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南亚华文文学,一称“马华文学”,自五四运动起,就承接着中国新文化运动而发展起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加坡的“曾氏三兄弟”--- 曾圣提、曾华丁、曾玉羊提出“以血与汗铸造南洋文艺的铁塔”的口号。后来,南来的中国作家洪灵菲、老舍、艾芜、郁达夫、夏衍等人都曾经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万华侨及华人后代,坚守对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及对中华文学之爱,并用诗歌抒写他们的感情与生活。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欧美华文文学一样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特编选“新马泰诗歌”专辑,泰国诗人马羚做出很多贡献。
我在东南亚写诗
马羚(泰国)
《纽约一行》电子刊要做一期东南亚诗人的专集,奇逢向我约稿,并要我组新马泰诗人的稿件。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诗歌。30年前,我初抵泰国,就参加了泰华诗人的文化沙龙,后与泰华老文化人周天晓、岭南人、刘舟、博夫、苦觉等诗友组建“泰华新诗协会”。一百期的“骚潮“在《京华中原报》副刊成为泰华文坛一幅亮丽的风景。
后由我创刊的《湄南河诗刊》和《桐诗文学》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诗人作品汇聚一起。近千篇的诗歌作品在东南亚诗坛上大放溢彩。
在推动诗歌文学的路上,我默默耕耘着。这条路走的孤独而艰辛。为了节省经费,有时需要我一本一本的把诗刊送到朋友手中。记得当我把第一期《湄南河诗刊》送到一位老华侨手中时,他眼含热泪说道:“好啊!做了我多年想做而没做的事。人活着不只是赚钱,一栋大楼百年之后倒了,而诗歌还在,诗歌精神还在。”老华侨捧着诗刊泪花盈睫的画面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也成为激励我一直坚守的动力,对诗歌的情怀与热爱始终未减。
几年前我参加东南亚诗人笔会,新加坡的怀鹰和语凡及马来西亚的叶彤和李宗舜四位诗人都是老华侨,虽然出生在异国他乡,中华文化始终流淌在他们血液中。他们有的已近古稀,仍在诗歌的园田里,默默耕耘着。我想是诗歌的灵魂缪斯支撑着他们在晚年绽放光芒。
泰国的张栋梁是一位80后的志愿者教师。他一直励志推动东南亚的诗歌发展,在教书育人、经商的同时还出版自己的两本诗集。
2023年纽约法拉盛诗歌节,我的诗“放下”在近500篇参赛作品中获入围奖,并选入2023纽约法拉盛诗歌节诗集。这看似小小的入围奖,是对我多年坚守的肯定和鼓励,那深埋心中多年的诗芽又复活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信我在以后的岁月里,仍会徜徉在诗歌的花海,像日本新锐女诗人柴田丰一样,96岁年纪怀揣16岁花季女孩的梦想,坚持诗歌创作永不辍笔。用诗的精神鼓舞后人,永不放弃。
2023.7.5写于泰国曼谷
怀鹰的诗(新加坡)
错过
此生是一场错过
无论是晴是雨
撑不撑伞不再是牵挂
走向苍暝岁月深处
蒲公英在夕照里随风摇曳
没有既定的方向
哪里有落脚的地方
梦洒在那儿
梦依然静悄
没有惊涛拍岸
万马奔腾的草原
弯弯的芦苇荡
剩一盏清瘦的灯
此生,也许错过美丽的风景
怀念
怀念秋天的河
蜿蜿蜒蜒,从最隐蔽的岩壁涌出
流向看不见的远方
远方究竟多远
只能随流水颠簸
沿路采撷掉在河里的叶子
像珍藏一页页漂泊的云
伊一翻身便已是
茫茫的海角
午后
一阵小雨
总像一行垂泪的雁群
掠过阴云密布的天空
一串一串雁鸣
那么牵肠挂肚
悄悄的午后
所有的风都留下声音
我走在崎岖的山路
弯腰拾起一片落叶
哈!竟是雁翅
写满不尽的乡愁
阳光暖暖阳光缓缓
从树叶的隙缝漏下
唤起心里盈盈波光
这一条山路呢
是通向雁群的故乡吗
【作者简介】
怀鹰,原名李承璋,祖籍福建南安,新加坡公民。出版40部著作,获国内外29项文学奖项,第一届《城市文学奖》冠军,《宗乡文学奖》小说组及散文组冠军。2019年荣获第十届《新华文学奖》。
语凡的诗(新加坡)
纷乱的茶
你忘了来自山还是水
是阳光还是泥土
抑或是触手绵长温热的光阴
给你与生俱来的清香
性善澹泊
却有人喜欢把一切
加奶加糖
把世界变成浑浊的战场
一杯风雨
都是旁人的想象
有者以水冲淡激化
有者以火煮沸不平纷乱
都怨不喝茶的凡夫俗子
都到街上去拥抱取暖
风雨在茶杯里旷日
城市在时光中悲凉
我们会在某一处分手
叶是叶水是水
过气的时间伏案黄昏后
茶具有各自的悲凉
我会在何处寻回你
在伸展无力的叶上
是面目苍白失温昏厥的茶杯
还是越来越苦的隔夜茶
在旧货商店
遇见还会说话的老收音机
转动它的耳朵
传来李大儍在说六指琴魔
另一边王道在说狂侠天骄魔女
一时店里刀光剑影
老电视上演粵语残片谢贤南红吕奇
还有长城凤凰傅奇石慧我又来也
另一个台正热播李先生
边说话边流泪
时间过得十分焦急
店主看我兴致不错隨手抓来
旧报刊和黑膠唱片
猫王和披头四搖滚起来
左派和右派笔战在泛黄纸堆里
我转身看见儿时的玩具
积木发出森林的木香
上紧发条的火车依然奔驰
玩具熊两个眼珠不知如何重新装上
忽然老电话铃铃铃响起
我习惯抓来喂喂喂想听是谁
那头仿佛是时间老人说孩子你好
啊真好,我还是孩子
依旧是他倚老卖老的声音
史地课 - 怀念小学历史老师高金凤老师
小学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新加坡
海浪一下就涌了进来
马来半鸟,印尼,东南亚
树林里昆虫渐多
我听见先辈被卖猪仔
游过的浪涛声
粉笔走了几千里
到了北方的中国
海浪从黑板涌进课堂
岛与岛之间的蔚蓝
反映几个世纪的阳光
鱼和船只在我们的座位间穿梭
飞鸟掠过,东北季风吹着
椰林里藏着另一个族群
大航海时代来临
拓展冒险家的想像
这座岛牵手太平洋与印度洋
是狮城,淡马锡,龙牙门
被赤道穿越,太阳烤红
爪哇人来过,满者伯夷来过
英国人来过,日本人来过
渔村过,荒凉过,在世间轮回过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如雪花
海上的巨浪又再掀起
山尼拉乌他马又一次
把他的皇冠沉入海床
我看见皇冠沉沉沉沉
我变成鱼潜进深渊
在那里果然有一头兽
鱼尾狮身
是一个真正漂亮的男子
我追随他
游遍四海
像永不靠岸的水手
老师还在说着
莱佛士又再登陆
李光耀先生又在喊:“默迪卡!”
课堂里下着雨
外面阳光灿烂
老师的粉笔
还在我耳畔海浪和山
【作者简介】
语凡,本名曾国评,新加坡人,新加坡文艺协会副会长,《新加坡文艺报》主编,从事会计师工作,出版诗集《旅行的困境》,《我们不知道的归类》,《查无此人》等8本,散文诗集《语凡散文诗选》等,获得新加坡文学奖,方修文学奖,台湾诗学创作奖散文诗佳作奖等。
李宗舜的诗(马来西亚)
寻根
當第一束旭陽散發光澤,大山的磁場
吸引了河海的潮汐綿延的高漲退群
當匯集的大片金光緩緩升起
步伐走向銀髪散發語音的族譜
當叠加的心事浮上心頭,母親
正為枝幹的鳥巢幼嬰餵養早餐
當遇襲的臂膀全力捉住漂木
逃亡生靈卯足全勁游到對岸
皺紋
把孤獨的童年時光
撕破外套的碎片
不在乎有多深遠
那是茅花漂蕩的星夜
照不亮的黑土地
遙想久別的當年河岸
泥土覆蓋地底蚯蚓
勇敢的大力呼吸
總要走完這趟歸程
幾里路的遲延
默默數著雨量的季節
風口的井邊
留給歲月一張照片
想像落葉的落地空間
那張白紙的字句
塗滿了臉上皺紋
新城夜話
疫後遠行,推敲航程路線
起降機場的天色漸亮
從日出的康城到夕橋的彼岸
路還很遙遠,如粉彩新面的
城鎮,投下陌生眼光
和顏悅色,在鬧市裡
穿過被跳蚤市場塗鴨的陋巷
這裡的陽光有了午後
一陣騷動不安的聲響
告別喧嘩,寧靜的數著步道
這陣痛的繁華沒有留痕
移動的形影,自己的
背包客,行囊裡零亂的物件
討論著夢幻的星宿,慢步前進
今晚露宿夜火的地方
新城舊地的夜還很長
時間站在路牌中間
向閃爍的星空招手
今夜的燈光照常不下班
【作者簡介】
李宗舜,本名李鐘順,另有筆名黃昏星,祖籍廣東揭陽。1954年生於馬來西亞。曾就讀台灣政大中文系。1976年與溫瑞安、方娥真、周清嘯、廖雁平等創立神州詩社,任副社長。現任馬來西亞天狼星詩社常務副社長。
叶彤的诗(马来西亚)
妈妈的影子
赶到黎明前
肩膀批几颗星星
她把影子关在家里
唯恐吵醒太阳的梦
炎阳当头叫铁锄咬紧旱地
蚯蚓听见她的 喘息
阳光画一圈黑的句号
装饰她的影子
她却在影子里洗浴
汗水啊也灌溉一亩田地
夕阳要翻过了西山
她驮起疲惫拖着影子
赶到炉火烧红时
揣几朵掉落的红霞
抛入玉米沸汤里
听孩子们的饥肠
唱起欢乐的歌
笑容
昨天夜里你来了
停在我梦的台阶上
从脸上摘一朵笑容
我却不敢伸手接
害怕报晓的鸡啼声
把你的笑容惊走
今天你来到我面前
你的笑却囚禁在像框上
我伸出双手
可我怎么也接不到
你那朵花样的笑容
结局
狂风折断了树
树的铁掌
揪下风的脖子
哗然一声巨响
树骂风缺德
风说怪你根基浮夸
只有沉默的大地
捡起掉落满地的蝉声
【作者简介】
原名张碧华,194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
现在职业,内科医师兼针灸师。但醉心于现代诗创作。
张栋梁的诗(泰国)
儿子你天生是个诗人
当哥说那片橡胶树为什么没有叶子
那是因为他们做梦了
忘记了自己有头发
当哥捡了一片叶子
捂到裤子口袋里
自豪的说
当当抓了一只大蝴蝶
当哥说我可以吃星星吗
我说可以
他说要烤着吃才甜
凌晨三点
当哥忽然爬起来问我
爸爸刚才我们在哪里
我说在咱们家啊
他说当当不喜欢做一只虫子
当当不喜欢在蜂窝里睡觉
当哥早上一醒来就要游泳
玩了好久
我就问他你玩够了没有
他说还没玩够呢
天还没黑
终于玩累了
当哥说妈妈我想回家
我想回到妈妈肚子里去
短诗三首
一.
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
就像一只大公鸡
顺着脚印的方向
退回到密封的蛋壳里
二.
一座小岛被大海
嚼碎
变成几块小石头
和一片沙滩
有一颗石头
安静的像一条睡着的鱼
三.
从清晨到黄昏
太阳从不同角度
欣赏着同一片云
在三十三年的随波逐流里
我终于学会了游泳
【作者简介】
曾用笔名:希望,西安人,1989年出生,2013年毕业于西安翻译学院,后曾在泰国董里做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两年,2014年后与家人定居甲米至今。从事房地产和餐饮,旅游等行业。曾出个人诗集《我是嘴唇上开花的男人》和个人散文集《每棵树都是一座独木桥》。
马羚的诗(泰国)
前世之约
著一袭款款长裙
我化蝶而来
初现在你的面前
我静默如诗
你一脸淡然
如一阕千年宋词
双手相握的瞬间
四目相视的片刻
你蚀魂的双眼
已溶化了我的翩跹
曾经怎样的誓言
前世的约定你可依然
来世......
来世我们会相逢在海角一隅
那时不管是鹤发还是童颜
一首诗的等待
定让我们化作浪花与岩石的依偎
相濡永远
千万次的拍打
唤醒前世的记忆
飞越唐宋,跨过明清
千年回眸已是眼前
山盟海誓的诺言
几度哽咽,几度眸海沧涟漪
你不变的冷然
我的淑然
让我们如故从前
依稀的记忆里
华清池畔霓裳云袖
那飘逸华婉的韵致
已延袭成今世绰约款款
这一世如约如期
已是夕阳泛舟时
浪花与岩石的撞击
已奏出琴瑟和鸣的默契
那渔舟唱晚的归期里
那依偎成双的剪影
已定格在今生今世
成为相携相伴的永恒
蓝罂粟
你似一棵蓝罂粟
我不由自主来到你的面前
海风摇曳着你的波光
招魂般向我渗透
抬头低头都耀灼着我的双眼
睁眼闭眼都是蓝色的诱惑
这一次终没了免疫力
我真的倒下了
面对红血球满视野的结果
我被彻底摧毁
任凭我怎样克制
都未能抵挡你七月的诱惑
躲进房间
那满眼的罂粟蓝,依然开在我的面前
依然涌动着狂涛,冲击我的心田
独特的功效
麻醉剂般将我吞没
我终于知道什么是来势汹汹
终于知道什么是山崩地裂
闸门泄洪的瞬间,顷刻家园覆没
我浸淹在你的洪流、
无法自拔,无力自拔
你灌溉着我干涸的心田
就像救世主抛来的缆绳
我只有抓住你
攀上你的龙船
和你一起耀眼
和你一起灿烂
家乡红
家乡红,是儿时京城朱红大门里
飘来饭香时
传来母亲声声的呼唤
家乡红,是四合院内
咧嘴的红石榴
伴着孩子们咯咯的欢笑
家乡红,是童年脖子上的红领巾
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敬礼
家乡红,是院内缀满枝头的大红枣
是知青挎包內父亲的叮嘱
家乡红,是窗前的红月季
是母亲一瓢又一瓢对生活的企盼
家乡红,是站在五星红旗下的誓言
是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壮志豪言
如今的家乡红
是流淌在血液里对着北方的思念
是异域枕边的泪滴
梦里与母亲面对面的笑嫣
今天的家乡红
是海外游子共聚一堂
举杯邀月,唱响这边也圆
那边也圆的一首欢歌
问 语 苍 天
——写给病中的母亲
窗外,寒风习习
滴滴融雪
浸泡着女儿痛楚的心
窗内,病榻中的母亲
手捻着串珠
叨念着最后的日子
报吉的喜鹊
伴着母亲
唱出低婉的和弦
告慰苍天
古老的菩提
承载着岁岁年年
母亲泣天动地的呐喊里
是成串的泪珠
是对亲情的眷恋
是对生命的不舍
问语苍天
我双手合十
跪倒在地
对着上苍一次次呼唤
仁慈的上帝
请救救我的母亲!
求您赐一道剑光
赶走母亲身边肆虐的病魔
求您赐一滴甘露
春风化雨,解救母亲离苦得乐
苍天啊!请快快显灵
为救母亲
我愿化作一盏长明的灯
为世人照亮一条菩提的路
永不偏离
苍天啊!
我愿意!
我愿意!
我愿意……
【作者简介】
本名蒋依桐 ,字垣芳,北京人,旅居泰国30载。
原泰国《湄南河诗刊》总编辑;泰国《桐诗文学》总编辑;《今日泰国》中文杂志副总编。
现任泰国《大健康时代》总编辑。
【本期艺术家简介】
张哲溢,工作与生活在纽约和北京,于波恩、北京、上海、丹佛等地举办个人艺术展览,联展遍及纽约、伦敦、米兰、新加坡、悉尼、阿德莱德、十日町、首尔、香港、台北等地。他的作品常被评价为:善于将传统文化引入现当代,在美学上贯穿过去与未来的时间轴,带着强烈的东方哲学气息,引人思考。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