瘅,《说文》与《尔雅·释诂下》皆将“瘅”释为“劳病”。
《论衡·顺鼓》言:“其有旱也,何以知不如人有瘅疾也”,该句以天旱喻瘅疾,即中医常论及的热病。此外,《金匾玉函经二注》卷十五亦有言:“疸即瘅,单阳而无阴”,此处以“瘅”通“疸”,表“黄病”(即黄疸)。
在《内经》中,以杨上善、王冰为首的历代注家皆释“瘅”为“热”义,限定了“瘅”含“热”之特性。
《内经》中“瘅”义可归为三类,即“劳病”之热、形容热之“厚盛”以及通假为“疸”。
劳病之热:脾瘅、胆瘅、消瘅
脾瘅
“脾瘅”一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王冰亦注:“瘅,热也,脾热则四藏同禀,故五气上溢也。”
此处的热是由于饮食过度导致的脾胃蕴热,属脾胃过劳,日久可转为消渴。《温热论》亦指出脾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抟,土有余也。故脾瘅应为湿热之证(实热)。
胆瘅“胆瘅”同载于《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据张志聪注,谋虑在肝,决断在胆,数谋虑不决则肝气郁而胆气虚,胆之虚气上溢而口苦。
“脾瘅”病位在脾,“胆瘅”起因在肝而病位在胆。由于肝胆相邻,热气由肝及胆,胆府受热则摄藏胆汁的正常功能被扰,导致胆汁外泄。
消瘅
历代医家对“消瘅”看法不一,大部分认为消瘅即消渴,消瘅一词,《黄帝内经》共见17次,除《灵枢・五变》对其病机与表现特征论述较多外,其他篇章则论述十分简略。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仅提及五脏脉微小者为消瘅。
《灵枢·本脏》也只论及五脏脆者善病消瘅,所谓“肺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
《素问·通评虚实论》论述了消瘅的预后判断与病因,指出:“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日: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消瘅……甘肥贵人,则高梁(膏粱)之疾也。”大概由于《黄帝内经》中“消瘅”“消”、“消渴”等病名同时存在,故后世医家一般认为消瘅即消渴病。
《儒门事亲》“消瘅为众消的总称”
张景岳认为消瘅消中者,即后世所称的三消证,如《类经·十六卷》说:“消瘅者,三消之总称,谓内热消中而肌肤消瘦也。”
清代薛雪及许多医家亦持此说,即消瘅是指后世的三消证。
张景岳于《类经》又指出消瘅脉象为微小,为肝肾之脉,根据病位来界定,肝肾在下焦,可称为下消。
唐代王冰解释,多饮数溲谓热中,多食数溲谓之消中。
依王冰所论,从脉象诊断微小脉者,素有五脏虚弱而气血不足,是本病的易患群体;
张景岳《类经》指出消瘅出现脏腑微小之脉,是由于气血内耗而虚衰,主要指寸口弱脉。微小脉为血脉枯少易发消痒,而体态消瘦。
综合《内经》所论,归纳消瘅的病机为:五脏柔弱、肥甘太过、内热炽盛、脏气虚寒等四个方面。
然从《内经》对消瘅的具体论述来看,大概只有《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论之“消瘅”以及与此类似的脾瘅可以说相当于后世所称之消渴病,约等于今之糖尿病。
《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因为《素问·奇病论》进一步论述多食肥甘之品的发病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素问·奇病论》:“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其他篇章之“消瘅”实难明确定为消渴病。
如《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当作衡)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
此中“目坚固以深”,前人多释为两目转动不灵活,目睛深陷在目眶中,所以认为此消瘅也为消渴病。但此种释义似有不通。
就医理而言,糖尿病患者虽可见消瘦两目凹陷,但两目转动不灵活少见,况且一般也不会出现性情刚暴多怒之症;就常理而言,“长衡直扬”形容横眉瞪目多怒之状,怒目瞪视与两目凹陷就人的表情而言,一般难以同时呈现。且《灵枢·论勇》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两目凹陷作为勇士之状也难以理解。考《礼记·觐礼》云:“为坛深四尺。”郑注“深,谓高也,从上日深。”《左传·文公十二年》云:“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疏:“深者,高也。高其垒以为军之阻固。”可见深有高突、突出之义。“目坚固以深”,则为目光直视、眼球突出之义。如此释之,则消瘅当为今之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症,其病机为五脏柔弱,气机刚强,内热消灼。临床表现为身热消瘦,消谷善饥,刚躁易怒,眼球突出,目光直视闪露有神等。这样与医理、常理均不悖。
厚盛之热:瘅热、瘅疟
瘅热“瘅”不仅有名词义,更有形容词义。“瘅”的“厚盛”义也体现在《内经》中,常用来形容热势的厚盛,如“瘅热”“瘅疟”。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原文可解析为“如果热邪留蓄于小肠,也可发生肠中疼痛。由于内热伤津而唇焦口渴,粪便坚硬难以排出,故腹痛而大便闭结不通”。此处瘅为“厚盛”义,与热连用,强调了热势之盛。
瘅疟
《素问·疟论》:
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帝曰:瘅疟何如?
岐伯日: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
对于此处“瘅疟”,王冰注:“瘅,热也,极热为之也。可见,“瘅疟”之“瘅”亦体现了热势厚盛之义。
张志聪注“瘅,单也,单发于阳而病热”,此处“瘅”为厚盛之热。
而“疟”在中医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由疟邪、瘴毒引起;后者为非疟邪、瘴毒所致的寒热往来证候。
“瘅”通假“疸”
黄瘅《说文·疒部》记载:“疸,黄病也。”段玉裁注“瘅、疸二字互相假而淆惑矣”。据马继兴先生和张纲先生的考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单字的“瘅”病,随后出现的《灵枢经》等书中均已被复合的“黄疸”或“黄瘅”所取代。
“瘅”与“疸”不仅在非医学文献中通假,在《内经》中亦有所体现。
此例出自《素问·玉机真脏论》,前文论述风是百病之长,若受风寒发生麻痹或肿痛等症不及时治疗,病气内传于肺,再由肺传行于肝,如未及时治疗,便传于脾,引致脾风,发生黄疸、腹中热、烦心、小便黄等症状。据
《灵枢·论疾诊尺》载,黄疸的病征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亦有:“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提出炎暑湿热之邪为黄疸的病因。
此处“发瘅”病征与《灵枢·论疾诊尺》中的黄疸病征相符,故为“瘅”通假“疸”,黄瘅即黄疸。
参考:黄帝内经释难,邢玉瑞。浅析《内经》 之消瘅,王 庆 华 郭 宏。论《黄帝内经》中“瘅”的含义及其英译,袁卓喜 ,司徒旋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