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浸润性腺癌(MIA)

乐活   2024-12-07 08:30   广西  

天等影像 眼界与视界,逻辑与思想


微浸润性腺癌(MIA)



病理学
       MIA是一种小的腺癌(≤3cm),以伏壁型生长为主,且任一区域的最大浸润厚度不超过5mm(图1)。MIA通常为非黏液型,极少数为黏液型。顾名思义,MIA是孤立而散在的。MIA可有多个病灶,条件是其他瘤灶被认为是同时发生的原发瘤而非肺内转移瘤时。MIA浸润成分的判断指标有:出现伏壁型生长以外的组织学亚型;癌细胞浸润肌纤维母细胞间质。当淋巴、血管或胸膜受侵或肿瘤出现坏死时,即排除MIA的诊断。如果一个肿瘤内出现多发的浸润区域,最大浸润区域的最大径必须≤5cm。
 

图1微浸润性腺癌。女,64岁。薄层(层厚2.(mm)放大CT扫描显示右肺上叶一直径为12mm的GGO(箭头所示);高倍光镜图(b,×100)显示肿瘤以伏壁型生长为主构成背景,并可见混有浸润性腺泡的区域(厚度小于5mm,因此被称为微浸润性腺癌)(箭头所示)。

 

图2患者女,53岁。左上肺MIA( mGGO) ,肿块大小约1.5cm ×1.2cm ×1.0cm,边缘清晰,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症及细支气管征。
病例:华奇峰,郑建军,胡碧波.等.肺微浸润型腺癌与原位腺癌的 HRCT 表现及鉴别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413-1415.

CT表现
      目前,对微浸润性腺癌的影像特征的了解还待完善。目前所知,在薄层CT上,非黏液型MIA表现为部分实性结节,GGO构成其主体,伴有小的实性成分(≤5m)[61-62]黏液型MIA可表现为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根据定义,MIA可有多个病灶。对于非实性结节,不能根据其形态区分AIS和MIA。
CT-病理对照
      MIA的浸润性成分在薄层CT上特征性地表现为实性结节,非浸润性伏壁生长成分较模糊,呈
GGO。因为小腺癌的组织学成分可包括塌陷的肺泡、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纤维和浸润性腺癌,CT上实性成分的大小可能要大于实际的腺癌浸润成分。然而,因为浸润区域(组织病理学的概念)的最大径不超过5mm,不会引起病灶CT值的明显增高,呈现为直径≥10mm的纯GGN,这使得MIA与AIS或直径大于16.4mm的浸润性腺难以区分。对于黏液型MIA,在CT上黏液可使得肿瘤呈实性或部分实性。
 
鉴别诊断要点
1.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IASLC/ATS/ERS)已提出了关于肺腺癌的最新分类方法。重要的更改或改变有以下几点:
①不再使用术语“支气管肺泡癌”(BAC),改称原位腺癌(AIS);
②增加一个新的类别——微浸润性腺癌(如,≤2cm的原位腺癌且区域浸润厚度≤
5mm);
③删除混合型腺癌这一亚型;
④黏膜支气管肺泡癌改称黏液腺癌(表1)。
2.尽管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最大直径(8mm±3.8mm)通常小于AIS或伏壁型生长为主的浸润性腺癌(13mm±6.9mm),但在薄层CT扫描图像上三者的形态学表现并没有明显差异[48]
3.一项研究表明:①当纯GGN直径超过16.4mm时与浸润性腺癌相关,且其大小和结节的
质量(体积×密度)密切关联;②无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浸润性腺癌(平均CT值为-507HU)的质量均明显大于非浸润性(平均CT值为-620HU)或微浸润性腺癌(平均CT值为-636HU);③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有利于浸润性腺癌的诊断,并与结节的大小密切相关;④纯GGN患者3年或5年随访中没有肿瘤复发或转移。
 
预后
      非黏液型微浸润性腺癌(主要为伏壁型生长、腺泡浸润成分、乳头或微乳头类型)的 总体生存率非常高,完全切除后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接近100%。关于黏液型微浸润性腺癌的资料非常有限,近期有一个关于实性黏液型MIA的报道,8例患者手术切除后的5年期生存率为100%。
 
 
表1肺腺癌切 IASLC除标本的/ATS/ERS分类

疾病                                                  鉴别要点
浸润前病变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原位腺癌(AIS,原来≤3cm的支气管肺泡癌)
非黏液型
黏液型
混合型
微浸润性腺癌(MA;≤3cm,伏壁型生长为主,浸润范围5mm
非黏液型
黏液型
混合型
浸润性腺癌
伏壁型为主型(原来的非黏液型支气管肺泡癌,
侵犯范围>5mm)
腺泡为主型
乳头为主型
微乳头为主型
实性为主型伴黏液成分
浸润性腺癌的变异型
浸润性黏液型腺癌(原来的黏液型支气管肺泡癌)
胶质型
胎儿型(低和高分化)
肠型
 
注: IASLC,国际肺癌研究协会;ATS,美国胸科学会;ERS,欧洲呼吸学会
                                              参考文献略。
来源:《肺部CT精解》
原著 Kyung Soo Lee;Joungho Han;Man Pyo Chung;Yeon Joo Jeong
主审:许乙凯、王贵生
主译:吴元魁、蔡开灿
 











天等影像小程序,您工作随身伴侣




往期推荐





胸部学组:支气管狭窄性病变-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部学组:机化性肺炎-几种肉芽肿病变与肺腺癌影像学对比

胸部学组:肺鳞状细胞癌

胸部学组:肺HRCT-含气囊性病变

胸部学组:肺弥漫性小结节影-粟粒性肺结核、过敏性肺炎和结节病影像特性

胸部学组:转移性钙化及其肺部影像学表现(文献复习)

胸部学组:肺淋巴管癌病

胸部学组:磨玻璃影的鉴别诊断

胸部学组:鹦鹉热临床与影像学

胸部学组:2024反晕征或环礁岛

胸部学组:肺癌典型影像学表现

胸部学组:文献学习-以坏死性肉芽肿为表现的肺隐球菌病28例临床影像分析

胸部学组:囊腔类肺癌病理与影像

胸部学组:读片日记-坏死性曲霉菌病

胸部学组:结核合并曲霉菌球典型征象

胸部学组:温夫人综合征(NTM)典型病例分享

胸部学组:肺炎支原体肺炎

胸部学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胸部学组:肺水肿临床病理与影像学

胸部学组:胸腺增生影像诊断要点

胸部学组:马赛克衰减模式

胸部学组:A型胸腺瘤

胸部学组:Birt-Hogg-Dubé综合征影像学表现

胸部学组:磨玻璃样结节临床与影像学解析

胸部学组:空洞型肺腺癌

胸部学组:SAPHO 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

胸部学组:文献学习-肺错构瘤(低密度低强化征和强化分界征)

胸部学组:读片日记-肺错构瘤

胸部学组:2024机化性肺炎

胸部学组:解剖-次级肺小叶和腺泡

胸部学组:髓外造血(EMH)影像学表现

胸部学组:胸膜下间质和胸膜面

胸部学组:肺血管源性相关性病变CT诊断与分析

胸部学组:肺腺泡及小叶性分布为主肺链球菌感染

胸部学组:血浆D-二聚体升高与肺动脉栓塞相关性探讨及文献分析

胸部学组:肺腺癌

胸部学组:病例讨论?答案:铜绿假单胞菌

胸部学组:主动脉夹层(2024.3)

胸部学组:如此肺癌消失,它是真肺癌还是假的?

胸部学组:肺隐球菌感染

胸部学组:肺炎性假瘤

胸部学组:肺部影像学征象--环礁岛征、反晕征鉴赏

胸部学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初探

胸部学组:胸壁神经鞘瘤影像学分析及鉴别诊断

胸部学组:肺结核肉芽肿性病变影像学诊断

胸部学组:肺动脉栓塞影像分析

胸部学组:心源性肺水肿

胸部学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CT诊断

胸部学组:良恶双重外衣--机化性肺炎

胸部学组:结核肉芽肿病变

胸部学组:肺腺癌模式

胸部学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

胸部学组:肺结核多重影像

胸部学组: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胸部学组:肺放线菌病

胸部学组: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炎症

胸部学组:因"咳嗽、咳痰、气促3天" 入院,背后暗藏什么?

胸部学组:肺结核重启

胸部学组: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

胸部学组:支气管异物


  整理供医学专业人员学习交流,文中观点,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版权声明

本微信平台属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主要分享影像解剖、诊断相关知识、文献阅读、读书日记。本公众号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若原创作者及版权所有者不希望被转载,可与我们联系,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发布的文章和课件、转载的文章,只代表原作者观点,请谨慎对待,所涉后果与本公众号无关。部分原创课件,如有幸得到转载,需备注本文来源及本公众号。感谢合作!






天等放射
医学影像信息平台,是您工作与学习的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