊讶的、兴奋的、激动的、睡不着觉的……),也即能让他(她)随着文字心情有起伏的书籍。从这个角度说,任何能引发孩子”内在情感感受“的书籍,哪怕是小说或漫画,都有”营养“。我还记得兔牙妹和文艺哥,最开始都是从漫画和故事书看起。两人一边看一边笑得咯咯咯。他们俩后来开始尝试着自己编故事写小说,也可以说是从这些书里得了灵感,而这份灵感又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想要将它们表达出来的强烈欲望。说白了,咱们对一件事”有话说“(就比如孩子们写作文,无论是写故事还是发议论,最终都在表达人的思想内核),这”有话“,有的就是能触发我们情绪感受的东西。
脱离了感受,”思考“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东西,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今天文章的最后,再绕回来说说文章开头里提到的家长们眼里的“经典”,为什么在我的眼里,经典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营养”很有限(甚至几乎吸收不到)。还记得文艺哥小时候,大概五六岁吧,有一次我带他去中餐厅吃饭,他指着餐厅角落一尊渔翁陶瓷摆设说:马麻,这个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吧?
假如当时有外人在场,估计会想,这小娃娃还有点儿文学细菌嘛。
其实,不瞒你们说,我当时也挺惊讶的,因为这句诗我只跟他提过一回,没想到他记得那么牢。也许有小伙伴们会说,你看你看,这不就是经典诗词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力嘛。我从前也觉得是。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啊,让孩子过耳难忘。客观实情是:他当年能记住这句诗——跟诗本身意境啥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多年后,我再次提起这句诗,他已一脸茫然。蓑笠翁是啥?不知道不记得没印象。)他当时能牢牢地记住这句诗,其实真正记住的,并不是诗本身,而是他老妈我在跟他解说这句诗词时“天花乱坠声情并茂手舞足蹈抑扬顿挫的样子”给他留下了磨灭不去的深刻印象。“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寒冷的冬天,刚下了厚厚的积雪,白茫茫的积雪就像一层厚厚的棉絮那样盖住了大地上的一切,四周静悄悄的,嘘,让我们仔细听,什么声音都没有。池塘里的小鸭子早已躲到了温暖的草窝里过冬。小鱼也藏在水草深处去了,它们都不想去水面上玩耍,因为天真的太冷了。对呀,冷得就像圣诞老人的冰雪世界。 这时,有一个穿着用草编成衣服的老渔翁,独自一个人坐在江上的小船里钓鱼,厚厚的雪把他的鱼竿都淹没了,就好像他钓的不是鱼,而是雪花。他没有朋友,又累又冷又饿,整个世界就仿佛只剩下他一个人,多孤单呀……“
娃听完后,眼睛里都有了小小的泪花了。
你看,其实打动他的,并不是诗句本身,而是我能拿奥斯卡最佳表演奖的浮夸演技征服了他!他看见我那么深情投入,他也就被“带进去了”,他记住的,其实是我传达给他的这份情感,然后顺带记住了这句诗而已。因此,在情感没有先行一步的条件下,一本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再经典的读物,孩子没感受,也等于“吸收不到任何的营养。”大部分年幼的孩子,对于很多诗词古文,如果没有人用他们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仅靠他们自己,是根本读不懂的,更别说体会其中的文学意境了。咱说句大实话哈,很多古代诗人在诗词中都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对人生历练的感悟,有些连我这个成年人都无法有切身体会,更不用说才几岁的娃了。一个人的理解力,是无法脱离他的生活认知体验而存在的。年幼孩子的理解力和大脑智力无论再怎么去人为刺激,它就是孩子的程度,不是成年人的水准。这是生理决定的,无法跳脱超越。因此,要求孩子去读一些他根本理解不了的经典,在我看来,真的是在“拔苗助长”了。在这里我还要插一句嘴,有些家长让孩子读经典,或许潜意识里是希望孩子能比同龄人思想更为成熟。他们喜欢看到孩子的言行举止最好能像大人一样稳重内敛。但是我是这么看的:生而为人,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情感都是需要有个出口的,或早或晚,或在这件事上,或在那件事上,终会表现出来。甚至可能到了老年,都会把从前压抑的情感爆发出来。因此,我个人是会怂恿孩子去释放他的情感表达而不是要求他学着像大人一样持重老成。在我看来,孩子的思想成熟表现不在于举止,而是由思想深度决定的。换句话说,他能思考问题到很深的层面,这才是成熟,但他的外表行为也完全可能是活泼灵动的。我们的传统教育,很多时候注重的是知识教育,是”去情感化“的,但人的本真教育,恰恰就是情感教育。只有把人的情感或者说心理感受安抚顺溜了,那么学习力自驱力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跟着起来了。
从小心理感受不顺溜的人,你且看他老年时的拧巴状态吧,他既跟自己较着劲儿,也跟身边的人较着劲儿,完全活不出松弛感、从容感和自洽感,让身边的人只感到一阵阵扑面而来的“负能量”的窒息感。这样的人生状态,哪能成事呢?
尊重孩子的情感表达需求,这才是用“心”在爱他(她)呀。写的这篇有点像是小论文了。来个总结吧,咱们今天聊的就是这些:年幼的孩子只有打好了情感感受力的基础,随着他的年龄渐长,他才会对文字本身所传达的思想性的东西越来越有感受,进而会产生思考。而思考力起来了,他便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各种人生疑问,这又反过来促使他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来寻找答案(自驱力学习力不也就体现出来了嘛)。1.0学霸小姐姐掏心窝的话让我感觉自己这些年在教育上的思路又一次得到了印证。我特别想让小姐姐把她的这番经验心得分享给咱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因为我相信,前来听讲座的各位,一定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今天写这篇文章,是真心希望能对每一个在孩子写作这件事上有困扰的家庭起到思路上的帮助作用。看完后,你们有没有一种被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厚厚。你看我又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这就证明了,喜欢琢磨喜欢思考,就不愁没话说。你说对吧?
我这里还有其他宝藏干货要跟你分享。关注公众号「小渔黑板报」后,你可以在后台回复下面的关键词,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回复「中学选校」,获取德国中学择校信息;
回复「德国高考」,获取德国高考相关信息;
回复「家长会」,获取与德国老师交流的实用指南;
回复「德语」,获取德语课业信息;
回复「二外」,获取拉丁语法语选课信息;
回复「中文」,获取德国文理中学中文选修课信息;
还有其他更多值得收藏的精彩在等你去发现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