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改革
中国在改革年代取得的经济成绩有目共睹,不必赘述。但数十亿眼睛普遍忽视中国在政治领域取得的进步。看到经济规模一再翻番却没有看到政治体制进步,导致思想上难以理解:这哪里是“奇迹”,简直是“奇怪”!以为中国特色是对现代政治理念的挑战。
实际上,中国在改革年代取得的经济成绩建立在中国特色的政治进步之上。政治进步的关键一步正是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之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上。——这是老一代革命家、经济学家于光远在他93岁高龄的时候回顾人生和党史的时候看到的最大亮点。“不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就不能吸取经验教训,就是对后人不负责。”他说。
后人得听懂前辈的话,否则吸取不到经验教训,辜负了他老人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值得回顾,是因为它真的就是改革的起点。它之所以成为改革的起点,不是因为它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是因为“三中全会”的开会方式本身。(加引号的“三中全会”特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下同。)
简要回顾一下:(若需温故知新,可点击:为什么说“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
陈云发言挑战党内最高权威,与会者(主要是中央委员或相当级别的党员)纷纷支持、附和他的发言,形成自下而上的呼声;党的主席顺应与会者的要求,向下妥协;他的妥协换来了对他的妥协(没有提出进一步要求)。
妥协是善治的秘诀。双方的妥协构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契约:契约中有文字的部分,例如三中全会公报里的文字,也有没文字的部分,从此大家心照不宣地履行。
三中全会之后有两个特色值得一提。一是形成了新的权力结构:两位久经考验的副主席对比自己年轻十五六岁的主席的权力形成制约;二是形成新的政治风气:“三中全会”的示范效应鼓励党员运用党章赋予的权利制约各地各级党员干部。
这种制约与美国政治当中的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不是一回事,(也制约了我用“制衡”这个词定义中国特色。)但有一个类似的功能:限制权力的任性,及时纠错,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的制约机制支撑了改革这项高风险的事业在后三十年里持续取得成绩,形成“中国奇迹”。
本系列着重关注并进一步展示权力结构及其变迁。这种中国特色的制约机制与时俱进,更新换代,支撑改革三十年。它不该被忽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吴观大局 (wu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