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倾情教育‖专注写作‖
集体备课:从“智慧碰撞”到
“机械复制”的蜕变
在学校里,集体备课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每学期伊始,教师们便能收到一本厚厚的、早已打印好的教案集。
这本教案集,就像是一本“万能宝典”,让许多教师在上课前只需匆匆浏览几眼,随意划拉几笔,再带上从别处拷贝来的PPT,便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
然而,当PPT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却成了它的“傀儡”,一旦离开PPT,便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航船,显得手足无措。
学生们看着教师在讲台上“念PPT”,心中难免生出疑惑:老师,您真的熟悉这节课的内容吗?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体验被割裂成了一段段不连贯的片段,他们如同在观看一场场零散的幻灯片放映,而非参与一场生动有趣的知识盛宴。
因此,这样的集体备课,不仅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反而让教学变得机械、枯燥,甚至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了质疑。
集体备课现状:从“团队协作”到
“各自为政”的演变
当下的集体备课,已经逐渐偏离了其初衷,从原本的“团队协作、智慧碰撞”演变成了“分段施工、简单组合”。
参与的教师们如同流水线上的工人,只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内容了如指掌,而对于其他部分,则如同“旁观者”一般,毫无参与感。
这种“拿来主义”的备课方式,不仅让教师们失去了对教学内容的全面了解,更让课堂变得支离破碎。
更有甚者,直接将其他学校的现成课件和教案拿来就用,完全不顾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
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闭门造车”,教师们在课堂上“念PPT”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曾亲眼见过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自己所说的答案与PPT上出现的答案完全不同,这一幕不禁让人哑然失笑:这位老师,您到底是来上课的,还是来“念PPT”的?
这样的集体备课,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与其大费周章地组织教师们进行这种低效、无效的备课活动,还不如让教师们各自在网上买本教案和课件来得实际。
毕竟,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课堂上的尴尬和混乱。
自主备课:从“被动接受”到
“主动创造”的飞跃
然而,真正的教学,从来都不是“拿来主义”的天下。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经历备课的过程,从熟悉课标的理念要求,到清楚教材的编排意图,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业水平,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流程。
这样的备课过程,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教师责任心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材、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辛苦和繁琐,但正是这样的付出,才能让教师们在课堂上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讲授知识,还能灵活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相比之下,那些依赖集体备课、照搬他人教案和课件的教师们,往往在课堂上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他们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无法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他们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无法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讲解和点拨。
因此,他们的课堂往往显得沉闷、枯燥、缺乏生机。
集体备课,何去何从?
集体备课,作为教育界的一种传统做法,其初衷是为了发挥教师们的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现实中,集体备课却往往陷入了“机械复制”“各自为政”的困境。
这不仅让教师们失去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和思考,更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学习体验和成长。
那么,集体备课是否真的已经成了教育界的“鸡肋”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集体备课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它、如何改进它。
其一,我们需要明确集体备课的目标和定位。
集体备课不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而是为了“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教师们的交流和碰撞,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二,我们需要改变集体备课的方式和流程。
传统的集体备课往往采用“分段施工、简单组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让教师们缺乏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把握,还容易滋生“拿来主义”的惰性思想。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备课方式,如“主题研讨式备课”“案例分析式备课”等,让教师们能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其三,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备课评价和激励机制。
备课评价应该注重教师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备课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平。
一言以蔽之,集体备课并不是教育界的“鸡肋”,而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运用它、不断改进它,相信集体备课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