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密云史志中的清代“御道”

文摘   2024-11-15 07:02   北京  

链接:怀柔北房镇的千年古道

远古时的“御道”概指统治者所实行的“治国”或说“治世”之道。到了近古时期,人们习惯将帝王出行时“御辇”所经的,较为固定的道路称之为“御道”或“御路”。

众所周知,清代在京北地区就有一条颇为著名的“京热御道”。御道所经的州县史志均有记载。其中康熙怀柔县志,就较详细地记载了涉及本县的“御路”,以及皇帝出行途经怀柔时“驻跸”情况。

本县“御路,起峰山口昌平州交界。五里至南富乐(今南大街东段路南)、五里至王化庄、五里至房家庄(今北房村)、五里至驸马庄、五里至梨园庄,密云县交界,共二十五里。今奉部核定二十三里(户部)。”

志书记述的这段“御路”是康熙六十年的御道。此时期,这段线路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户部核定二十三里”,是每年工部下拨维护费的“里程”。

“先是每年圣驾往热河避暑,出东直门,由孙侯河(今孙河)、山峡店(三家店)、牛栏山,经怀柔之罗山店(原大罗山村),入密云界。”

这段御道是康熙四十年以前皇帝车驾所走的御道。这条御道,清康熙四十二年开始修整。路线以古“驿道”为基础。怀柔境段,上接顺义城西北三家店,北行由梭草入境。经年丰、太平庄、耿辛庄、罗山至郑家庄,东接密云王各庄出境。长约12公里。梭草西南跨白河支流(今怀河),平时有渡船,逢皇帝过往,则提前搭建临时桥梁。该线路史称“京热东御道”


链接《乾隆皇帝巡热河,连年多次遇大水

“康熙四十六年,奉旨以东直门一带道路夏月雨水泥泞难行,另择高燥之地,自西直门外畅春苑起(畅春园),经蔺沟、南石槽至峰山口,入怀柔县界。其时峰山口仅有小径通步,乃凿石丈许,填垫平坦,以通车骑,遂为辇路要冲。每岁四九两月,工部派出司官,督修道路。旧例夫不限数,亦不限日,差竣乃止,需费颇多。康熙五十五年,部议每一里用夫五名,每名工价银六分,每一次用夫五日,共五百七十五名。向用水车,亦不限数。今部议每五里用水车一辆,每辆日给工价银三钱,每一次用车二日,共车九辆,并著为例”。

康熙四十六年,因原路东直门至王各庄段,地势低洼,雨季泥泞难行,御道改自西直门外畅春园起,经回龙观、蔺沟、高丽营、经南石槽、桥梓、过峰山口再经怀柔南门外、王化、北房、驸马庄、梨园庄入原道。怀柔段由桥梓西南入境,至梨园庄出怀柔,入密云境,长17.5公里。此段线路史称“京热西御道”

“垫道泼水,日发现价,又酌定夫车之数。圣主之加惠元元,轸恤民力,恩至渥矣。然或遇阴雨然或遇阴雨洼泞,则刮泥放水,用夫宜倍。或风日高燥,尘土易起,则水车宜倍。余每次办差,除部发额数外,必捐俸雇夫五六百名,雇车四五十辆,以备应用,竭诚尽力,职分当然,自不得拘泥定额也。”

御道投入使用后,历年春天工部都派员督修、铺垫道路。垫土铺平,洒水防尘、遇雨刮泥等。所用民工当日结算工钱。再后来实行按里程定工、定时、定车制。每里额定五人,限5日完工。每五里额定水车一辆,限2日洒水合格。尽管如此,总有风雨无常,如再遇阴雨,或遇大风,还需再次刮泥铺垫,再次洒水抑尘。时任知县吴景果实不得已,余每次办差,除部发额数外,必捐俸雇夫五六百名,雇车四五十辆,以备应用。对于这些额外开支,吴景果为了“竭诚尽力”,只能在工部定额之外,“捐奉”多雇民工车辆。“奉”,即知县的“年奉银”。

怀柔西大桥,原在县城西。“西大桥 在县西一里,十空,水大则空递增。南富乐桥 在县东一里,二空,石筑,桥面架木。叠道小桥 在王化庄,下有泉源,汇为深潭,土不能垫,故架桥焉。桥西地属沮洳,因叠土为道,凡二里许,称叠道云。”

“王化庄桥,在王化庄东。六空,水大则递增。东大桥,在房家庄西北,桥空二十,水大递增。以上五桥,皆在御路,每岁四九月,工部派官监看搭盖,噶渣尔气往来查验,务期宽展坚固,需费颇多。康熙五十五年,部议核定怀柔大小五桥工料银共一百五两三钱,内木植发给,赁价:大木每根一钱,次者七分,并著为例。”

“县东西两大河,发源口外,水势消涨无定,遇水阔则桥长,用木益多,似难预定工料,又怀邑无木厂,非若密云顺义各有厂木可赁,故每遇搭桥,须往他处购赁,脚费颇多。且赁价有定额,而用木无定数,此又司土之吏,宜尽力料理而不可拘泥定额者也。”

“每年大雨水发,撤桥之后,凡过往差使,俱用船只济渡,其有紧要皇差,仍须搭桥伺侯,或正值水势泛涨,用木必需数倍,又或桥成而大水猝至,不无冲漂之患,余九年以来,冲漂者五次,多在黑夜风雨,人力难施之时,木植随流奔驶,顷刻直趋潞河,无从捞获,此又宜平日间多赁预备,以防不时之需,庶不致临期有误耳。”

怀柔境内御道虽然不长,但有县城西的怀河、东关小泉河、王化村西小河、王化东雁栖河、北房村西沙河等需要过渡。工部额定每年架临时木桥的费用定额为一百零五两。架桥的木料要到邻县顺义、密云租赁。但有时桥刚刚架好,皇上还没来,又被突发的洪水冲毁了。知县得组织人力去追捞拖拽,但多数捞不回来。所以还要在工部定额之外,多预备材料以应不测。

“古北口大河,及密云县各河,设立渡船,俱派有巴颜供应,而怀邑向非御道所经,未曾派设。今东西两河,各立渡船二只,水手二十名,每岁奉文饬县备办云”。

由于皇帝历年出口已由无需经过怀柔东、西大河的“东御道”,改行“西御道”。康熙末年,工部批准在怀柔城西和城东御道所经的渡河之地,配置了渡船和水手,由怀柔县管理。

“峰山口至梨园庄,每五里设一路牌,凡牌坊六座。茶棚一座,在王化庄大道旁,知县吴景果建。每年四月捐设冰梅汤,九月设姜茶汤。”

怀柔段御道所设的六座“牌坊”和一处“茶棚”,专供护驾、随驾人员临时茶歇。皇帝历年出口都是农历四月中下旬,天气已热,知县很细心地建了茶棚,预备了“冰梅汤”冷饮,当然是冰镇的。至于“冰”的来源且不用愁。因为:

怀柔县“藏冰窖在县二门东,每岁冬月奉工部行令藏洁白冰三千块,以备御用。”

“钓鱼台庄,有国舅佟公别业,公予告后游息于此,圣驾出口经临,必存问召对,恩礼有加。庄前有草亭,公夏月纳凉于其中,与田夫野老较晴问雨,娓娓不倦,人亦忘其为勋贵大臣也。园墅朴素而山水环匝,有峥嵘之趣。今理藩院尚书隆公,善承先志,时加修葺,每奏事热河,及迎銮往回,即憩宿焉。庄西一井,水甚清寒,相传有龙居之。井上盖小亭,榜曰则灵”。

钓鱼台,近临御道。地处今怀柔水库小岛偏西北,清初佟国维在此建有庄园别墅,康熙皇帝出口路过,作为国舅又是重臣的佟国维必然要接驾。佟国维去世后,佟国维的儿子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或随驾或自京至热河奏事,自然也会住在佟家庄园。

御道自怀柔界至梨园庄村东,即密云御道。

梨园庄尖营“尖营四座。一在栗园庄东里许路北,一在穆家峪庄南,一在华家店庄东路南,一在老王店庄东。数日前将营盘地基修垫洒扫。届期工部噶渣尔气将网城黄布城□墩层次搭盖恭候。銮舆每修尖营一座,人夫、席片、钉绳等项,部发银三两八钱。四座共发十五将二钱,并着为例。”

清代御道密云段曾设有四座“尖营”。那时,自西起始的第一座“尖营”在今梨园庄村东里许。由于两三百年以来,村域东扩。曾经的御道尖营应在今村东路北。

御道尖营,也是按制工部拨银建造的御道设施。至于的“尖营”的用途,目前不见权威解释。揣测应属于皇帝或皇族近臣临时小憩或“打尖”之地。近似于宋辽时期驿路上的“中顿”。据史料,在宋辽驿路上,使者出顺州怀柔馆(在顺义旧城南)北行三十里即“中顿”(今怀柔罗山),过“顿”北行三十里至檀州。

“圣祖奉皇太后暨内庭,先后连营,由畅春园驻跸汤山,历石槽、怀柔入密云交界,至栗园庄尖营(梨园庄),过西大桥,鸿盧寺引知县、抽份、守备、教谕、训导、典吏、把总等官并御道百里或五十里内例得迎陛。官员于大桥东路旁接驾,入刘家庄行宫驻跸。次日自刘家庄至穆家峪尖营,驻跸省庄行宫。由省庄至華家店尖营,道经石匣城,鸿盧寺,引副将游守千把等官迎陛于山安口,驻跸姚汀行宫。由姚汀历老王店尖营至南天门御书房驻跸,少顷,过大桥抵古北口城。鸿盧寺引古北提督参游都守千把等官与古北同知、守口章京披甲人等分班接驾。……白露前后由热河起驾围场,二三十日不等,大约九月霜降以前銮舆入口。”

由于密云境内御道较长,有县城、石匣城、古北口三处要地。驻军较多,还有工部分司等机构,文官武将也不少。所以鸿胪寺要安排三次接驾觐见。其中在石匣城安排各类官员朝觐时,包括省庄、庄禾屯以及今属怀柔长哨营、喇叭沟门的“打牲千总”(鹰手千总)也会在此迎驾进贡。

怀柔知县、典吏、守备、训导等官员觐见皇帝的地点并不确定。在没建行宫时,一般都是在县城西大河或南门外皇帝驻跸“大幄”、“龙帐”门外。有时被安排到密云,与密云文武等候分拨觐见。而乾隆时期怀柔知县、典吏、守备等官一般都是与顺义、昌平官员一起在怀柔与昌平交界处的峰山口接驾、朝见、应询。如果皇帝因河水较大或“桥未坚整”而滞留怀柔行宫,皇帝也会在行宫接受怀柔官员朝觐。还会到县城里溜达一圈,察看民情。

浩淼无待
九十年代温饱,2005年习作,2021夏开号,意在述往慨今。
 最新文章