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七年之前写的,又修改了一下,重发一遍)
鲁西南的美味之一是羊肉汤。羊肉汤的做法有很多种,按照地域主要有单县羊肉汤、菏泽羊肉汤、小留羊肉汤等,按照派别单县羊肉汤又分为三盛和、三义春、头一锅、单养千秋等,菏泽羊肉汤分为马家、海家、徐家、赵家、屠家、朱大姐、香正府、三里庄砂锅羊肉汤等,小留羊肉汤分为周家、林家、刘家等;按照工艺又有白汤、红汤、浑汤等。但总的来说,单县羊肉汤味道偏向浓郁、菏泽次之、小留的较为清淡。
羊肉汤的关键工艺就是“熬”,有的冷水下锅、有的热水下锅,有的焯水后下锅、有的生肉下锅,有的加羊油、有的不加羊油,有的带骨下锅、有的纯肉下锅,使用的佐料也各不相同,可以说鲁西南人做羊肉汤,100个人,可能有100种做法,也造成了鲁西南羊肉汤的口感、色泽、风味等各具特色。但鲁西南羊肉汤共同的特点还是鲜香味美、久喝不腻,最关键还是食材的选择,就是羊肉必须是鲁西南本地的山羊,当然青山羊更好。
鲁西南的羊肉汤是传统食品,也体现了地域美食特色。一个地方的传统美食,是当地老百姓都认可的,至于制作方法、颜色、口味等和别的地方不同,引起外地朋友的质疑,也非常正常,毕竟他们没有深入了解过。但在没有了解清楚的情况下,不应该评头论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我现在居住在菏泽,羊肉汤馆遍布大街小巷,也经常品尝,但能符合自己口味的羊肉汤也不太多,觉得小留集镇的羊肉汤还可以,卫生条件虽然差些,但我觉得更适合自己的口味。小留集镇隶属于牡丹区,距离菏泽城区10公里,是千年大集、百味古镇,羊肉汤和单县、菏泽的口感不太一样,这或许也是很多菏泽人将小留羊肉汤单列一派的原因吧。其实我更回味小时候家里煮的农家羊肉汤,那是家和亲情的味道,永远也抹不掉。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几乎家家都养几只羊,且基本上都是青山羊。过年时一般每家都会在腊月二十几宰上一只羊(写过一篇文章“剥羊”),作为春节期间的重要食品。说是重要食品,是因为在那个生活质量相对不高的时代,招待客人吃饭,羊肉汤是必不可少的兜底饭菜,如果哪家最后不上羊肉汤,要么是招待的不好,要么是太穷或者是客人不重要。我家老亲戚比较多,所以客人就比较多,当羊肉比较少时,自己家人不舍得多吃,会专门切上几块羊肉加在客人的碗里。
老家的羊肉汤说是叫羊肉汤,其实是红汤的羊肉白菜粉条,但不是烩菜,也不是炖菜。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先把带骨的鲜羊肉浸泡清洗,冷水下锅,大火烧开,打去浮沫,同时把花椒、山奈、白豆蔻、白芷、桂皮及葱姜等大料用个白布包起来放进锅里一并煮出味道,煮上一小时,等煮到用筷子能把羊肉插透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羊肉不能煮的太烂,否则出肉率就低了。煮好的羊肉要趁热拆掉肉,凉了就不好拆了,但是会烫手的,一般要准备一碗凉水,用手蘸着凉水拆肉。
红羊油的制作得需要专门的辣椒,我们叫“滑皮”干辣椒(不能用尖椒、线椒之类的),辣味不足,但颜色很好,去掉种子和黄筋,在煮羊肉时放到锅里面煮透,捞出来和生羊油一起剁碎,或者放在舂臼里捣碎,成红泥状,然后放在羊肉汤锅里面融化,再把拆下来的羊肉切成块,放进锅里煮透,就做成了一锅红彤彤的、颜色诱人的“老汤”,讲究的人家会把红羊油里面的辣椒渣过滤掉,不过辣椒渣被剁的很碎,也不太影响口感。冷凉后的老汤上面覆盖一层红红的羊油,下面的汤汁则成胶体状,以后每次喝羊肉汤时都会舀出几勺带红羊油的老汤兑适量清水,再加上粉条和白菜,烧开煮透,就做成了色红味香的羊肉汤,出锅时再加上香菜和葱花,绝对是不能忘却的家乡美味。老家羊肉汤的味道全靠“老汤”出味,就像勾兑白酒的基酒。
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情不是喝羊肉汤,而是啃骨头。一般是父亲负责拆肉,我就在旁边等着啃骨头,虽然父亲把肉拆的比较干净,但仍然啃得津津有味。特别是羊小腿,上面肉不多,都是筋、筋膜,啃起来很筋道,虽然很累牙,但觉得很过瘾。我牙齿排的比较紧密,但也只有28颗,数数你们的都是几颗?啃骨头肯定是要塞牙的,有时剔不净牙,藏在牙缝里的肉丝会脱落下来,也不舍得吐掉,还要细细品味一番。
喝上一碗羊肉汤,吃上一个白馒头,是小时候的奢望。除了过年之外,其他时候很少喝到羊肉汤。有时候姑姑回来看望爷爷、奶奶,会称上2、3斤羊肉,能做上一顿羊肉汤,趁热喝上两碗,再吃一张烙饼,额头上冒出汗珠子,真是大快朵颐。那时候即便是买上1斤羊肉也会带上一小块羊肚油,用于制作红羊油。红羊油,应该是老家羊肉汤的精髓。
现在虽然也是按照这种方法煮羊肉汤,但是总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或许是用的羊肉不是青山羊?也或许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再稀罕。
老家的羊肉汤,是在外游子对家乡、对父母思念的味道,也是永远抹不掉的乡愁。
{文中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