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希希
编辑 | 小花
25起航班公益带读:后台回复“起航班”免费参与!
25拖鞋哥新传考研QQ群:947374650
作者 | 希希
编辑 | 小花
25起航班公益带读:后台回复“起航班”免费参与!
25拖鞋哥新传考研QQ群:947374650
送合集啦!
新闻泛化、新黄色新闻、新闻回避
预测考题1: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新闻与其他类型信息的差别越来越模糊,试论述新闻泛化的产生原因,以及新闻泛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40分)
预测考题2:请结合新闻传播学知识,谈谈新黄色新闻的火爆原因及影响(30分)
预测考题3:论述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回避的原因,媒体应当如何避免此类现象(30分)
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新闻与其他类型信息的差别越来越模糊,试论述新闻泛化的产生原因,以及新闻泛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40分)
新闻泛化,是指新闻与其他信息之间的边界的模糊化。具体而言,新闻与其他类型信息杂糅,呈现出形式上的信息化资讯化、内容上的日常生活化等特征,甚至沦为扭曲新闻价值的“伪新闻”。媒介技术的演进改变了社交媒体平台运营的逻辑和规则,平台的流量本位逻辑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新闻生产的专业规范和职业精神,带来了“新闻泛化”的现象,同时也产生诸多负面问题。
一、新闻泛化的产生原因
(一)公民参与新闻生产,信息把关标准泛化
学者陈力丹曾言:“当今时代,公民记者掉入了专业记者的海洋里。”自媒体参与新闻生产,却缺乏专业的信息把关能力,信息把关标准泛化,对新闻概念厘定不清,一些原来不被界定为新闻的“故事”被打造成“民生新闻”,娱乐八卦、生活琐事、服务类信息等涌入公众视野。比如,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平台上,一条社会新闻被广泛转载、一条心灵鸡汤被推上热搜、一条普通公告被冠以“重磅新闻”……生活琐事也能被包装成为流量新闻,职业的、专业的新闻理念淡化。
(二)流量时代的考核制度,“可分享性”成为新价值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价值是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内容整合与分发,即“公众应该知道什么”,而现在,新闻价值的判断需结合公共关切和私人生活、公共情境与私人场景。社交媒体时代,“可分享性”逐渐成为重要的新闻价值,这也折射出新闻工作者针对受众以社交平台为主的新闻消费习惯而进行的策略调整。随着考核标准的改变,电视的收视率、报纸的订阅量都已转变为社交媒体的转发量、评论量等指标,媒体出于经营困境,只能随波逐流选择“新黄色新闻”的形式,今年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就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三)平台型媒体盈利困难,新媒体环境下被迫泛化
在平台商业运作模式下,平台型媒体盈利困难,被迫改变传统运作模式,成为新闻泛化的源头。比如在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中,平台的流量助推就是始作俑者,一条社会新闻被广泛转载,生活琐事包装成流量新闻。平台型媒体改变原先以内容为主的运行准则,面对当下互联网平台广告下行的盈利压力,不得不开始追求流量,内容生产被迫泛化。平台型媒体自负盈亏、盈利困难,新闻生产泛化成为流量时代的不二法门。
(四)信息娱乐化泛滥,公众对严肃新闻的需求降低
在社交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相对缺乏,调查性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呈下滑趋势,虽然也有“北青深一度”“剥洋葱people”等深度媒体,但整体来看,在经济效益导向和生产成本考虑下,一些平台型媒体选择撤销深度报道部门,深度报道记者锐减,更缺少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象级调查报道作品。另外,海量的信息流通使得信息过载,稀释了新闻浓度,平台运作机制下内容生产泛化,大量娱乐信息和日常生活片段泥沙俱下,信息环境呈现泛娱乐化的倾向。因此,长此以往用户对严肃性新闻的感知度下降,进一步又影响到内容生产者的供给。信息过载的外部环境下,传播者主动将娱乐八卦等信息泛化为新闻,导致了新闻泛化。
二、新闻泛化的消极影响
(一)无法准确把握新闻重点,引发用户新闻回避现象
在数字平台下,传播主体的泛化导致一些文化层次低的受众无法快速、准确地把握新闻信息重点,也会导致一些重要的新闻信息被掩盖,受众没有及时、快速地捕捉到重要信息,可能也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公众的信息倦怠会进一步产生新闻回避的现象,在信息杂芜环境下,用户信息的识别成本上升,往往缺乏多余精力筛选把关新闻,从而造成了新闻回避行为。
(二)“去新闻化”现象显著,新闻生产趋于同质化
新闻泛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去新闻化”的表现,具体表现为严肃新闻的供给不足、用户对严肃新闻的感知和关注度弱化。近年来,在经济效益导向和生产成本的考虑下,一些媒体和平台选择撤销深度报道部门。2017年张志安教授在撰写《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时仅能联系到175名调查记者,足以说明深度报道几乎腰斩;2023年3月,一些报道指出腾讯平台及内容业务事业群出现裁员、转岗和对外招聘紧缩等变动。当前,媒体和平台越来越缺乏原创性新闻的生产能力,新闻同质化现象越发严重。
(三)“新黄色新闻”甚嚣尘上,危害新闻业发展
新闻泛化表现为伪新闻化,即将不具有新闻价值的普通事实包装成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是伪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平台商业流量的驱使下,新黄色新闻愈演愈烈,如一惊一乍、模棱两可的标题党新闻盛行,带“震惊”“重磅”的标题泛滥。新黄色新闻甚嚣尘上,偏离了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损害媒体公信力,危害了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四)网络环境泛娱乐化,消解公共议题严肃性
新闻泛化会带来新闻热点的暂态化以及新闻内容的泛娱乐化,整个信息环境看似讨论火热,但容易消解公共议题的严肃性。例如,在此前的洪灾报道中,部分媒体采用“鸳鸯锅”、“云海蒸腾如仙境”等娱乐化表达进行报道,不仅有违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也遮蔽了洪灾后果、伤亡人数及救援情况等现实问题的报道,热搜焦点偏移、信息娱乐泛化,整个网络信息环境堪忧。
从当前数字媒介环境来看,新闻泛化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趋势,它符合用户情感化、娱乐化的心理诉求,也满足了当前多元主体的大众化、个性化信息需求。不可否认,新闻泛化的背后是受众参与性的提高,也是新闻信息平民化转向的象征。但就社会发展而言,新闻的信息地位无可替代,尤其是关乎人们生存发展和社会治理的严肃新闻报道更是无可替代。因此,不管是媒体还是平台,都应当重返新闻逻辑,重返新闻逻辑并不是要专业的严肃新闻在供给量上取胜、要求所有新闻信息都回归严肃的新闻语态,而是要让真正有价值的新闻被生产和传播,发挥其社会功能与作用。并且,平台不应任由泛娱乐化内容无孔不入地侵蚀严肃的专业新闻,而是要改善严肃新闻在数字媒介中严峻的生存形势。
请结合新闻传播学知识,谈谈新黄色新闻的火爆原因及影响(30分)
新黄色新闻是对当下一些短视频新闻批判的话语,泛指标题是黄底黑字或者黑底黄字,配以惊悚或煽情等背景音乐,报道内容基本上都是不重要或意义较小的鸡毛蒜皮似的新闻。其是黄色新闻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发展,具有新闻要素不全、煽动性标题、娱乐性、猎奇性等特征。新黄色新闻产生的原因与传播和生产内容的门槛降低、传播主体的泛众化、流量至上等有关,新黄色新闻会消解新闻和媒体的权威性、破坏新闻生态、禁锢人们的思考。
一、新黄色新闻火爆的原因
(一)媒体选择:亲民议题引发情感共鸣
新黄色新闻往往选择与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相关的内容作为采访话题,容易引起受众的同理心以及情感共鸣,自发进行二次传播。不同于专业新闻的时事、政治、财经等专业议题,该类新闻短视频往往贴近群众日常生活,具有在地性,受众可以从中寻求认同感,获得相似体验,从而引起受众的喜爱。比如“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中,就是以“丢作业”这样一件亲民化的小事来展开的,更容易引发大家的共鸣。
(二)技术赋权:自媒体创作者准入门槛降低
凭借新媒体技术赋权,拓展了创作者的渠道,使得原本掌握在专业新闻机构手中的传播权下放,公民新闻盛行。博主“Thurman猫一杯”就是自媒体创作者,自编自演了丢作业的戏码,自媒体从业者通过基本的剪辑和拍摄可以完成对新黄色新闻的生产,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促使新黄色新闻越发泛滥。
(三)内容呈现:迎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和趣味获取
当下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绝对量的增加。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新黄色新闻以其简单的大黄字幕适应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呈现形式,受众可以迅速在信息洪流中抓住信息。此外,新黄色新闻本身内容有趣,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能够满足受众的“心绪转换”需求,迎合了当下注意力经济的特殊特点,火爆互联网。
(四)流量至上:平台算法逻辑的进一步助推
新黄色新闻在满足用户自身的需求和喜好后被广泛追捧,平台捕捉到这一巨大流量,进一步采用算法推送,继而平台之上广泛充斥着新黄色视频。比如在“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中,平台的算法助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平台算法逻辑的助推立下,各种自媒体和主流媒体争相发布新黄色新闻,获取流量。“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盛行,新黄色新闻在平台流量至上的算法逻辑的规则之下进一步传播泛滥。
二、后续分析:新黄色新闻的影响
(一)“麻醉作用”:剥夺了用户的深度思考能力
著名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指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即受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之中,丧失行动力,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新黄色新闻的盛行又将用户淹没在趣味性的视频之中,受众沉溺于视频内容,丧失自身的深度思考能力,异化为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
(二)冲击专业新闻地位,降低职业认同
此类非专业的新闻产品的火爆致使经过严格流程的专业新闻越来越没人看,冲击专业新闻地位,进一步造成进行专业训练的职业记者的职业认同的降低。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在分配给新黄色新闻后,自然会更少地关注专业新闻。专业新闻的传播力的下降,会削减其权威性,降格新闻人的职业认同感。
(三)泛娱乐化:新闻行业的冲击与媒介生态的污染
新黄色新闻制作简陋,新闻六要素并不齐全但却因其流量火爆盛行泛滥,席卷各大平台。地方媒体甚至主流媒体在适网的过程中,忽视其自有“流量池”的搭建,而新黄色新闻携带大量流量,使得地方媒体或主流媒体效仿,泛娱乐思潮进一步盛行,严肃而深刻的深度报道式微,给传统新闻业带来冲击和颠覆。此外,价值量不高的新黄色新闻盛行,污染媒介生态,造成行业内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真正有价值的视频被忽略,形成不良的媒介生态格局。
“黄色新闻潮”在21世纪又一次卷土重来,面对新环境,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基础原则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普利策在晚年时所言:“倘若一个国家在大海上的船只,那么新闻记者就是站在穿透的瞭望者。” 面对新黄色新闻的泛滥,媒体应该坚守专业主义,公民也应提升数字素养,及时辨别夸张的、非真实的新闻报道,平台应坚守自身责任,共诉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论述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回避的原因,媒体应当如何避免此类现象(30分)
数字媒介生态下的新闻回避指的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区间内新闻暴露的持续性降低。主观上包括选择性新闻消费或全盘拒绝新闻消费;客观上则包括无意的新闻不消费。新闻回避已经成为当下受众信息消费的一个显著现象,新闻生产者需要理性分析新闻回避的主客观原因,并作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一、数字媒介生态下新闻回避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情感厌倦与信息不充分感知下的主观回避
面对数字媒介生态下情感消极、冗余重复的新闻信息,受众一方面会在情感上对其产生厌倦、逃避等心理,如对大规模煽情报道的灾难新闻进行信息回避甚至设备断连;另一方面,数字新闻生态下的新闻媒体面对受众关注的重要议题播报不及时、新闻内容质量不高等情况可能会使用户产生“信息不充分感知”,从而降低媒体公信力,让用户产生回避行为。
(二)信息过载:新闻同质化与算法推荐下的客观窄化
数字媒介生态下部分媒体机构在内容生产上趋于同质化,为建设全媒体矩阵“一稿多发”,在信息分发模式上则借助算法推荐。这一方面导致了受众接触到对于相同事件的报道愈发同质化,从而对类似的内容产生回避行为;另一方面,算法推荐的基础逻辑决定了它在基于用户过往偏好推送部分信息的同时也屏蔽了某些内容,受众囿于同质化信息环境中,无意识中减少了对不感兴趣的信息的接触,造成客观上的新闻回避。
(三)媒介环境:多元选择与信息杂芜下的新闻回避
当下的数字媒介生态具有高选择性的特征,而社交媒体平台渐渐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用户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这一现状一方面使得用户陷入了面对多样化信息来源的“选择困难”,从而进一步产生“新闻找到我”的被动回避心态;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较低的发布门槛也导致信息环境乱象迭生,在信息杂芜环境下,用户信息的识别成本上升,往往缺乏多余精力筛选把关新闻,从而造成了新闻回避行为。
二、媒体对于新闻回避的治理路径
(一)加速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完善新闻体系
在数字新闻时代,要推进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借助智媒技术完善数字新闻体系,提升新闻业整体质量与到达率,使受众不会因为媒体方的因素或者客观因素形成新闻回避。例如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可以客观上减少因内容不匹配等造成的新闻回避。通过新闻体系的不断完善,降低新闻回避的可能性。
(二)强化内容建设性,优化新闻供需关系
对于内容质量差、媒体公信力降低引起的新闻回避现象,媒体应提升内容质量,多生产建设性新闻报道、深度报道,以专业可靠的形象增强受众粘性。具体包括进行专业内容的垂直深耕,给予用户各种高质量的内容,丰富新闻报道的类型和内容,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以此来优化新闻的供需关系,减少受众的新闻回避现象。
(三)创新新闻呈现,增强传播效果
数字新闻时代,各种数字技术使得新闻呈现形式更加多元,例如虚拟数字人播报、VR沉浸式新闻、互动新闻、Vlog新闻、新闻游戏等,可以使用上述的新闻呈现形式来吸引受众的注意,从而在增强传播效果的同时减少受众的新闻回避行为。例如央视新闻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推出的《亚运山水间》的互动游戏,通过虚拟交互的方式,使用户仿佛置身于杭州的文化之中,充分享受亚运带来的乐趣。多元化的新闻呈现可以一定程度上吸引受众主动关注新闻,从而减少新闻回避。
(四)利用信息偶遇,助力新闻破茧
信息偶遇指的是用户在信息查询或随意浏览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并获取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现象。在数字新闻时代,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技术,进行场景化的新闻传播,使用户在信息浏览的过程中获取新闻。通过新闻偶遇可以削减用户新闻回避带来的影响,助力新闻破茧,提高新闻的到达率。
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回避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尽管新闻回避在短期内有助于用户疏解情绪,但长期而言却不利于用户的公共参与。因此再造信任不仅仅关乎新闻业的发展,更是凝聚社会共识,打造社会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在打造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信任,引导用户的新闻参与是一条可以持续探索的发展之路。
这几年对于“新闻价值”的考察越来越灵活,简单一点的考法就是问“数字时代下新闻价值的变化”,难一点的考法会结合新热点事件、新传播现象来设置题目。2024年“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今年一定会有学校在这个事件上出题,给大家押了这3道题:新闻泛化、新黄色新闻、新闻回避。
一句话概括三者之间的关系:新闻泛化会带来新黄色新闻的泛滥,从而引起用户新闻回避的现象。
第1题,论述新闻泛化的产生原因,以及新闻泛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一问,原因分析可以按照“内外因”进行两个层面的思考,新闻泛化的内部分析角度主要有新闻的传播者(个体+媒体+平台)、用户、内容本身的特点,外部分析角度有信息接收环境的变化、技术所带来的主体泛化等。第二问,消极影响可以按照微观-中观-宏观的思路来思考,新闻泛化可以对用户、媒体(新闻业)、信息环境带来影响。
第2题,谈谈新黄色新闻的火爆原因及影响。第一问,原因分析可以从媒体、自媒体、受众、平台四个主体上去分析各自为何会选择新黄色新闻。第二问,影响只谈消极方面,从个体、行业、社会的微中宏角度来分析。
第3题,论述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回避的原因,媒体应当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第一问,分析原因可从主观、客观、外部媒介环境来分析,用的是内外因分析法。第二问,媒体如何避免新闻回避,数字新闻时代下,用户会因为信息过载产生新闻回避行为,媒体公信力降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自媒体兴起分散受众注意力等也会导致新闻回避行为的产生,因此如何重拾媒体公信力,加强内容建设,增强传播效果,其实就是避免新闻回避的措施。
其中,措施分析第4点提到的“信息偶遇”,是前两年的考察热点,可以积累一下——
信息偶遇最早由桑达·埃尔德雷斯于1995年在将其作为一种信息获取行为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时正式提出,是指“在未预期情境中,个体意外获得有兴趣或可用以解决问题的信息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偶然发生”以及“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可能触发“信息偶遇”的三种主要场景为: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交”属性所触发的“信息偶遇”场景;基于不同主题或领域,由后台人工编辑打包推送的内容产品或资讯频道;基于地域场景而为用户创造的“信息偶遇”。
使用解析:算法推荐认为人的需求是线性的,而信息偶遇则把人的信息获取行为看作是非线性的,因此可利用“信息偶遇”来打破算法推荐所带来的“信息茧房”。实践中,可在社交媒体上尝试开辟专门频道,表明这些信息推送是完全随机的非个性化推送,以此来营造有利于“信息偶遇”的环境,同时也可引入跨站式搜索的信息获取模式来扩大可浏览的信息源,从而打破“信息茧房”。
1、技术改变了平台运营的逻辑和规则,当下新闻业出现了“新闻泛化”的现象,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2024华东政法大学)
2、分析民众对新闻信任度降低的原因,阐释新闻回避行动者数量急剧增加这一现象的表现和原因(2024浙江大学)
3、结合实例,分析新闻荒漠化趋势(2023中国海洋大学)
王斌,黄婧.情境化策略:新闻回避的实践形态、媒介动因与生成机制
冲刺复习没方向?
以热点为导向,带你拆解200+道题目的思路!
精准狙击,冲刺上岸
▽
鞋厂24级最新喜报出炉
点击图片查看喜报详情
明年的上岸锦鲤就是你
喜欢文章记得一键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