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颇不明亮。
无论季节还是心情,都经历了不少严冬时刻。以至于不仅没有言说的欲望,连公众号都想铸一把锁锁上。
网络的公众性、开放性、无厘头性,时常让鄙如蝼蚁的我觉得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不赘言。
1
昨晚,一家四口团聚。
一年中,这样的时光很难得。
我一直对计划中的一次全家性的活动犹豫不决,便呼喊他们都坐在沙发上,决定开一个家庭会议。
我刚说完会议议题,小天儿说:“那还不简单,举手表决呗。”于是,大家举手表决。
原以为至少得2:2,但我话音未落,人家三个的手就都举手起来了。好吧,十几秒,这个会就开完了。
乘兴,我架起手机支架,拍摄模式定为“延迟10秒”,拍“全家福”。女儿去年就提议我们一起去照相馆照个全家福,择日不如撞日,手机勉强拍个吧。
每次拍完,小天儿总是第一个跑过去查看。这样反复七八次,终照不出一张满意的。女儿说,算了算了,修图吧。
虽然不完美,但每一张我都舍不得删,因为我知道,日后再翻看,彼时的快乐就会重新浮现。
早上,又拨拉昨晚的照片。我说:“咱这闺女是真不俊,本来咱俩就普通,她咋还拣着咱的缺点长呢?”
H先生说:“那可不是。”
我想起女儿高考时,我去她宿舍陪她,她的镜子上贴着个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人丑就该多读书。
当时我拍照,发朋友圈,配文案:这闺女真有自知之明。
2
丑,也是我的自知之明。
当然,这个“丑”,是自己对容貌的自我镜像,无关真正的美丑。
也可能因为这个自我镜像,我初中时读《简爱》,便与女主人公简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相貌平凡,甚至丑陃,但灵魂优雅、品德高洁,似乎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后来诗人余秀华一夜成名,我发现我竟然在她身上也会有一种自我认同感。同样的外貌不堪,但灵魂有趣有味。
近日还从一个女性身上认出了自己,具体是谁,竟然一时想不起了。
3
4
不是每条朋友圈都对所有人可见,更多时候,是自己的一份记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